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我国发现向早期现代人连续演化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头骨化石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距今 30-13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直立人消失与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样性与不同古人类成员出现以及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以往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确定因素,古人类学界对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许多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年代可靠、保存状态良好的人类化石对于研究和论证这一时期人类演化过程尤为重要。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吴秀杰、裴树文以及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蔡演军等对华龙洞中更新世人类化石的研究论文,为深入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

图 1. 安徽东至华龙洞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
A:头骨化石出土状况;B:去除地层堆积物后的头骨化石碎片;C-F:3D虚拟复原的头骨化石,分别为前面观、右前面观、顶面观和左侧面观.(吴秀杰供图)  
  2013年以来,该研究团队对位于安徽省东至县的华龙洞进行了连续5年的系统发掘,先后发现了30余件古人类化石、1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4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此外,还发现了动物骨骼表面切割、砍砸痕迹等反映古人类生存行为的多种证据。通过同位素测年、动物群组成分析及地层对比等多种方法的综合研究,人类化石的年代被确定为距今33.1万-27.5万年之间。

图2. 华龙洞遗址及其化石分布情况
A 华龙洞周边地貌特征;B1-B3: 遗址形成过程模式图;C:2014年华龙洞发掘前景象;D:2016年华龙洞遗址发掘后空中俯视图;E:出土人类头骨化石点遗址纵向切面模式图 (蔡演军、裴树文供图)
  华龙洞位于一处寒武系灰岩山坡的底部,含化石地层堆积物系古老洞穴坍塌形成,地质、地层及埋藏演化过程较为复杂。由于华龙洞遗址是由坍塌的洞穴形成,整个工作区域包含大量灰岩块体及坚硬的胶结,发掘工作极其艰难。在连续5年的发掘过程中,团队成员每年都需要克服采用工程破裂手段破碎巨石并清理现场等重重困难。在发掘过程中,针对胶结物不规则分布、地形起伏大和地层堆积非常复杂的特点,团队采取国际洞穴和裂隙常用的发掘技术,运用顶部整体布方,全面揭露,全程记录出土遗物三维信息的技术,自上而下发掘,发掘胶结物进行手选、干筛、水洗等多种程序,以便寻找古人类化石及相关标本。5年来,研究人员在发掘过程中对地层进行观测和描述,原位采集了近百件年代测定样品,并对早期洞穴的次生碳酸盐堆积进行考察和测年样品采集。在室内测试分析过程中,首先遴选适合年代测定的较为纯净的次生碳酸盐样品,然后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铀系年代实验室进行不平衡铀系年代的测定,获得了54个次生碳酸盐样本和两个动物牙齿的铀系年代数据,确定了华龙洞人类化石的年代。

图3 华龙洞年代测定结果(蔡演军供图)
  在华龙洞发现的人类化石一共有30余件,代表大约16个古人类个体。其中编号为华龙洞6号(HLD-6) 的头骨保存最为完整。这件化石发现时尚包裹在地层胶结中,仅露出眼眶和部分面部。在清理包裹化石的地层胶结后,发现了属于同一个体的19件头骨和下颌骨碎片。经过细致的修复、拼接、CT扫描、手工和虚拟复原,获得较为完整的虚拟和实体头骨、下颌骨和颅内模。复原后的华龙洞头骨包含几乎完整的面部和大部分脑颅部以及一侧下颌骨, 代表一个大约14-15岁少年个体。近两年来,该团队对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形态特征、测量数据、脑形态、脑量、颅骨内部结构等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与世界范围内古人类化石及数据进行了对比。
  对华龙洞人类化石的研究发现:距今大约30万年的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呈现与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更新世晚期人类及现代人类相似的混合特征。华龙洞人类头骨具有一系列与周口店等东亚更新世中期人类一致的原始特征,包括低矮的颅穹窿、颅骨最大宽位置低、额骨矢状脊、发达的眶上圆枕、宽而低矮的鼻部梨状孔、缓坡型鼻腔底部结构、第三臼齿先天缺失等。这些解剖学特征与多数中国更新世人类化石特征相似,体现了东亚地区更新世人类演化的区域连续性总体趋势。同时,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和牙齿化石还呈现出一些与更新世晚期人类及现代人相似的的特征,表现为上面部扁平、颅穹窿部和面部形态纤细、下颌骨联合接近垂直并出现颏三角、牙齿结构简单及尺寸较小等。这些相对进步的特征揭示这一时期东亚大陆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因而华龙洞人类化石提供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以及从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新证据。
  华龙洞古人类生存行为信息主要来自石制品和人类对动物资源的利用。古人类采取锤击法对质地较好的燧石结核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而针对石英原料则采取砸击法制作石制品,反映了多样化的适应策略。在出土的燧石石片边缘均显示有古人类使用过的痕迹,这与出土多件动物骨骼表面保留割切和砍砸痕迹相吻合。未来对石制品、动物化石及痕迹标本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揭示华龙洞的遗址性质及古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策略等多方面的信息。

图4 华龙洞遗址动物化石堆积情况(A), 出土的石制品(B)及哺乳动物化石(C,D)(同号文、李强、裴树文供图)
  近10余年来,该研究团队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和发掘,先后在湖北郧西黄龙洞、湖南道县福岩洞以及安徽东至华龙洞等地发现重要古人类化石及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并开展相关的多学科研究。华龙洞是继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出土人类化石最为丰富,同时还包含石器及其它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的综合性古人类遗址。长期以来,古人类学界对支持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以及现代人当地起源的化石形态特征一直存在争议。华龙洞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为探讨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对华龙洞人类化石的研究,发现了包括第三臼齿先天缺失等一些支持东亚古人类连续演化的区域性特征。此外,华龙洞人类头骨、下颌骨、牙齿呈现一系列与现代人类相似的形态特征,暗示现代人在东亚大陆出现时间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早。这些发现也符合世界范围古人类演化的纤细化及区域连续性的总体趋势。目前对华龙洞人类化石的初步研究已经提供了论证东亚古人类演化的新的证据,标志着我国****在人类演化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突破性成果。

图5 华龙洞头化石(A)及其与中国其他古人类化石的对比
B:周口店直立人;C:南京直立人 D:大荔;E:金牛山;F:马坝 (吴秀杰供图)
  这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4/24/1902396116


相关话题/人类 动物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脊椎动物化石重建青藏高原古高度
    青藏高原隆升是一个重大的地质事件,但关于其生长过程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各种地质观察得出了矛盾的结论,尤其是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和古生物学证据进一步加深了争议。脊椎动物化石在青藏高原的隆升历程中留下了非常关键的证据,国际刊物《全球和行星变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东亚古人类牙齿生长发育研究取得进展
    2019年01月17日,《科学》子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等与国际同行合作完成的关于许家窑古老型人类幼年个体的牙齿生长发育研究结果。该研究发现:在形态特征上还比较原始的许家窑人在牙齿生长发育规律(被认为反应生活史)上已经步入现代人变异范围内。提示人类在演化成如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研究揭示10万年左右中国古人类石器技术的复杂性
    距今10万年左右的欧亚大陆,主要生活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及其他类型的古老型人类,同时,在一些地区也发现有早期现代人化石。近期报道的“许昌人”头骨化石(~12.5-10万年,晚更新世早期),则向我们揭示了存在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兼具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特征的古老型人类,其有可能处于向早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古脊椎所首次在贵州龙动物群发现铰齿鱼类
    近日,古脊椎所徐光辉研究员及其研究生马昕莹和任艺在美国《PeerJ》杂志上发表了云南贵州三叠纪鱼类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详细描述与贵州龙共生的一种新的铰齿鱼类,并将它命名为王氏富源鱼。这是铰齿鱼类化石在我国中三叠世拉丁期地层中的首次发现。  早在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胡承志先生从云南到贵州进行野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大山口动物群的大型离片椎类——石油似卡玛螈
    11月5日,《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古脊椎所刘俊研究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大山口动物群的大型离片椎类——石油似卡玛螈的新材料,完善了瓜德鲁普世的双顶螈类的骨骼学特征。  双顶螈类是身披铠甲的陆生离片椎类。中国已知的属种仅有石油似卡玛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河南栾川直立人化石--人类演化新证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赵凌霞研究员等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的河南栾川古人类化石研究最新成果发表于近期《人类学学报》(第37卷第2期)。文章报道了栾川孙家洞出土的中更新世直立人化石,尤其重要的是发现了直立人儿童化石,为解读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提供了宝贵证据。  围绕东亚直立人演化与现代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新发现指示约212万年前史前人类到达中国黄土高原
    7月12日,国际著名科技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标题为Hominin occupation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since about 2.1 million years ago(约210万年以来古人类出现并生活在中国黄土高原)的原创学术论文。该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古基因组如何揭开人类的史前史
    过去十年里,古DNA研究领域日益兴盛,并在古人类样本的全基因组数据测序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大多数研究将目光聚焦于古代人类,包括与现今某个或多个人群有密切联系的现代人,亦有如尼安德特人等已灭绝古人类。  来自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古代人类的基因组数据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大规模研究人类史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三叠纪高精度锆石测年新进展——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的时代以及中国陆相中三叠统的底界
    一直以来陆相地层的时代往往难以确定,很难将陆相地层与海相的标准剖面建立精确的对比。近些年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发展,能够提供精度更高的年龄数据,促进了陆相地层年代框架的建立。近些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刘俊团队在黄河沿岸的三叠系地层发现多层四足动物化石,采集了多层火山凝灰岩样品。样品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同位素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
  • 考古发现揭示百万年前泥河湾古人类遗址成因与生存行为
    2017年11月22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的下属刊物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联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飞梁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盆地内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