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脉是全球中低纬度冰川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为亚洲多条大河(雅鲁藏布江、长江、印度河等)提供了水源。然而,由于地处偏远、难以到达,高原地区的冰川观测资料不仅少,而且时间也很短。数据匮乏限制了我们对长时间尺度上(几十-几百年)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
在青藏高原南缘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横断山(H2N)一带,许多冰川的末端都延伸到了森林之中。例如,西藏林芝地区的阿扎冰川,末端海拔约2530米(2016年),是整个青藏高原末端海拔最低的冰川。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地区有大量的降雪,为冰川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积累。然而,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冰川的消融也在加剧,呈现出大范围的退缩现象。伴随着冰川的退缩,森林开始在冰川退缩迹地上更新。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冰川退缩迹地上森林的更新,来推断冰川退缩的时间呢?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冰川退缩后树木用多长时间可以定居至退缩迹地上?
为解答该问题,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格局与过程团队、中科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朱海峰研究员在H2N山区(图1)开展了五年(2013-2017年)的研究,考察了巴基斯坦、尼泊尔、我国西藏和四川的10条冰川,利用新老照片对比(图2)和bootstrap再取样等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冰川区先锋树种最快10年左右(4-11年)就可以定居至冰川退缩迹地上(图3)。在树轮样品技术标准和样本量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从树木更新中提取约十年精度的冰川变化记录。该项研究不仅为利用森林更新重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也可以为其他测年(如10Be,地衣等)方法提供借鉴。
该项研究发表在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Zhu H, Shao X, Zhang H, et al. Trees record changes of the temperate glacier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Potential and uncertainty.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2019, 173: 15-23.)。
文章全文链接如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1818118304946
图1. 本研究所涉及部分冰川及其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图。图中的冰川主要为:在巴基斯坦的Raikot冰川,位于西喜马拉雅山南迦帕特;尼泊尔的Gangapuna冰川,位于中喜马拉雅山安娜普纳;我国西藏的则隆弄冰川,位于东喜马拉雅山南迦巴瓦;白玉冰川,位于念青唐古拉山;四川的海螺沟冰川,位于横断山区的贡嘎山。
图2. 冰川不同时期照片对比及样品采集区域(黄色曲线内)
图3. 研究中5个冰川退缩迹地上森林更新的定年结果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GPC:森林更新可以记录青藏高原冰川变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6-02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冰川
JGR:陆面过程方案和初边值条件在青藏高原降雪事件模拟中的适用性研究
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地区降雪过程频繁发生,降雪和随后的积雪演变在冰冻圈和水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雪的融化和再冻结决定了高原冰川的能量与质量平衡,准确的初边值条件对耦合的大气-陆面模式成功模拟高原雪事件至关重要。目前,关于青藏高原地区固态降水对陆面物理过程方案和初边值条件的敏感性研究很少。 近日,中国科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Climate Dynamics:复杂地形湍流参数化提高青藏高原降雪模拟能力
青藏高原气候模拟普遍存在湿偏差。尽管复杂地形的动力过程和物理过程表达不足被认为是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相关研究进展甚少。其难点在于青藏高原周边地形极其复杂,引起地表湍流拖曳的地形起伏尺度小于当前的模拟网格尺度,即其影响表现为模式中的次网格效应。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中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GR: 实现冰川能量平衡模型与水文模型的耦合及其在东帕米尔的验证
利用冰川-水文耦合模型模拟和预测流域水文过程,是研究第三极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主要手段。度日因子模型由于具有模型结构简单、输入数据少和可移植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寒地区融水径流的模拟和预测研究。然而度日因子具有较大的经验性和时空异致性,对模型模拟结果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更具物理基础的冰川能量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cology: 近100年来青藏高原灌木线香柏种群更新呈下降趋势
种群更新能力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关键生态指标,然而长期种群更新动态数据的缺乏限制了这一生态指标潜力的发挥。青藏高原拥有已知北半球最高海拔的树线和全球最高海拔的灌木线,是指示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生态系统敏感性与脆弱性的理想生态过渡带。基于中科院高寒生态重点实验室近几年在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区的研究(Li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TC:冰川表面冰尘中铁氧化物的矿物组成、光学特征与环境意义
20世纪以来全球多数山地冰川出现退缩,且近期呈现加剧的趋势,尤其在我国的青藏高原更为明显。山地冰川特别是其消融区表面往往存在大量的暗色吸光杂质(图1),即冰尘(Cryoconite)。冰尘的组成相对复杂,包括矿物沙尘颗粒、黑碳、有机质以及微生物等。冰尘能够降低冰川表面的反照率,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从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GCB:青藏高原植被等绿度线和等温线沿海拔移动速度不一致
气候变暖已经导致青藏高原等温线向高海拔移动。观测和模型模拟研究均表明,气候变暖会引起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增加。那么,等温线上移会不会引起植被等绿度线上移?两者沿海拔移动速度是否一致? 中科院高寒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沈妙根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气候数据研究表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IJOC:大气环流分型方法在青藏高原适用性评估
大气环流在整个气候系统中承担着能量交换、水汽输送等重要传输作用。大气环流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对大气环流变化与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人们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对区域变化进行预测。 目前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多以大气环流指数表征大气环流变化,并且时间分辨率多为年际乃至年代际。这使得部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ACP: 揭示青藏高原内陆大气汞本底、变化特征和原因
汞是一种全球性有毒污染物,大气是汞的重要传输通道。南亚和东亚是世界最大的两个人为汞释放源区,青藏高原地处两大源区之间,是区域大气汞本底观测和变化过程研究的关键地区。此前,青藏高原长序列大气汞观测研究仅限于高原北部的瓦里关和东南部香格里拉,而高原内陆大气汞研究极为稀少,且缺少长期地面观测,难以准确评估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ES&T:青藏高原棕碳气溶胶研究取得进展
碳质气溶胶是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之一,特别是其中的黑碳,由于强烈的吸光作用而得到广泛关注。而对于有机气溶胶,以往的研究大多认为对太阳辐射只存在散射作用。近期的研究提出,在吸光能力较强的黑碳和无吸光性有机碳之间还存在一类由类腐殖质(Humic-like substances, HULIS)等物质组成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JC:青藏高原影响高空沙尘的全球传输
北半球沙尘带横跨北非、阿拉伯半岛、中亚并延伸至中国北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尘的远距离传输与其垂直分布高度有极大的关系。有研究显示,青藏高原上空盛行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大气对流层和平流层重要的物质交换通道。然而,青藏高原对北半球沙尘带的形成及传输起到何种作用尚不明确。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