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志愿者带领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分别参访了行为和多感觉通道实验室,了解经颅磁刺激仪器以及用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研究的实验仪器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参访同学还体验了虚拟现实技术,了解了心理学相关知识在VR技术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该技术在心理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积极影响,像模拟身处高处的情景以帮助治疗恐高症等。心理文化节将舞台搬到实验室,将对象扩大到中学生,在近距离接触中发挥实践育人的切实功效,让心理与科技交融之美唱响学生心头。


心理实验室参访
5月10日中午,心理文化节街头活动在新太阳学生中心北侧举行。在科普展板区,志愿者通过在展板旁耐心细致的讲解,向路过的同学解释在学习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心理学知识,如可得性启发式如何造成考试常改错答案的感觉、认知失调与课程评价的关系、人格在电影《流浪地球》中的体现等。在心理学游戏体验区,参与者通过一些小游戏,在互动中深化对心理学的认识。“橡胶手错觉”实验揭示了人的大脑如何“感觉”自己的身体;在“STROOP任务”中,参与者在字体颜色和意义存在矛盾时(如红色的“绿”字),大多都无法避免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疯狂来往”游戏把两人分为一组,通过你划我猜,考验双方的默契配合以及对心理学知识的熟练程度。




三角地科普活动
5月11日午后,来自全校各院系的同学相约静园草坪,以此为起点,开启“消逝的恋人”推理解谜定向活动。参与者们分组协作,以侦探的新助手身份,与一桩“谋杀”案件的嫌疑人和目击证人对话,找出正确的线索,还原故事的真相。在充满悬疑的谜题中,参与者们充分感受到了推理与定向探索的乐趣,也对其中所蕴含的多重人格障碍、躁郁症等丰富有趣的临床心理学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定向推理
自5月9日起,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依托“北大心理人”微信公众平台,连续7天,每日推出一篇心理学科普文章,从“心理学究竟能做什么?算命?解梦?读心?”对一系列有关“心理学在做什么”的问题做出解答,到“遇见心理学,遇见更好的自己”中分享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所在——更好的觉知、更好的领悟、更好的接纳,再到“为啥大佬总爱卖弱”中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学知识,深度解读“大佬卖弱”背后的“潜台词”。一周的时间里,相关文章累计阅读量达到5500余人次。

学术心潮栏目
心之所向,以文传道。心理文化节作为心理学院的特色品牌活动,将“正心知行”的思政育人理念融入到学科科普中,遵循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从知、情、意、行的四个维度开展系列活动,在宣传教育中深化青年对专业领域的学科认知、凝聚情感基础,在实践行动中砥砺青年道德修养、磨练意志品质,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努力培育心怀天下、理想远大的“圆梦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