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广场舞与中国城市公共性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mathjax/2.7.2-beta.0/MathJax.js?config=TeX-AMS-MML_HTMLorMML"></script> <script type='text/x-mathjax-config'> MathJax.Hub.Config({ extensions: ["tex2jax.js"], jax: ["input/TeX", "output/HTML-CSS"], tex2jax: {inlineMath: [ ['$','$'], ["\\(","\\)"] ],displayMath: [ ['$$','$$'], ["\\[","\\]"] ],processEscapes: true}, "HTML-CSS": { availableFonts: ["TeX"] }, TeX: {equationNumbers: {autoNumber: ["none"], useLabelIds: true}}, "HTML-CSS":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SVG: {linebreaks: {automatic: true}} }); </script> 卢衍衡, 钱俊希
香港大学地理学系,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999077

From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to "society of strangers": Square dance and publicness in urban China

LUYanheng, QIANJunxi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kong 999077, China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钱俊希(1987-),男,江苏扬州人,博士,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社会文化地理。E-mail: jxqian@hku.hk
收稿日期:2018-06-21
修回日期:2019-05-10
网络出版日期:2019-07-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6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401139)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卢衍衡(1994-),男,广东云浮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与社会文化地理。E-mail: yhlu@hku.hk



展开

摘要
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互动与文化实践的最重要载体之一。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正在经历着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深刻转型。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广场舞休闲活动作为切入点,探讨中国城市空间公共性的理论内涵。利用基于Python的数据挖掘及文本内容分析技术,本研究获取了2011—2015年五年间中国社会有关广场舞的公共话语,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提取出关键的语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本文认为,社会群体通过广场舞这一空间实践来抵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试图恢复正在瓦解的集体归属感。广场舞是在“生人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一次微观尺度上的“再熟人化”实践,是对宏观社会变迁的响应和调适。另一方面,什么是公共生活的规则,对于中国都市居民来说没有现成的模板,当代中国城市公共性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协商的过程。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性;市民文化;广场舞;熟人社会;生人社会
Abstract
Public space is a key arena for the unfolding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c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modern ci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ublic space and its civic culture occupy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oretical debates. The primary context for such debates is the fact that modern cities are inhabited largely by strangers who are not acquain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raditional communal and kinship ties have largely dissolved in the modern metropolis. In this context, public space is believed to be key to negotiations with strangers and the anonymous nature of social relations in cities. On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rgues that ad hoc interactions and encounters in public space motivate urban people to recognise what roles they can play vis-à-vis strangers, and eventually realise that there is a separate realm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beyond the cosiness of the private. A second perspective maintains that everyday life in public space can be seen as the transgression of the discipline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market transactions. This article asks whether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merging from Western urban contexts are relevant to Chinese urban contexts in the reform era, and what kind of publicness has been constituted by social lives and cultural practices in Chinese cities. It focuses on square dance, a specific form of collective public leisure which has enjoyed remarkable media exposure in China over the recent years. Using data-mining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Python programming language, this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collected online public discourses on public space over the period of 2011-2015. This dataset is then analysed with the method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Overall,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publicness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 is comparable to Western cities in the sense that public space is heavily used for the purpose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cultural expressions, while the right to public space is widely recognised by urban people, public discourses and the state. However, publicness performed in square dance is also distinctive in two ways. First, while public vibrancy is emphasised in the West for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recognition of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the same is not so much underscored in the Chinese context as the aspiration for collectivism and collective social life. Practices of re-collectivization at a micro-level do not alter the general trend towards a “society of strangers”, but rather negotiate broader social changes. Second, while the existence of an urban public realm is widely recognised in the West and underscored by widely shared norms and codes of conduct, the notion of urban public is still vague for Chinese urbanites, and is instead an ongoing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negotiation about how to be public in an emerging Chinese urbanism.

Keywords:public space;publicness;civic culture;square dance;society of acquaintance;society of strangers

-->0
PDF (8257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卢衍衡, 钱俊希. 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广场舞与中国城市公共性[J]. 地理研究, 2019, 38(7): 1609-16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673
LU Yanheng, QIAN Junxi. From "society of acquaintance" to "society of strangers": Square dance and publicness in urban China[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7): 1609-16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020180673

1 引言

1.1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和理论

作为城市生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城市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是社会成员在空间上彼此汇聚、产生社会互动、建构社会关系的重要场域。对于公共空间的定义,Kohn提出了一个由产权(ownership),进入性(accessibility),以及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三个维度构成的概念,即理想的公共空间满足公共产权、平等进入性、充分的社会互动三大基本特征[1]。Amin认为,公园、街道、广场等城市的公共空间可以被定义为:集体幸福感的象征;城市民众邂逅以及城市文化形成的场所;城市领袖实现其政治和社会治理愿景的场域;公共政治博弈与协商的重要空间[2]。西方文化中被赋予重要意涵的古希腊城市广场(agora),古罗马论坛广场(forum)以及伦敦海德公园的演讲者之角(speaker' s corner),体现的都是草根社会群体通过在公共空间的集聚与展演,表达自身的身份认同以及诉求[3,4,5,6,7]。同时,社会成员在公共空间中的邂逅、互动甚至冲突创造了多样且复杂的城市文化——公共空间是陌生人邂逅与互动的场所,尽管这些陌生人之间的邂逅可能是简短且功能性的[8,9],但与“他者”的邂逅与碰撞为社会关系与文化意义的建构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公共空间在塑造城市社会生活和社会互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乡村和小城镇的“熟人社会”,进入到基于陌生人和匿名关系的大都市生活。在Georg Simmel的笔下,现代都市居民脱离了乡土社会中基于血缘和宗族的天然纽带,因此人与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疏离的[10]。如何通过与陌生人的互动,实现人与人之间起码的尊重、信任和交往,是都市居民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命题[9,11]。****普遍认为,公共空间是调节社会关系和交往的重要媒介和场域,亦是都市“市民文化”(civic culture)的最重要载体之一。现有的西方文献中对于公共空间的市民文化有两个主要观点。一方面,以Ash Amin,Richard Sennett,Gill Valentine等为代表的****,认为公共空间邂逅与互动的最终目的在于培育对多样性和差异的尊重。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舞台化的场域,公共空间内的他者通过即兴的语言、动作、姿态或行为传递一定的意义和信息,自我则依据一定的社会角色、规范和准则对意义和信息加以反馈,而这一“代码互动”的过程培养了对于“他者”的尊重[2,12,13]。在当代城市文化日趋多元的背景下,公共空间中发生的“邂逅”(encounter)与“接触”(contact)有助于城市居民感知到他者的身份、诉求与习惯,从而培养包容与尊重的市民精神[13]。另一方面,以Ben Highmore等为代表的****,将公共空间的日常文化解读为调适社会变迁和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方式。现代城市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与商品交换基础之上的[10]。然而,在平等、共享的公共空间中,人们可以拥有超脱于资本和市场逻辑的互动关系,自由地展演自身的文化、身份和诉求,用一种与资本和市场的节奏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节奏(rhythm)栖居于城市空间[14,15]

1.2 中国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实践

中国城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性初期曾经经历过一个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兴起的阶段。在张爱玲、苏青、穆时英等近代作家的笔下,以上海为代表的新兴都市承载了丰富的公共文化[1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城市规划在塑造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方面,与西方城市大相径庭。以单位制和居民委员会为制度基础的城市社会治理模式,限制了“生人社会”的形成,使得城市化的同时保持了极强的社区纽带、社区归属与家庭纽带。在“熟人社会”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边界并不清晰[17]。1978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的大量应用,以及单位制的逐渐瓦解,中国城市开始从”熟人社会”逐渐过渡到“生人社会”。伴随着个人主义与个体意识的兴起,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也逐渐明晰。社会地理**** Piper Gaubatz 将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总结为五点:① 围墙的拆除使得城市空间的开放性不断增强;② 被国家权力垄断的公共广场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实践的空间;③ 商业化、消费性公共空间的崛起与扩张;④ 多样化的公共休闲娱乐活动在公园等空间的迅速兴起;⑤ 城市草根居民能够以即兴、短暂的公共活动占据空间,展演不同的空间实践,并改写空间的意义[18]
西方语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如何与中国城市的空间实践对话,是引导本文的一个理论问题。以近年来在中国城市蓬勃发展的广场舞现象为案例,本文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日常生活实践,以及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与西方城市相似,在逐渐转型为“生人社会”的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在实现社会互动以及调适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而公共空间实践也成为了草根群体协商和调适宏观社会变迁,适应日益个体化、原子化以及商品化的都市生活的一种方式。广场舞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空间中的休闲活动,但是其内生的意涵早已超越了纯粹的休闲性与娱乐性。当社会大众在公共空间进行休闲活动时,他们有着比工作场所更高的自由度去构建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Orum等与Chen等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休闲活动进行了研究。他们不约而同地指出,在城市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化身份与生活方式快速消解。公共空间的文化活动并非只满足休闲的需要,也是为了展演文化身份以及形成草根群体的凝聚力[19,20]。与此同时,公共空间无可避免地也会产生负面的冲突以及空间权利的争夺。围绕广场舞产生的空间权利冲突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文化博弈正在对中国社会的城市文化以及公共意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转型期的城市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另一方面,中国城市所呈现的公共性也与西方存在着很多差异,必须在理论层面深刻地考量。首先,西方社会基本接受了“生人社会”作为一个基本的社会现实,较为强调在这一既定事实的前提下倡导对他者、差异和多样性的尊重。但是,中国社会有改革开放之前集体主义的深刻回忆,因此社会群体往往试图通过公共生活来复兴集体主义,抵抗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这种新时代背景下的集体主义虽然无法达到熟人社会基于亲缘、宗族等形成的极强的社会纽带,但也深刻调适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阂,形成了一种介于生人社会和传统社会之间的过渡地带:一个有着一定熟悉感和亲近感,却也需要面对陌生人与匿名关系的公共空间。然而,这种“再熟人化”的实践仅仅发生在微观空间的尺度,是对宏观尺度上“生人社会”的一种协商和调适,并不能改变向“生人社会”和个人主义过渡的普遍趋势。
其次,与西方国家自希腊和罗马时代就形成的城市公共领域不同,传统的中国社会并没有明确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因此,公私界限到底在哪里,到底什么是公共领域遵循的规则、规范和社会契约,对于中国都市居民来说没有现成的模板和指南,而是一个不断协商、不断学习的过程。广场舞过程中出现的噪音、空间占用、场地争夺等矛盾,促使城市居民逐渐辨别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之间的边界,不断地理解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界线。

2 研究方法及数据

广场舞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并广泛存在于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中。广场舞以其进入门槛低、具有集体主义情怀、带有狂欢色彩的三大特征[21],迅速成为了全国流行,且传播速度极快的休闲方式。然而,广场舞一直以来被社会热议却是由于其引致的社会冲突事件,2013年一年内就接连发生“鸣枪放狗”、“高楼泼粪”、“噪音对决”等影响广泛的事件。目前有关广场舞的研究主要基于社会调查,例如访谈以及问卷调查[22,23]。尽管这类研究有助于研究者对广场舞空间实践及其背后的意义指涉加以深度呈现,却难以整体把握在一定的时空框架内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其所引致的公众情绪。而通过大数据挖掘系统地收集网络文本,能显著提升数据观测的广度,增加分析变量的数量和类型,从而允许研究者在更大的时空跨度上把握研究问题[24]。此外,网络舆论数据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比起传统访谈与调查问卷更能接近受访者的真实想法,这是由于网络相对于访谈有着更为宽松的对话情景,受访者较为不容易受到社会期望、道德规范、对话语境等影响而产生表达偏差。总的来说,来自网络的文本信息构成了一个体量巨大的、难以在传统调查研究中搜集的舆情数据库。
根据利于分析、信息量大、具连续性、内容体例基本一致四点原则,本文按照一定算法,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了百度、谷歌以及微信公众平台这三个主流的媒体信息平台的全网数据,时间范围为2011—2015年。数据采集通过程序模拟人工点击到各网站上采集数据,根据一定的规则采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初步筛选、分类后建立数据库,以便于后续分析工作的进行。以“广场舞”作为关键字,爬取数据共计19 165条(2011年2203条;2012年3729条;2013年3794条;2014年4632条;2015年4807条)网页文本数据。人工剔除无意义文本(如广场舞教学视频、广场舞歌单等)后,获得有效样本1870条(其中2011年131条;2012年179条;2013年273条;2014年484条;2015年803条),样本共计约120万字。之所以选择2011—2015年作为分析的时间窗口,主要是因为广场舞在2010年前后逐渐成为媒体热衷关注的社会问题,且在2013年及2014年左右,随着一些重大的社会冲突事件的曝光,广场舞被推向舆论批判的风口浪尖,并逐渐与现代城市市民的公共道德和公共意识等重要议题联系在一起。
研究通过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方法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内容分析作为一种社会科学工具,能按照一定的规则,将传播媒体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测量和分析,因而能对所获取的文本数据进行客观、系统和量化描述[25]。社会话语分析建立在文本分析之上,能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对文本分析进行解构,寻求完整的理解,成为更广泛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探讨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情景及其相关的的社会-空间关系[26]。本文利用基于Python语言编写的程序对已获取的文本材料进行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分析。作为一门结合了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认知心理学的人工智能技术,自然语言处理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语言分析层面上对”自然发生的文本”进行分析与呈现,以实现一系列人类语言处理的工作及应用[27]。文章进行的自然语言分析主要包括词频分析、共现词统计分析、基于隐含狄利克雷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的主题分析以及语义网络分析,并以此解读以下研究问题:① 有关广场舞现象的关注热点与话题;② 对于广场舞现象的社会主流话语的变化趋势;③ 广场舞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社会变迁和社会实践之间的关联性。

3 广场舞现象的社会话语热点:基于词频及语义网络分析

内容分析起点是要找出所有文字材料中出现最多的语义单元,以提供潜在的研究主题的概览。文章对爬取并筛选后的网页文本数据进行文本预处理(分词)后进行统计,并对语义近似的高频特征词作去重处理(如“音乐”和“音响”、“健身”、与“健康”等),通过词频分析获得有关广场舞现象的社会话语的高频特征词。在图1所示的词汇云中,文本材料中词汇出现频率与其在词汇云图中的大小成正比。由此可见,有关广场舞现象的社会话语其最常用的词汇是“广场”、“跳舞”、“健身”、“文化”、“公园”、“公共”、“社区”等,这可以表明,广场舞本质上是一种发生于广场、公园、社区等城市公共空间中的群体性休闲活动,是中国城市新兴的公共领域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2011—2015年广场舞社会话语词频云图
-->Fig. 1Word cloud out of the analysis of square dance, 2011-2015
-->

表1可直观了解,2011—2015年关于广场舞现象的主要描述为“大妈”、“活动”、“健身”等,反映了广场舞作为一项休闲性的活动,主要的参与人群为中、老年人,尤其是“大妈”这一中老年女性群体,有着很强的性别意涵。他们在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通过广场舞进行着一系列的社会互动以及空间实践,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受到大众话语的关注。有关广场舞现象的主流评价同时存在着正面以及负面声音,例如,“健身”、“文化”、“生活”等词汇说明了广场舞总体上是一项符合大众利益的休闲活动,然而“噪音”、“扰民”等标签也同时说明了广场舞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城市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冲突。从参与主体来看,“国家”、“政府”的介入说明广场舞这一社会现象已经引起决策者的注意并且尝试对其进行规范与引导。
Tab. 1
表1
表1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高频特征词
Tab. 1Words of high frequencies of appearances in square dance, 2011-2015
序号关键词词频(次)序号关键词词频(次)
1广场1493611社会1016
2舞蹈1151312居民1002
3大妈440713社区784
4活动148814城市765
5健身122915群众738
6扰民120216国家722
7文化115617公共641
8公园110418空间495
9噪音105219政府468
10生活101920新闻362
合计46099


新窗口打开
表2则是2011—2015年社会话语高频特征词的分年统计表。总体上看,高频特征词的出现次数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尤其是2013年作为分界线,社会话语对于广场舞现象关注度明显增加,并在此后保持高增长幅度,表明广场舞现象开始受到社会主流舆论的广泛关注。在2013年及往后,高频特征词总量较此前出现骤增态势,推测原因为当年广场舞现象因为一系列不良事件而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包括居民由于不胜噪音滋扰而对广场舞群体实施高空砸物、放狗等报复性行为,以及广场舞群体与其他空间使用者因为争夺地盘而发生殴斗等事件。
Tab. 2
表2
表22011—2015 年分年度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高频特征词
Tab. 2Words of high frequencies of appearances in square dance by year, 2011-2015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序号关键词词频(次)序号关键词词频(次)序号关键词词频(次)序号关键词词频(次)序号关键词词频(次)
1广场3221广场5351广场17741广场32421广场9063
2跳舞1902跳舞3102跳舞12822跳舞23662跳舞7365
3生活473文化1003大妈2923大妈14313大妈2641
4音乐454群众834噪音2894国家6854国家1167
5文化415表演775小区2615社会3585活动878
6健身386生活706扰民2556扰民3436健身672
7老人337健身597居民2397活动3347文化619
8运动328形式498公园2358居民3178扰民594
9快乐319社区429健身2169噪音2869公园556
10噪音2810艺术3810音乐17310生活28110社会546
11喜欢2311音乐3511城市17111公园26511动作538
12社区2312安静2712生活16712城市26312时间497
13健康2213公园2613文化16113音乐25213全国488
14公园2214大妈2514社区15414健身24414群众482
15朋友2115老人2515时间12315文化23515生活454
16小区2016参与2416公共11216公共22016噪音447
17影响1817发展2217声音11117小区21317音乐431
18大妈1818舞台2218老人9818记者19818记者419
19人群1819记者2219地方9519空间18319居民413
20希望1720健康2020投诉9320时间18220小区386
合计506772244941419039


新窗口打开
其次,结合图2可以发现,2011年和2012年,关于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的高频特征词主要集中为“健身”、“文化”、“快乐”等体现出广场舞作为休闲活动自身特征的词,并开始关注其附属产物——广场舞音乐,与之相关的词语如“安静”、“音响”等也成为关注的热点。这个阶段更多地显示出广场舞的积极作用和社会功能,因而带有正面情绪的社会话语占据主流。2013年以后,主流社会话语依然与前两年大同小异,但“噪音”、“扰民”、“冲突”、投诉等带有负面情绪的词汇开始出现快速增长态势,说明广场舞造成的空间占有和空间争夺促使社会话语正视公共领域和公共空间的边界,并逐渐意识到公域-私域之分在现代城市的重要性:私人领域是市民的权利、自由和独立的空间体现,不应被公共领域中的行为所侵犯。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开始,“国家”、“政府”出现在高频特征词的列表中,这从侧面说明决策者开始重视广场舞现象所引致的社会问题,并尝试对其进行规范与引导,广场舞被正式纳入城市行为规范的讨论范围。伴随着不断上升的关注度,有关广场舞现象的社会话语趋向于多角度、多元化的特点。同时也由于国家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关于广场舞的社会印象重新趋好。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高频特征词演变趋势
-->Fig. 2Trends of evolution for high-frequency words in square dance, 2011-2015
-->

然而,单凭高频关键词统计还不足以准确地反映和描述一个社会现象里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本研究需要在确定高频关键词汇后,对文本内容进行共现词分析以及语义网络分析。共现词分析通过统计同一语篇中两个独立词组相伴出现的频率来归纳话语多主题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可以反映主题之间强弱关系的语义网络,能使本研究全面地把握广场舞现象催生的话语网络和社会关系。本文对高频特征词之间的共现关系进行分析,获得前20位高频共现特征词表(表3)。分析高频特征词表可知,广场舞的主体(大妈)、行为(跳舞)、冲突(扰民)以及第三方(国家)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
Tab. 3
表3
表3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高频共现特征词
Tab. 3Co-occurring words of high frequencies of appearances in square dance, 2011-2015
序号共现词共现频数(次)序号共现词共现频率(次)
1大妈—跳舞73011扰民—跳舞325
2中国—大妈70412健身—跳舞320
3扰民—大妈41313时间—跳舞313
4扰民—噪音40614大妈—居民312
5扰民—问题37015国家—体育309
6大妈—健身35516小区—跳舞309
7噪音—大妈34217大妈—音乐305
8大妈—问题33618音乐—跳舞301
9居民—跳舞32919健身—全民294
10大妈—社会32720噪音—居民293
合计7393


新窗口打开
结合表3及词频统计分析发现,围绕着“广场舞”的话题,高频共现词达到所统计的高频特征词的75.4%,并统计出重要节点为“大妈”、“健身”、“公共”、“文化”、“社会”、“音乐”、“群众”、“扰民”、“噪音”等。体现 “广场舞”话题主体的词汇(如“市民”、“记者”、“居民”、“网友”、“政府”等)在语义网络图中分散分布,表明在关于广场舞中心议题的讨论上表现出多方的关注点与诉求点,呈现多元化讨论的态势(图3)。多元的主体参与者体现了广场舞作为公共空间实践促使不同行动者和主体思考城市公共生活和公共性的意义和本质——哪些主体在“参与”、“学习”,哪些主体在“反对”、“冲突”,总结和理解后可从中发掘出代表不同阶层利益与诉求的话语权之间的博弈。结合社会网络和语义网络分析,可总结出2011—2015年有关广场舞的网络话语集中于以下几个议题:① 广场舞作为一种休闲活动体现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② 广场舞现象引发了空间争夺和社会矛盾;③ 代表不同利益与诉求的主体对于话语权的争夺。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语义网络
-->Fig. 3Semantic network of square dance from 2011-2015
-->

图4图6(见第1617页)则反映了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语义网络的变化趋势。由图4可以看出,2011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语义网络结构比较松散,尽管中心话题以及重点话题之间的关系结构已经基本确立,但是语义主体之间的相关性并没有很强,说明该时期广场舞话题刚刚兴起,话语主题多元化且中心性不强。该时期相对比较中心的话题为“文化”、“艺术”、“表演”、“健身”等,与上文通过词频统计提出“早期广场舞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总是讨论的中心主题”论调相一致,并且体现出该时期广场舞在民众间兴起并蔚然成风,这种生活化的休闲活动迅速大热并成为独特的社会景观。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2011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语义网络
-->Fig. 4Semantic network of square dance in 2011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2013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语义网络
-->Fig. 5Semantic network of square dance in 2013
-->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62015年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语义网络
-->Fig. 6Semantic network of square dance in 2015
-->

至2013年,有关广场舞的社会话语开始出现明显的网络化与体系化,语义网络中的关键词联系程度变强,语义网络密度逐渐增大,热点词语之间的交流频率增多(图5,见第1617页)。这揭示了2013年前后,广场舞现象的流行度和关注度提高,并且形成了比较稳定的话语主题关系。以广场舞的“音乐”为例,它不仅限于作为活动附属产物和“广场舞”处于同一个高度相关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也开始与“小区”、“公园”、“空间”以及“噪音”、“扰民”等话语直接或间接构成联系,与之对应的“广场舞扰民”、“广场舞占用公共空间”等话题应运而生,这也说明了“空间冲突”已经成为了广场舞现象的一个核心话题。这一时期有关广场舞话语的最大特点在于整个话语系统已经稳定确立,从该时期的语义网络清晰看到广场舞社会话语中的“社会价值”、“空间权力”、“多主体博弈”的三大维度及其话语的中心性,而不同主题话语的中心性位置及关系网络仍然是高度动态的。
到2015年时,高频词语义网络中首次出现了“国家”、“体育总局”、“文化部”,这是因为2015年前后国家及相关行政机构开始重视广场舞等休闲活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行为规范以及其可能引致的社会矛盾。此外国家也开始将广场舞作为一种培育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途径,“国标”、“规范”、“引导”等话语体现了政府对于广场舞实施公共管治的方向与态度(图6)。与此同时,“基层”与“国标”之间对于公共空间实践的话语权之争也成为了舆论关注的重点。受到“政府”、“国家”、“新闻”等社会多方阶层的话语介入,作为草根阶层产物的广场舞不仅仅停留于自治性质的空间实践,广场舞参与者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冲突所引发的社会事件使“广场舞标准化”、“限制广场舞”、“广场舞大妈维权”等话题成为了交织了多维度社会、经济权力关系的社会性议题。这些来自各方的话语反映广场舞现象背后不同利益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博弈,充分地体现了广场舞现象社会话语的多元性与动态性,并且集中地反映了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行动。

4 广场舞的社会功能、冲突与管治:话语聚类分析

研究使用隐含狄利克雷模型(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解构文本,作为一种非监督机器学习技术,LDA模型可以用来识别文章的不同主题及其出现的概率。表4报告了三类出现频率较高且有意义的主题及其关键词和代表性评论。文章将该三类主题定义为社会价值、空间冲突与公共管治。
Tab. 4
表4
表4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文本主题聚类分析表
Tab. 4The thematic clustering of textual contents in square dance, 2011-2015
主题类型高频特征词现象特征评论样本
社会
价值
健身、文化、爱好、文明、流行、快乐、社区、和谐等“广场舞的休闲功能”“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广场舞给我们带来了身心上的愉悦”
“广场舞社会文化价值”“集体参与的广场舞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不少人就加入了其中,演变成了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空间
冲突
争夺、公园、小区、公共、个人、投诉、冲突等“空间争夺”“繁华都市中,有空地的地方,就有广场舞爱好者”
“广场舞大妈霸占球场,小伙不满与其发生争执”
“空间边界”“广场精神的底线应该要有所节制,考虑他人感受,顾及公共影响,在使用公共空间时不要影响他们的私人空间”
“广场上舞动的大妈自诩‘公众’,有资格占用公共资源”
公共
管治
政府、国家、规定、标准等“广场舞规范化”
“广场舞标准化”
“国家体育总局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
“体育总局25日召开临时发布会称,‘推出12套广场健身操不是要让全国人民跳一样的,只是一种科学引导’”


新窗口打开

4.1 社会价值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宽松的社会环境使得草根阶层公共休闲得到了发展,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使公共空间的休闲活动更加多元和开放[22]。而广场舞因其具备进入门槛低,集体参与性强,并带有狂欢色彩的特点而迅速成为大众化、平民化的“中国特色”休闲活动。在2011—2015年有关广场舞的社会话语讨论中(尤其在这一时段的早期),广场舞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总是讨论的中心主题。本文从高频特征词中梳理出广场舞社会价值的两个维度:休闲以及城市文化。基于参与者个人层面来讲,广场舞可以从三个层面塑造都市居民的日常生活。首先是从个人的休闲需求出发,现代城市生活的高度紧张和压力是城市休闲活动兴起的最直接原因,而广场舞作为一种具有运动属性的大众休闲活动,它可以为现代的都市人提供锻炼身心、释放压力、消磨时间的休闲机会。本研究从“健康”、“快乐”、“爱好”等高频特征词中了解到广场舞作为一种城市休闲活动满足了参与者基本的休闲需求。
其次,比单纯的锻炼身体更加重要的是,广场舞重新塑造了转型期下中国社会在社区尺度上的人际关系范式,中国长久以来是一个讲究人情与关系的社会。然而近三十年来快速的现代化进程,正在把“熟人社会”的逻辑从城市社区中剥离出去。在现代都市的语境中,人口跟随资本等生产要素呈现高度的流动性,这使得熟人社会最基本的稳定性不复存在。此外,现代城市住宅区的居住模式往往是门禁小区,内部的结构则是清一色的独立居住单元,栈格化的居民住宅无疑成为了传统社会中家族式生活模式消解的标志。对于私密空间与安全感的追求也使得熟人社会中一直模糊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边界 越发清晰。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集体主义的衰落以及现代主义的兴起使得理性、有秩序的城市规划取代了熟人社会中的亲密关系,陌生与匿名关系则成为了社会关系的主 流[28]。因此,社会成员在参与广场舞的过程中能满足其自身的社交需求,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本,促进舞友之间的关怀与互助,并将这种关系延伸至广场舞活动之外,形成Bunnell等笔下的城市“友谊网络”(friendship network)[29];表4中关于社会价值维度的“社区”、“集体”等高频特征词表明了广场舞提供了一个社交平台,居民能在这个平台上邂逅、交往,而这种互动可以提高所有居民之间的社区凝聚力[30],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集体主义情怀。这样一种非正式、临时的集体隐含了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的熟人社会的轮廓。
最后,休闲是个人身份与社会认同表达的场所[31,32],“文化”、“流行”等高频特征词揭示了社会成员通过广场舞这种公共空间的展演来表达自我的文化倾向与身份认同,他们希望自我的文化观念能够加入城市流行文化的阵列,并且通过比赛、正式表演、集体活动等形式传播这种氛围和文化,进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妇女扮演着维系家庭的“主内”角色,但是中年时期可能经历的家庭结构转变和单位的作用弱化都使其面临着自我价值与身份认同的转变。广场舞这种应时而生的大众休闲方式,正是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满足了“大妈”们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诉求[21]。身份展演的需求,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型也是密切相关的。传统社会中由于群体成员身份同质性高,且彼此熟识,因此并不需要刻意地对自我身份加以展演。现代都市存在多元文化以及阶层分化,但社会成员却往往对身份统一、归属感强的集体存在期待和怀念。广场舞很好地担任了“生人社会”语境下建立身份同一性的媒介。统一的“舞者”身份让广场舞参与者在身份高度差异化且不断转换的社会拥有集体认同以及归属感。
总结而言,在改革时代的中国城市社会,越来越强烈的个人化倾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的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性所带来的高流动性的语境下,熟人社会的瓦解、人际交往的失范成为了日常的生活情感体验。而广场舞的参加者以中老年人,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为主,他们通过广场舞维系个人与集体的联系。通过广场舞形成的临时集体和友谊网络,虽然无法提供传统社会的宗族关系以及高强度的社会纽带,但却在以陌生人为社会交往基础的现代都市社会为广场舞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熟人关系和熟人纽带。

4.2 空间冲突

广场舞是中国城市居民进行空间实践的活动,也是中国城市公共性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边界,以及公共空间的价值和规范在不断地更新与调适。熟人社会更为强调集体的团结以及凝聚力,在集体利益的面前,个人的诉求可能显得微不足道。但生人社会则更为强调个体权利和个体之间的平等,由此延伸出对于私人空间的尊重,以及空间使用的平等与正义。这个转变过程意味着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空间伦理和规范[33]。从2011—2015年广场舞现象的社会话语分析看,“广场舞扰民”、“争夺地盘”等社会热点话题非常突出,而社会话语中不乏“投诉”、“冲突”等负面的评价。正如Dines等的研究指出,公共空间是一个邂逅与培育多样性的地方,但同时它也可能成为一个不同社会族群产生紧张的场所[34]。从“公共性”的建构来看,在公共空间上的活动使得参与者暴露于陌生公众面前,不同的人怀揣不同目的在公共空间相遇、互动[35],同时也能培育对于“他者”的认知和尊重。事实上,城市公共空间区别于城市其他“私有空间”就在于其内生的“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与“私人化”是对立的关系。
然而,“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边界在实践中不是一直都是清晰的,当作为“最小尺度的私人空间“的身体参与到公共空间的实践活动中去时,两者的边界无可避免地发生重合。广场舞参与者可平等地享受城市给予的公共空间福利,但同时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通过肢体动作占领一定的公共空间。在这一语境下,网络话语中出现有关“大妈占领公共空间”,广场舞阻碍了其他类型的公共生活的道德恐慌也就不足为奇了。与此同时,在改革时代的中国城市,伴随着私有产权在法律层面被认可,私权意识不断深化,一个基于私有物权的私人领域正在形成,如何协商公共生活与私人领域的边界,保护私权不受公共生活和公共空间的侵扰,是当下中国城市的一个重要空间议题[36,37];然而,广场舞进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具有空间上的蔓延性,挑战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边界,有关空间权力的矛盾和冲突随之出现。从现有的社会话语来看,公共性和私密空间之间的冲突并非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关系,而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一方面,公共空间能使公众获得对公共性的经验与感知,并培养其自身的公共道德与公共意识;另一方面,公共道德的形成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些市民选择我行我素,或以激烈的方式处理沟通,后果往往被社会话语所批判,促使其对空间权利的反思。

4.3 公共管治

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社区的管治基础是围绕家长制以及宗族纽带建立的道德规范。这种社区治理具有较强的人情色彩,同时也使得社区具有较强的内聚性和向心性。然而,生人社会的管治则是基于契约关系以及法治精神,城市的管理者通过不断地生产“知识”和法律话语去规范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行为,以此为管治工具进行自上而下的价值引导与培育。在2014年以及2015年,广场舞现象受到来自媒体和政府方面的高度关注,讨论话语骤增,不仅反映了官方实现社会治理的诉求,更是草根阶层与官方在话语权争夺上的博弈。一方面,政府在规范广场舞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的权利约束是公共空间实践中不可缺少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为基础,以《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作为指导,全国相当一部分城市相继出台了本地的法律法规去治理主要由广场舞导致的社会噪音问题。例如,广州于2014年12月30日公布已经历两次审议的《广州市公园条例》,明确规定了公共场所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音量限制。
另一方面,由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文化部推行的十二套规定标准动作的广场舞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下而上的草根文化与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设之间的博弈。广场舞参与者主要主体为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广场舞大妈”已然成为该群体的标签。他们通过参与公共休闲生活产生文化意义并且对自身身份进行建构和认同,意识到自己作为大众文化的展演者的身份,并希望通过自治性质的广场舞文化挑战“国标”权威,争夺话语权。这种草根阶层和官方阶层的话语权争夺,也反映了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由于广场舞的普及以及活动进入的低门槛,这种全民参与的大众文化将“舞蹈”这一本属于精英文化的艺术形式拉下神坛。广场舞有民间自发的组织和创意,而不是和广播体操一样遵循样板和既定规则;一切标准由自己定义,并拒绝官方标准的束缚和规范。这不仅是草根阶层争夺自主话语权的表现,也体现了自主的集体化使得组织集体化和单位制集体化崩塌瓦解,回归民间化机制,这无疑是中国在社会转型期变化路程的一种折射[38]。换言之,广场舞作为微观尺度上的一次“再熟人化”实践,试图以自主的集体化来重建微观尺度上的熟人关系,但这种“社会向社区的转型”[39] 恰恰反映了中国城市社会已经处于“生人社会”的话语规则之中,人们的个体意识、自组织意识和能动性逐渐增强,广场舞在本质上也必然是个人主义价值与集体主义价值的一种杂合和协商。

5 结论与讨论

总结本文,城市公共空间与广场舞的关系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城市公共空间是广场舞这一日常生活实践的物质载体。其次,广场舞作为一种空间实践,将物质空间转化为了社会空间,赋予了空间社会与文化意义,使其成为转型期城市文化和社会关系形成的重要场域。最后,空间对于广场舞的内涵和意义有着塑造的作用。涉及到广场舞的几个核心社会问题(对于公共空间的争夺;广场舞空间与居住空间的临近性;以及国家对于公共空间的管治)都说明,对于广场舞这一公共性实践的理解、诠释和评价,与广场舞发生的具体空间密切相关,空间维度是城市公共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从社会功能和价值、公共空间的矛盾与妥协、草根阶层与官方主导的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出发,系统分析了广场舞所展演的中国城市公共性。从话语发展趋势上看,关于广场舞的社会话语随时间发展既有共同中心话题,也有不同的话题之间的演变与穿插。社会话语最初仅仅将广场舞作为一种休闲文化,关注个体层面的体验和愉悦,以及集体主义情怀带来的情感归属。随着广场舞噪音和空间争夺逐渐成为公共话语讨论的焦点,广场舞被赋予了意识形态层面的意涵,上升为一个有关公共性、公共精神、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的问题。有关广场舞的讨论也从个人体验过渡到有关社会伦理和社会公德的讨论。
从广场舞涉及的不同主体的角度看,广场舞体现了草根群体、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广场舞体现了草根群体积极的自组织能力和能动性。在“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基层个体并非是社会变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对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互动有着积极的创造和形塑的能力,在微观空间的尺度上塑造着新的“集体”和“社区”。对于国家治理而言,发扬以广场舞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具有文化建设的参考价值。通过广场舞引发的社会矛盾也能对城市建设,尤其是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治作出反思。然而,官方推崇的标准化广场舞文化与草根阶层自发、即兴的草根文化在话语权上又存在争夺。公共话语普遍认为国家应更多地作为社会“调和者”而不是“强制者”角色。在这些话语中,广场舞又被赋予了一定的市民自治与草根能动性的意涵,是标准化的国家政策难以完全干预的。
在理论层面,与西方国家的城市公共空间所展演的公共性相比,基于广场舞的城市公共性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截然不同的理论内涵。与西方城市类似,在转型期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是公共生活和公共文化的重要载体,亦是普罗大众回应社会转型与市场经济的重要渠道。城市居民利用公共空间实现社会互动,并展演自身的文化倾向和身份认同。人们赋予公共空间文化意义,并将公共空间的占有和使用看作市民的一项不言自明、不可剥夺的权利。然而,转型期中国城市的公共性与西方又有显著的差异。一方面,中国城市的公共性对于差异、多样性、多元文化暂时未有太多的强调。相反,城市居民对于公共空间的使用体现了对集体主义的追忆,以及在“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之间营造的一个过渡地带。另一方面,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逐步分异是中国城市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然而,在中国社会,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的规则和规范是什么、公共精神与私人生活的边界在哪里,尚没有约定俗成的社会共识加以界定。因此,公共性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协商的过程。
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本文只能对广场舞现象提供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轮廓。对于不同年龄、学历、生活经历的舞者的空间实践的多样性,本文难以提供深入的刻画和分析。后续研究需要通过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深入的田野研究方法,探讨广场舞参与者的身份认同、身份表达、组织机制以及权力关系,同时呈现特定时空背景中不同群体的空间实践的多样性,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广场舞参与者的主体性、自组织性以及能动性[40]。此外,伴随着“广场舞跳到海外”、“国外引进广场舞”等话题热度的不断上升,广场舞作为一种流动性的文化实践似乎包含了通过跨界的文化融合与交流消解政治、经济催生的边界,同时重建及维系华人民族文化认同的多重隐喻[41],值得后续进行相关的讨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Kohn M.Brave New Neighborhoods: The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Space. New York
, NY: Routledge, 2004.
[本文引用: 1]
[2]Amin A.Collective culture and urban public space
. City, 2008, 12(1): 5-24.
https://doi.org/10.1080/13604810801933495URL [本文引用: 2]
[3]Goheen P G.Public space and the geography of the modern city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8, 22(4): 479-496.
https://doi.org/10.1191/030913298672729084URL [本文引用: 1]
[4]Cooper D."Sometimes a Community and Sometimes a Battlefield": From the Comedic Public Sphere to the Commons of Speakers' Corner
.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006, 24(5): 753-775.
https://doi.org/10.1068/d1004URL [本文引用: 1]
[5]Mitchell D.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 Oxford: Blackwell, 2000.
[本文引用: 1]
[6]McCann E J. Race, protest, and public space: Contextualizing Lefebvre in the US city
. Antipode, 1999, 31(2): 163-184.
https://doi.org/10.1111/anti.1999.31.issue-2URL [本文引用: 1]
[7]Salmenkari T.Geography of protest: Places of demonstration in Buenos Aires and Seoul
. Urban Geography, 2009, 30(3): 239-260.
https://doi.org/10.2747/0272-3638.30.3.239URL [本文引用: 1]
[8]Goffman E.Behavior in Public Places: Notes on Social Organization of Gathering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1963. [本文引用: 1]
[9]Lofland L H.The Public Realm: Exploring the City's Quintessential Social Territory
. New Brunswick, NJ: Aldine Transaction, 1998.
[本文引用: 2]
[10]Simmel G.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In: G Bridge, S Watson. A Companion to the City
. Oxford: Blackwell, 2002: 11-20.
[本文引用: 2]
[11]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and Great American Cities
.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1961.
[本文引用: 1]
[12]Sennett R.The Fall of the Public Man. New York, NY: W. W
. Norton, 1974.
[本文引用: 1]
[13]Valentine G.Living with difference: reflections on geographies of encounter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2(3): 323-337. 2008.
https://doi.org/10.1177/0309133308089372URL [本文引用: 2]
[14]Lefebvre H.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 London: Verso, 2014.
[本文引用: 1]
[15]Highmore B.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 London: Routledge, 2002.
[本文引用: 1]
[16]Lee O F.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本文引用: 1]
[17]Qian J.Deciphering the prevalence of neighborhood enclosure in post-1949 Chinese cities: A critical synthesis
.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14, 29(1): 3-19.
https://doi.org/10.1177/0885412213506227URL [本文引用: 1]
[18]Gaubatz P.New public space in urban China: Fewer walls, more malls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Xining
. China Perspectives, 2008, (4): 72-83.
[本文引用: 1]
[19]Orum A M, Bata S, Shumei L, et al.Public man and public space in Shanghai today
. City & Community, 2009, 8(4): 369-389.
[本文引用: 1]
[20]Chen C.Dancing in the streets of Beijing: Improvised uses within the urban system. In: Hou J (ed.), Insurgent Public Space: Guerrilla Urbanism and the Remaking of Contemporary Cities
. London: Routledge, 2010: 21-35.
[本文引用: 1]
[21]林敏慧, 保继刚. 城市广场舞休闲研究: 以广州为例
. 旅游学刊, 2016, 31(6): 60-72.
[本文引用: 2]摘要
针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的以广场舞为代表的集体性休闲现象,文章以广州为案例地对其出现的机理与空间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文本分析工具(ROST content mining)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公共空间的稀缺性、休闲场所的商业化、城市生活的疏离化、个体在城市中的无意义感等现状与社会民众的健身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交往需求和填补空虚的需求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断裂,而城市公共空间的非商业性和开放性,广场舞休闲所具有的低门槛、集体主义情怀以及狂欢色彩等特征则较好地弥合了以上断裂。在广州市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量社会民众选择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从事广场舞休闲并进行自我表述与寻求身份认同。
[Lin Minhui, Bao Jigang.Research on "carnivalesque dancing": 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
. Tourism Tribune, 2016, 31(6): 60-72. ]
[本文引用: 2]摘要
针对中国城市公共空间中出现的以广场舞为代表的集体性休闲现象,文章以广州为案例地对其出现的机理与空间行为进行了探究。通过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并运用文本分析工具(ROST content mining)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公共空间的稀缺性、休闲场所的商业化、城市生活的疏离化、个体在城市中的无意义感等现状与社会民众的健身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交往需求和填补空虚的需求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断裂,而城市公共空间的非商业性和开放性,广场舞休闲所具有的低门槛、集体主义情怀以及狂欢色彩等特征则较好地弥合了以上断裂。在广州市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量社会民众选择了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从事广场舞休闲并进行自我表述与寻求身份认同。
[22]Qian J.Performing the public man: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s grassroots leisure class
. City & Community, 2014, 13(1): 26-48.
[本文引用: 2]
[23]Richaud L.Between ‘face’and ‘faceless’ relationships in China’s public places: Ludic encounters and activity-oriented friendships among middle-and old-aged urbanites in Beijing public parks
. Urban Studies, 2018, 55(3): 570-588.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16633609URL [本文引用: 1]
[24]Grimmer, Justinv.We’re all social scientists now: How big data, machine learning, and causal inference work together
. PS: Political Science & Politics, 2015, 48(1): 80-83.
[本文引用: 1]
[25]Riff D, Lacy S, Fico F.Analyzing Media Messages: Using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in Research
. London: Routledge, 2014.
[本文引用: 1]
[26]Pamela S. Doing Cultural Geography.Great Britain: The Cornwell Press Ltd, Trowbridge, Wiltshire, 2002: 189-197. [本文引用: 1]
[27]Liddy E D.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In: Drake M A (ed.),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2nd ed. New York, NY. Marcel Decker, Inc. , 2001: 2126-2136.
[本文引用: 1]
[28]钱俊希, 杨瑾, 朱竑. 现代性语境下地方性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以拉萨“藏漂”群体为例
. 地理学报, 2015, 70(8): 1281-1295.
[本文引用: 1]

[Qian Junxi, Yang Jing, Zhu Hong.The construction of placeness and identit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emerging modernity: A case study of Han Chinese "drifters" in Lhasa, Tibet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70(8): 1281-1295]
[本文引用: 1]
[29]Bunnell T, Yea S, Peake L, et al.Geographies of friendships
.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2, 36(4): 490-507.
https://doi.org/10.1177/0309132511426606URL [本文引用: 1]
[30]Karin Peters.Being together in urban parks: Connecting public space, leisure, and diversity
. Leisure Sciences, 2010, 32(5): 418-433.
https://doi.org/10.1080/01490400.2010.510987URL [本文引用: 1]
[31]Aitchison C.Gender and leisure research: The "codi?cation of knowledge"
. Leisure Sciences, 2001, 23(1): 1-19.
https://doi.org/10.1080/01490400150502216URL [本文引用: 1]
[32]Williams D. R.Leisure identities, globaliz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2, 34(4): 351-367.
https://doi.org/10.1080/00222216.2002.11949976URL [本文引用: 1]
[33]Taylor C.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4. [本文引用: 1]
[34]Dines N, Cattell V. PublicSpaces, Social Relations and Well-being.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 2006. [本文引用: 1]
[35]胡俊修, 李勇军. 近代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与市民生活: 以汉口中山公园(1929-1949)为表述中心
. 甘肃社会科学, 2009, (1): 178-181.
[本文引用: 1]

[Hu Junxiu, Li Yongjun.Modern public activity space and civic life in modern cities: A representation of Zhongshan Park (1929-1949) in Hankou
. Gansu Social Sciences, 2009, (1): 178-181. ]
[本文引用: 1]
[36]Zhang L, Ong A (eds.). Privatizing China: Socialism from Afar.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8. [本文引用: 1]
[37]Pow C P.Constructing a new private order: Gated communities and the privatization of urban life in post-reform Shanghai
.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2007, 8(6): 813-833.
[本文引用: 1]
[38]许明星, 高月. 博弈中话语权的争夺: 广场舞文化的解构功能探析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 13(4): 78-81.
[本文引用: 1]

[Xu Mingxing, Gao Yue.Contest of discourse right in the game: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 of the square dance culture
. Journal of Xinjiang Arts Institute, 2015, 13(4): 78-81. ]
[本文引用: 1]
[39]T?nnies F.Community and society. In: Lin J, Mele C (eds.), The Urban Sociology Reader
. London: Routledge, 2005: 16-22.
[本文引用: 1]
[40]姚华松, 周春山, 黄耿志, . 空间的力量:广场舞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地方认同效应
. 地理研究, 2019, 38(5): 1136-1146.
[本文引用: 1]

[Yao Huasong, Zhou Chunshan, Huang Gengzhi, et al.The power of space: Socio-cultural implication of square dancing and its effects of place identity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5): 1136-1146. ]
[本文引用: 1]
[41]唐雪琼, 杨茜好, 钱俊希. 流动性视角下边界的空间实践及其意义: 以云南省河口县中越边境地区X村为例
. 地理研究, 2016 , 35(8): 1535-1546.
[本文引用: 1]

[Tang Xueqiong, Yang Xihao, Qian Junxi.Meanings and practices of bord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border mobility: A case study of Village X, Hekou, Yunnan at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lands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8): 1535-1546.]
[本文引用: 1]
相关话题/社会 公共 空间 城市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