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寒,女,1955年10月生,浙江黄岩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曾先后为本科生独立或合作开设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研究”;为硕士研究生独立或合作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辩证唯物主义专题研究”、“现代科学中的哲学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题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社会思潮”、“教学教法研究”;为博士生独立或合作开设必修课《国外马克思主义著作研究》、《前沿问题研究》等。曾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北大优秀教学奖等。学术研究方向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研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科学哲学和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等。曾先后撰写专著《自然之书读解——科学诠释学》、《世界视野中的系统哲学》,合著《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大问题讲解》等,合译著《诺贝尔奖讲演全集》化学卷等。曾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态》等核心期刊发表《从不同领域信息学的比较研究再论信息的本质》、《认识发生发展的结构基础——对认识本质的哲学思考》等论文。多篇论文获北京市高校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一些著作和文章被《新华文摘》、《哲学动态》推荐,被CSSCI和人大复印刊收入,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其它科研项目引用。曾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省部级“马克思主义哲学若干重要问题讲解”、校级“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理论” 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科研课题。曾出国和在国内多次参加各种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
孙熙国,男,1965年3月生人,1986年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89年获武汉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2003年获山东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现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专业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主要著作有:《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拨开智慧的迷雾》,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哲学》(被教育部指定为该学科全国普通高中唯一统用标准实验教科书)。主要论文有:《唯物史观的创立与人的本质的发现》(《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论<尚书>德范畴的形上意蕴——简论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三个环节》(《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知“道”、成“道”与行“道”》(《哲学研究》2007年第12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对话》(《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独立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基金项目——《周易古经与诸子之学》,独立完成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易经》人文精神研究。
希望所招收的研究生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底和较好的中西哲学基础,喜爱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生活,好学深思,厚德载物。
夏文斌,男,1962年10月生,现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曾主持全国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项,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两项。曾在人民日报、哲学研究、北大学报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多篇论文获奖。现主要关注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进一步从理论上对中国经济社会重大实践问题作出深刻解读。要求学生既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质,还具备把握实际的能力。中国需要一批杰出的对当前实际有着深刻解读能力的理论家。以此与同学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