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3.
Identifying elements of nostalgia culture from a tourism perspective:Taking the Ancient Huizhou cultural tourism area as case study
WANG Xinge1, YU Hu,2,3, CHEN Tian2,31. 2.
3.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9-06-19修回日期:2019-08-21网络出版日期:2019-12-25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19-06-19Revised:2019-08-21Online:2019-12-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王新歌,女,河南宝丰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乡规划、旅游地理和旅游规划E-mail:wangxinge2018@163.com。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597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王新歌, 虞虎, 陈田. 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识别及维度构建——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例. 资源科学[J], 2019, 41(12): 2237-2247 doi:10.18402/resci.2019.12.08
WANG Xinge.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0%增长到2017年的58.52%。但与此同时,城镇化质量低、资源粗放型利用、缺乏文化特色等矛盾突出,大拆大建隔断历史文脉、千篇一律追求高楼大厦的城镇建设活动,使得城镇面貌、文化日趋同质,地方面临“失忆、错忆、残忆、断忆”的危机[1]。在此背景下,“留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焦点。早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留住乡愁”即作为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被提出:“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在政府文件层面明确了“留住乡愁”的重要性及其指导地位。此后,不少地方开展了“留住乡愁”的实践,如山东省乡愁记忆工程、陕西省方言语音建档、重庆合川区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在学术界,近年来对“留住乡愁”发展模式的探讨也成为研究热点。自2013年来,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留住乡愁”相关文献逐年增多,涉及地理学、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涵盖概念辨析、理论构建、案例分析等内容[2,3,4]。探究“留住乡愁”的发展模式、传承和保护城乡记忆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可忽视的课题。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一种有效途径[3]。基于旅游休闲和观光体验的基本属性,旅游发展方式能够实现在不进行历史文化环境破坏和明显环境改造的情况下对地方文化的旅游价值和潜力的开发,不仅能够保护地方文化,还能够通过完善旅游地产业链、带动当地居民就业、推动就地城镇化等进一步活化地方文化[5,6,7,8]。目前,依托地方文化的旅游地发展势头强劲,包括乡村游、古村落游、古城镇游,因其特色的乡土文化、传统文化特质吸引了大量游客。2016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21亿人次,约占全国接待游客人数的一半,乡村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1万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4,带动直接从业人员达845万。作为新型旅游文化资源,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乡愁文化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民俗游已经发展成为固定的旅游类型。然而,除民俗外,地域乡愁文化有很多构成元素,涵盖当地衣、食、住、行等方面,目前鲜有****对其进行总结。基于此,本文从旅游视角出发,以地域乡愁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域乡愁文化元素的旅游资源挖掘为切入点,对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并构建其维度,以期在理论层面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研究内容,在现实层面推动旅游地“留住乡愁”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
2 概念界定
2.1 乡愁文化
乡愁,新华词典的解释是怀念家乡忧伤的心情。新语境下,学界对乡愁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很多****认为,“乡愁”特指目前乡村快速消失背景下,人们对过去日子的记忆和怀念。但更多****认为,不只是乡村,在中国快速城镇化阶段,城镇居民曾经生活和经历过的街区和场景也在不断更替并逐步消失,城镇居民同样面临曾经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模糊和远去[9]。本文采用后一种对乡愁内涵的理解,认为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留住居民对家乡亲切的记忆使得居民能够在相对熟悉的环境中亲切愉快地生活是新语境下探讨乡愁的现实意义所在,即乡愁的主体是居民,客体是家乡,其属性是对曾经习惯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记忆,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乡愁文化的概念。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蔡建明等[10]结合新时期中国新愿景重新探讨了文化的本质,认为文化具有:①科技认知局限下的时代局限性,“任何文化基于当时人们所掌握的最新科技知识和人类对世界的最好认知”;②整体社会普遍认同的可表征性,“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礼仪风俗、建筑符号、生活方式、管理制度等”表征维度已经内化为社会群体认同;③自然演化进程中不断强化的内生性,文化包含了社会“不断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群体判断、行为、反思等”。基于此,结合乡愁的内涵定义,本文认为,乡愁文化是指能够激发居民怀乡记忆的家乡过往特定时期的文化,包含了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文学艺术、礼仪风俗、建筑符号、生活方式、管理制度等可表征维度,凝结着特定时期人们对外部空间环境的感知,是改善特定时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群体判断、行为、反思等的基石。本文的乡愁文化元素特指构成乡愁文化的基本内容。2.2 旅游视角
乡愁文化是基于当地社区居民的集体记忆而衍生的特殊地域文化,传统的乡愁文化研究暗含当地社区居民视角。然而,随着乡愁文化上升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乡愁文化进入游客视野,成为游客体验的重要对象。本文的旅游视角,即从游客体验角度,对作为“他在”的能够吸引游客的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游客身处“他乡”,但通过对当地乡愁文化的体验,可产生对“故乡”的怀念、对旅游地乡愁文化的体验性认同和情感共鸣。与当地社区居民耳濡目染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相比,游客对乡愁文化元素的认知存在以下特点(图1):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游客对地域乡愁文化认知的特点
Figure 1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nostalgia culture between tourists and local residents
(1)外来者身份。从与乡愁文化的相对身份来看,当地社区居民是乡愁文化的身体实践者,他们一出生便开始接受乡愁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乡愁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如西双版纳的傣族习惯性借助酸辣的蘸水生吃刺五加、茴香、萝卜、芫荽、白菜等蔬菜;上海人在任何菜肴里都放上甜料;云南彝族常常两三个人就可轻易喝掉五六斤白酒,吃掉一头肥羊;山东人偏向于将每个菜盘子都做得较大;而广东人每家每户的饭碗都偏小,像碟子。而对于游客来讲,异地社区居民习惯了的乡愁文化是他们旅行的动机之一,与当地社区居民不同,游客相对于乡愁文化,是外来审视者身份。根据美国****罗伯特·麦金托什等[11]的旅游动机理论,文化动机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动机类型。该理论指出,人们普遍具有求知的欲望,渴望能够了解和欣赏异地文化、艺术、风格、语言和宗教等。乡愁文化能够满足游客对原汁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体验的需求。然而,只有能对自身产生刺激、可以引发自身体验期待的乡愁文化才能够被游客认同。因此,游客对于乡愁文化,带有强烈的外来审视者印痕。
(2)舞台化凝视。根据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提出的“游客凝视”(Tourist Gaze)理论,旅游地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社会性地构建的舞台场所。游客的异地旅行充满对与自身熟知的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独特事物与景观符号的舞台化凝视[12]。就对乡愁文化的体验而言,游客同样表现出舞台化凝视的特征,这在游客出发前就已经开始。受旅游广告、网络游记、电视杂志的影响,通常游客对乡愁文化的想象和了解在概念层面已经形成。汪天颖等[13]对徽州村落凝视行为的研究表明,97%的游客在旅游行为开始之前就认识到徽州村落“白墙黑瓦”“马头墙”“山清水秀风景好”的乡愁文化特征。进入旅游地之后,游客对乡愁文化的体验也主要来自于旅游地各种形式的舞台化场景,包括景区景点、节目表演、纪念品出售等,并不断在舞台化凝视的过程中收集标志性符号、完成对异地特色乡愁文化的体验。这与本地居民对乡愁文化是深层次、全方位体悟的过程有较大差别。
(3)体验性认同。乡愁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社区居民的价值认同体系中暗含对乡愁文化的深度认同。与当地社区居民相比,游客对乡愁文化的价值认同是通过其在旅游地以体验为中心的综合感知获得的,游客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接触旅游地所引起的感觉,直接决定了游客对乡愁文化的价值认同。对于游客而言,充盈、美好的体验感受是游客产生价值认同的基础,他们并不倾向于深究所体验的对象本身[14]。有关游客视角与本土视角下的“真实性”探讨即是对游客体验性认同的最好诠释。有****指出,旅游地整体上是一个被布置得很美但却并非完全真实的前台,游客大多只能看到前台的演出,但对于游客而言,只要这种前台演出能够引起游客共鸣、符合游客想象,游客就能够产生对这种“舞台化真实”的价值认同[15]。游客对于乡愁文化体验性认同的特征,为乡愁文化的旅游资源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乡愁文化的旅游发展指明了道路。除此之外,游客视角与当地社区居民视角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游客是乡愁文化的潜在消费者,而当地社区居民则希望通过发挥乡愁文化的价值,为当地社区创造收入。两者之间存在对乡愁文化价值判断标准的博弈,也决定了乡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走向。本文采用游客视角,以期丰富乡愁文化的审视视角,进一步挖掘乡愁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为更好地“留住乡愁”提供理论支撑。
2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包含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5个精品景区,面积9.5 km2,2014年11月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居住有大量当地居民,是“自然+人文”原生态的文化旅游区典范。交通方面,以黄山市重要交通枢纽高铁站黄山北站为参照点,唐模景区距离最近,只有11.6 km2,徽州古城最远,距离20.2 km;公共交通便利,黄山北站设有直接开往呈坎景区、唐模景区的旅游专用公交以及城市普通公交,黄山市游客集散中心2号线贯通黄山市旅游集散中心、潜口游客中心、潜口民宅、唐模、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3号线连接黄山市旅游集散中心潜口游客中心、潜口民宅、呈坎,基本实现全域旅游(图2)。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2研究区域区位图
Figure 2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本文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案例,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①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是中国目前鲜明地以地域乡愁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旅游区。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典型地域文化之一,也是黄山市乡愁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地理上的古徽州目前已被分割,古徽州文化的文化载体长期缺失。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打造弥补了这一缺失,作为古徽州文化在实体地理上的浓缩,完整鲜活地再现了徽文化,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契合。②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较全面地覆盖了乡愁文化元素。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中徽州古城是原徽州府治所在地,也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棠樾牌坊群是中国最大的牌坊群落,由明清7座紧紧相连的石坊组成,虽然建造年代不同,但风格浑然一体;唐模被称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田园风光突出;呈坎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其布局采用《易经》八卦风水理论,深刻诠释天地万物相生相克的先哲理论;潜口民宅荟萃明清时期徽州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徽州民居,有中国明清民间建筑艺术的活专著之称。总体上,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于一体,涵盖较为全面的乡愁文化元素。③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自创建以来游客增长迅猛。2014年,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354.8万人次,同比增长9.27%;2015年,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391.06万人次,同比增长10.3%。201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游客接待量为4.16万人次,在全省位列第四,比相邻热点旅游景区黄山风景区多出近一倍;“十一”黄金周,游客数量超过36万人次,超越黄山和九华山成为安徽省游客最多的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是迎合当下游客需求的乡愁文化开发的典范。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依托相关旅游网络平台开展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资料收集。由于网络游记和网络点评都是旅游网络平台上游客常用的以第一人称对旅游地进行真实感受刻画的方式,但网络点评多是对旅游地零星、简短的评价,网络游记则多侧重对旅游行程的完整呈现[16],因此,本文选择网络游记作为研究资料。具体资料收集过程为:(1)确定主题词及搜集平台。游客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认知,可以通过对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5个具体景区的综合认知获取,其中潜口民宅要素单一(均为徽州民宅),且该要素在其他几个景区已经涉及,故最终进行游记筛选的主题词为“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唐模”“呈坎”;目前,国内各旅游网络平台以携程(
Table 1
表1
表1蚂蜂窝、携程旅游网络平台相关游记数量及最终采纳篇数
Table 1
关键词 | 蚂蜂窝 | 携程旅游 | 共计 | |||||
---|---|---|---|---|---|---|---|---|
初步搜索/篇 | 采纳/篇 | 初步搜索/篇 | 采纳/篇 | 采纳/篇 | 字数 | |||
徽州古城 | 789 | 45 | 184 | 22 | 67 | 76918 | ||
呈坎 | 984 | 37 | 332 | 31 | 68 | 87308 | ||
唐模 | 445 | 26 | 198 | 21 | 47 | 73065 | ||
棠樾牌坊群 | 401 | 19 | 159 | 9 | 28 | 4520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提取重点网络游记。基于八爪鱼爬虫软件,通过构建爬虫规则,分别爬取2个网站4个主题词下所有游记的“名称”“时间”“字数”列表信息,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游记进行重点筛选。主要遵循2个原则:①字数大于500,以确保记录内容的丰富性;②样本游记的时间在2014年4月到2017年11月间,体现提升为徽州文化旅游区的最新定位。经过筛选,确定了210篇游记作为研究样本,总字数为282491个,含照片3427张。
(3)对游记文本进行初步“清洗”。具体步骤包括:①删除存在明显复制、粘贴,并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的段落;②逐一提取核心记录段落。网络游记通常是游客基于整个游览活动所做的感性记录,因此包含除研究区域外记录的其他游览地的干扰信息,需要对全文进行人工识别,提取对研究区域进行描述的核心段落。③进行游记内容的标准化整理。包括替换同义词,如将“宅院”统一替换为“民居”,将“本地人”统一替换为“当地居民”,将“老街”“古街”统一替换为“街巷”等;将去除噪音的游记文字统一整理到*.txt文档中,以备处理。
2.3 研究方法
(1)词频分析本文运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文本进行词频分析。ROST CM6由武汉大学ROST虚拟学习团队研发,是包含字频统计、分词、汉语词频统计、情感分析等多项分析功能的内容分析软件,自引进旅游类网络文本分析以来,在旅游地形象感知、旅游体验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对存储在txt中的游记文本进行分词,考虑到旅游活动的“非惯常状态”[17],在分词开始前,对ROST CM6软件中自定义分词词库进行了修正,添加了诸如“徽州古城”“唐模”“棠樾牌坊群”等旅游地专有名词。然后,运用ROST CM6对分词后的文本文档进行词频分析,以获得有意义的高频词及其词频。本文按照词频从高到低选取了与主题相关的60个高频词,作为研究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乡愁文化元素的基础数据。
(2)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由Glaser等[18]于1967年提出,是结合数据收集和分析,使用一套系统性应用的方法去形成一个关于某一实质领域的归纳性理论的过程[19],它以理论建构为宗旨,通过编码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系,从下往上建立实质理论[20]。扎根理论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健康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性别研究等,其研究程序包括:编码、不断比较、理论性采样、理论性饱和、理论性编码、写备忘录和手工整理备忘录7个方面。其中编码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是对原始资料逐渐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和理论化的过程,是扎根理论的核心环节。本文按照扎根理论架设的系统分析程序,构建游客乡愁文化元素识别的维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游客样本分析
蚂蜂窝、携程旅行网的游记标题中,包含游客样本基本特征数据,如出游时间、游玩天数、旅行方式、人均消费等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总结旅游目的地游客的基本游览特征。综合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徽州古城、呈坎、唐模、棠樾牌坊的210篇游记,得到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游客的游览特点如下:从出游时间来看,旅行时间集中在一年中的5—11月,其中10月最多,比例为21.5%,其次是8月,比例为11.3%;游玩天数大多为3~4天,比例为80.3%,其次是一日游,比例为9.4%;旅行方式上,主要为和家人共同游玩,比例为74.6%,其次是和朋友以及独自旅行,比例分别为12.6%、7.7%;人均消费大都在801~1500元之间,比例为61.3%,有6.7%的游客提到其人均消费超过2000元(表2)。可见,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是游客携家人短期休闲的重要旅游目的地。Table 2
表2
表2样本基本特征
Table 2
基本属性 | 类型 | 所占比例/% | 基本属性 | 类型 | 所占比例/% |
---|---|---|---|---|---|
出游时间 | 1月 | 4.5 | 游玩天数 | 1天 | 9.4 |
2月 | 3.6 | 2~3天 | 6.3 | ||
3月 | 2.2 | 4~5天 | 80.3 | ||
4月 | 5.7 | 大于5天 | 4.0 | ||
5月 | 8.6 | 旅行方式 | 一个人 | 7.7 | |
6月 | 9.3 | 和朋友 | 12.6 | ||
7月 | 10.9 | 和家人 | 74.6 | ||
8月 | 11.3 | 情侣游 | 5.1 | ||
9月 | 9.7 | 人均消费 | 800元以下 | 20.6 | |
10月 | 21.5 | ≥800元且<1500元 | 61.3 | ||
11月 | 8.3 | ≥1500元且<2000元 | 11.4 | ||
12月 | 4.4 | 2000元及以上 | 6.7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2 高频元素提取
通过对4个样点游记的词频分析,可得出不同样点的高频词,进而能够提取样点地的高频元素,构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高频元素词库。通过分析ROST CM6软件得到的4个样点高频元素发现,各样点词频排名在20位以前的词汇集中体现了游客对4个样点体验既统一又各有差异的特征。统一之处表现为4个样点的高频词中都包含“徽州”“徽派”等高屋建瓴表达样点文化地域从属的词汇,不同之处体现在4个样点的高频词也深刻揭示4个样点表征异质性文化载体的属性。其中徽州古城表现为以“徽州府衙”为高频词汇的城镇文化中心,呈坎表现为“八卦”“村落”为高频词汇的乡村聚居意象,唐模表现为以“小西湖”“村落”为高频词汇的田园风光环境,棠樾牌坊群表现为以“牌坊”“祠堂”为高频词汇的民间礼仪传承。可见,融合游客对4个样点的乡愁元素识别是获取游客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乡愁文化元素识别的充要条件。进一步,从词性来看,4个样点高频词包括名词、形容词、介词3种词性,其中以名词为主,占总词数的90%以上;形容词主要为“古代的”“精美的”等用于修饰样点的词语,介词则主要为“建于”“位于”等用以描述样点在时空中定位的词汇。基于此,围绕“游客游览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关注的元素是什么?”这一核心研究问题,对4个样点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筛选。最终得到能够反映乡愁文化元素的74个名词词汇(表3)。其中“建筑”“祠堂”“八卦”“民居”“小西湖”“徽商”“徽州府衙”“水口”“故事”“园林”等总频数超过100。
Table 3
表3
表3游客视角下古徽州文化旅游区高频元素及其总频数
Table 3
元素 | 频数 | 元素 | 频数 | 元素 | 频数 | 元素 | 频数 | 元素 | 频数 |
---|---|---|---|---|---|---|---|---|---|
建筑 | 425 | 盆景 | 71 | 作坊 | 40 | 阳和门 | 27 | 徽州人家 | 17 |
牌坊 | 405 | 毛豆腐 | 70 | 许国 | 39 | 知府 | 26 | 鲍漱芳 | 17 |
祠堂 | 273 | 斗山街 | 68 | 法国旅馆 | 38 | 老街 | 25 | 鲍启运 | 17 |
八卦 | 228 | 木雕 | 64 | 鲍灿 | 37 | 老宅 | 25 | 碑刻 | 17 |
民居 | 187 | 女人 | 62 | 新安江 | 36 | 美人靠 | 25 | 徽菜 | 16 |
小西湖 | 158 | 古建筑 | 57 | 孝子 | 33 | 宅院 | 25 | 表演 | 16 |
徽商 | 152 | 粉墙黛瓦 | 49 | 银杏树 | 32 | 城墙 | 24 | 臭鳜鱼 | 15 |
徽州府衙 | 119 | 小巷 | 49 | 依山傍水 | 31 | 鲍逢昌 | 24 | 绣球 | 15 |
水口园林 | 105 | 老人 | 48 | 山水画 | 30 | 朱熹 | 23 | 黄梅戏 | 15 |
园林 | 102 | 客栈 | 47 | 田园 | 30 | 鲍文龄 | 23 | 茶园 | 13 |
许国石坊 | 97 | 砖雕 | 45 | 鲍文渊 | 30 | 跳钟馗 | 23 | 图案 | 13 |
翰林 | 93 | 陶行知 | 44 | 小溪 | 29 | 书法 | 23 | 青石板 | 10 |
晒秋 | 92 | 许承尧 | 43 | 马头墙 | 29 | 贞节 | 21 | 古亭 | 9 |
高阳桥 | 74 | 石雕 | 42 | 荷花 | 28 | 居民 | 20 | 狮子 | 9 |
天井 | 73 | 城门 | 40 | 孝行 | 28 | 小吃 | 18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3 维度构建
对高频词进一步编码,构建特定高频词的维度,是扎根理论的应用方式之一[19]。采用此种方法,对4个样点高频词中筛选出的能够反映乡愁文化元素的74个高频词进行分析,构建游客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乡愁文化元素的识别维度。游记本身暗含游客对游览事物概念化表达的特征,因此提取反映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乡愁文化元素的高频词的过程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开放性编码”过程,即“围绕核心研究问题—分析字段内容—提炼本土概念”的过程。基于此,以筛选出的74个高频词作为概念群,根据概念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将与同一现象有关的概念聚拢成一类,对同类聚拢进行范畴化。从表4可以看出,74个高频词范畴化后可形成13个范畴。Table 4
表4
表4乡愁文化元素高频词的范畴化
Table 4
范畴 | 高频词 | 范畴 | 高频词 |
---|---|---|---|
地形地貌 | 山水画、依山傍水 | 街巷纹理 | 八卦、斗山街、老街、小巷、青石板 |
水体景观 | 新安江、小西湖、小溪 | 当地美食 | 毛豆腐、小吃、徽菜、臭鳜鱼、 |
绿植风光 | 荷花、银杏树、田园、园林、盆景、水口园林 | 劳动场景 | 晒秋、茶园 |
当地民居 | 民居、宅院、老宅、祠堂、天井、马头墙、粉墙黛瓦 | 名人故事 | 徽商、陶行知、许国、朱熹、翰林、许承尧、鲍灿、鲍文渊、鲍逢昌、鲍文龄、鲍漱芳、鲍启运 |
当地居民 | 居民、徽州人家、老人 | 传统手工艺 | 木雕、石雕、砖雕、图案、书法、碑刻 |
民间文化 | 女人、贞节、孝子、孝行 | 节庆表演 | 跳钟馗、表演、绣球、黄梅戏 |
独特建筑 | 建筑、许国石坊、城门、阳和门、知府、城墙、客栈、古建筑、高阳桥、牌坊、美人靠、古亭、狮子、徽州府衙、作坊、法国旅馆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进一步,将范畴放回原始资料,紧紧围绕“游客游览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关注的元素包含哪几个维度?”,对13个范畴进行主轴译码以发现和建立概念/范畴之间的联系,构建资料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对13个范畴进行进一步简化。通过反复比较,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把相关的范畴联结起来,13个意义广泛的范畴最终形成了7个主范畴(表5),从而完成了游客对旅游地乡愁文化元素感知的维度构建(图3)。
Table 5
表5
表5游客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乡愁文化元素描述的逐级编码
Table 5
维度 | 范畴 | 总频数/次 |
---|---|---|
自然景观映像 | 地形地貌、水体景观、绿植风光 | 652 |
建筑风貌格局 | 当地民居、独特建筑、街巷纹理 | 1821 |
社区生活氛围 | 当地居民、民间文化、当地美食 | 969 |
劳作场景遗存 | 劳动场景 | 105 |
乡土故事人物 | 名人故事 | 721 |
传承技艺表达 | 传统手工艺 | 227 |
地方节庆展演 | 节庆表演 | 46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3基于扎根理论的旅游视角下旅游地乡愁文化元素维度构建
Figure 3Dimensionality analysis of the nostalgia cultural elements from the tourism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grounded theory
其中,自然景观映像贯穿游客游览过程的始终。游客进入旅游地,地形地貌条件带给游客深刻的地域印象,不少游客在游览呈坎、唐模等景区时指出,“像一副山水画”、整体环境“依山傍水”;随着游览的深入,水体景观、绿植风光也逐渐进入游客视线,唐模的水街、小西湖、水口园林,呈坎的荷塘、荷花,鲍家花园各式各样的盆景等,都不断丰富着游客对徽州地区自然景观的认知。建筑风貌格局奠定了游客对游览地乡愁文化元素的整体基调,作为凝固的音乐,别具一格的“宅院”“天井”“马头墙”民居构造,独特的“粉墙黛瓦”的建筑色彩,独特的“许国石坊”“牌坊”“古亭”等建筑,是乡愁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也让游客对徽州地区的乡愁文化有初步感知。除此之外,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乡土故事人物、传承技艺表达、地方节庆展演都在不同方面深化了游客对乡愁文化的体验,从而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如“居民”的生活形态、“小吃”等当地美食、“孝”的文化、“晒秋”展示、“徽商”故事、“绣球”表演等。
3.4 情感倾向测度
高频元素的提取回答了“游客关注旅游地什么元素”问题。然而,对于“游客觉得这些元素怎么样”仍需要作进一步探讨。一方面,这将拓宽游客视角下的乡愁文化元素识别层次;另一方面,也可为旅游地针对性地进行元素优化提升提供参考。基于此,将各高频元素放入游记文本,从而提取游客表达对古徽州乡愁文化元素的情感语句,并采用ROST CM6软件的情感分析功能,分析游客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乡愁元素的情感倾向。结合图4可知,游客对其识别到的乡愁文化元素,带有强烈的感情倾向,且大多持积极态度,尤其是自然景观、劳作场景、传承技艺类元素,有关积极表达超过总语句数量的95.00%,通过节选的代表性语句,可体会游客游览时的愉悦心情。而对于建筑风貌、社区生活、乡土故事、地方节庆,则因游客个人旅途中感受到内容有差异,部分游客表达出对其元素的不满,争议最大的为建筑风貌,如典型的乡愁文化元素牌坊群,不少游客认为“雄伟壮观,全国罕见”,也有游客认为“自己对牌坊群无感,总感觉那是封建迷信的耻辱碑……”;而对于节庆表演,因其演出时间固定,并不是所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都能体验到,相关情感语句数量较少且情感倾向不一。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4游客视角下乡愁文化元素情感倾向测度
Figure 4Measurement of tourists’ emotional tendency of nostalgia cultural elements
4 结论和讨论
4.1 结论
本文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例,从旅游视角对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了识别。研究发现:(1)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4个样点地同属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但各自又有特点。基于游客体验的网络游记高频词分析也呈现出同样的特征,徽州古城的“徽州府衙”,呈坎的“八卦”,唐模的“小西湖”,唐越牌坊的“牌坊”、“祠堂”,是各自样点最吸引游客的元素,而这些元素集中体现了徽州文化的各个方面。可见,地域文化元素对于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2)旅游视角下乡愁文化元素可归结为自然景观映像、建筑风貌格局、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乡土故事人物、传承技艺表达、地方节庆展演7个维度,不同维度相应地包含了多个范畴。在本文案例研究中自然景观映像包含地形地貌、水体景观、绿植风光等范畴,建筑风貌格局包含当地民居、独特建筑、街巷纹理等,社区生活氛围包含当地居民、民间文化、当地美食。
(3)不同乡愁文化元素吸引游客的程度不同。在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游客对于自然景观、劳作场景、传承技艺类元素表现出普遍的欣赏和赞叹,而对于建筑风貌、社区生活、乡土故事、地方节庆,则存在不少争议。
4.2 讨论
围绕“对于旅游地,游客感兴趣的乡愁文化元素有哪些?”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基于游客游记文本的内容分析,并在元素构成、识别维度构建、情感倾向测度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结论。与以往地理学领域开展的有关乡愁的研究相比,本文从旅游地理学科出发,在案例实证、视角构建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丰富乡愁理论内涵、助力新型城镇化有重要意义。基于本文的研究,可得到以下启示:(1)旅游是乡愁文化元素活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刘沛林指出,“以旅游为导引的特色小城镇建设是(留住乡愁)重要途径”[3]。从本文也可以看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内大量的凝聚着当地居民共同记忆的乡愁文化元素对于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时代变迁,一些乡愁文化元素因功能衰退、样式陈旧退出历史舞台,并面临消失的危机,但是旅游功能的重新赋予能够带给这些乡愁文化元素新的生命力,使得在保留当地居民记忆的同时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平稳发展。
(2)深度游背景下,只关注遗产保护的模式需要得到改善。遗产,尤其是被收入名册的社会精英层面的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区域重要的乡愁文化资源,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21]。但从本文来看,游客在进入游览地之后,除关注精英层面的遗产类吸引物之外,对于游览地的朴实自然风光、一般民宅、平凡社区生活等饱含大众群体记忆的集体记忆也有较高的热情。因而,从社会文化价值角度,深度挖掘“高、大、上”文物之外有文化故事的“普通”地方事物,保留更多承载大众记忆的场所也不失为地方文化资源挖掘的方向和模式。基于本文的研究,后续研究可从影响游客乡愁文化元素识别的因素、旅游地乡愁文化空间重构理论构建等方面展开。
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第一,数据仅来自网络游记,对乡愁文化元素的提炼有限。由于游记本身是游客对游览活动的深入加工,虽然能够过滤掉游客印象薄弱的内容,但同时加大了游览信息遗漏的风险,不利于对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全面梳理;第二,构建的乡愁文化元素维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个案出发,基于高频元素,运用扎根理论,对乡愁文化元素进行了梳理,构建了相应维度,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需要通过更多的案例实践进行验证,以完善乡愁文化元素维度。第三,论文构建的乡愁文化元素的7个维度,仍局限于乡愁文化载体的角度,然而,从乡愁的概念可知,乡愁文化与记忆、情感维度及时空维度均有密切的关联,相关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J]. ,
DOI:10.11821/dlyj201701001URL [本文引用: 1]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J].
DOI:10.11821/dlyj201701001URL [本文引用: 1]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1821/dlyj201507001URL [本文引用: 3]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精神需求。新型城镇化要记住的“乡愁”,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留住乡愁”的前提是加强文化保护。乡愁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留住乡愁”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能为充满人性关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
[J].
DOI:10.11821/dlyj201507001URL [本文引用: 3]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精神需求。新型城镇化要记住的“乡愁”,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留住乡愁”的前提是加强文化保护。乡愁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留住乡愁”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能为充满人性关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
[J]. ,
DOI:10.11821/dlyj201507002URL [本文引用: 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对过去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反思,也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从解析乡愁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当前乡建典型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指出目前乡建模式中值得思考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立可复制的多方参与社会治理制度、明确各方责权利关系的机制、构建多学科协同规划与建设引导体系、培育支撑郊区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是乡建模式的主要原则、内涵和路径,是建设乡愁空间载体的关键要素,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J].
DOI:10.11821/dlyj201507002URL [本文引用: 1]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对过去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总结和反思,也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从解析乡愁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以及当前乡建典型模式中的一些问题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案例,指出目前乡建模式中值得思考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建立可复制的多方参与社会治理制度、明确各方责权利关系的机制、构建多学科协同规划与建设引导体系、培育支撑郊区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是乡建模式的主要原则、内涵和路径,是建设乡愁空间载体的关键要素,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8402/resci.2019.03.05URL [本文引用: 1]
慢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形态,核心理念在于游客的深度体验。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对古镇慢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古镇慢旅游体验高频特征词,编码析出古镇慢旅游的特质要素及其情感效价。研究发现,古镇慢旅游的特质要素由文化空间、休憩场所、自然元素和人文意蕴四部分构成。文化空间的正向体验和负向体验均高于其他要素;自然元素的正向体验显著高于其负向体验。本文进一步从特质要素系统着手,提出通过凸显古镇地方性文化、加强内部环境治理、积极塑造人文精神等策略,推动古镇旅游持续发展。本文为推进古镇慢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J].
DOI:10.18402/resci.2019.03.05URL [本文引用: 1]
慢旅游是古镇旅游发展的新形态,核心理念在于游客的深度体验。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对古镇慢旅游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内容分析,提取古镇慢旅游体验高频特征词,编码析出古镇慢旅游的特质要素及其情感效价。研究发现,古镇慢旅游的特质要素由文化空间、休憩场所、自然元素和人文意蕴四部分构成。文化空间的正向体验和负向体验均高于其他要素;自然元素的正向体验显著高于其负向体验。本文进一步从特质要素系统着手,提出通过凸显古镇地方性文化、加强内部环境治理、积极塑造人文精神等策略,推动古镇旅游持续发展。本文为推进古镇慢旅游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URL [本文引用: 1]
[J].
URL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1821/dlyj201611001URL [本文引用: 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竞争力日益依赖于以科技为支撑的硬实力、以人才为源泉的智创力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以及能吸引并承载这些关键要素的多尺度创新空间。这些空间既包括有利于产生和激发创新的地方或场所,又包括叠加交织在这些场所中能促发各种思想交流碰撞、各类社会关系构建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系统。因此,如何使文化作为一个关键要素根植于空间,进而打造出具有文化品位且能生产新文化的地方,正逐渐成为亟须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学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基于对中国新愿景的解读和文化本质的辨析,呼唤中国迫切需要形成一种与其大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新文化;之后,基于历史发展透视论述了如何通过文化根植打造新地方,以提升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最后,本文强调了地理学人应高度关注有关文化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新研究命题,以在这个以人本化为导向,追求舒适宜人性、城市性、流动性、通达性、人文性和安全性的时代,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回应这一召唤,地理学需要扩展其研究视角,在继续关注宏观区域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微观空间/地方打造的研究。
[J].
DOI:10.11821/dlyj201611001URL [本文引用: 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竞争力日益依赖于以科技为支撑的硬实力、以人才为源泉的智创力和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以及能吸引并承载这些关键要素的多尺度创新空间。这些空间既包括有利于产生和激发创新的地方或场所,又包括叠加交织在这些场所中能促发各种思想交流碰撞、各类社会关系构建的文化氛围和生态系统。因此,如何使文化作为一个关键要素根植于空间,进而打造出具有文化品位且能生产新文化的地方,正逐渐成为亟须研究的核心议题和学界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首先基于对中国新愿景的解读和文化本质的辨析,呼唤中国迫切需要形成一种与其大国综合实力相匹配的新文化;之后,基于历史发展透视论述了如何通过文化根植打造新地方,以提升城市和国家的竞争力;最后,本文强调了地理学人应高度关注有关文化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新研究命题,以在这个以人本化为导向,追求舒适宜人性、城市性、流动性、通达性、人文性和安全性的时代,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回应这一召唤,地理学需要扩展其研究视角,在继续关注宏观区域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微观空间/地方打造的研究。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J]. ,
URL [本文引用: 1]
1992年,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有关“凝视”的著述为基础,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旅游凝视”理论。厄里认为,“旅游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旅游者拍摄旅游地人文事象
[J].
URL [本文引用: 1]
1992年,以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有关“凝视”的著述为基础,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提出“旅游凝视”理论。厄里认为,“旅游凝视”是旅游欲求、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融合并抽象化的结果,是旅游者施加于旅游地的一种作用力,旅游者拍摄旅游地人文事象
[J]. ,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4.003URL [本文引用: 1]
Urry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徽州村落是徽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徽州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心是物质指向与精神指向的文化符号,两主体依托文化符号产生互动,而对文化符号的认识层次较浅。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具有丰富的徽文化特征吸引物。在案例地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定性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相关定量和定性资料,并对相关网络文本及图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徽州村落旅游中的游客凝视行为及东道主凝视行为,梳理游客凝视行为和东道主凝视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研究发现,徽文化的内涵、徽文化的精神内髓在旅游过程中鲜有彰显。游客对文化符号需求层次较浅,东道主对文化符号认识层次较浅。
[J].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4.003URL [本文引用: 1]
Urry提出的“游客凝视”是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凝视”是一个多利益主体参与互动的复杂系统。徽州村落是徽文化的符号和标志,徽州村落旅游凝视的主体是游客和东道主,客体和核心是物质指向与精神指向的文化符号,两主体依托文化符号产生互动,而对文化符号的认识层次较浅。安徽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具有丰富的徽文化特征吸引物。在案例地采用定量的问卷调查、定性参与式观察和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相关定量和定性资料,并对相关网络文本及图片进行内容分析,探讨徽州村落旅游中的游客凝视行为及东道主凝视行为,梳理游客凝视行为和东道主凝视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研究发现,徽文化的内涵、徽文化的精神内髓在旅游过程中鲜有彰显。游客对文化符号需求层次较浅,东道主对文化符号认识层次较浅。
[J]. ,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8.007URL [本文引用: 1]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实性的索求来看,游客基于自身利益对旅游地持有建立于感官体验的保守的地方感,对真实性的理解与前现代、原始、贫穷有关。而摩梭人一方面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供游客消费,一方面也批判游客将地方真实性与贫穷等同。他们在地方变化的过程中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在传统与发展之中不断调适,他们所理解的真实性是依附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实践与地方实践,是一种动态与进步的文化与地方观点。
[J].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8.007URL [本文引用: 1]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实性的索求来看,游客基于自身利益对旅游地持有建立于感官体验的保守的地方感,对真实性的理解与前现代、原始、贫穷有关。而摩梭人一方面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供游客消费,一方面也批判游客将地方真实性与贫穷等同。他们在地方变化的过程中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在传统与发展之中不断调适,他们所理解的真实性是依附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实践与地方实践,是一种动态与进步的文化与地方观点。
[J]. ,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回顾了游客凝视的内涵,认为无论是游客凝视,还是东道主凝视、双向凝视,都将游客及东道主置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的场景中,时主客双方发展和谐的文化关系十分不利.本文认为,主客之间平等、公正、互重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主客双方从"我-它"走向"我-你",从凝视走向对话,更有利于唤起东道主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建立起主客之间新型的文化关系.
[J].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回顾了游客凝视的内涵,认为无论是游客凝视,还是东道主凝视、双向凝视,都将游客及东道主置于"一方对另一方的权力"的场景中,时主客双方发展和谐的文化关系十分不利.本文认为,主客之间平等、公正、互重的关系是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主客双方从"我-它"走向"我-你",从凝视走向对话,更有利于唤起东道主的文化自觉,有利于建立起主客之间新型的文化关系.
[J]. ,
DOI:10.18402/resci.2019.02.15URL [本文引用: 1]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旅游功能与价值的核心,丰富提升旅游者乡村旅游体验已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为案例地,以马蜂窝在线旅游网上关于婺源的旅行游记为数据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记文本进行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并对各要素指标逐条打分,得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结构表及各要素评价等级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及“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PA)对其要素结构特征及各要素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①内容分析编码归纳发现,婺源县乡村旅游体验共包含自然风光、动植物景观、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展示场所、居民生活风貌等27个要素指标;②SNA分析发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网络结构内部协调性较高,且旅游交通、建筑景观、自然风光是最核心的三大要素,而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及文化展示场所是最边缘的三大要素;③IPA分析发现旅游者整体旅游体验质量较高,且旅游者对拍照摄影体验的评价最好,对旅游开发程度的感知最差。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婺源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J].
DOI:10.18402/resci.2019.02.15URL [本文引用: 1]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旅游功能与价值的核心,丰富提升旅游者乡村旅游体验已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为案例地,以马蜂窝在线旅游网上关于婺源的旅行游记为数据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记文本进行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并对各要素指标逐条打分,得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结构表及各要素评价等级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及“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PA)对其要素结构特征及各要素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①内容分析编码归纳发现,婺源县乡村旅游体验共包含自然风光、动植物景观、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展示场所、居民生活风貌等27个要素指标;②SNA分析发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网络结构内部协调性较高,且旅游交通、建筑景观、自然风光是最核心的三大要素,而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及文化展示场所是最边缘的三大要素;③IPA分析发现旅游者整体旅游体验质量较高,且旅游者对拍照摄影体验的评价最好,对旅游开发程度的感知最差。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婺源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J]. ,
DOI:10.11821/dlyj201706008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情绪分类取向,通过界定三个旅游文本情感分析的过滤参数:旅游专属词库、语义逻辑规则和情感乘数,构建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情感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抓取了120731条游客评论对8个旅游目的地进行评价,并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数据作为标准数据进行校验。研究证实三个过滤参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捕捉到游客对目的地评价的总体情感意象;经过单年度和多年度校验,六类规则的准确度依次为:C2>C1>C3>B>评分法>A,即规则C2下的评价结果与监测结果最为吻合。结论证实了旅游大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的理论推进和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J].
DOI:10.11821/dlyj201706008URL [本文引用: 1]
基于情绪分类取向,通过界定三个旅游文本情感分析的过滤参数:旅游专属词库、语义逻辑规则和情感乘数,构建基于网络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情感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抓取了120731条游客评论对8个旅游目的地进行评价,并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数据作为标准数据进行校验。研究证实三个过滤参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捕捉到游客对目的地评价的总体情感意象;经过单年度和多年度校验,六类规则的准确度依次为:C2>C1>C3>B>评分法>A,即规则C2下的评价结果与监测结果最为吻合。结论证实了旅游大数据的可用性,为后续的理论推进和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M]. ,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DOI:10.18306/dlkxjz.2016.08.009URL [本文引用: 1]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J].
DOI:10.18306/dlkxjz.2016.08.009URL [本文引用: 1]
旅游开发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生存能力,使其摆脱濒危的困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即由资源禀赋条件、可展示与体验性、遗产地旅游发展条件3个方面的要素组成,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的苏州为例,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价,共评出三级旅游资源3项、二级旅游资源16项、一级旅游资源29项。主要结论为:产品衍生性、展示适宜性、是否具备可观赏性、遗产保护情况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否能够成为旅游资源;可展示与体验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水平高低。手工艺类、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的旅游可开发性较差。本文构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可为旅游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筛选和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