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ath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old tow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old town of Xuanzhou in Hunan province
LIUTianzhao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8-06-14
修回日期:2018-10-22
网络出版日期:2019-01-20
版权声明:2019《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390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然而,过分的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质量的后果是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病态突出,城镇化质量不高,人本理念抛之脑后,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十八大提出要开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公开发布,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文化旅游等特色小城镇、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保留城镇的历史文化记忆[1]。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格局,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通过建设一批观光休闲园区、康体养生基地、特色村镇和乡村民宿等,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生态旅游的精品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涉及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地理学领域对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六个方面: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测度[2,3]、新型城镇化的时空演变及影响效应[4,5]、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6,7]、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发展[8,9]、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自然历史文化保护[10,11,12],以及“一带一路”战略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等等[13,14]。尽管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古村镇保护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当前中国正处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好古村镇文化遗产,留住刻骨乡愁?古村镇如何进行有效利用,促推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大问题。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推进城镇化与实施乡村振兴并不冲突,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新型城镇化也更加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扬。本文结合对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古村镇保护开发利用关系辨析,以湖南省萱洲古镇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村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路径选择问题。2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机遇
2.1 中国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开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至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8.52%。可是,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亦暴露出一些严重问题,为中国的城镇化敲响警钟,要引导中国的城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必须开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模式。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党的十八大报告,2012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对新型城镇化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予以明确。2013年12月召开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这一要务。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颁布,为中国未来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指明了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发展路径。2014年9月,国务院组织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通过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等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在全国开展相应试点工作。2018年5月,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对外公布,通过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引导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2.2 新型城镇化内涵解读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发展中的各种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治国方略。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内涵更为丰富深刻,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人的城镇化是核心。一方面要制定差别化的政策,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要使在城镇居住和就业的居民都能享受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失业保险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体现公平公正,真正提升城镇居民的身份认同感。二是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是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求控制城市开发边界,节约利用各种能源和资源,降低生产能耗和碳排放,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和破坏,提倡绿色、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三是优化布局,彰显特色是方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要根据各区域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深度挖掘地方文化基因,建设富有历史文化记忆、极具地域风貌特色的个性化城镇[1]。2.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使城乡居民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城镇建设的重点是产业发展,产业越发达,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越强,就业的岗位就越多,就越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吸纳更多的农村转移人口,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产业选择是关键。一般来说,产业选择的标准是产业集群化、当地资源优化、高附加值、高就业、低排放、低污染,而且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地域特征和资源禀赋,选择适宜的产业类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重点发展污染少、低碳绿色环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老、本地特色产品加工(如特色商品、土特产、中草药材等)等行业,因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发展较为容易,也是各地因地制宜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优先考虑选择发展的产业[15]。尤其是对传统村镇来说,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及康体养生等产业,既是重要的产业发展路径,也是难得的产业发展机遇。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古村镇保护开发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古村镇的保护看似相互矛盾,实则相辅相成。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无疑会对古村镇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破坏古村镇的特色,导致乡愁情怀消失,影响古村镇旅游开发,进而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古村镇资源的合理利用,特别是适度的旅游开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之一,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留住乡愁”,传承文化,彰显特色,必须加强古村镇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样使得古村镇独具特色,旅游吸引力显著增强,必将更好的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图1)。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古村镇保护开发的关系
-->Fig. 1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towns
-->
3.1 城镇化进程无疑会对古村镇造成一定的破坏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古村镇等文化遗产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历史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保护,城乡建设没有特色,部分城镇建设与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不协调,建设性破坏和破坏性建设层出不穷,城镇的历史文脉、生态环境和文化个性遭受严重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拆大建,照搬城市风格与元素,无视传统民居特色和自然田园风光,导致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村落形态支离破碎,乡土文化逐渐消失,而城镇的建设也是“千篇一律,千城一面”,这些问题不仅阻碍着中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无形中也摧毁着几代人的“乡愁”情怀。据相关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自然村落总数已由2000年的363万多个减少到2017年的不足200万个,17年间有160多万个村落在中国消失(包括并村的原因),平均每年减少94118个,平均每天减少258个,消失速度惊人。其中,保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传统村落数量少之又少,国家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也只有4153个。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生地和孑留地,是中国乡土文化的化石地。传统村落的消亡,使得依托传统村落而世代传承的乡土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有历史记忆的建筑物不断被毁损,独特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的地方曲艺等文化遗产加速消亡,许多富有价值的乡土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殆尽[16]。3.2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促进古村镇文化保护与传扬,留住乡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原则,也就是说,城镇化建设要体现不同地域的环境差异、历史文化差异,提倡城镇形态的多样性和地方性。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和文化资源禀赋,把城镇建成文化脉络清晰、历史记忆深刻、民族风情浓郁和地域特色鲜明的美丽家园。城镇建设更注重人文情怀,强调“乡愁”文化基因的延续,要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城镇建设成为不仅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人居空间。对旧城镇进行改造时,要重视传统建筑风貌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促进城镇功能的转型升级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建设新城镇时,要重视融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城镇风貌要与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协调。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名城,以及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留住城镇的历史文化记忆。要在不断提升自然村落传统功能的同时,维护乡村自然风貌,加强对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的保护。上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极大地推进了对古村镇遗产文化的有效保护[17,18,19]。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古村镇的保护和传承主要是对古村镇整体风貌及其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整体风貌是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形”,文化基因是古村镇景观的“魂”。如何实现古村镇文化景观的形神兼备,文化基因的挖掘和提炼是关键,整体风貌的准确表达是核心。古村镇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难免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传统村镇人居环境的文化景观基因必须得到切实保护和有效传承,唯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对家乡记忆、情感依恋和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心理需求。传统聚落景观的文化基因也像生物学的基因一样,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和变异特征,遗传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文化景观的延续和发展。古村镇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如何识别,从属性上来说,按其在聚落景观识别中的重要性,可以依次分为主体基因、附着基因、混合基因以及变异基因。例如,在皖南古村落中,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印象是马头墙(即山墙),文化厚重,规范整齐,是皖南家乡聚落的主体基因;与皖南古村落相匹配的地方乡村园林景观是皖南古村落景观的附着基因;当地普遍看到的石牌坊、石桥、石雕以及地方特色美食景观等是皖南古村落的混合基因;古村落中由中原四合院内空间演变而来的天井、因防卫需要而变得窄小的外墙窗户景观,是皖南古村落的变异基因。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留住乡愁”,就必须保护好古村镇中那些能产生乡愁的家乡文化基因、历史文脉和传统风貌[20,21,22]。
3.3 古村镇旅游发展能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助推乡村振兴
旅游业是行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发展旅游业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被认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高效路径之一,是中国(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先产业选择。古村镇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通过村镇旅游开发、特色旅游村镇建设、打造旅游综合体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途径,既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又助推乡村振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古村镇旅游业发展,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古村镇发展旅游业,依托的是当地的历史文化及生态资源,能在当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就近就业问题,农村居民就可以在自己的家乡通过为外来游客提供旅游服务,而获取比从事传统农业更高的收益,实现从纯务农向旅游服务人员或是农业兼服务业、种养殖业、农产品加工等多重身份的转变。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从业人员、外来游客等各类人员的集聚,进一步推动村镇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就地城镇化发展,村镇因此变得更漂亮,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之间基于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一体化[15]。
其次,古村镇发展旅游业,是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有助于推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过去以工业为依托的城镇化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随着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能耗水平快速上升,资源短缺日渐突出,环境污染越发严重,传统发展模式已难成为城镇化的有效动力。旅游业被认为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无烟产业,其发展本身就要求有优美的环境、绿色的景观、多彩的文化和宜居的环境。所以旅游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美化了村镇环境,使古村镇更加美丽宜居。
第三,古村镇发展旅游业,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能切实推进传统乡村活化和乡村振兴。目前,传统乡村普遍存在着建筑破损、风貌破旧、设施落后、人口流失、景象凋零、村落空心的状况,如何让不景气、没人气、好空气的传统乡村“活化”起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注入生机和活力,其中,发展旅游业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外乎“村、景、人、物”四大要素,共同组合成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景观。具体来说,① “村”是指村落的整体风貌和整体形象,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构成和感受,是构成“地方感”(sense of place)的主体要素,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味觉等系列感性判断及一定的理性判断形成。② “景”是指村落的环境和景观,更多的是指一定村域的田园风情、山水风光和自然生态,一定要体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传统村落每家每户房屋后面及左右两侧普遍存在的“风景林”(也称“风水林”)通常是林木葱绿、古树参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有的传统村落进出村口的水口园林更是独具匠心,别有情趣。总之,传统村落的“景”讲究山水结合,情景交融,极具“天人合一”的美感。③ “人”是指村落的主人和“客人”,主人也就是原住民,是村落活动的主体;“客人”是指外来人,更多的是指旅游者及旅游服务人员。“人”的要素很广泛,包括人的综合素质、传统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民间工艺艺术、地方特色美食、当地名人要事、民间宗教信仰、民族传统服饰、传统节庆活动等等,是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当地旅游吸引物的核心构成内容。④ “物”是指村落中看得见摸得着的承载着村落文化的实物载体,是村落文化基因的主要承载者和表达体,以建筑物最具代表意义,全国各个地方的聚落景观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主要是从建筑景观上来区分的[23]。当然,“物”的表达还有很多,如村落中的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文艺活动中的各种道具等等。正是因为这些传统乡村要素所具有的乡土感、地方感、特色感、亲切感,成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活化”传统乡村的条件和基础,也为实现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24]。
4 古村镇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以湖南萱洲古镇为例
4.1 萱洲古镇的文化资源特色
4.1.1 水运历史悠久 萱洲古镇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区东北部、衡山县城最西南端,地处湘江弯曲河段西侧凹岸,东靠湘江,依江而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南岳高速公路S51和107国道从西部穿境而过,县道X035衡萱公路直达县城。萱洲古镇系湘江水运重镇,中国旅游文化名镇,湖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首批“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培育型),湘江风光带旅游胜地,是一座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古镇,资源丰富多彩,文化源远流长。萱洲古镇在明洪武年间建镇,隶属于衡州府,是有600多年历史的水运码头,若从唐代开辟码头以来算起则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湘江在萱洲形成一个大湾,水流变缓,在河西岸河流入口导致大量泥沙沉积,历经千百年的堆积最终形成了一个大沙洲,由于洲上长满了一种秀丽的小草叫萱草(草本植物,又叫“忘忧草”,可制作黄花菜),故称“萱洲”。萱洲位于湘江河湾内,是天然的避风良港,往来船只大多在此停靠,使这里成为历史上的水陆交通要道,曾经商贾云集,一片繁华景象。4.1.2 历史文化资源独特 萱洲古镇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至今还完好保存有千年古河街、渡口、码头、祠堂、庙宇、古城墙、古民居等文物古迹(图2),历史遗存古色古香,乡村风景优美迷人。历史悠久的衡山古窑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衡州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金莲禅寺是宋朝丞相欧阳芳的家庙;三圣祠,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亲自选址建造;观潭寺,原来叫杨泗水府庙,被认为是镇守萱洲风水水口的寺庙;济公庙,传说是济公和尚曾游历萱洲,为纪念济公而修建;坐落在古镇下河街的刘锦公祠堂,是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既有传统公共建筑马头墙矗立的外观,又有湘南建筑的地方风格,目前建筑主体部分保留完好。战争遗址有民国初年南北战争时期吴佩孚和赵恒惕两大军阀混战留下的古战场,民国六年南北战争时期战死沙场的国民革命军师长黄少泉的雕像、陵园,以及当地人为了纪念他而命名的渡口“黄公渡”和牌楼;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时修筑的炮楼和碉堡等。古河街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从河岸的码头拾级而上,可直登山岭,古河街两旁的明清古建筑形态各异、古色古香,有点像吊脚楼的风格,还有临河而建,颇有情调的古戏台等等。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湖南省萱洲古镇区位及传统民居分布图
-->Fig. 2The loc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folk house of Xuanzhou town
-->
4.1.3 民俗资源多姿多彩 萱洲古镇在建筑上具有湘南地域文化特色,在风土人情上表现为民风古朴,在民间艺术方面多姿多彩。萱洲的传统民俗资源中,有商贾云集、乌篷船众多、集贸热闹繁华的景象;江上有千张白帆乘风破浪的百舸争流;还有三月三、赛龙舟、吃冬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花鼓戏、木偶戏、渔歌、拉纤歌、纸雕、皮雕等艺术形式。其中,萱洲皮影戏艺术作为中国皮影戏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被评选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又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萱洲皮影戏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风格独特,皮影主要采用纸制,图案采用透明纸,道具的雕刻制作更是精雕细琢,萱洲因此被誉为中国南派皮影戏重镇之一。
4.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萱洲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4.2.1 古镇整体风貌遭受破坏 萱洲古镇历史上因水运而兴,是湘江边上的一座千年水运码头,古河街、古民居、古庙宇、古祠堂、古戏台等众多遗产资源,承载着古镇的历史文化记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萱洲古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古镇风貌特色也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建设性破坏,也有人为破坏。目前,萱洲发展重心已转向古镇外围,已然是一个新兴集镇,而核心区大部分建筑也已毁损,部分民居已被拆除,只有狭窄的古河街巷道和石板路面以及几座祠堂、庙宇建筑还散发着历史的韵味,但基本上都是单体建筑层次。今日的萱洲古镇除了孤独的几处祠堂、庙宇、石板路等古迹外,成片的古建筑和完整的古街道区块已不复存在,昔日商贾云集的胜景也已经一去不复返,很难想象这是一座曾经无比热闹繁华的千年古镇。4.2.2 传统民居建筑保护更新不力 萱洲古镇原有传统民居属于典型的湘南民居建筑风格,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共有民居建筑近百余栋,但目前大多数传统民居建筑已经毁损,有的已经完全倒塌,仅有刘锦公祠、观潭寺等少数建筑依然保护完好,但也已经历过多次的维修。据不完全统计,萱洲古镇目前保留下来的古民居中,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只有十几栋,还不到原有总量的10%。然而即使是这十几座古民居建筑得以保存下来,但其保护状况也不容乐观。在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和古镇风貌改造过程中,古河街一带的主体建筑已按原来的建筑样式进行了翻新修缮,但建筑立面改动后与原有风貌反差较大,依旧没有体现出原有的湖湘民居建筑特色。而在民居新建的过程中,当地老百姓基于现代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住房建设大多追求现代化,清一色的钢筋水泥建筑,无论是造型样式,还是建筑色彩和风格等,都与原来的传统民居有着较大差异,传统民居风格荡然无存,整体风貌也是不伦不类[25]。
4.2.3 现代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非农人口的转化,但这种转化不能盲目,必须有序推进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从根本上来讲,就必须提高城镇的产业化发展水平,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居民就近就业,扩大人口集聚,实现就地城镇化;必须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加强城镇运营管理,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使各城镇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充满生机和活力。但从萱洲古镇发展现状来看,目前经济发展主要以种养殖等传统农业为主,而且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精深加工;工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仅涉及农产品初加工,也没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第三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休闲农业、旅游业尚未形成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弱,但潜力大,前景广阔。因此,萱洲当前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带动作用有限,吸纳就业能力偏弱,应继续加快旅游业、观光休闲农业、特色种养殖等行业发展,培育城镇发展新动能。
4.2.4 旅游发展特色不够鲜明 萱洲目前立足独特的现有旅游资源,以生态、文化、休闲为主题,以创建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为契机,以油菜花节会活动为纽带,正在加快发展以古镇文化和传统农业为依托的旅游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服务业,但由于文化挖掘不够,旅游发展个性特色不鲜明,旅游产品匮乏,加之基础设施配套功能薄弱,公共服务设施依然欠缺,无论是建设“萱花小镇”,亦或是“忘忧小镇”,暂时都还缺乏重要的载体支撑,宣传营销也没跟上,旅游形象尚未树起来。
4.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萱洲古镇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路径选择
4.3.1 正确处理好古村镇保护、更新与利用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树立对待古村镇遗产的正确态度,将保护与利用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在保护的前提下,加强古村镇的更新利用。古村镇的保护、更新与利用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护是基础,更新是手段,利用是目的。首先是保护第一。对古村镇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最重要的是保护好古村镇文化的“原真性”,这种原真性的重点是建筑、街道及其布局空间的客观性和完整性。萱洲古镇正在出台相应的古镇古迹及历史街区保护办法,以确保古镇古街的原真性保护,以优先保护作为古镇发展的前提。其次是规划先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古村镇的保护、更新和利用必须先进行整体规划,没有科学的规划,不严格实施规划,所谓的有效保护将成为空谈,甚至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萱洲古镇先后完成了古镇保护规划、古镇建设规划和古镇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保护是前提、建设服从保护、适度发展旅游的原则。保护规划首先是进行科学论证,对保什么、如何保、如何更新与利用等一系列问题都要明确,在深入挖掘萱洲古镇地方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优先确保文化基因的保护和传承,并在修缮的过程中使其文化基因得到有效彰显,尽量确保古镇的原真性和“地方感”,使规划真正成为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科学依据和保护神,不能随意更改和破坏。第三是利用性保护。对古镇景观非核心区域,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更新利用,有利于实现古镇文化遗产的价值功能,是符合实际的积极保护态度和有效手段,若古镇遗产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对其持续有效保护也将无以为继。新型城镇化中的古村镇保护并不排斥更新和利用,有效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手段。关键在于更新和利用过程中,不能破坏历史文化,而是严谨、完整地延续历史文脉和文化基因,更好地为满足当代发展和生活需要服务,实现活态保护[16]。4.3.2 注重古村镇整体风貌的保护 对于古村镇遗产,首先要保护的是村镇风貌的完整性,如果一个古村落或古镇只保留下来几处古建筑单体或遗址,那么它整体的历史文化也就没有了。部分古村镇的消失,就是因为缺乏整体性保护,时间一长,传统风貌被慢慢的侵蚀掉,古村镇风韵就荡然无存了。因此,古村镇遗产保护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整体保护,在古村镇的修缮、复原、更新、重建、改建过程中,都必须保护好古村镇的整体风貌。古村镇风貌整体保护的关键有三:第一,要重视古村镇原有建筑风貌和空间形态格局的延续,不能采用现代城市建设的规范和标准;第二,要重视保护古村镇风貌的原真性,不能在修缮、更新、改造、新建的过程中,一味的整修成所谓的某种建筑风格而忽略了地方文化基因;第三,要注重保留当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原真性,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古村镇遗产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作为整体将其保护下来,古村镇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实际上,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落后,相反这是千百年来老祖宗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例证,饱含着人类智慧和生活哲学,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和科学价值。
如前所述,整体风貌的保护是保护古村镇的“形”,文化基因的保护是保护古村镇的“魂”,两者相辅相成。做到形神兼备的方法可以借助“景观信息链”理论。“景观信息链”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一个古村镇都隐含着特定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所以,第一步,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某个古村镇的历史文化信息获得该村镇的文化基因,得到一个提炼后的相对抽象性的“信息元”(比如萱洲古镇的信息元可以提炼为“忘忧”——得源于当地著名的忘忧草“萱草”);第二步,将抽象的概念信息附载到具体的物象上来,产生具有可视化意义的“信息点”景观(比如将萱洲古镇定位为“忘忧小镇”之后,要通过构建一些具象化的景观点如忘忧客栈、忘忧健康美食、忘忧步行街、忘忧花草集市等等,以此彰显“忘忧小镇”的信息);第三步,将众多的“信息点”按照一定的叙事逻辑和节奏有机串连起来,构成一条条景观“信息廊道”;第四步,多条“信息廊道”的组合构成景区“信息网络”,从而较为完整地表达和彰显一个文化旅游地或古村镇的景观基因[19]。
4.3.3 完善古村镇保护相关的法制法规,多方参与,实现古村镇保护利用的多赢 古村镇遗产的有效保护必须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并加强日常管理。除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还要结合萱洲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加强古村镇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或管理办法,便于相关管理部门操作使用,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改完善,实施动态化管理。
古村镇保护与开发投入的资金规模大,这就需要政府、当地居民以及社会各界多方参与。地方政府应起主导作用,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将古村镇保护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另一方面,应由地方政府牵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古村镇保护利用基金,如可以通过制定奖励政策,吸收风险基金、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个人投资等多种资本,参与古村镇的保护与开发。但社会资本都是以逐利为目的的,所以,在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古村镇保护的过程中,一定不能以牺牲古村镇遗产为代价。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理,首先要从旅游收入中提取古村镇遗产保护费,以旅游发展促进古村镇保护,禁止把古村镇的所有权转让给开发商,进行纯粹的商业化开发。当地居民是古村镇的主人,在古村镇保护利用中居于主体地位,古村镇的有效保护利用必须依靠他们的积极参与。通过加强教育宣传,让古村镇居民充分认识到古村镇保护的意义,特别强调古村镇保护将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鼓励和引导积极参与。在民居建筑的保护过程中,一般不宜采用将原住居民迁出,建成博物馆的保护方法,而应采取保持原有生活格局和氛围的方式,提倡“活化”古镇的理念,强调“活态”保护的思想,使当地原住民真正成为古村镇保护利用的主体。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帮扶居民自身对古村镇遗产进行保护,文物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建筑物的修缮和维护,对维修经费给予一定的补助,但要求居民不能随意拆毁自家的建筑;另一方面,古村镇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是当地居民,要注重给居民增加经济利益,尊重和维护他们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古村镇保护利用过程中居民的利益,让古村镇居民在古村镇的开发利用中得到真正的实惠[26]。
4.3.4 古村镇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旅游适度发展相结合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回归大自然,体验淳朴的民风民俗,已成为现代都市人重要的休闲选择,古村镇旅游因此悄然兴起。旅游业是带动能力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决定了其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进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萱洲古镇应充分利用好古村镇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古镇旅游业,调整和优化萱洲的产业结构,拓展古镇功能,延伸古镇产业链,促进古镇居民更多就业,以此推动古镇就地城镇化。与此同时,在确保古村镇合理保护基础上的旅游开发,是古村镇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能为古村镇的更好保护筹集资金,最终迈向“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新型城镇化。萱洲古镇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小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以“慢生活”为主线,重点发展“忘忧文化”度假体验型旅游,以“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为引领,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和康体养生产业,加快发展住宿、餐饮、交通、旅游购物和旅游地产等相关配套产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观光休闲农业、特色种养殖产业等延伸产业,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宜居、宜游、宜养、宜闲、宜业的标准,将萱洲古镇建设成为湖南省的特色旅游小镇、大南岳旅游经济圈的副中心、外来市民休闲度假基地和当地农民幸福生活的家园。
4.3.5 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古村镇网络虚拟旅游产业的兴起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采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文化遗产和古村镇保护,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年来倡导并致力的方向,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基础技术和设施条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往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古村镇保护,主要是靠实物保护和静态保护,除了能作为历史遗存和文物进行保护和传承之外,很少有机会通过大数据传播的形式向大众进行宣传和展示,总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较之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新兴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和方式在古村镇保护和传承中具有明显的优势:① 数字化保护的时效性长,能永久性地保护历史时期古村镇的原始数据;② 数字化保护的整体性强,能全面而详细地记录古村镇的空间、环境及人文等数据信息;③ 数字化保护的功能性多,具备了数字化储存、信息化传播、网络化展示和虚拟旅游等多项功能;④ 数字化保护的管理优势明显,可对古村镇实行数字化管理,构建智慧村镇网络系统,实现古村镇数字化保护的多元价值综合利用,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⑤ 数字化保护基础上的古村镇三维虚拟呈现,借助于网络空间技术,可以促成新兴文旅产业——网络虚拟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数字化保护是古村镇保护利用的新兴方式和重要补充。
古村镇数字化保护简单来说包括两个流程:一是对古村镇进行数字化记录与保存的阶段,二是对古村镇开展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的阶段。总而言之,通过数字化技术开展中国古村镇保护,不仅要构建基本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还将构建相应的技术应用体系和标准,不仅要实现古村古镇文化遗产的基本数据记录、存储、监测和修复,而且将实现古村古镇数据的开发利用、三维虚拟和数字化呈现[27]。我们正在开发的“湖南省古村镇网络虚拟旅游网”已经完成了一批古村镇的三维虚拟产品制作,并结合VR和AR技术向外展示(图3)。一个必然的结果是,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兴起,中国大批量的古村镇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利用、监测和智能化管理,而且还将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网络虚拟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开辟新的有效途径。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VR景观可视化框架图
-->Fig. 3Landscape visualization framework diagram of VR
-->
古村镇的网络虚拟旅游具有传统旅游所没有的众多优点,可以打破旅游者的时间、收入、身体等条件的限制,借助于多种网络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办公电脑等等,对古村镇VR景观实现可视化游览、随时随地游览、碎片化游览、反复游览,是传统旅游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当然,很多人会关注一个主要问题,网络虚拟旅游的赢利模式是什么?首先,从旅游目的地古村镇一方来说,可以获得网络虚拟旅游的网络流量收益分成、优质旅游地的网络快速促销所获得的实地旅游收入、旅游目的地旅游商品的网络销售收入、智慧旅游系统的游客调剂所获得的收入,等等。其次,从网络虚拟旅游公共平台一方来说,可以获得古村镇网络虚拟旅游的网络流量收益分成、旅游地旅游商品的网上中间交易“资金池”资金效益、网络平台OTO/OTC等中间收益、网络平台广告收益,等等。肯定还有其他的赢利途径,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网络虚拟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也是与新型城镇化趋势相一致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 , . , |
[2] | . , 文章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省域之间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省域内部城镇化质量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城镇化率不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测算结果,我国各省域整体城镇化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高—高"、"低—高"、"低—低"和"高—低"四种类型,其自身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之间的协调程度分为质量滞后、协调和质量超前3种类型,这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质量不均衡状况,文章提出"高—高"型区域关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低—高"型区域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低—低"型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高—低"型区域关注城镇化的社会、生态效应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对策建议。 . , 文章从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镇化协调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包含34项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2003-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不高,省域之间城镇化质量差距明显,省域内部城镇化质量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质量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城镇化率不能反映城镇化发展质量。根据测算结果,我国各省域整体城镇化率和新型城镇化质量指数呈现"高—高"、"低—高"、"低—低"和"高—低"四种类型,其自身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之间的协调程度分为质量滞后、协调和质量超前3种类型,这与区域间人口迁移流动规律密切相关。根据城镇化质量不均衡状况,文章提出"高—高"型区域关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低—高"型区域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低—低"型区域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高—低"型区域关注城镇化的社会、生态效应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对策建议。 |
[3] | . ,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中国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目标,综合专家群决策的网络分析法和基于变异系数的因子贡献法,构建三层次四维度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度和比较。结果发现:(1)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各主要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城镇化速度远高户籍人口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严重滞后且差距持续扩大;(2)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并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3)中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质量同步、质量超前和质量滞后三类7种组合,超过一半的地区存在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情况,质量滞后仍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 ,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中国2020年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划目标,综合专家群决策的网络分析法和基于变异系数的因子贡献法,构建三层次四维度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和各省市的数据进行了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测度和比较。结果发现:(1)新世纪以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提高较快,但各主要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城镇化速度远高户籍人口城镇化,资源环境水平严重滞后且差距持续扩大;(2)中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并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的优势和短板各不相同;(3)中国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可以划分为质量同步、质量超前和质量滞后三类7种组合,超过一半的地区存在城镇化质量滞后于城镇化率的情况,质量滞后仍然是现阶段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 |
[4] | . , 对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深刻剖析。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权重矩阵,检验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总体呈东高西低态势,且不断向内陆地区扩展,大城市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②中国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劳动力、投资水平、经济发展、政府能力、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结构均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且经济发展、劳动力与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他几个变量均为负溢出。③估计效果最好的SDM模型显示不仅是本地区解释变量,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变量都会影响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 , 对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对其空间格局的演变进行深刻剖析。基于距离平方倒数权重矩阵,检验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总体呈东高西低态势,且不断向内陆地区扩展,大城市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②中国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劳动力、投资水平、经济发展、政府能力、基础设施以及产业结构均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且经济发展、劳动力与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他几个变量均为负溢出。③估计效果最好的SDM模型显示不仅是本地区解释变量,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变量都会影响各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
[5] | . ,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提出从四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数。其次,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局域LISA指数,发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都存在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在控制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中,新型城镇化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其不仅有助于本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而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由于存在空间衰减作用和区域行政壁垒,临近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不利于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从微观的视角来看,人口、经济以及空间城镇化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社会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则改善了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 ,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提出从四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数。其次,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局域LISA指数,发现新型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质量都存在空间集聚和空间溢出效应。在控制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改进的STIRPAT模型,采用2003-2012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中,新型城镇化占据决定性的地位,其不仅有助于本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而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周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由于存在空间衰减作用和区域行政壁垒,临近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不利于本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从微观的视角来看,人口、经济以及空间城镇化不利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而社会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则改善了本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
[6] | . ,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基础上,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2006-2011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两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总体上两变量呈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趋于收敛。2东、中、西内部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特征各异,且东部、西部省际差距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均分别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空间演化趋势表明,两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和增量集聚特征,且空间格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集聚演化趋势的同步性;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呈现出"三纵两横"的地理特征,而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则呈自东向内陆地区的梯度集聚之势。3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呈递增之势,无论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层面,新型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基础上,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2006-2011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两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总体上两变量呈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趋于收敛。2东、中、西内部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特征各异,且东部、西部省际差距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均分别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空间演化趋势表明,两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和增量集聚特征,且空间格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集聚演化趋势的同步性;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呈现出"三纵两横"的地理特征,而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则呈自东向内陆地区的梯度集聚之势。3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呈递增之势,无论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层面,新型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7] | . ,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8、2011和2014年为评价时点,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指标的方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黑龙江省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大多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质量,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显著;②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均处在颉颃耦合阶段,以中等强度耦合为主,高强度耦合城市渐少;③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协调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呈典型“T”型地域分布特征,与优质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但呈不断优化态势;④城市间的协调性呈弱相似属性随机分布状态,集聚状态趋好但远不及最佳规模效应;协调性的次热点区数增加,冷点区数减少,冷热点演变渐趋稳定,热点区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南部. . ,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8、2011和2014年为评价时点,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指标的方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黑龙江省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大多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质量,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显著;②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均处在颉颃耦合阶段,以中等强度耦合为主,高强度耦合城市渐少;③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协调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呈典型“T”型地域分布特征,与优质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但呈不断优化态势;④城市间的协调性呈弱相似属性随机分布状态,集聚状态趋好但远不及最佳规模效应;协调性的次热点区数增加,冷点区数减少,冷热点演变渐趋稳定,热点区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南部. |
[8] | . ,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 ,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
[9] | . ,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产生的冲击效应也较弱。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 ,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评价及探讨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动态关系。采用1989--2014年张家界旅游及城镇相关数据,结合小波分析、熵值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就业及收入效应表现较好,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方面表现突出;出现期及生成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低,但成长速度较快,城镇化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互为因果,短期内正负效应交替,长期内均有稳定正向效应;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水平反超城镇化,两者相互协调发展,但城镇化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原因,产生的冲击效应也较弱。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
[10] | . ,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精神需求。新型城镇化要记住的"乡愁",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留住乡愁"的前提是加强文化保护。乡愁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留住乡愁"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能为充满人性关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 . , 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是内心深处一份最柔软的情感,是一种精神需求。新型城镇化要记住的"乡愁",一方面是要保护好家乡的历史文化、历史记忆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是要保留好这些地方文化基因,传承乡土文明。"留住乡愁"的前提是加强文化保护。乡愁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保护传统村镇文化遗产和风貌,保留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打造文化品牌与特色景观等方式,达到满足城镇化居民家乡情感、生活情感、历史情感、文化情感等精神需求的目的。"留住乡愁"的关键是大力开展特色小城镇的建设,以就地城镇化为依托,"满天星斗式"的小城镇分布格局与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之一。"湖湘风情旅游小镇"建设是"留住乡愁"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能为充满人性关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创造一个真正充满诗意的美丽家园。 |
[11] | . , 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极为迫切.目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着法律定位不明、保护对象混乱、保护手段有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法,解决传统村落的法律定位、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规划等基本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定长效机制.同时,还应鼓励通过地方立法来保护传统村落,包括改变传统村落富集地区的城镇化考核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保护、制定地方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准等. . , 传统村落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极为迫切.目前的传统村落保护存在着法律定位不明、保护对象混乱、保护手段有限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由全国人大制定一部有关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法,解决传统村落的法律定位、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规划等基本问题,为传统村落保护制定长效机制.同时,还应鼓励通过地方立法来保护传统村落,包括改变传统村落富集地区的城镇化考核方式、对传统村落进行分类保护、制定地方传统村落的保护标准等. |
[12] | . ,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 , 快速城镇化和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文化衰落现象,已经成为制约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紧迫问题.以乡村文化保护为主线,通过综述乡村文化的研究进展,围绕城镇化和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是“繁荣”还是“衰落”、是“原真”保护还是“创新”利用、是景观“美化”还是文化“重构”等学术争论的焦点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保护利用和恢复重构的研究思路、研究方向及主要科学问题.强调应运用区域性、综合性的地理思维和人地关系的视角,综合集成多学科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与现代技术,聚焦引领性科学问题,关注城镇化对乡村文化胁迫效应测度及其影响过程与机制分析,重视乡村文化的科学保护、旅游活化利用、旅游村镇化与村镇旅游化、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多元价值提升,运用社区恢复力理论构建乡村文化恢复模型,依据文化基因、乡愁记忆等理论和建构主义方法确定乡村文化重构内涵,构建符合中国乡村特点的文化重构模式,从而为乡村振兴、乡村文化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为国内****进行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
[13] | . , "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措施,两大战略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高度一致的,不能把它们彼此孤立割裂开来,要全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处理好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关系。本文从"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战略路径三个层面阐述两大战略的重要性、相互关系、协调推进,以期促进两大战略的联动发展。 . , "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措施,两大战略是相互交叉、彼此融合、高度一致的,不能把它们彼此孤立割裂开来,要全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处理好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关系。本文从"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动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战略路径三个层面阐述两大战略的重要性、相互关系、协调推进,以期促进两大战略的联动发展。 |
[14] | . , 当前,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均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这将对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区域发展带来极为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分别是面向国际和国内视野的着力转型升级的新倡议和新战略,两者之间如何形成互动和融合发展是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和当前若干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对新型城镇化的可能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对“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时代背景与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全球城镇体系变化格局及其新发展,“一带一路”的空间路线图设计,与周边国家六大走廊的城镇网络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参与“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节点城市和门户城市等遴选与方案设计,以及注意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风险防范研究等。 . , 当前,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均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这将对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区域发展带来极为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分别是面向国际和国内视野的着力转型升级的新倡议和新战略,两者之间如何形成互动和融合发展是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梳理了近年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和当前若干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对新型城镇化的可能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对“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了推进“一带一路”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几个重要议题,包括:时代背景与融合发展的互动机制,全球城镇体系变化格局及其新发展,“一带一路”的空间路线图设计,与周边国家六大走廊的城镇网络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参与“一带一路”的枢纽城市、节点城市和门户城市等遴选与方案设计,以及注意推动国际合作中的风险防范研究等。 |
[15] | |
[16] | . , 新的城镇化与古镇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既矛盾又要统一的大问题,也是非解决不可的大事情。本文就在现实进行时中的若干原则性问题提出看法,其目的在于确保古镇古村落在新的城镇化中的安全。 . , 新的城镇化与古镇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既矛盾又要统一的大问题,也是非解决不可的大事情。本文就在现实进行时中的若干原则性问题提出看法,其目的在于确保古镇古村落在新的城镇化中的安全。 |
[17] | . , Work by historians, geographers and others has examined the role of memory and of commemoration in understanding social meaning and identity. Memory has been shown to be an active constituent of the ways in which meaning is invested in space and plac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appeal to memory in Donald MacLeod's Gloomy Memories in the Highlands of Scotland, a text written to understand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change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Scottish Highlands and, in revised form, to counter the alternative views expressed in Harriet Beecher Stowe's Sunny Memories. In discussing MacLeod's use of memory in Highland history and with reference to examples of memory's use in texts and other representation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debates on how memory ‘works’ in geography and in history. |
[18] | . ,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aradox of creativity in the 21st century city. More specifically, I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icially sanctioned and alternative forms of mnemonic narratives. While public memory is always a work of creativity, its most publically visible form is often discursively situated as natural. My research in another context has led me to consider landscapes of alternative memories. This paper marks an attempt to situate Toronto’s the Missing Plaque Project into the conceptual literature on landscapes of popular memory and creativity in the city. The Missing Plaque Project uses posters to excavate little known and unpleasant, but politically significant stories of Toronto’s past. Material form and content are crucial in exploring the ability of these projects percolate into ‘official’ acceptability. Furthermore, access to public space becomes a crucial consideration in accessing public memory. The liminality that public space offers is disappearing as Toronto’s public spac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hostile to the kinds of creative use upon which the Missing Plaques Project depends. |
[19] | . , 采用"景观基因法"研究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特点,是对文化地理学关于"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景观之所以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景观形成的文化基因的不同,尤其是传统的原始图腾、民间傩戏、宗教信仰以及地方文化等因素对景观基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掌握聚落景观要素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聚落景观的识别系统,有助于区域景观建设和文化多样性保护. . , 采用"景观基因法"研究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外在表达及其传承特点,是对文化地理学关于"文化景观"理论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景观之所以千差万别、多姿多彩,其根本原因在于影响景观形成的文化基因的不同,尤其是传统的原始图腾、民间傩戏、宗教信仰以及地方文化等因素对景观基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掌握聚落景观要素的基本构成的基础上,建立区域聚落景观的识别系统,有助于区域景观建设和文化多样性保护. |
[20] | |
[21] | . , 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人们的乡愁情感。但随着城镇化及其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使得这些记忆正面临巨大冲击。就此展开研究,对于乡村规划和发展、乡村记忆保存和传承等意义重大。归纳出集体记忆的社会选择性、动态重构性、媒介依赖性等属性后,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三要素的研究框架,即主体(记忆者)、客体(记忆对象)、时间,借助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60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探讨主体诉求及其相应的情感特征、客体如何承载传统价值以及时间演变中村落发展阶段划分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三者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最后结合乡村规划和乡村旅游提出建议。 . , 传统村落的集体记忆承载着村庄的文化传统与人们的乡愁情感。但随着城镇化及其带来的大规模人口迁徙,使得这些记忆正面临巨大冲击。就此展开研究,对于乡村规划和发展、乡村记忆保存和传承等意义重大。归纳出集体记忆的社会选择性、动态重构性、媒介依赖性等属性后,构建传统村落集体记忆三要素的研究框架,即主体(记忆者)、客体(记忆对象)、时间,借助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60个典型的中国传统村落,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探讨主体诉求及其相应的情感特征、客体如何承载传统价值以及时间演变中村落发展阶段划分等问题。并初步分析了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这三者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最后结合乡村规划和乡村旅游提出建议。 |
[22] | . ,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 , 应不应记忆?能不能记忆?愿不愿记忆?让不让记忆?记忆存在于真实前行的生活,是活着的,不是死去的;记忆不是唯精英权贵,草根民众记忆亦弥足珍贵;珍视记忆中蕴含的历史文脉,但记忆的保护不等同于遗产的保护,亦应正视记忆与现代发展存在的某些不相容;记忆不是虚幻之谈,而是文化自信、城乡复兴的源泉。时间之河不会回淌,改变了的城乡空间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今天对城乡未来的反思本质上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思。结合国际研究的比较,针对中国当下的语境,就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规划、建筑、文物、旅游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讨论在此交汇。伴随着城乡社会的不断变化,记忆和乡愁的保存和发展是为了展现过去的历史,适宜今天的生活,愉悦未来的创造。 |
[23] | . , 传统聚落景观区划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是文化景观区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本身存在的地域性、系统性、稳定性、发展性、一致性、典型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本方案以传统聚落景观"意象"(Image)的内部相似性为前提,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作为景观区域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其他原则,如环境制约性原则、文化主导性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面的覆盖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等,将全国聚落景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和76个景观亚区。以往关于文化区的识别,主要从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的;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区的识别,主要是从景观基因的角度进行的。区域景观基因成为判断传统聚落景观区的核心要素。通常情况下,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判别,可以重点从心理要素、生态要素、美学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时序要素等6个方面入手。 . , 传统聚落景观区划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是文化景观区划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中国传统聚落景观本身存在的地域性、系统性、稳定性、发展性、一致性、典型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本方案以传统聚落景观"意象"(Image)的内部相似性为前提,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作为景观区域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其他原则,如环境制约性原则、文化主导性原则、地域完整性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面的覆盖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等,将全国聚落景观初步划分为3个大尺度的景观大区、14个景观区和76个景观亚区。以往关于文化区的识别,主要从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的;关于传统聚落景观区的识别,主要是从景观基因的角度进行的。区域景观基因成为判断传统聚落景观区的核心要素。通常情况下,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的判别,可以重点从心理要素、生态要素、美学要素、环境要素、文化要素、时序要素等6个方面入手。 |
[24] | . , 文化地理****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塑放在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下,就可以发现地方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封闭的地点,在本土、全国以及跨国空间中呈现不同的表述。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遗产生产对地方认同变迁影响的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观察法与访谈法等,阐述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分析开平作为"碉乡"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遗产申报和维护使碉楼被硬性确立为地方的象征,具有高度符号化的特点;"碉乡"形象在居民地方认同中的展开并不完整;"碉乡"在历史延续中存在着多重割裂;"碉乡"的空间边界既明确又封闭。 . , 文化地理****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塑放在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下,就可以发现地方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封闭的地点,在本土、全国以及跨国空间中呈现不同的表述。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遗产生产对地方认同变迁影响的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观察法与访谈法等,阐述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分析开平作为"碉乡"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遗产申报和维护使碉楼被硬性确立为地方的象征,具有高度符号化的特点;"碉乡"形象在居民地方认同中的展开并不完整;"碉乡"在历史延续中存在着多重割裂;"碉乡"的空间边界既明确又封闭。 |
[25] | . , 地域文化是传统民居特色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萱洲古镇为例,以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分别从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外立面、细节装饰等方面分析当地湖湘传统民居特色,指出萱洲古镇传统民居特色在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提出确定原则、分区控制、要素传承的措施方法,以期能为湖湘传统民居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地域文化是传统民居特色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萱洲古镇为例,以传统民居的继承与发展为切入点,分别从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外立面、细节装饰等方面分析当地湖湘传统民居特色,指出萱洲古镇传统民居特色在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提出确定原则、分区控制、要素传承的措施方法,以期能为湖湘传统民居特色的继承与发展、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26] | . ,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村落快速消亡,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已成为共性问题。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将出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 ,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然而,长期以来,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传统村落快速消亡,千村一面、万村一貌的“特色危机”已成为共性问题。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将出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
[27] | . , 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而且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更快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数量多,类型丰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就是要综合利用测绘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物理和化学等技术手段获取文化遗产的现状数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记录、监测、修复、重建和再创,实现数字存档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其空间形态和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 , 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推进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不仅可以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而且让文化遗产得到更好更快更广泛的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村镇数量多,类型丰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就是要综合利用测绘技术、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物理和化学等技术手段获取文化遗产的现状数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记录、监测、修复、重建和再创,实现数字存档和再利用,最终实现其空间形态和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