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机械电子工程是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对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包括执行机构、控制器、检测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本专业以现代控制技术、现代检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微计算机技术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应用中的检测、诊断、控制和仿真。

  本学科点原名为:机电控制及自动化,1997年根据新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为:机械电子工程。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8名。本学科点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结合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开展了大量应用技术的研究。近年来,曾承担过国家八五攻关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与企业合作的横向项目;曾获得国家发明奖、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被EI、SCI等检索系统收录。本学科点有以下四个研究方向: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机电液控制、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技术。

  1.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

  机电系统状态监测与诊断主要研究机电系统的电量与非电量状态参数的检测技术(包括智能仪器与设备的研制);故障机理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追踪国际上该领域内先进技术与方法,如现代传感器、人工智能、人工神经网络、模糊识别、图象处理等技术,实现对机电系统的状态评估与监控,保障系统安全可靠,提高运用效率,并为建立机电设备的“状态修”提供科学技术保障。

  2.机电液气控制

  机电液控制主要研究机电液气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以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液压伺服控制、电液比例控制、模糊控制等理论为基础,研究机电液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和控制方法;研究液压系统、气动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研制新型机电一体化系统装置和传动介质的净化及污染控制装置等。

  3.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主要研究机电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各种控制方法、机械量及电量的检测方法、机电液执行元件的传感器性能、微计算机及接口技术、系统集成与优化,根据设计要求,设计系统特有的工作机构,选择适宜的动力与传动装置、检测装置、控制器和微计算机,进行系统总体设计和优化配置。应用数值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对机电系统进行空间干涉检验、模拟运行、动力强度校核和性能外观评价。

  4.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研究领域广泛,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机器人的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及机器人运动的智能控制方法,致力于提高和完善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着重开发机器人的视觉、触觉及临场感应功能及其工程应用,主要研究对象为并联机器人和串联机器人。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点可以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本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应该是:

  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协作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研究开发和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实行导师负责制。硕士生的指导教师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本学科的实际情况,结合研究方向和硕士生的特点,与研究生共同制订每个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中应有明确的论文选题范围,并对课程学习、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实践环节等项的要求和进度作出安排。培养计划经主管研究生工作的系、所负责人审定后于硕士生入学3个月之内交研究生部备案。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般为2?年并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延期毕业。非全日制攻读学位的年限,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位课又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非学位课分必选课和任选课。总学分不低于30.0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第一外国语

144

5.0

秋季+春季

公共课

 

不低于18学分

 

自然辨证法

36

2.0

秋季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

1.0

春季

 

应用数学基础(B)

100

5.0

秋季+春季

基础课

 

现代测试技术

40

2.0

秋季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低于6.0学分)

 

控制工程

40

2.0

春季

 

机电系统信号处理

40

2.0

春季

 

机电系统设计

40

2.0

春季

 

专业外语阅读

30

1.0

秋季(二年)

必选课,讲座8次,每2次记0.5分(选课不低于4.0学分)

 

结合研究方向的前沿讲座

 

2.0

 

实验课/实践课

1.0

 

机电系统仿真技术

40

2.0

春季

1、专业选修课选课在6.0学分以上。

2、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少于2.0学分。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40

2.0

春季

 

电液伺服系统

40

2.0

秋季

 

故障诊断技术

20

1.0

春季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40

2.0

春季

 

单片机应用系统

40

2.0

秋季

 

自适应控制理论与应用

40

2.0

春季

 

系统辩识

40

2.0

春季

 

MATLAB语言及应用

40

2.0

秋季

 

跨一级学科课程

40

2.0

跨一级学科课程

 

文化或体育、美育选修课

20

1.0

 

  五、科学研究及学位论文要求

  1.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是训练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科学知识,培养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论文选题须经导师审核同意,要密切结合本专业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位论文必须对研究课题有新见解。

  2.中期考核

  硕士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对学满学分,课程成绩全部合格的研究生,从德、智、体三方面进行考核。开题报告至迟要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考核内容分政治思想及品德、业务学习、科研能力三部分,按综合成绩排序。对考核成绩合格的研究生,按培养计划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对考核不合格者将终止培养,若学生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可发肄业证书。

  3.论文答辩

  应届毕业研究生在完成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学习的各门课程,通过中期考核,并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一篇方可举行答辩。所发论文(含研究生学术节获奖论文)要求必须是第一或第二作者,若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应为导师。

  4.其它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用于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六、综合素质的培养研究生教育,首先要为我国在国际上参与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

  研究生应牢固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善于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具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执着的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具备较强的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训练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

  研究生还应炼就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创业精神,也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协作工作能力,流畅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体验美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