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erval-parameter two-stage partial information programming model for optimal urban water resource planning
CHEN Hongguang1, WANG Zhongjun2, WANG Qiongya2, MAI Shukui2收稿日期:2018-12-24修回日期:2019-04-4网络出版日期:2019-08-25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18-12-24Revised:2019-04-4Online:2019-08-2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陈红光,女,辽宁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水资源优化利用与系统分析研究E-mail:chg218@126.com。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528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陈红光, 王中君, 王琼雅, 买书魁. 基于区间两阶段-部分信息模型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资源科学[J], 2019, 41(8): 1416-1426 doi:10.18402/resci.2019.08.03
CHEN Hongguang.
1 引言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全国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4个城市严重缺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需水大幅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及水资源安全风险加剧[1,2]。国家“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江河流域系统整治,维持基本生态需水,增强保水储水能力[3]。如何合理配置水资源,解决缺水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需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中,由于规划期供、需水量,经济参数等不确定性[4,5],使得传统确定性模型的配置结果存在一定缺陷且实用价值降低[6,7,8,9]。国内外****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系列优化方法,其中Huang等[10]将区间参数规划与两阶段随机规划(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TSP)模型耦合得到的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Interval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ethod, ITSP)应用最为广泛。如付银环等[11]将ITSP与作物生育期的水分生产函数联合建立灌区农作物灌溉定额的非线性区间不确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付强等[12]以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为基础,引入风险偏好建立粮食主产区的水资源配置;李晨洋等[13]将模糊规划与区间两阶段法结合建立区间两阶段模糊随机规划模型并用于灌区多水源优化配置;Li等[14]将联合概率用于区间-模糊多阶段规划模型解决多阶段大规模配水问题;申梦阳等[15]运用ITSP解决绿洲农业经济作物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但以上研究方法忽略降雨-径流信息的不确定性,将流量概率分布当作确定性信息处理,容易造成方案遗漏和决策失误,导致模型优化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此外,降雨-径流变化直接影响城市水资源量,从而间接影响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16],因此降雨-径流的分析预测对水资源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利用线性部分信息(Linear Partial Information, LPI)理论分析城市水资源系统中降雨-径流信息的不确定性,以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为基础,拟构建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区间两阶段-部分信息规划模型(Interval Two-stage Partial Information Programming Model, ITPM);模型以城市配水系统最大收益为目标函数,以城市用户供、需水量,规划区可用水量等为约束条件,采用区间规划、概率密度函数解决其他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引入交互式算法求解模型。同时将模型应用于哈尔滨市水资源管理,在降雨-径流信息不完整的条件下,得出可靠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以期为管理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2 模型建立及求解
2.1 模型建立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是为了确定各水源向各用户的配水量,满足用户用水需求、降低用水成本、保证生态用水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使系统收益达到最大。ITPM模型以用户需水量,降雨-径流概率等为约束条件,并引入系统最大收益函数和缺水惩罚系数,模型分两个阶段以确定各用户最优目标配水量、缺水量和最优配置水量。第1阶段将可用水量作为随机事件,在随机事件发生前根据经验数据确定各水源向各用户的配水目标。用户根据最优配水目标制定用水计划,当最优配水目标值大时,用户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当最优配水目标值小时,用户会适当下调生产任务。如果最优配置水量达到最优配水目标将会为系统产生利益;若没满足最优配水目标,则用户将削减生产计划或从花费更高的水源调水,都会降低系统利益。第2阶段将缺水量作为决策变量,目的在于降低缺水时的经济惩罚。由于目标配水量、单位输水利益、缺水量、缺水惩罚系数等不确定性,本文将区间参数引入模型解决不确定性参数或不能用概率分布表示的变量[4],由此建立的模型为:式中:
约束条件分别为:
(1)水源可用水量约束
式中:
(2)最大缺水量约束
(3)最大需水量约束
式中:
(4)最低需水量约束
式中:
(5)管网输水能力约束
式中:
(6)流量概率分布约束
为将可用水量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考虑进模型中,本文在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基础上引入线性部分信息(LPI)理论[17],概率分布的不确定性由如下公式表示[18]:
式中:
(7)非负约束
2.2 模型求解
根据模型特点可知,无法确定将已经得到的
合并两个子模型的解,则模型最优解为:
最优配置水量为:
3 案例研究
3.1 区域概况
哈尔滨市水资源量十分缺乏,多年平均降雨量538.80 mm,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1350.00 m3,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2,市区人均占有量更少,仅为218.00 m3,属于资源型缺水,为中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19]。除资源型缺水之外,近年来由于哈尔滨市区水源地松花江污染程度加剧以及水利工程落后导致哈尔滨市同时存在水质型、工程型缺水的问题。随着城市用水增多,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远远超出补给量,造成部分地区地下水漏斗区[20]。本文将城市需水部门分为生活、工业、农业、生态需水4类。满足生活、工业用户基本用水需求是城市正常运转、社会稳定的前提保障。哈尔滨市总面积为5.30万km2,耕地面积约为2.00×106 hm2,农业用水量巨大[21],严重挤占生态用水。将地下水和地表水联合供水可减缓地下水供水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生态需水[22],降低缺水惩罚同时使系统收益最大,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配水建议。将构建的模型应用于哈尔滨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证明其实用合理性,图1为ITPM模型框架及应用示意图。图1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1ITPM框架及应用示意图
Figure 1Interval two-stage partial information programming model (ITPM)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diagram
3.2 参数确定
表1为查阅相关资料[23,24]得到的水源i向用户j配水时单位输水收益及缺水时单位水量惩罚系数等相关经济参数。Table 1
表1
表1城市配水系统经济参数汇总表
Table 1
用户 | 单位水量收益值/(元·m-3) | 单位水量惩罚 系数/(元·m-3) | |
---|---|---|---|
地表水 | 地下水 | ||
生活用水 | [2.40, 3.20] | [1.70, 2.50] | [4.50, 4.90] |
工业用水 | [3.30, 4.20] | [2.80, 3.60] | [4.30, 4.80] |
农业用水 | [1.60, 2.80] | [0.90, 2.10] | [2.10, 3.00] |
生态用水 | [3.10, 3.60] | [2.40, 2.90] | [4.30, 5.4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区域降雨-径流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本文根据已知统计数据分析推测研究区来水量水平发生的概率。图2是根据《哈尔滨统计年鉴》[24](1987—2016年)将来水量水平分为低、中、高流量3种水平,时间划分为1987—1996年、1997—2006年、2007—2016年,通过每10年低、中、高流量水平出现的频率推测各来水量水平发生的概率,得出发生低、中、高流量的概率区间分别为[0.10,0.20]、[0.50,0.70]、[0.20,0.30]。本文用区间数表示降雨-径流发生的概率,用LPI理论分析降雨-径流概率区间。
图2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2流量水平频率
Figure 2Flow level frequency
表2为3种流量水平概率分别为[0.10,0.20]、[0.50,0.70]、[0.20,0.30]时研究区的可用水量。
根据LPI理论得到m个流量概率分布的极点,则概率分布约束(8)和(9)可以描述为:
Table 2
表2
表2不同流量水平下的可用水量
Table 2
流量水平 | 概率区间 | 可用水量/108 m3 | |
---|---|---|---|
地表水 | 地下水 | ||
低 | [0.10,0.20] | [22.72,28.49] | [11.51,12.35] |
中 | [0.50,0.70] | [29.26,32.07] | [13.48,15.31] |
高 | [0.20,0.30] | [35.52,43.40] | [15.62,16.68]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由MATLAB编程得到满足LPI理论约束条件的三维图形,如图3所示。图3表明降雨径流的3种流量水平的概率分布在其区间内波动时,只有4个极限值点能够满足由流量水平概率分布区间的约束条件产生的线性方程组,即在图3中标明的极限值点A、B、C、D。
图3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3流量水平概率分布三维图
Figure 3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flow levels
表3为式(18)求得的概率分布情景,情景A表示发生低、中、高流量的概率分别为0.10、0.60、0.30。情景B、C、D与情景A具有同样的意义。4种情景下的系统收益分别为:
Table 3
表3
表3流量水平概率分布情景
Table 3
流量水平 | 情景A | 情景B | 情景C | 情景D |
---|---|---|---|---|
低 | 0.10 | 0.10 | 0.20 | 0.20 |
中 | 0.60 | 0.70 | 0.60 | 0.50 |
高 | 0.30 | 0.20 | 0.20 | 0.3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表4给出了水源i向用户j配水时的配水目标、用户最大用水量、用户最低需水量以及输水管道年运输能力,表中数据由《哈尔滨统计年鉴》[24]、《黑龙江统计年鉴》[25]等统计资料提供。
Table 4
表4
表4用户配水目标值、最小最大需水量和管道输水能力
Table 4
用户 | 配水目标/108 m3 | 用户需水量/108 m3 | 管道输水能力/108 m3 | |||
---|---|---|---|---|---|---|
地表水 | 地下水 | 最小 | 最大 | |||
生活用水 | [1.33,2.08] | [2.35,3.79] | 3.20 | 7.00 | [6.80,10.62] | |
工业用水 | [2.43,4.76] | [2.48,4.62] | 4.38 | 12.00 | [10.35,16.67] | |
农业用水 | [21.51,29.34] | [10.67,14.50] | 25.83 | 50.00 | [29.34,46.59] | |
生态用水 | [0.10,0.68] | [0.22,0.39] | 0.29 | 3.00 | [0.52,0.93]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3.3 模型结果与分析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不同用户的最优配水目标可由Table 5
表5
表5用户配水方案
Table 5
ijh | 情景A | 情景B | |||||||||||||||
---|---|---|---|---|---|---|---|---|---|---|---|---|---|---|---|---|---|
yij | Tijopt/108 m3 | yij | Tijopt/108 m3 | ||||||||||||||
(1,1,1) | 1.00 | 2.08 | [0,10.54] | [0.28,0.54] | 1.00 | 2.08 | [0,10.54] | [0.54,0.28] | |||||||||
(1,2,1) | 1.00 | 4.76 | [0.53,4.76] | [0,4.23] | 1.00 | 4.76 | [0.53,4.76] | [0,4.23] | |||||||||
(1,3,1) | 1.00 | 29.34 | 7.45 | 21.89 | 1.00 | 29.34 | 7.45 | 21.89 | |||||||||
(1,4,1) | 1.00 | 0.68 | 0.39 | 0.29 | 1.00 | 0.68 | 0.39 | 0.29 | |||||||||
(2,1,1) | 1.00 | 3.79 | [0,0.60] | [3.19,3.79] | 1.00 | 3.79 | [0,0.60] | [3.19,3.79] | |||||||||
(2,2,1) | 1.00 | 4.62 | [0,0.24] | [4.38,4.62] | 1.00 | 4.62 | [0,0.24] | [4.38,4.62] | |||||||||
(2,3,1) | 0 | 10.67 | 6.73 | 3.94 | 0 | 10.67 | 6.73 | 3.94 | |||||||||
(2,4,1) | 0.18 | 0.25 | 0.25 | 0 | 0.18 | 0.25 | 0.25 | 0 | |||||||||
(1,1,2) | 1.00 | 2.08 | 0 | 2.08 | 1.00 | 2.08 | 0 | 2.08 | |||||||||
(1,2,2) | 1.00 | 4.76 | 0 | 4.76 | 1.00 | 4.76 | 0 | 4.76 | |||||||||
(1,3,2) | 1.00 | 29.34 | [4.79,7.19] | [22.15,24.55] | 1.00 | 29.34 | [4.79,7.19] | [22.15,24.55] | |||||||||
(1,4,2) | 1.00 | 0.68 | [0,0.41] | [0.27,0.68] | 1.00 | 0.68 | [0,0.41] | [0.27,0.68] | |||||||||
(2,1,2) | 1.00 | 3.79 | 0 | 2.08 | 1.00 | 3.79 | 0 | 2.08 | |||||||||
(2,2,2) | 1.00 | 4.62 | 0 | 4.62 | 1.00 | 4.62 | 0 | 4.62 | |||||||||
(2,3,2) | 0 | 10.67 | [4.02,5.85] | [4.82,6.65] | 0 | 10.67 | [4.02,5.85] | [4.82,6.65] | |||||||||
(2,4,2) | 0.18 | 0.25 | 0 | 0.25 | 0.18 | 0.25 | 0 | 0.25 | |||||||||
(1,1,3) | 1.00 | 2.08 | 0 | 2.08 | 1.00 | 2.08 | 0 | 2.08 | |||||||||
(1,2,3) | 1.00 | 4.76 | 0 | 4.76 | 1.00 | 4.76 | 0 | 4.76 | |||||||||
(1,3,3) | 1.00 | 29.34 | [0,6.89] | [22.45,29.34] | 1.00 | 29.34 | [0,6.89] | [22.45,29.34] | |||||||||
(1,4,3) | 1.00 | 0.68 | [0,0.41] | [0.27,0.61] | 1.00 | 0.68 | [0,0.41] | [0.27,0.61] | |||||||||
(2,1,3) | 1.00 | 3.79 | 0 | 3.79 | 1.00 | 3.79 | 0 | 3.79 | |||||||||
(2,2,3) | 1.00 | 4.62 | 0 | 4.62 | 1.00 | 4.62 | 0 | 4.62 | |||||||||
(2,3,3) | 0 | 10.67 | [2.65,3.71] | [6.69,8.11] | 0 | 10.67 | [2.65,3.71] | [6.69,8.11] | |||||||||
(2,4,3) | 0.18 | 0.25 | 0 | 0.32 | 0.18 | 0.25 | 0 | 0.32 | |||||||||
[60.77,144.24]×108元 | [58.52,142.94]×108元 | ||||||||||||||||
ijh | 情景C | 情景D | |||||||||||||||
yij | Tijopt/108 m3 | yij | Tijopt/108 m3 | ||||||||||||||
(1,1,1) | 1.00 | 2.08 | 0 | 2.08 | 1.00 | 2.08 | 0 | 2.08 | |||||||||
(1,2,1) | 1.00 | 4.76 | 0 | 4.76 | 1.00 | 4.76 | 0 | 4.76 | |||||||||
(1,3,1) | 1.00 | 29.34 | [8.37,13.66] | [15.68,20.97] | 1.00 | 29.34 | [8.37,13.98] | [15.36,20.97] | |||||||||
(1,4,1) | 1.00 | 0.68 | [0,0.48] | [0.20,0.68] | 1.00 | 0.68 | [0,0.16] | [0.52,0.68] | |||||||||
(2,1,1) | 0.19 | 2.62 | 0 | 2.62 | 0.19 | 2.62 | 0 | 2.62 | |||||||||
(2,2,1) | 1.00 | 4.62 | 0 | 4.62 | 1.00 | 4.62 | 0 | 4.62 | |||||||||
(2,3,1) | 0 | 10.67 | [5.81,6.72] | [3.95,4.86] | 0 | 10.67 | [5.81,6.41] | [4.34,4.86] | |||||||||
(2,4,1) | 0.18 | 0.25 | 0 | 0.25 | 0.18 | 0.25 | [0,0.25] | [0,0.25] | |||||||||
(1,1,2) | 1.00 | 2.08 | 0 | 2.08 | 1.00 | 2.08 | 0 | 2.08 | |||||||||
(1,2,2) | 1.00 | 4.76 | 0 | 4.76 | 1.00 | 4.76 | 0 | 4.76 | |||||||||
(1,3,2) | 1.00 | 29.34 | [4.79,7.12] | [22.22,24.55] | 1.00 | 29.34 | [4.79,7.19] | [22.15,24.55] | |||||||||
(1,4,2) | 1.00 | 0.68 | [0,0.48] | [0.2,0.68] | 1.00 | 0.68 | [0,0.41] | [0.27,0.68] | |||||||||
(2,1,2) | 0.19 | 2.62 | 0 | 2.62 | 0.19 | 2.62 | 0 | 2.62 | |||||||||
(2,2,2) | 1.00 | 4.62 | 0 | 4.62 | 1.00 | 4.62 | 0 | 4.62 | |||||||||
(2,3,2) | 0 | 10.67 | [2.85,4.75] | [5.92,7.82] | 0 | 10.67 | [2.85,4.75] | [5.92,7.82] | |||||||||
(2,4,2) | 0.18 | 0.25 | 0 | 0.25 | 0.18 | 0.25 | 0 | 0.25 | |||||||||
(1,1,3) | 1.00 | 2.08 | 0 | 2.08 | 1.00 | 2.08 | 0 | 2.08 | |||||||||
(1,2,3) | 1.00 | 4.76 | 0 | 4.76 | 1.00 | 4.76 | 0 | 4.76 | |||||||||
(1,3,3) | 1.00 | 29.34 | [0,0.86] | [28.48,29.34] | 1.00 | 29.34 | [0,8.24] | [21.10,29.34] | |||||||||
(1,4,3) | 1.00 | 0.68 | [0,0.48] | [0.20,0.68] | 1.00 | 0.68 | [0,0.16] | [0.52,0.68] | |||||||||
(2,1,3) | 0.19 | 2.62 | 0 | 2.62 | 0.19 | 2.62 | 0 | 2.62 | |||||||||
(2,2,3) | 1.00 | 4.62 | 0 | 4.62 | 1.00 | 4.62 | 0 | 4.62 | |||||||||
(2,3,3) | 0 | 10.67 | [1.48,9.81] | [0.86,9.91] | 0 | 10.67 | [1.48,2.36] | [8.31,9.19] | |||||||||
(2,4,3) | 0.18 | 0.25 | 0 | 0.25 | 0.18 | 0.25 | [0,0.25] | [0,0.25] | |||||||||
[56.74,141.36]×108元 | [57.24,142.65]×108元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情景A表示发生低、中、高流量的概率分别为0.10、0.60、0.30。在低流量水平下
对于情景B,流量概率在低、中、高流量水平下分别为0.10、0.70、0.20。表5给出情景B的配水计划,其与情景A的完全相同,表明:在本文的约束条件下,若低流量水平概率是0.10,中流量水平概率从0.60增加到0.70,高流量水平概率从0.30减小到0.20对配水方案无影响。但两种情景下流量概率不同,系统利益不同,情景B的系统收益区间为[58.52,142.94]×108元。
对于情景C,低、中、高流量时的概率分别为0.20、0.60、0.20。与情景A、B相比,当发生低流量的概率增加而发生中、高流量的概率降低时,决策变量
在情景D中,发生低、高流量水平的概率达到上限值,分别为0.20、0.30,中流量水平概率为下限值0.50。在低流量水平下,生态用户的最优配置水量([0.52,0.93]×108 m3)较情景A、B、C中的有所增加。在中、高流量水平下,生活、工业用户的缺水量为0。在高流量水平下,情景D中地下水对农业用户的配水量([8.31,9.19]×108 m3)比情景A、B、C中的略高,原因是情景D中发生高流量的概率高于情景A、B、C中的。情景D的系统利益为[57.24,142.65]×108元。综合4种情景,由ITPM模型求得的系统利益为[56.74,144.24]×108元。
由表5知,情景C、D下的系统利益略小于情景A、B,这是由于情景C、D相比于情景A、B发生低流量的概率要高,而中流量的概率要低,则情景A、B中的可用水量要多。在4种情景的低、中流量水平下均有用户有一定程度缺水,可见此状态下研究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如优化产业结构[26,27])对该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利益最大值区间变化较大,可能原因如下:①所选研究区基础数据区间过大;②虽然农业用户单位缺水罚金低,但其缺水量大导致惩罚过重。此外,农业用户在任何流量水平下均有一定程度缺水,建议决策者合理配置农业用地面积;推行高效的灌溉方式如滴灌、管灌等;逐步实行农业阶梯水价,减少水资源浪费;市区过境水的利用率不足2.00%[19],应对过境水加以高效利用;根据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及水资源质与量等特点对主体水资源区进行分区规划管理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8],都是解决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3.4 ITPM与TSP模型对比
TSP模型中,在随机事件发生前作出的初始决策为第一阶段决策;在随机事件发生后,为降低惩罚而采取的纠正或追索措施为第二阶段决策[10]。虽然TSP模型能有效利用准确的概率分布信息来处理不确定性,但却无法处理其他形式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目标函数和约束中可能存在的信息模糊及不确定信息的质量或数量无法表示为概率分布时的情况[29]。TSP及ITPM模型在情景A下产生的配水方案的对比如图4所示,图4表示两水源在不同流量水平下,两种模型的城市各用户的最优配置水量、缺水量的比较。TSP模型中系统参数取各个区间参数的中值。由图4a和图4b可知,TSP模型配水结果为确定值,而ITPM模型的配水结果为区间数。由于TSP模型忽略了城市配水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只产生单一的配水方案(图4),求出系统利益为74.77×108元,使TSP模型实用价值降低。ITPM模型用区间和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系统的不确定性信息,考虑到降雨-径流变化影响城市水资源量配置及供需矛盾,引入LPI理论分析降雨-径流的部分信息,求得最大利益区间为[56.74,144.24]×108元,相比TSP模型,可为决策者提供获益更高的决策方案,规避决策失误或方案遗漏,增加决策者的选择空间。
图4
新窗口打开|下载原图ZIP|生成PPT图4城市水资源系统在TSP、ITPM模型下的配水方案
Figure 4Water allocation scheme of city water resource system based on two-stage stochastic programming (TSP) and interval two-stage partial information programming model (ITPM)
4 结论与讨论
城市降雨-径流变化直接影响水资源量,从而间接影响城市水资源配置,传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忽略城市降雨-径流信息的不确定性,造成方案遗漏和决策失误,使得优化配置方案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引入LPI理论分析降雨-径流的部分信息,结合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不同流量水平的概率区间,分析城市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其他不确定性因素,构建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区间两阶段-部分信息规划模型(ITPM)。将模型应用于哈尔滨市水资源配置,为水资源管理者在降雨-径流概率信息不完整条件下提供有效的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1)水资源管理者在不同降雨-径流概率情景下配水规律为:发生低流量的概率高
(2)管理者在不同流量水平下配水趋势为:在低流量水平下,首先保障用户基本用水,利于社会安定,达到社会效益目标;在中、高流量水平下,在满足用户基本用水后,将水资源优先配置到产生高收益的生活、工业用户,其次是生态用户,最后是农业用户,防止农业用水挤占生态用水,保证生态需水,达到生态效益目标。
(3)模型优化后,地表水的供水比例在66.37%~72.23%之间,充分利用地表水,减轻地下水供水压力,地下水达到采补平衡,实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标。ITPM模型求得的优化配置结果可行性高,可用于解决实际干旱或缺水城市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以确保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具有动态复杂性,虽然本文模型考虑了多重不确定性问题,但在实际用于指导城市水资源配置时,尚有一些待改进之处。例如,城市的水文、气象条件使得城市水资源量呈季节性变化,且不同区域不同用户的需水量会因在不同时期而有所波动(如农业需水量和作物生长期有关)。同时,在今后研究中,有待将水资源开采、输送、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考虑进模型中,优化模型参数的数据精度,使模型实用性更强,并缩小研究结果同实际情况的差距。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EB/OL]. (
[本文引用: 1]
[EB/OL].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3]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4]
[J]. ,
Magsci [本文引用: 1]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不确定性研究,对于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文针对灌区水资源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西营灌区、清源灌区、永昌灌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区间2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灌区之间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以多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随机数和区间数表示该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优化,并以配置结果为输入数据,以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灌区不同农作物灌溉定额的非线性区间不确定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优化配置水量分配到灌区典型农作物。2个模型均以区间的形式给出优化配置的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空间,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形式。
[J].
Magsci [本文引用: 1]
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不确定性研究,对于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建立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文针对灌区水资源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西营灌区、清源灌区、永昌灌区为研究区域,运用区间2阶段随机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灌区之间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以多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的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引入随机数和区间数表示该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将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优化,并以配置结果为输入数据,以作物全生育期的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灌区不同农作物灌溉定额的非线性区间不确定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将优化配置水量分配到灌区典型农作物。2个模型均以区间的形式给出优化配置的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空间,更真实地反映实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形式。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Magsci [本文引用: 1]
针对灌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该文以红兴隆灌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区间两阶段模糊随机规划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灌区地表水和地下优化配置中,模型以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区间数、模糊数、随机变量表示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各作物之间配水目标进行优化。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水源向不同作物配水的最优配水目标值及最优配置水量,模型不仅可以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收益的影响,而且可以将经济效益与处罚风险进行权衡。以2006年红兴隆灌区作物种植情况及灌溉情况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系统最大收益值在1 355.144×106~2 371.792×106元之间,该优化结果以区间形式给出,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宽裕的决策空间,从而获得最为科学的决策方案。
[J].
Magsci [本文引用: 1]
针对灌区水资源调度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该文以红兴隆灌区为研究区域,构建区间两阶段模糊随机规划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灌区地表水和地下优化配置中,模型以灌区多水源联合调度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区间数、模糊数、随机变量表示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对地表水和地下水在各作物之间配水目标进行优化。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水源向不同作物配水的最优配水目标值及最优配置水量,模型不仅可以充分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收益的影响,而且可以将经济效益与处罚风险进行权衡。以2006年红兴隆灌区作物种植情况及灌溉情况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系统最大收益值在1 355.144×106~2 371.792×106元之间,该优化结果以区间形式给出,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宽裕的决策空间,从而获得最为科学的决策方案。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D]. ,
[本文引用: 2]
[D]. ,
[本文引用: 2]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
[J].
[本文引用: 1]
[J]. ,
[本文引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