超疏水材料是疏水角超过150°的疏水材料,因此具有独特的润湿性能,可以大幅降低水滴的粘附性能,在自清洁、防结冰以及水中减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超疏水性能的实现大多需要微纳结构及低表面能有机材料的修饰,因此其力学、耐高温、抗老化等方面的性能较差。相比于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开发无机超疏水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最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和吴忠振团队成功制备出一种含有负表面能θ-Al2O3纳米材料修饰的多相氧化铝与纳米/微米空隙结构组合形成新型无机超疏水涂层复合材料,进而提出由“正+负+零”表面能组合材料形成新一代的纯无机超疏水材料结构。
新一代无机超疏水表面制备示意图
2004年,Norskov通过理论计算提出θ-Al2O3相在固/水界面具有负表面能(“A negative surface energy for alumina” ,Nature Materials,vol. 3,no. 5,pp. 289–293)。新材料学院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电弧等离子体和水基电解液的超临界电化学技术,通过调控高温快冷与酸碱性变化等多步连续电化学反应,在铝合金表面实现了多相氧化铝微纳结构涂层的制备,并通过微刻蚀使得基于负表面能的θ-Al2O3纳米相嵌在低表面能的微结构表面,从而实现整体的超疏水性能。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耐高温、抗老化、耐磨及耐腐蚀等方面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涂层在明火烤烧、300 °C高温加热等处理后均能保持150°以上的超疏水性能;在日光下暴晒360天后,疏水角未发生明显下降;在10 N载荷下与无纺布对磨2000次仍可以维持130°以上的疏水角;由于水滴在其表面不润湿,其耐腐蚀性能突出,尤其是腐蚀电流达到10-10 A/cm2数量级。
G1-低表面能的第1代、G2-低表面能与零表面能空气微/纳孔结构的第2代及G3-低表面能中嵌负表面能与零表面能空气微/纳孔结构的第3代的超疏水材料结构示意图
这项工作首次实现了低表面能材料中嵌负表面能(θ-Al2O3)与零表面能空气微/纳孔结构一起组成新一代超疏水材料结构,并实现了其一步法连续制备。其优异的力学、耐高温、抗老化及耐磨损等性能,将满足工程领域复杂苛刻的应用需求,在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工作由黄维院士邀请,以“Tuning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with negative-surface-energy domains”为题发表在Research【Science Partner Journal (SPJ) program】期刊(Research, 2019, 1391804, DOI: 10.34133/2019/1391804)。
该工作得到国家材料基因工程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和吴忠振团队发现新一代无机超疏水材料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相关话题/材料 结构
深研院新材料学院发现锂电池层状正极材料制备过程升降温时的表面重构规律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小型电网储能等方面的应用,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限制其能量密度提升的重要一环。与目前商业化的钴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相比,高镍层状材料具有容量高和成本低的优势,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首选之一。然而,其较差的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在高分子复合材料用于柔性可控太阳能热燃料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工学院于海峰课题组基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开发了一种柔性可控的太阳能热燃料电池,以一种商业化织物为模板,与一种可在室温下发生光致固液相态转变的偶氮苯衍生物分子复合,该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可逆、可控的太阳能存储以及热能释放。太阳能存储及热能释放太阳能作为一种持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物理学院方哲宇团队利用自学习系统实现逼近理论极限的光学手性材料设计
随着纳米光子学的发展,具有超颖性质的人工微结构吸引了众多研究者。针对日益增长的研究和设计需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方哲宇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实现了一种自洽的框架——BoNet,其结合贝叶斯优化(Bayesianoptimization)和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neuralnetwork)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JACS发文提出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分子设计新策略
北京大学工学院占肖卫课题组在非富勒烯受体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提出通过单边延展合成稠环电子受体光伏材料的分子设计策略,相关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JACS,DOI:10.1021.jacs.9b08988)。2006年以来,占肖卫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研究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深研院新材料学院潘锋、郑家新在《国家科学评论》发文 阐述“结构基元”在研发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基因”作用
能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当今时代面临的两大问题。能源研究的核心是研发新型能源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储能容量。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电动汽车、无人机等前沿科技领域。然而,当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稳定性能和倍率性能,还远远不能满足科技快速发展的需要。手机电池爆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Science Advances在线报道工学院董蜀湘课题组在压电超材料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
近半个世纪以来,以集成半导体为代表的有源器件和以各类功能陶瓷材料为基础的有源与无源器件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作为广泛存在的分布式智能传感、换能与供能,以及微纳米精密驱动的基础材料,压电陶瓷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在民用和国防领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由于受限于本征的6mm点群对称性,天然压电陶瓷的压电应变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阐述锂电池材料充放电时结构演化和稳定性机理
锂离子电池近年来在手机、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广泛应用,对其改进和机理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对于正极材料性能的改进(如提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是锂离子电池的最关键的技术挑战之一。目前高容量正极材料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型,其稳定性主要归因于体相结构稳定性和界面化学稳定性,这些正极材料的过渡金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潘锋课题组与合作者在Cell子刊发表新一代锂电池从基础到产业化综述与展望文章
随着5G、可穿戴电子、电动车和大规模储能的发展,对锂电池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发展新一代锂电池。锂电池(属于碱金属电池,AMB)因其比容量高、氧化还原电位低而成为了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电池体系。然而,枝晶生长和严重的安全隐患限制了锂电池的产业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在碱金属负极的产业化的过程中,其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生命学院赵进东课题组、高宁课题组合作解析丝状蓝细菌中光系统I四聚体超高分辨结构
10月8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进东院士课题组与高宁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国辉研究员研究组在NaturePlants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andfunctionalinsightsintothetetramericphotosystemIfromheterocys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新材料学院在锂电池材料界面梯度重构提升性能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锂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和电动车。层状材料有着较高的比容量,被作为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应用于国内外中高端电动汽车上(如特斯拉电动车),但随着需求不断的发展,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升过渡金属氧化物层状正极材料各项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通过掺杂其他元素,如A ...北京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