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金才课题组发现下调人原代血管内皮细胞的Zyxin基因表达能显著抑制cAMP激动剂引起的VWF分泌;Zyxin敲除后小鼠呈现出血时间延长、血栓形成减慢等表型。这些结果说明,Zyxin介导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对血管损伤修复和血栓形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了弄清作为斑联蛋白的Zyxin何以能够调控细胞分泌,罗金才课题组采用最新发展的活细胞超高分辨率成像系统,首次发现Zyxin及其结合蛋白α-actinin对细胞膜下囊泡周围的微丝分子网络进行重构,通过形成环状“手脚架”结构对囊泡的分泌进行精确的时间、空间调控。该项研究不仅发现了一个调节内皮细胞分泌的新型分子Zyxin,提供了治疗出血及血栓性疾病的潜在靶标,而且首次在活细胞中观察到膜下微丝分子网络与囊泡的相互作用,提出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骨架调节囊泡分泌新模型(见下图所示),为以后研究囊泡和骨架的作用及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韩晓帆和李品为该项工作的第一作者。分子医学研究所罗金才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研究员为该课题的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中超高分辨率成像部分的实验是在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所Eric Betzig研究员课题组由李栋博士具体指导完成。北京大学陈良怡教授、孙育杰教授、何爱彬教授等课题组也参加了相关研究工作。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及科技部973项目等的支持。
编辑: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