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人民医院黄晓军关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血液学顶级期刊发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0

近日,国际血液学顶级期刊Leukemia(IF=11.7)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教授课题组完成的“急性白血病首次缓解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选择”前瞻性临床研究。这一研究成果用实例挑战了造血干细胞移植“HLA全合同胞始终作为首选供者”的经典法则。
该研究通过对1199例(分别采用经典的HLA全合同胞移植和“北京方案”单倍型移植)连续病例建立以供者和受者年龄、性别、血型相合为核心的积分体系,证明了低积分的单倍型移植疗效优于高积分的HLA全合同胞移植。换句话说,就是单倍型供者可部分取代经典的全合同胞供者成为移植首选。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自该技术诞生半个世纪以来,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人类白细胞抗原)全合同胞,即供者和接受者的HLA一致,一直是经典的首选供者,但同胞间全合概率仅25%,加之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多,供者来源如同“大海捞针”,这严重制约着移植应用。要解决供者来源问题,最好方案就是单倍型移植。由黄晓军团队开创发展的“北京方案”单倍型相合(即半相合)移植体系达到与同胞全合、非血缘及脐血相合移植一致的疗效,超过化疗的疗效,解决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来源匮乏的问题。“北京方案”至今已推广至我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百余家主要移植中心,累计移植超过一万例,并被意大利、以色列、日本、韩国等十余个国家移植中心应用,占据全球单倍型移植半壁江山,为“人人都有移植供者的新时代”作出了贡献。
单倍型移植凭借“疗效突出、供者可及性几乎100%、无供者获取费用、移植等待时间短”等优点,已成为缺乏HLA全合同胞情况下最好的替代供者,并自2013年起取代HLA全合同胞成为我国排名第一的造血干细胞来源(2016年占总移植51.5%),其广泛应用随之带来新的科学问题:谁是最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单倍型移植是否能作为首选而不仅是HLA全合同胞移植的后备补充?
针对这一关键问题,黄晓军课题组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514例HLA全合同胞移植和685例“北京方案”单倍型移植病例(两种类型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4%和75%)进行研究,通过多因素分析得到“供受者年龄偏大、女性供男性、供受者ABO血型不合”3个危险因素,累积0-1个、2个、3个危险因素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分别为8%、15% 和31%,3年无病生存率为78%、74%和58%,与是否为HLA全合无关。举一例,某中年男性病人如有ABO血型不合、HLA全合的姐姐和血型相合、单倍型相合的儿子,则儿子作为移植供者将很可能优于其姐姐。本项研究基于全球最大的单倍型移植队列,方案统一,必将对未来供者的选择产生持续影响,并有望在后续研究中发现更多单倍型可替代HLA全合同胞作为首选供者的分层因素,揭秘更多单倍型移植的优势。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人民医院血液科王昱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一院吴德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启发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黄晓军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重点项目,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编辑:白杨

相关话题/方案 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