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学飞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6-01

姓名:陈学飞
职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室:
电话:
Email:
个人网页:
所授课程:外国高等教育史、美国高等教育史
国际比较高等教育
教育政策专题

研究领域:
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策
发表成果:
出版著作:
1,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3,西方国家教育新进展,合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
4,大学的功用,合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5,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合著,日本广岛大学,1995
6,美日德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7,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辽宁师大出版社,1996
8,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译者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总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法英德美的模式与经验,,合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12,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13,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收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公派留学效益研究,合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
14,外国高等教育史有关美国高等教育的章节,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5,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上中下),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6,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主持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17,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探索,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1
20,信念与抉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与展立新合作,载于《北大视野:新中国60年学术流变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18,北京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丛书,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表论文:
1,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郝克明合著,人民日报,1980,10,25
2,改革和加强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几点意见,与汪永铨、郝克明合著,教育研究,1981,8
3,建国以来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几点经验教训,与郝克明、汪永铨合著,教育研究,1981,10
4,关于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合理结构的探讨,北京高教研究,1983,2
5,美国各州之间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高等教育未来与发展,1985,2
6,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上),上海高教研究,1986,1
7,美国高等学校的类型结构(下),上海高教研究,1986,2
8,美国高等学校内部的人员构成,北京大学高教论坛,1986,1
9,美国高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外国教育动态,1986,4
10,美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第三届国际高等教育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1,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变革,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88,2
12,八十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外国教育,1988,3
13,高等教育市场论,北京大学学术理论副刊,1989,4,15
14,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系统及其主要特征,云南高等教育研究,1990,3
15,论美国高等教育的调节机制,外国教育动态,1991,2
16,美国高等学校与社区发展,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91,1
17,美国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系统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研究,1991,2
18,八十年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教育研究,1991,4
19,五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2,1
20,美国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教育研究,1992,6
21,美国初中后到大学本科教育结构述评,比较教育研究,1992,2
22,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挑战,光明日报,1992,9,16
23,西方学术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述略,教育研究,1993,5
24,美国现行教育行政制度述略,比较教育研究,1993,6
25,美国高教史上若干关键性决策及其影响和启示,高等教育研究,1993,3
26,美国大学新生的基本特征,思想理论研究,1993,4
27,二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上海高教研究,1995,3
28,二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民主论探讨,高等教育研究,1995,3
29,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上),高等教育研究,1995,6
30,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下),高等教育研究,1996,1
31,二战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的演变,方法杂志,1996,3
32,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教育研究,1996,12
33,试论美国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外国教育资料(上海),1996,6
34,面向21世纪北京大学迈向国际化的策略,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论坛,1997,1
35,谈谈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要素,比较教育研究,1997,2
36,美日德法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7,4
37,高等教育国际化-从历史,到理论,到策略,上海高教研究,1997,12
38,我国距离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遥远,上海高教研究,1998,2
39,国际化-90年代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与雷静合作,有色金属高等教育研究,1999,4
40,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50年回眸,高等教育研究,1999,5
41,欧美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00,22
42,警惕博士生教育中的“学位工厂”现象,中国高等教育,2000,18
43,传统与创新:法英德美博士培养模式演变趋势探讨,清华大学教育科学研究,2000,4
44,应确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的价值取向,中国高等教育,2001,22
45,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工作报告,现代大学教育,2002,4
46,公派留学效益几何?中国教育报,2002,8,21
47,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中国大陆公派留学教育的成效,澳门理工学报,2002,Vol.5
48,试论新世纪我国公派留学的指导方针及政策选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创刊号
49,高等教育系统的重构极其前景,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3,
50,海外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效益与发展对策,与陈昌贵合作,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3,2
51,人才流动与留学效益之评说,神州学人,2003,7
52,谈学术规范极其必要性,中国高等教育,2003,11
53,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成效,复旦教育论坛,2004/3
5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研究杂志大陆版,夏季号,2004,6
55,国家利益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京高等教育,2004,5
56,军事因素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启示,王书峰陈学飞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57,话语运动与议题建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议程设置分析,濮岚澜,陈学飞,高等教育研究,2004,2
58,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59,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经验研究探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60,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若干基本问题,载于《大学国际化-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61,高等教育改革及研究生教育,载于《聆听前沿-全国首届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62,积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研究,载于《教育研究大家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63,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的反思(与展立新合作),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9,8
64,高校去行政化:关键在政府(上海)探索与争鸣,2010,9
科研项目:
“六五”(1981-85)国家级重大课题“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
“七五”(1986-1990)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外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八五”(1991-95)国家教委重点课题“美日德法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九五”(1996-2000)国家教委重点课题“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九五”(1996-2000)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课题“博士培养模式国际比较研究”;
“九五”国家级重大课题“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改革研究”;
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课题“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不均衡现象研究”;
教育部国际司课题“公派出国留学效益评估”研究(2001)。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高等学校弹性学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高等教育政策实例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国家一般课题“信息社会与高等教育变革比较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基地课题):转型期中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2005,4-2007,4
国务院学位办委托课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1978-2003)
北京市政府委托课题:关于北京市建设学习化城市中的学分转移与积累制度研究(2004——2005)
教育部委托课题: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研究(欧美部分)(2005,8,15——)
教育部社科司“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研究,2006年——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高等教育政策文本系统研究,2006——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课题:中国博士质量分析,2007-
国家哲学社会攻关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第13子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背景与条件”2008,6,1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育政策目标与执行过程偏离问题研究:以独立学院为例(2008年)
获奖情况:
教学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1、建国以来我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几点经验教训(1981,10),“教育研究”杂志教育现实问题研究优秀论文,1985,12
2、关于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合理结构的探讨,北京市首届科学研究成果青年鼓励奖,1986,5
3、“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主要参与者之一,全国首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1990
5、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专著三等奖,1990,11
6、美国高等教育的调节机制,北京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二等奖,1993
7、五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共性问题,“高等教育研究”杂志(湖北)优秀论文,1993
8、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中国高教学会,1997,12
9、“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北京大学第六届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6);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12)。
10、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北京大学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2000,5);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第二届教育图书一等奖(2001);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1、留学教育的成本与效益,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5;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6,12
12、西方怎样培养博士,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2006
13,高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指导奖(林小英、茶世俊、王书峰、涂端午连续四届分别获得中国高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
14,《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高教出版社,2006,3)获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09,9,4)
16,理想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次(2009)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10,2,25
其它获奖:
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3
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共北京市教育工委、教委、人事局、财政局等,2006
国务院特殊津贴(2008)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工作者(2008、2009)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0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组委员(第五届2003—2009;第六届2009-)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9-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专家组成员(2010——)
学术交流经历:

1983,9——1984,9美国密执安大学访问学者
1997,9印度国家教育行政研究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教育与就业研讨班”
1993,9——1994,9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9,10-2000,4日本名古屋大学客座教授
2001,8——9日本、美国,考察公派留学生为国服务状况
2002,12,1——31台湾淡江大学,访问教授
2005,2,4-5,4日本广岛大学访问教授
给学生的话:


相关话题/导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