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mpact of East Asia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on China’s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an inter-temporal MRIO-SDA analysis
QIANZhiquan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6-05-18
修回日期:2016-08-8
网络出版日期:2016-09-25
版权声明:2016《资源科学》编辑部《资源科学》编辑部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94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日本,中国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四小龙”,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东盟新兴国家(地区)(ASEAN 4)及中国、越南实现经济腾飞,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机械、化工、钢铁、船舶、电子等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全球制造业中心。东亚先发经济体将日渐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给后发展经济体,自身则发展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这一发展模式被称为“雁行模式”。雁行模式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一个垂直梯度明显的国际分工体系,使得东亚各经济体生产活动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在这一分工体系下,东亚地区的机械制造、电子、通讯设备等为代表的行业的产业链在区内高度垂直分割(vertically fragmented),各经济体依据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专业化地从事整个生产环节的某些具体的工序(Trade in Sequences)或者任务(Trade in Tasks)从而分享产业所创造的价值[1]。这一生产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展开而使得生产链条或体系跨越国界或区域的现象,被Hummels等称为“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融入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并逐渐上升成为重要成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加快了参与东亚垂直分工的步伐,日益发挥了出口平台的作用[3]。1978年中国对东亚贸易量占对外贸易总量的比重仅为10.8%,2012年这一比重已升至37.3%,表明中国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参与度增加。与东亚各国家(地区)相比,中国环境规制力度和低碳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融入到以重工业、能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对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东亚垂直分工是否增加了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中国是否成为东亚经济体高排放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中国的贸易结构转型、贸易战略调整和发展低碳贸易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 文献综述
外贸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国际碳排放热点地区,中国外贸隐含碳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国内外研究者运用单边、双边、多区域(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MRIO)等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隐含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中国由于贸易顺差所导致的碳排放大幅度增加不容忽视。与此同时,一些****开始运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等方法分析隐含碳的驱动因素。Yan等研究显示,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从1997-2007年增长了449%,其中规模效应为450%,结构效应为47%,技术效应为-48%[4]。张友国、邓荣荣等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变动主要是由贸易规模、贸易结构恶化和中间生产技术变迁等因素引起[5,6]。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出口隐含碳排放的研究存在以下缺陷:①绝大多数运用结构分解方法进行的测算都是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方法,无法充分反映中国众多贸易伙伴生产技术的异质性;②大多研究使用现价而非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尤其对于MRIO-SDA而言,如果不充分考虑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物价水平变动的非同步性,计算结果将有较大偏差;③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中国整体对外贸易隐含碳的结构分解,对于中国与不同贸易伙伴之间隐含碳结构分解则相对较少,且主要基于单区域投入产出或者双边投入产出方法,从区域视角出发运用MRIO-SDA研究很少。目前只有Dong等、Liu等研究了中日贸易[7,8]。邓荣荣等、Shui等、闫云凤等研究了中美贸易[6,9,10],Li等、闫云凤研究了中英、中欧等双边贸易隐含碳[11,12]。对于东亚特殊的垂直分工体系所导致的产业关联、生产网络CO2排放溢出文献较少涉及[13,14]。
本文将运用1997-2012年经过价格调整的横滨国立大学-全球投入产出表(Yokohama National University-Global Input-Output Table,YNU-GIO)和结构分解分析法(SDA),从东亚垂直分工的视角出发,从行业、国别(地区)两个层面测算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并对驱动因素进行结构分解。本文与主要文献有以下不同之处:①运用MRIO模型对东亚区域CO2排放进行了结构分解;②基于YNU-GIO构建了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序列;③在MRIO框架下充分考虑了第三国贸易间的贸易联系;④在国内首次运用抽取法对投入产出系数进行分解,将之分解为国内乘数效应、出口反馈效应和区域溢出效应。
3 理论模型
3.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能够测算从产品生产到最终消费全过程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可以从一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扩展得到。总产出向量x可以表示为:x=Ax+y (1)
x=(I-A)-1y (2)
式中A为直接消耗矩阵,对于本文所使用的全球投入产出表YNU-GIO而言,A剔除了进口中间投入;y为出口列向量。
如果有m个国家或地区,按照 MRIO 模型,各国产出可表示为:
如果用
令
3.2 结构分解方法
结构分解方法(SDA)最早由Leontief等提出,它可以将经济系统中某因变量的变动分解为有关各独立自变量变动之和,以测度各自变量对因变量变动贡献的大小[15]。运用SDA,可以将出口隐含碳变动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效应。由于采用SDA会产生非唯一性(non-unique-ness)问题,如果有n个变量,会存在n!种分解形式[16]。因此,采用两极分解法(polar decomposition method)对公式(5)进行分解,则有:
其中:
式中
其中:
式中
4 数据来源与处理
4.1 全球投入产出表
本文进行出口隐含碳测算与结构分解所采用全球投入产出表YNU-GIO是由横滨国立大学Sato等(http://www.recessa.ynu.ac.jp/en/modules/ynugio/in-dex.php?content_id=2)[21]根据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关联并结合其贸易流向研制而成,目前编制了1997-2012年包括中、日、韩、中国台湾、新、泰、马、印尼、菲、越等东亚国家(地区)在内的世界29个主要国家(地区)作为内生国家(地区),ISIC Rev 3.0的35个行业,以及61个外生国家(区域)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时间序列。与WIOD、EXIOPOL、AIIOT、ADB-MRIO、OECD等其他多个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相比,YNU-GIO覆盖东亚地区国家(地区)更加完整,且形成了一个连续时间序列表,其运用于东亚地区的产业关联、增加值贸易(TiVA)、垂直专业化以及贸易与环境等领域研究更有优势。
4.2 数据处理
运用MRIO结构分解所需的每个国家(地区)细分行业的CO2数据来自Eora数据库(www.worldmrio.com)[22]。Eora数据库提供了各国(地区)细分行业的能源相关的CO2数据。但Eora提供CO2数据从76行业至420余行业不等,与YNU-GIO划分的行业有所不同。根据ISIC Rev 3.0和YNU-GIO的行业划分定义,将Eora细分行业的CO2数据合并为YNU-GIO的35个行业。由于YNU-GIO是当年价格编制,对YNU-GIO进行了价格调整,以使其具有可比性1)(1)对投入产出表的价格处理的理想方法是采用不同的几个指数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调整[23]。但限于各类价格指数不易获得,且各国(地区)投入产出表为生产者价格编制,本文运用各国(地区)生产者价格指数做价格调整。)。由于YNU-GIO是基于生产者物价指数编制,以2010年为基期,运用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IFS)各国(地区)生产者物价指数对YNU-GIO进行了价格调整[23] 2)(2)IMF数据库缺少中国台湾的生产者物价指数,运用台湾统计年鉴中的批发物价指数作为替代。)。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对东亚地区的出口隐含碳,对YNU-GIO的中、日、韩、中国台湾、新、泰、马、印尼、菲、越、香港等国家(地区)对东亚地区出口数据加总获得出口向量。5 实证结果分析
5.1 总量分析
本文运用可比价格YNU-GIO投入产出表序列和Eora细分行业能源相关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对东亚地区1997-2012年出口贸易隐含碳(图1)。除了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个别年份出口隐含碳有所下降,中国对东亚地区的出口隐含碳总体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从1997年的3.7亿t上升到2012年9.3亿t,增长247.2%,占东亚地区对本地区的出口隐含碳的比重从50.7%上升到55.7%。从行业分布来看,1997年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的主要行业为水电气16 370.9万t(占出口隐含碳总量比例43.7%,下同),交通运输3405.4万t(9.1%),建筑1938.2万t(5.2%),纺织品1823.6万t(4.9%),石油炼焦1775.4万t(4.7%)。2012年水电气供应排放53012.0万t(57.2%),交通运输7691.8万t(8.3%),石油炼焦3957.6万t(4.3%),非金属制品2983.1万t(3.2%),化工2673.5万t(2.9%),通讯设备2629.3万t(2.8%),建筑2607.3万t(2.8%),食品制造业2124.5万t(2.3%),水电气和交通运输行业隐含碳所占比重较大且有扩大的趋势,说明中国对东亚出口贸易有能源密集和资源消耗型的特点。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1997-2012年中国对东亚经济体出口隐含碳
-->Figure 1China’s export embodied carbon dioxide to East Asia from 1997 to 2012
-->
从增长速度来看,1997-2012年隐含碳排放增长速度较快的行业为通讯设备(升幅497.1%,下同)、其他交通设备(267.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263.6%)、水电气供应(223.8%)、基本金属(213.1%)、医疗光学精密仪器(180.5%)、橡胶塑料(164.1%)、汽车制造(156.7%)、机械设备(127.3%)、交通运输(125.9%)、石油炼焦(122.9%)、电力设备(121.3%)、其他商业活动(104.2%),说明融入到以机械、电子、化工等重型工业为主的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带动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大幅度上升。而公共管理(-27.0%)、纺织(-24.7%)、农业(-24.4%)、邮政通信(-1.9%)、非金属制品(-1.7%)等传统行业出口隐含碳则出现不同幅度下降的现象。
5.2 行业分解
运用MRIO-SDA方法,将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三个阶段的出口隐含碳变动的因素行业层面分解为能源效率效应、投入产出系数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其结果参见表1。结果表明,贸易规模扩张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自加入WTO后,2002-2007年间中国外贸快速扩张迅速使得规模效应达到最高点;2007-2012年间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需求疲软,中国对东亚地区贸易的规模效应有所收窄。三个阶段能源效率提升均大幅度减少出口贸易隐含碳,且其下降幅度有扩大的趋势,说明中国能源效率提升、低碳生产技术进步和发展方式转变是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减少的主要因素。1997-2007年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增加了出口隐含碳,说明该时期中国技术进步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能源偏向型生产进步,产业关联与结构变迁增加了对高碳产业的依赖,但2007-2012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则有助于减少出口隐含碳。2002-2007年出口结构效应增加碳排放,说明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贸易结构趋于高碳化,但2007-2012年的外贸结构效应有助于缓减出口贸易隐含碳。Table 1
表1
表1中国对东亚经济体出口隐含碳行业分解
Table 1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China’s export embodied carbon dioxide to East Asia at industrial level (万t)
1997-2002年 | 2002-2007年 | 2007-2012年 | |||||||||||||
---|---|---|---|---|---|---|---|---|---|---|---|---|---|---|---|
分解项目 行业 | 总效应 | 能源 效率 | 系数 效应 | 结构 效应 | 规模 效应 | 总效应 | 能源 效率 | 系数 效应 | 结构 效应 | 规模 效应 | 总效应 | 能源 效率 | 系数 效应 | 结构 效应 | 规模 效应 |
农林牧 | -212.5 | -445.1 | -26.5 | -57.8 | 316.9 | 105.8 | -294.8 | -99.2 | -142.9 | 642.7 | -98.2 | -357.6 | -39.9 | 46.1 | 253.2 |
采掘业 | -238.4 | -574.7 | 32.3 | -22.5 | 326.5 | 1 208.9 | -434.0 | 243.8 | 361.1 | 1 038.1 | -447.0 | -465.8 | -193.0 | -383.0 | 594.8 |
食品制造 | -437.5 | -973.1 | -93.6 | 35.4 | 593.8 | 1 205.0 | -10.7 | -38.2 | -255.7 | 1 509.6 | -204.4 | -946.5 | -83.3 | 7.3 | 818.1 |
纺织业 | -664.5 | -1 071.6 | -16.1 | -228.1 | 651.2 | 891.0 | -167.5 | -94.4 | -281.4 | 1 434.3 | -262.1 | -897.0 | 20.2 | -85.0 | 699.7 |
木材加工 | -71.6 | -77.3 | -11.3 | -28.0 | 45.1 | 107.1 | -4.3 | 17.5 | -9.3 | 103.3 | -27.2 | -67.4 | -11.4 | -8.6 | 60.2 |
造纸业 | -131.5 | -247.4 | -7.6 | -31.5 | 155.0 | 239.3 | -208.9 | 55.0 | 22.9 | 370.2 | -88.6 | -210.9 | -8.3 | -44.7 | 175.4 |
石化炼焦 | -251.4 | -1 013.3 | 159.1 | -78.8 | 681.6 | 1 809.8 | -550.8 | 84.6 | 230.4 | 2 045.6 | 623.8 | -1 465.0 | -113.4 | 864.3 | 1 337.8 |
化工制药 | -383.1 | -970.7 | 37.6 | -21.8 | 571.8 | 1 597.2 | -127.1 | -26.8 | 136.7 | 1 614.4 | -35.1 | -1174.6 | 107.7 | 45.7 | 986.2 |
橡胶塑料 | 118.9 | 21.4 | -1.4 | -2.6 | 101.5 | 243.3 | -67.0 | -74.3 | -0.6 | 385.2 | -53.1 | -230.5 | -25.2 | 10.3 | 192.4 |
非金属制品 | -583.7 | -603.3 | -109.6 | -115.8 | 244.9 | 668.7 | 271.2 | -12.6 | -76.3 | 486.4 | -99.5 | -372.3 | -49.7 | -4.1 | 326.6 |
基本金属 | 142.7 | -378.5 | 26.6 | 54.6 | 440.0 | 2 405.0 | -376.2 | 515.9 | 407.8 | 1 857.5 | -517.3 | -1 343.9 | -61.7 | -298.3 | 1 186.5 |
金属制品 | -171.5 | -318.1 | -8.0 | -28.2 | 182.7 | 547.8 | -196.7 | 137.5 | 97.6 | 509.4 | -120.8 | -354.0 | -19.7 | -45.7 | 298.7 |
机械设备 | -51.7 | -532.0 | 89.4 | 53.6 | 337.3 | 1 252.3 | -46.6 | 101.5 | 76.7 | 1 120.8 | -210.8 | -794.9 | -10.3 | -93.8 | 688.1 |
计算机办公 | 147.1 | -89.2 | 46.1 | 66.2 | 124.0 | 531.8 | -50.2 | 62.7 | -13.8 | 533.1 | -21.4 | -446.1 | 23.3 | 62.0 | 339.3 |
电力设备 | -78.5 | -580.5 | 79.2 | 111.6 | 311.1 | 1124.3 | -140.0 | 143.1 | 121.7 | 999.6 | -154.6 | -758.9 | 21.7 | -44.1 | 626.7 |
通讯设备 | 365.1 | -76.0 | 64.6 | 129.9 | 246.6 | 1939.1 | 344.0 | 126.0 | 107.8 | 1361.2 | -115.3 | -1 192.9 | 7.6 | 80.4 | 989.7 |
精密仪器 | -22.2 | -65.2 | 8.5 | 4.0 | 30.4 | 188.1 | 68.6 | -6.6 | 15.1 | 111.0 | -28.2 | -99.8 | -1.7 | -10.9 | 84.2 |
汽车制造 | -9.6 | -297.1 | 37.4 | 20.6 | 229.5 | 857.4 | 176.4 | -61.3 | -40.5 | 782.9 | -41.9 | -571.4 | 62.3 | -24.0 | 491.2 |
其他交通设备 | 28.6 | -91.2 | 26.5 | 32.9 | 60.4 | 297.8 | 41.9 | -1.2 | 11.2 | 246.0 | 6.9 | -202.2 | 0.0 | 41.2 | 167.9 |
其他制造业 | -144.9 | -118.1 | -120.5 | -54.9 | 148.6 | 520.8 | -150.9 | 110.4 | 124.9 | 436.4 | -106.0 | -340.4 | -12.6 | -24.9 | 271.9 |
水电气 | 6 042.6 | -2 350.2 | 496.2 | -206.1 | 8 102.6 | 29 114.6 | -8 643.2 | 2 798.0 | 3 094.3 | 31 865.6 | 1 484.0 | -7 485.8 | -4 264.2 | -5 704.8 | 18 938.9 |
建筑业 | -350.1 | -875.3 | -101.9 | -138.2 | 765.4 | 1 247.2 | -1 231.0 | 316.9 | 116.3 | 2 045.0 | -228.0 | -1 822.1 | 317.9 | 237.8 | 1 038.5 |
批发零售 | 37.8 | -114.5 | 39.7 | 2.9 | 109.8 | 64.0 | -114.5 | -82.7 | -30.8 | 292.0 | -63.2 | -233.1 | 39.1 | 13.2 | 117.6 |
住宿餐饮 | -67.9 | -163.7 | 15.5 | 7.2 | 73.2 | 119.4 | -92.6 | 33.7 | 11.5 | 166.8 | -34.5 | -167.3 | 24.4 | 21.5 | 86.9 |
交通运输 | 656.2 | -1 754.7 | 603.2 | 217.6 | 1 590.0 | 5 497.1 | -1 730.9 | 911.9 | 510.3 | 5 805.7 | -1 866.8 | -3 832.3 | -676.5 | -538.9 | 3 180.9 |
邮电通信 | -44.7 | -87.2 | 9.7 | 2.2 | 30.7 | 38.6 | -8.9 | -4.7 | -1.4 | 53.5 | -15.0 | -31.8 | -6.7 | -3.0 | 26.5 |
金融保险 | -12.9 | -74.5 | 20.1 | 3.8 | 37.7 | 100.0 | 17.8 | -20.4 | -6.4 | 109.1 | -28.9 | -100.5 | 10.5 | 0.2 | 60.9 |
房地产 | 26.5 | -1.4 | 7.7 | 2.6 | 17.6 | 6.2 | -78.3 | 14.1 | 6.3 | 64.1 | -11.2 | -37.1 | 2.8 | 1.4 | 21.7 |
租赁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计算机服务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研究发展 | 0.0 | 0.0 | 0.0 | 0.0 | 0.0 | 70.8 | 35.4 | 19.9 | 5.3 | 10.2 | -9.5 | -41.2 | 6.5 | 0.4 | 24.9 |
其他商业 | -3.7 | -63.9 | 17.1 | 7.2 | 35.9 | 122.9 | 91.3 | -53.6 | -44.8 | 130.0 | -35.1 | -118.7 | 9.9 | 4.8 | 68.9 |
公共管理 | -11.7 | -39.9 | 1.9 | 4.2 | 22.0 | 9.2 | -33.9 | 2.8 | -5.6 | 45.9 | -12.0 | -28.9 | -0.9 | 0.7 | 17.1 |
教育 | 56.3 | 18.1 | 9.7 | 5.8 | 22.7 | 77.5 | -42.1 | 2.7 | 3.6 | 113.2 | -32.0 | -96.7 | 8.2 | 0.2 | 56.3 |
医疗服务 | -20.2 | -153.1 | 42.0 | 6.5 | 84.4 | 219.2 | -762.1 | 382.8 | 199.5 | 399.1 | -70.0 | -232.6 | 23.8 | 2.7 | 136.0 |
合计 | 3 658.0 | -14 161.2 | 1 373.6 | -245.2 | 16 690.8 | 54 427.5 | -14 516.8 | 5 505.0 | 4 751.5 | 58 687.9 | -2 923.3 | -26 520.4 | -4 892.7 | -5 873.7 | 34 363.4 |
新窗口打开
从行业分布来看,水电气供应业出口隐含碳的变动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变化的主要原因。1997-2012年间三个阶段,出口规模扩大导致了水电气供应业出口隐含碳分别增加了8102.6万t、31 865.6万t、18 938.9万t,由于水电气本身出口数量有限,但更多的体现其他行业出口的中间投入,这说明中国对东亚地区的出口为能源密集型出口。各个行业的能源效率提升都有效地降低了出口隐含碳,食品制造、纺织业、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能源效率提升减少的隐含碳最为明显。
投入产出系数效应导致出口隐含碳变动主要在于水电气、交通运输、采掘、基本金属等行业,1997-2007年这些行业投入产出系数效应增加出口隐含碳,说明中国参与东亚垂直分工能源依赖型、资源消耗型的特点较为明显。但2007-2012年情况发生了逆转,这些行业投入产出系数效应减少了出口隐含碳。
1997-2002年出口结构效应对各行业的出口隐含碳影响有限,2002-2007年结构效应导致水电气、交通运输、基本金属、采掘业、石化炼焦、医疗服务等行业出口隐含碳不同幅度的增长,说明随着中国融入以钢铁、船舶、电子等重工业产业为主的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中国出口隐含碳大幅度增加。但类似地,2007-2012年间情况发生了变化,水电气和交通运输业出口隐含碳有大量下降,而石化炼焦业却有所上升。这与中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产业结构调整有关。
5.3 国别(地区)分解比较
表2描述了东亚各国家(地区)出口隐含碳的结构分解结果。从国别(地区)分解来看,1997-2002年,东亚各国家(地区)间的出口隐含碳总体增长14 038.3万t,而2002-2007年则大幅度增长为72 229.7万t,2007-2012年则收窄为6178.2万t。1997-2002年间,除新加坡对东亚地区隐含碳负增长,其余国家(地区)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能源效率恶化增加了出口隐含碳。除印尼以外各国家(地区)的投入产出系数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导致出口隐含碳不同幅度增长。2002-2007年间,中国出口结构恶化、出口规模扩张是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大幅度上升主要原因。这一时期东亚各国(地区)能源使用效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使得出口隐含碳有所下降。除印尼、韩国、中国台湾、越南外,各国家(地区)结构效应都不同程度减少出口隐含碳,可能是因为这一时期东亚地区垂直分工体系使得一些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从东亚其它地区向中国集聚。2007-2012年,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增幅明显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出口规模扩张仍大幅度增加各国家(地区)的出口贸易隐含碳,但各经济体的能源效率、投入产出系数、结构效应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出口隐含碳,说明东亚地区贸易低碳模式正逐步形成。Table 2
表2
表2中国与东亚各经济体出口隐含碳排放结构分解比较
Table 2Export embodied carbon dioxide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East Asian economies (万t)
1997-2002年 | 2002-2007年 | 2007-2012年 | |||||||||||||
---|---|---|---|---|---|---|---|---|---|---|---|---|---|---|---|
分解项目 行业 | 总效应 | 能源 效率 | 系数 效应 | 结构 效应 | 规模 效应 | 总效应 | 能源 效率 | 系数 效应 | 结构 效应 | 规模 效应 | 总效应 | 能源 效率 | 系数 效应 | 结构 效应 | 规模 效应 |
东亚合计 | 14 038.3 | 3297.9 | -258.2 | 155.4 | 10 843.2 | 72 229.7 | -39 438.9 | 10 153.2 | 13 017.4 | 88 497.9 | 6 178.2 | -27 045.5 | -8 709.6 | -8 777.6 | 50 710.8 |
中国 | 3 658.0 | -14 161.2 | 1 373.6 | -245.2 | 16 690.8 | 54 427.5 | -14 516.8 | 5 505.0 | 4 751.5 | 58 687.9 | -2 923.3 | -26 520.4 | -4 892.7 | -5 873.7 | 34 363.4 |
日本 | 691.1 | 295.0 | 66.6 | 98.1 | 231.5 | 6 164.3 | 620.8 | -436.3 | -252.6 | 6 232.3 | -2 131.7 | -3 935.4 | -252.1 | -364.6 | 2 420.4 |
韩国 | 1 748.7 | 403.1 | 444.3 | 635.0 | 266.3 | 2 690.8 | -4 621.6 | 166.9 | 316.7 | 6 828.9 | 5 432.7 | 3 649.6 | -1 113.7 | -770.3 | 3 667.1 |
中国台湾 | 2 394.4 | 1 459.2 | -57.4 | 39.1 | 953.6 | 3 956.1 | 511.3 | -948.5 | 531.6 | 3 861.6 | -956.7 | -1 799.0 | -387.9 | -1 224.2 | 2 454.4 |
新加坡 | -1 289.1 | -2 524.1 | 362.8 | 991.8 | -119.7 | -491.0 | -648.0 | -419.4 | -1 212.5 | 1 789.0 | -413.8 | -3 513.4 | 251.6 | 1 475.2 | 1 372.7 |
马来西亚 | 2 457.7 | 863.0 | 556.7 | 470.1 | 568.0 | 829.9 | -942.8 | 417.4 | -1 071.1 | 2 426.3 | 1 652.1 | 996.5 | -716.4 | -178.1 | 1 550.1 |
泰国 | 1 656.4 | -2 002.1 | 1 717.5 | 1 702.4 | 238.6 | 2 668.2 | 342.2 | -978.9 | -142.5 | 3 447.5 | 1 548.8 | 685.9 | -758.0 | -20.0 | 1 640.9 |
印度尼西亚 | 1 691.0 | 18 241.1 | -4 971.4 | -3 644.5 | -7 934.2 | 749.3 | -18 797.3 | 6 499.5 | 9 876.1 | 3 170.9 | 1 764.3 | 2 720.2 | -1 040.4 | -1 673.0 | 1 757.5 |
菲律宾 | 387.9 | 694.5 | 85.1 | 133.1 | -524.7 | 272.5 | -625.8 | 217.9 | -32.3 | 712.7 | -116.4 | -644.3 | 85.6 | -206.4 | 648.8 |
越南 | 642.1 | 29.4 | 164.1 | -24.5 | 473.1 | 962.0 | -760.9 | 129.6 | 252.5 | 1 340.8 | 2 322.1 | 1 314.8 | 114.4 | 57.5 | 835.6 |
新窗口打开
5.4 投入产出系数分解
进一步运用抽取法将1997-2002年、2002-2007年、2007-2012年三个阶段的投入产出效应分解为国内乘数效应、出口反馈效应和区域溢出效应,结果见表3。三个阶段由于投入产出系数效应导致中国出口隐含碳增长分别为-264.5万t、10 154.0万t和-8709.3万t,2002-2007年出口隐含碳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乘数效应导致水电气行业出口隐含碳大幅度上升1)(1)由于篇幅所限,投入产出系数效应分行业分解表没有列出,有兴趣者可以向作者索取。)。而1997-2002年、2007-2012年间出口隐含碳的系数效应减缓的原因是,水电气行业国内乘数效应所导致出口隐含碳增幅大幅度下降,分别为-433.7万t和-4264.2万t。1997-2007年间东亚垂直分工体系的溢出效应从2100.4万t上升到4325.2万t,2007-2012年则为-1388.5万t。主要变动的行业为水电气、基本金属、通讯设备、石油炼焦、化工、非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这与东亚地区垂直分工体系不断演变成为以钢铁、船舶制造、电子、机械为主有关。而出口反馈效应在三个阶段都不明显。从东亚地区来看,随着各经济体对东亚垂直分工体系融入度加深,中国与东亚区域经济体溢出效应同步性越来越强,且有加强的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垂直分工体系的生产体系、贸易结构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东亚垂直分工体系有低碳化的趋势。
Table 3
表3
表3东亚经济体隐含碳投入产出系数效应分解
Table 3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of the io co-efficiency change effect on export embodied carbon dioxide among East Asian economies (万t)
1997-2002年 | 2002-2007年 | 2007-2012年 | ||||||||||
---|---|---|---|---|---|---|---|---|---|---|---|---|
分解项目 行业 | 总效应 | 国内 乘数 | 反馈 效应 | 溢出 效应 | 总效应 | 国内 乘数 | 反馈 效应 | 溢出 效应 | 总效应 | 国内 乘数 | 反馈 效应 | 溢出 效应 |
东亚合计 | -264.5 | -2 400.7 | 94.2 | 2 041.9 | 10 154.0 | 4 569.5 | 127.8 | 5 456.7 | -8 709.3 | -5 024.2 | -146.7 | -3 538.3 |
中国 | 1 373.8 | -753.6 | 27.0 | 2 100.4 | 5 504.9 | 1 040.2 | 139.6 | 4 325.2 | -4 892.7 | -3 394.6 | -109.6 | -1 388.5 |
日本 | 66.5 | -12.9 | 0.2 | 79.3 | -436.2 | -475.7 | 3.6 | 35.8 | -252.1 | 66.8 | -3.6 | -315.3 |
韩国 | 444.3 | 282.9 | 2.4 | 159.0 | 166.9 | -23.3 | 6.1 | 184.1 | -1 113.6 | -722.5 | -1.8 | -389.3 |
中国台湾 | -57.4 | -147.7 | 1.6 | 88.8 | -948.4 | -785.4 | 2.2 | -165.1 | -388.1 | -210.2 | -2.7 | -175.2 |
新加坡 | 362.5 | 59.5 | 33.7 | 269.4 | -419.5 | -338.5 | -17.0 | -64.0 | 251.5 | 193.8 | -7.9 | 65.6 |
马来西亚 | 556.7 | 87.8 | 28.6 | 440.3 | 417.4 | 778.4 | -12.0 | -349.1 | -716.3 | -183.3 | -17.7 | -515.3 |
泰国 | 1 717.5 | 980.4 | 8.4 | 728.7 | -978.9 | -670.6 | -1.1 | -307.2 | -758.1 | -340.9 | -4.4 | -412.9 |
印度尼西亚 | -4 977.7 | -3 056.1 | -7.9 | -1 913.7 | 6 500.5 | 4 811.0 | 5.8 | 1 683.7 | -1 039.9 | -802.9 | 1.4 | -238.5 |
菲律宾 | 85.1 | 76.7 | 0.0 | 8.4 | 217.8 | 225.8 | 0.0 | -8.1 | 85.6 | 108.8 | -0.3 | -22.9 |
越南 | 164.1 | 82.4 | 0.3 | 81.4 | 129.5 | 7.6 | 0.6 | 121.3 | 114.4 | 260.8 | -0.2 | -146.1 |
新窗口打开
6 主要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是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的排放热点地区,随着中国日益融入钢铁、船舶、电子等高排放产业为主的东亚垂直分工体系,对中国隐含碳的行业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对东亚地区纺织、农业、邮政通信、公共管理等传统行业出口隐含碳有所下降,但水电气、金属制品、石油炼焦、采掘等高排放强度的行业出口隐含碳大幅度上升,这说明中国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中主要承担了高排放、高消耗行业。
(2)结构分解表明,能源使用效率提升能有效降低出口隐含碳。贸易结构恶化与贸易规模扩张是中国对东亚地区出口隐含碳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在这一地区发挥着出口平台和生产网络组织者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一趋势将继续强化。
(3)对投入产出系数分解表明,东亚区域对中国的溢出效应大大超过其他东亚经济体,中国受到东亚垂直分工体系隐含碳排放溢出影响最大。说明随着东亚垂直分工体系的发展,东亚各成员经济体之间产业关联和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有加剧中国及其他东亚经济体出口隐含碳排放的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对东亚垂直分工体系的生产体系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东亚垂直分工体系有低碳化的趋势,这有利于中国低碳贸易模式的发展。
(4)对中国而言,一方面要合理地制定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加强对于高能耗贸易品出口的监管,缓减中国对东亚地区资源消耗型、能源依赖式的贸易模式对减排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东亚垂直分工体系,通过向区内发达经济体引进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充分利用区域溢出对减排的正面作用,尽可能降低出口隐含碳排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低碳贸易模式的形成。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R]. . 07, |
[2] | [J]. , |
[3] | [J]. , [J]. , |
[4] | [J]. , |
[5] | [J]. , [J]. , |
[6] | [J]. , [J]. , |
[7] | [J]. , |
[8] | [J]. , |
[9] | [J]. , |
[10] | [J]. , [J]. , |
[11] | [J]. , |
[12] | [J]. , [J]. , |
[13] | [J]. , [J]. , |
[14] | [J]. , [J]. , |
[15] | |
[16] | [J]. , |
[17] | [J]. , |
[18] | |
[19] | |
[20] | [J]. , [J]. , |
[21] | [R]. |
[22] | [J]. ,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