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ath dependence and relationship chang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analysis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03 to 2015
MIZefeng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18-03-4
网络出版日期:2018-10-20
版权声明:2018《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所有
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
展开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0
PDF (845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主旨聚焦:新时期中国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机遇与挑战。从路径依赖的视角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聚焦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的各系统间的复杂联系,是当前生态文明研究的重要补充。
1 引言
诸多研究成果证明了路径依赖在区域发展中真实存在[1],而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高级人类文明形态[2],是当前区域发展的目标。宓泽锋、曾刚等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达到高水平协调的生态文明形态的地区极为缺乏[3,4],说明中国各地区总体上仍需要突破当前的发展状态,通过路径创造实现并达到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态。由此,对当前中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程度、影响因素及表现形态进行研究极为必要。路径依赖是指在考虑时间和历史等因素的情况下,区域发展中的某一或某些系统(包括技术、经济、社会等)在某一特定的路径上自我强化的现象[5]。而区域锁定则是指区域现有的路径与系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过去原有的路径、结构相似,形成锁定现象[6]。路径依赖的研究多依赖于具体案例,Grabher在研究鲁尔区的案例中,将由路径依赖导致的区域锁定归因为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政治性锁定[7]。此后,路径依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David进一步指出制度和技术是形成路径依赖的两个主要方面[8]。尹贻梅等通过总结文献,认为地方发展不仅存在技术路径依赖、制度路径依赖,还存在关系路径依赖[6]。从经济地理学视角探讨路径依赖也早已有之,主要集中在区位选择[9]、集聚与产业集群成长[10,11]、区域发展[12]等方面。但总体而言,相较于经济管理等领域,经济地理学领域对路径依赖理论的研究仍相对较少[6]。路径依赖与区域锁定无关于效率,只是一种区域发展的现象,但长时间的区域锁定不利于地区的转型发展,如改革开放后极为成功的“温州模式”,在进入21世纪后由于存在严重的区域锁定,使得其转型发展面临一系列困难和挑战[13]。
现阶段已有****从制度视角出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研究,李仙娥等认为地区建设中存在“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路径依赖,以及生态文明制度的路径依赖与思维惯性[14]。在当前中国大部分城市面临转型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问题,更应聚焦于通过何种方式能够突破路径依赖带来的区域锁定、实现路径创造。“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像一对“孪生胎”[15],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而结构是区域发展转型的重要表征,在城市转型发展中,核心问题就是突破产业结构的锁定[15],于生态文明建设而言,生态文明建设转型的重要表现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各层面的组成结构变化。基于此认识,本文从结构锁定的视角去检验区域生态文明的路径依赖程度以及建设的成效。
马世骏等指出,不同于孤立的单一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16],生态文明的路径依赖问题亦应如此。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交互性与复杂性,协同、协调发展成为生态文明研究的热点领域[17,18,19];而通过网络、关系视角重新解析路径依赖问题是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20]。因此,在对长江经济带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状态描述评价的基础上,从生态文明各层面结构变化的角度对路径依赖程度进行测算,并侧重于从关系变化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丰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研究,为绿色转型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
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地区,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21],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对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巨大的中国而言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选取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
2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欧阳志云指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在学界具有共识性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22]。本文将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生态文明评价的基础理论和依据,首先构建“自然”“社会”“生态”等三个一级系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的“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响应(response)”模型(“PSR”模型),能够进一步反应系统内部的逻辑关联,并广泛应用于指标体系构建上[23],因此在三个一级系统下面各分“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层面,共得到9个二级层面;而后,为每个层面遴选两个代表性指标,以此作为生态文明的评价依据。借鉴曹斌等对国内外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的综述性研究[24,25,26],本文从相关的代表性指标体系中筛选出合适指标,并结合中国各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所施行的指标体系,共参考指标体系32个,其中国外8个,国内24个,分别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环境可持续性指标》《英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指标体系》《德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真实进步指标》《环境绩效指标》《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等8个国外指标体系;15个生态省规划纲要指标体系,包括浙江、河北、江苏、福建、黑龙江、山东、吉林、四川、河南、海南、广西、湖北、辽宁、安徽、天津;《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2007)、《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市建设指标体系》(2013)、《绿色城市评价指标》(2017)等3个指标体系;丽水、杭州、武汉、厦门、南京、贵阳等6个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在借鉴32个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以下原则筛选出合适的指标:① 适宜性原则。根据本文建立的框架,选择“污染物排放”“生态环境基础”“资源利用”等三方面的指标来分别表示自然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选择“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水平”“经济活力”等三方面的指标来分别表示经济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选择“就业与人口压力”“生活水平”“教育与社会保障”等三方面的指标分别表示社会系统的压力、状态、响应。② 高认可度原则。在符合适宜性原则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在32个指标体系中出现次数高的指标,以体现选用指标的受认可程度。③ 可行性原则。由于地级市尺度的数据获取难度较高,剔除了难以获取数据的指标。同时本文将相近含义的指标进行了合并,如“在校大学生数”“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均反应高等教育水平,出现指标的次数均计入最终选用的指标“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中。由此得到指标体系如(表1)。
Tab. 1
表1
表1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Tab. 1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系统 | 层面 | 指标 | 功效性 | 出现次数 |
---|---|---|---|---|
自然 | 压力 | N1: 人均SO2排放量(t/人) | 负 | 28 |
N2: 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万t/人) | 负 | 25 | ||
状态 | N3: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 正 | 27 | |
N4: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替代指标:地均工业粉尘排放量) | 正 (负) | 26 | ||
响应 | N5: 单位GDP能耗(tce/万元) | 正 | 23 | |
N6: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正 | 20 | ||
经济 | 压力 | E1: GDP增长率(%) | 正 | 19 |
E2: 工业企业平均利润额(元) | 正 | 13 | ||
状态 | E3: 第三产业占比(%) | 正 | 19 | |
E4: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 正 | 16 | ||
响应 | E5: 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 | 正 | 10 | |
E6: 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GDP比例(%) | 正 | 7 | ||
社会 | 压力 | S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负 | 15 |
S2: 城镇登记失业率(%) | 负 | 11 | ||
状态 | S3: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正 | 16 | |
S4: 恩格尔系数(%) | 负 | 13 | ||
响应 | S5: 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 | 正 | 14 | |
S6: 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 | 正 | 13 |
新窗口打开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进行数据搜集时发现2003年之后相关指标的数据才具有较强的可得性,而2015年之后的数据仍有较多指标数据未发布,因此研究时间段选为2003-2015年。至2015年长江经济带共有110个地级市,由于毕节市、铜仁市的数据连续性较差,本研究不将其纳入研究范围之中,因此共研究长江经济带内108个地级市。3.1 数据来源
主要数据来源为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通过查找各地级市统计局官网、官方报道等渠道得到,或根据线性拟合估计得到。最终得到2003-2015年共108个地级市的18个指标数据。3.2 数据标准化处理
聚焦于年度比较,首先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所有年度的统一标准化处理,由于计算中涉及到增长率的计算,因此需将指标标准化数值控制在0~1之间(不含0和1),故采用以下标准化方式:式中:Sit为城市i在年份t的指标数值Xit的标准化后的值;Xmin为指标X在2003-2015年的最小值;Xmax为指标X在2003-2015年的最大值。
3.3 指标权重处理
由于重点测度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区域路径依赖以及各系统间的关系变化,各层面关系的比较应当基于平等原则进行分析,因此本文认为各系统以及下属各层面具有同等重要性,18个指标的权重均为1/18。4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依赖测度
多年平均数据有利于增加数据的稳定性,并且更能够反映某一阶段的整体特征。考虑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中国经济建设逐渐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中国的整体发展影响巨大,而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重大,因此将研究时段的生态文明建设分为三个阶段:2003-2007年为第一阶段,2008-2011年为第二阶段,2012-2015年为第三阶段。区域生态文明建设9大层面的组成结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表征,各系统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而结构变化则可以直观的反映区域各系统建设的程度。同时,若区域陷入了极强的路径依赖当中,则区域原有的生态文明组成结构难以改变;而若区域实现了路径创造,则必然会导致原有的生态文明组成结构发生变化。基于此,本文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变化来衡量生态文明的路径依赖程度。
4.1 测度方法
从指标体系中的9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相似程度进行测度,皮尔逊相关系数能够良好地测度两个数列之间的拟合程度,用某一区域两个时期的9个层面的数值作为两列数列,则可以测度该区域两个时期结构的接近程度。由于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均在发展,为进行有效度量,本文从地区各层面能否摆脱在长江经济带中的相对位置的角度进行结构相似程度的测度。首先,对地区各层面的数据进行排序,再对地区不同阶段的9个层面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并同时也对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下属的三个层面的相关系数进行测度,以确认地区三大系统的结构相似程度。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来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相似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Pk(x, y)表示城市k在x阶段和y阶段的相关系数;xi表示城市k在x阶段指标i的数值;yi表示城市k在y阶段指标i的数值;n代表指标的个数,城市整体的相关系数测度时n=9;测度经济、社会、自然系统的相关系数时n=3。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不同阶段的相关程度。皮尔逊相关系数绝对值的取值范围为[0, 1],0表示被计算的两者完全独立,1表示被计算的两者完全相关,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则表示被计算的两者之间相关性越强。根据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对相关系数进行阈值划分,借鉴介科伟的研究[27],将相关系数划分为四个层次:
4.2 路径依赖的类型及程度分布
由于文中一个阶段的时间跨度为4~5年,本文认为结构相似度在中度及以上相关(从图1中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相似度普遍较强,表明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从整体相关系数来看,在第一、第二阶段强相关的城市数为52个,中等相关的城市数为42个,中等及以上相关的城市占比高达87.04%;在第二、第三阶段强相关的城市数有49个,中等相关的城市数有47个,中等及以上相关的城市占比依旧高达88.89%。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长江经济带地级市路径依赖的程度及类型
-->Fig. 1The degree and type of the path-dependence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从锁定类型上看,路径依赖带来的锁定依旧表现显著。代表全系统锁定的“类型八”是占比最大的类型,在第一、第二阶段属于“类型八”的城市有56个,在第二、第三阶段有54个,占比极大;其次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锁定最为显著,平均有20个城市属于“类型六”;经济系统是三大系统中最不容易出现锁定的系统,而社会系统的锁定最为显著:经济系统相关的锁定类型“类型三”“类型五”“类型七”“类型八”的平均城市数为82个,而自然系统相关锁定类型“类型二”“类型五”“类型六”“类型八”的平均城市数为90个,社会系统相关锁定类型“类型四”“类型六”“类型七”“类型八”的平均城市数为92个;单个系统锁定一直占比较小,“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的平均城市数为11个城市,占比仅为10.19%。
综上所述,短期内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锁定现象显著,表明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意味着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城市受到较强的区域生态文明基础的影响,结合自身情况、长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上的突破是最为理性的方式。而从锁定的形式上来看,社会系统锁定最为显著,其次是自然系统锁定,经济系统锁定最不显著。
5 路径依赖的影响因素与锁定地区的内部关系变化
本文对何种因素更容易造成路径依赖进行探究。首先,各城市在各层面的不同表现有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路径依赖,因此探究了路径依赖与各层面表现之间的关系;其次,各系统、层面间的互动关系是复合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探讨结构相似程度高的地区在系统间关系变化上的不同具有重要意义。5.1 路径依赖与各层面表现的关系
由于表示结构相似度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以及各层面的基础数据均来自于相同的18个指标,不适宜用回归分析,因此本文仅通过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初步探讨路径依赖程度与各层面表现之间的关系。表2结果显示,在2003-2015年间,地区的经济、社会系统基础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构相似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具体而言,经济压力(表征经济增长状态)、经济响应、社会状态、社会响应均对结构相似度呈现正相关,可能会加剧区域锁定,这说明在研究时间段内,长江经济带中经济、社会系统基础越占优势的地区越不倾向于改变自身的发展路径。而自然系统的基底情况对路径依赖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了自然系统的基底情况并不会严重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
Tab. 2
表2
表2各阶段结构相似度以及与各层面之间的相关分析
Tab. 2The degree of structural similarity at each stage 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ith each level
第一阶段基底 |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结构相似度 | 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结构相似度 | 各阶段增长率 |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结构相似度 | 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结构相似度 |
---|---|---|---|---|---|
自然压力 | -0.042 | -0.09 | 自然压力增长率 | 0.405*** | -0.067 |
自然状态 | 0.013 | 0.016 | 自然状态增长率 | -0.028 | -0.08 |
自然响应 | 0.043 | 0.023 | 自然响应增长率 | 0.153 | -0.181* |
经济压力 | 0.253*** | 0.272*** | 经济压力增长率 | -0.227** | 0.121 |
经济状态 | 0.098 | 0.134 | 经济状态增长率 | 0.016 | 0.174 |
经济响应 | 0.199** | 0.087 | 经济响应增长率 | -0.099 | 0.027 |
社会压力 | -0.156 | -0.105 | 社会压力增长率 | 0.045 | -0.036 |
社会状态 | 0.172* | 0.205** | 社会状态增长率 | 0.032 | 0.136 |
社会响应 | 0.192** | 0.225** | 社会响应增长率 | -0.311*** | -0.244** |
新窗口打开
从变化情况来看,自然压力增长率对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结构相似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自然压力(表征污染物排放)的改善在总体上会增加路径依赖的程度,这可能是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阶段性所导致的。当前中国尚未达到绿色高水平发展的状态,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尚未产生较强的联动、带动效应,因而在资源投入到污染物排放以实现自然压力上的改善同时,其他层面变化的难度加大,路径依赖程度加深。而从不同阶段的系数及显著性上可以看出,自然压力增长率与路径依赖的正相关性正在减弱。自然响应(表征资源利用效率)、经济压力(表征经济增长)、经济响应、社会响应的增长率对结构相似度的影响均为显著负相关,这说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总体上对地区突破路径依赖、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创造具有积极作用。
5.2 锁定地区各层面关系的变化与比较
生态文明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各系统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因此有必要对结构锁定程度高的地区的内部关系变化进行关注。本文以地区的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的结构锁定度为标准,认为第一阶段与第三阶段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大于0.5的地区在2003-2015年中存在着较强的结构锁定,得到锁定城市41个。通过回归分析来刻画三大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以此来刻画与比较锁定城市与长江经济带全部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内部关系变化与区别。本文对数据进行了VIF检验,各指标的VIF值均小于5,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因此通过普通OLS回归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内部关系进行检验。从表3中可以看到,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各系统相互关系仍不紧密,即便是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增长关系中,显著相关关系仍不多,说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但相较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增长关系,有了较大的进步。
Tab. 3
表3
表3不同阶段长江经济带与锁定地区的内部相互关系变化
Tab. 3Changes in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the lock-in area at different stages
变量 | 第一阶段(2003-2007年)与第二阶段(2008-2011年)内部关系 | |||||||
---|---|---|---|---|---|---|---|---|
自然系统增长率 | 经济系统增长率 | 社会系统增长率 | ||||||
长江经济带 | 锁定地区 | 长江经济带 | 锁定地区 | 长江经济带 | 锁定地区 | |||
自然压力增长率 | - | - | -0.552 | 0.175 | -0.103 | 0.201 | ||
- | - | (0.464) | (0.637) | (0.173) | (0.227) | |||
自然状态增长率 | - | - | -0.121 | -0.097 | -0.075** | -0.084** | ||
- | - | (0.074) | (0.094) | (0.023) | (0.033) | |||
自然响应增长率 | - | - | 0.458** | 0.602** | -0.080 | -0.053 | ||
- | - | (0.224) | (0.263) | (0.088) | (0.100) | |||
经济压力增长率 | -0.062 | -0.070 | - | - | -0.142 | -0.217 | ||
(0.090) | (0.118) | - | - | (0.128) | (0.147) | |||
经济状态增长率 | -0.019 | 0.031 | - | - | 0.006 | 0.028 | ||
(0.017) | (0.024) | - | - | (0.024) | (0.031) | |||
经济响应增长率 | -0.002 | 0.002 | - | - | 0.001 | 0.002 | ||
(0.005) | (0.006) | - | - | (0.007) | (0.007) | |||
社会压力增长率 | -0.135*** | -0.151** | -0.088 | -0.011 | - | - | ||
(0.051) | (0.064) | (0.188) | (0.238) | - | - | |||
社会状态增长率 | -0.073 | -0.116 | 0.048 | -2.095** | - | - | ||
(0.064) | (0.319) | (0.235) | (0.932) | - | - | |||
社会响应增长率 | -0.018*** | -0.020*** | 0.013 | 0.016 | - | - | ||
(0.004) | (0.006) | (0.017) | (0.023) | - | - | |||
常数项 | 3.609*** | 3.448** | 10.100*** | 16.320*** | 6.565*** | 5.961*** | ||
(0.528) | (1.555) | (2.089) | (4.536) | (0.607) | (0.649) | |||
变量 | 第二阶段(2008-2011年)与第三阶段(2012-2015年)内部关系 | |||||||
自然系统增长率 | 经济系统增长率 | 社会系统增长率 | ||||||
长江经济带 | 锁定地区 | 长江经济带 | 锁定地区 | 长江经济带 | 锁定地区 | |||
自然压力增长率 | - | - | 0.127 | -0.085 | 0.052 | 0.154 | ||
- | - | (0.374) | (0.535) | (0.171) | (0.219) | |||
自然状态增长率 | - | - | 0.139* | 0.059 | 0.061* | 0.018 | ||
- | - | (0.077) | (0.103) | (0.037) | (0.043) | |||
自然响应增长率 | - | - | 0.300 | 0.427 | -0.073 | -0.092 | ||
- | - | (0.244) | (0.292) | (0.118) | (0.127) | |||
经济压力增长率 | 0.068 | -0.090 | - | - | 0.604*** | 0.829*** | ||
(0.151) | (0.211) | - | - | (0.229) | (0.302) | |||
经济状态增长率 | -0.008 | -0.016 | - | - | 0.044 | 0.046 | ||
(0.022) | (0.032) | - | - | (0.034) | (0.042) | |||
经济响应增长率 | 0.015** | 0.012 | - | - | -0.005 | 0.003 | ||
(0.007) | (0.009) | - | - | (0.011) | (0.012) | |||
社会压力增长率 | 0.032 | 0.0315 | -0.102 | -0.111 | - | - | ||
(0.033) | (0.049) | (0.109) | (0.171) | - | - | |||
社会状态增长率 | 0.485*** | 0.693*** | -0.353 | -1.091 | - | - | ||
(0.097) | (0.235) | (0.346) | (0.778) | - | - | |||
社会响应增长率 | -0.028** | -0.031* | 0.089** | 0.145** | - | - | ||
(0.012) | (0.018) | (0.037) | (0.056) | - | - | |||
常数项 | -2.708*** | -4.164*** | 10.110*** | 13.770*** | 3.665*** | 4.422*** | ||
(0.811) | (1.487) | (1.855) | (4.091) | (1.076) | (1.249) |
新窗口打开
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各系统增长关系中,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基本为负相关,说明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中各系统间的关系极不协调,竞争关系极为明显;而代表资源利用效率的自然响应增长率对经济系统增长率呈现正相关,系数在长江经济带尺度和锁定地区尺度分别为0.458**和0.602**,说明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对经济系统有显著的帮助。从锁定地区与全部地区的对比来看,在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中各系统的相互关系表现基本一致,但锁定地区在社会状态增长率对经济系统增长率上呈现显著负相关,系数为-2.095**,说明锁定地区在社会状态上的投入对经济系统造成了明显的负担,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比整个长江经济带要严重。
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中,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多方面呈现出相互促进作用,说明十八大对生态文明的内部关系改善具有显著影响。从整个长江经济带来看,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良性互动关系已经开始显现,经济响应增长率对自然系统增长率、自然状态增长率对经济系统增长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回归系数分别为0.015**和0.139*,特别是自然状态增长率对经济系统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意味着十八大后自然状态的改善开始能够吸引优质资源(如人才、资金等)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助力。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呈现既矛盾又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自然状态的改善对社会系统的进步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社会状态的进步也有利于自然系统的改善,但社会响应增长率对自然系统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回归系数为-0.028**,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响应与自然系统的改善当前均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去建设,存在竞争关系。社会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也逐渐显现,首先,经济压力增长率(表征经济增长)对社会系统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回归系数为0.604***,说明经济增长为社会系统建设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而社会响应增长率对经济系统增长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回归系数为0.089**,说明在社会响应上的改善已能够反哺经济系统的建设,为经济系统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从锁定地区来看,相较于整个长江经济带,锁定地区在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建设上明显落后于整个长江经济带,回归结果锁定地区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均不显著,说明锁定地区的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良性互动关系仍未显现;且锁定地区的自然状态增长率对社会系统增长率的影响也不显著,说明锁定地区对将自然状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社会优势上的能力较为落后。
6 结论与讨论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显示在短期内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较强的路径依赖效应,相邻两个阶段结构相似度的相关系数为中等及以上相关的城市占比达80%以上,因此各城市应当认清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短期内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跃升极为困难。在较强路径依赖效应的作用下,各城市应当注重加强并发挥地区的原有优势,以此为基础带动其他层面的循序发展。第二,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部互动关系有了极大改善,而新型良性互动关系的构建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生态文明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各系统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研究表明,锁定地区的互动关系建设要显著落后于整体区域,特别是未能协调好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锁定地区未能利用好自然优势来带动其他系统发展;而建设并利用自然系统,使之与经济、社会系统交融互动是现阶段国家强调建设自然生态的目标,也是生态文明时代中亟需建设的短板。研究结果表明不能建立生态文明新型良性互动关系的地区更容易陷入原有地区发展路径的关系锁定当中,无法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第三,基于各阶段结构相似度与各层面表现之间的相关分析,发现长江经济带中的经济、社会系统基础越占优势的地区越不倾向于改变自身的发展路径,表明长江经济带可能存在较强的认知锁定和功能锁定。但在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增长以及教育与社会保障上的进步是地区突破路径依赖的重要助力,能够显著降低路径依赖程度。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新型的绿色技术是重要手段(连接自然系统与经济系统),资金是重要保障(为各项行动提供财政支持),而教育与社会保障是突破认知锁定的重要方面(帮助国民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和行动),这三方面的提升均有利于改善系统间的互动关系。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 |
[2] | . , 生态文明本身蕴涵着价值观转向,要求实现从对自然单一的工具价值认识转换到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 , 生态文明本身蕴涵着价值观转向,要求实现从对自然单一的工具价值认识转换到对自然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
[3] | . , 通过结合熵权TOPSIS法和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1我国自然系统的建设相对缓慢,生态文明整体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其他系统的影响;2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省份极为缺乏,协调度高的省份总体水平普遍不高;3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经济系统的促进作用变弱,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作用得到加强。 . , 通过结合熵权TOPSIS法和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1我国自然系统的建设相对缓慢,生态文明整体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其他系统的影响;2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省份极为缺乏,协调度高的省份总体水平普遍不高;3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经济系统的促进作用变弱,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作用得到加强。 |
[4] | . , 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从生态文明和发展潜力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发展潜力模型,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生态文明特征差异明显,东部为经济、社会系统优势区,中部为相对协调区,西部为自然系统相对优势区;(2)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格局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3)协调发展地区整体上表现出最佳的生态文明发展潜力,协调发展应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 , 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江经济带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从生态文明和发展潜力的内涵出发,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发展潜力模型,并对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生态文明特征差异明显,东部为经济、社会系统优势区,中部为相对协调区,西部为自然系统相对优势区;(2)当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格局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3)协调发展地区整体上表现出最佳的生态文明发展潜力,协调发展应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
[5] | . , . , |
[6] | . , 路径依赖是理解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地理学涵义。但相对于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路径依赖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路径依赖理论的起源及其在技术变迁、制度变化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扩展;回顾了该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引入及其发展;并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演化的机理。本文认为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路径依赖效应:一种是以企业衍生、聚集经济为驱动力的路径依赖;一种是由于过度专业化、忽略外部联系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即锁定。最后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经济地理里路径依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 路径依赖是理解经济社会系统演化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地理学涵义。但相对于在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路径依赖理论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系统梳理了路径依赖理论的起源及其在技术变迁、制度变化与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扩展;回顾了该理论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引入及其发展;并重点探讨了如何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区域经济演化的机理。本文认为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路径依赖效应:一种是以企业衍生、聚集经济为驱动力的路径依赖;一种是由于过度专业化、忽略外部联系而导致的路径依赖,即锁定。最后文章还分析了现有经济地理里路径依赖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7] | . , |
[8] | . , No abstract is available for this item. |
[9] | . , . , |
[10] | . , 西方新经济地理学是西方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理论形成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文章认为其形成机制有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和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等,其形成过程有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相互作用、累积循环效应和产业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并对此进行了理论阐释。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构,虽然并没有得到同样在关注空间集聚的经济地理学家的认可,然而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丰富了国际经济学中的跨国企业的区位理论,另一方面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 , 西方新经济地理学是西方一些主流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理论形成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研究,文章认为其形成机制有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和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等,其形成过程有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的相互作用、累积循环效应和产业区位形成的历史偶然性,并对此进行了理论阐释。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活动空间集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建构,虽然并没有得到同样在关注空间集聚的经济地理学家的认可,然而其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丰富了国际经济学中的跨国企业的区位理论,另一方面丰富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
[11] | . ,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在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的动态交互作用下实现的。通过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试图以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来挖掘决定分工深化、知识创造的因素,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及其影响集群成长的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集群是解决"分工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冲突"的一种高效产业组织模式,也是同时实现劳动分工协调与知识协调的一种高效协调机制;市场需求扩大、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扩散之间互动引致的收益递增和集群租金,构成了集群成长的关键机制。而在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中,政府的强力推动、地方创业家的兴起、知识传播通道的建构发挥着关键作用。 . ,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在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的动态交互作用下实现的。通过河南省鄢陵县花木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试图以演化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来挖掘决定分工深化、知识创造的因素,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的关系及其影响集群成长的机制。研究发现,产业集群是解决"分工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冲突"的一种高效产业组织模式,也是同时实现劳动分工协调与知识协调的一种高效协调机制;市场需求扩大、分工深化、知识创造与扩散之间互动引致的收益递增和集群租金,构成了集群成长的关键机制。而在分工深化与知识创造中,政府的强力推动、地方创业家的兴起、知识传播通道的建构发挥着关键作用。 |
[12] | . , <p>从路径创造和尺度政治的复合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惠州的发展历程重新进行了梳理,探讨惠州区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路径创造及其中的尺度政治。惠州区域发展中存在由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的转变,并且尺度政治是实现路径突破的主要策略。在惠州发展路径创造的尺度政治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尺度上推的能动主体,而中央政府则掌握着对尺度体系的控制权力。珠三角核心区利用自我强化的结构性作用建构尺度固定,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劳动分工结构;而作为外围地区的惠州则动员外界组织、组建外部联盟进行尺度上推,并由此实现了发展路径的创造。广东惠州的案例研究发现边缘地区可以通过尺度政治的策略尝试打破由中心地区支配的非均衡发展状态,这一结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及路径创造理论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 . , <p>从路径创造和尺度政治的复合视角对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惠州的发展历程重新进行了梳理,探讨惠州区域发展中的路径依赖、路径创造及其中的尺度政治。惠州区域发展中存在由路径依赖到路径创造的转变,并且尺度政治是实现路径突破的主要策略。在惠州发展路径创造的尺度政治过程中,地方政府是主导尺度上推的能动主体,而中央政府则掌握着对尺度体系的控制权力。珠三角核心区利用自我强化的结构性作用建构尺度固定,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劳动分工结构;而作为外围地区的惠州则动员外界组织、组建外部联盟进行尺度上推,并由此实现了发展路径的创造。广东惠州的案例研究发现边缘地区可以通过尺度政治的策略尝试打破由中心地区支配的非均衡发展状态,这一结论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及路径创造理论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 |
[13] | . , Abstract: The Wenzhou Municipal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spearheading China' market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ts successful development trajectory, centered on family-owned small businesses embedded in thick local institutions, resembles Marshal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 (MIDs). However, with China' changing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intensifying competition, Wenzhou has been facing challenges. Since the late 1980s, Wenzhou has gone through two major rounds of restructuring (from family enterprises to shareholding cooperatives to shareholding enterprises), that have included four major types of strategic response: institutional change, technological upgrading, industrial diversification,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Firms in Wenzhou have gone through localization and delocalization, and locational choices reflect the dual destinations of globalizing cities and interior cities. The formation of new firms and clusters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mergers, acquisi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multiregional enterprises (MREs), some of which have relocated their headquarters and specialized functions to metropolitan areas, especially Shanghai and Hangzhou. More recently, Wenzhou' growth has slowed, leading some to questi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Wenzhou model. We argue that Wenzhou' development is in danger of regional lock-ins relational, intergenerational, and structural. Wenzhou' experience challenges the orthodox concept of MIDs and calls for "scaling up" regional development. |
[14] | . ,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国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法规,但是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受固有利益机制、产权机制以及制度变迁成本的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多重路径依赖现象与锁定效应,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应当从生态文明制度的顶层设计、市场机制以及制度体系创新等三个方面实现路径突破. . ,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我国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以及法规,但是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效果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受固有利益机制、产权机制以及制度变迁成本的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多重路径依赖现象与锁定效应,导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应当从生态文明制度的顶层设计、市场机制以及制度体系创新等三个方面实现路径突破. |
[15] | . ,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跟踪研究了淮北市工业结构演替过程,结果表明:淮北市产业结构锁定效应显著。在中兴期及以前时期,工业结构长期锁定在煤炭采掘、电力、纺织与服装加工、农副食品加工4个主要行业;进入衰退转型期后,以精细化工、建材加工、机械制造、金属冶炼与加工等为代表的接续替代行业兴起,工业结构逐步解锁。通过对淮北市工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工业行业集中系数、产出锁定系数、就业锁定系数演化的分析,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形成与演化会经历产业导入期、弱锁定期、中度锁定期、强锁定期、解锁期5个阶段,且各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相异。最后,从资源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产业政策因素以及观念因素6个方面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形成和演化的机理。 . ,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跟踪研究了淮北市工业结构演替过程,结果表明:淮北市产业结构锁定效应显著。在中兴期及以前时期,工业结构长期锁定在煤炭采掘、电力、纺织与服装加工、农副食品加工4个主要行业;进入衰退转型期后,以精细化工、建材加工、机械制造、金属冶炼与加工等为代表的接续替代行业兴起,工业结构逐步解锁。通过对淮北市工业结构相似性系数、工业行业集中系数、产出锁定系数、就业锁定系数演化的分析,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形成与演化会经历产业导入期、弱锁定期、中度锁定期、强锁定期、解锁期5个阶段,且各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相异。最后,从资源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产业政策因素以及观念因素6个方面分析了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锁定形成和演化的机理。 |
[16] | . , . , |
[17] | .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机制,分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研究了2008、2010、2012和2014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磨合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②从耦合协调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呈“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型态势;从相对发展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较城市化的相对发展状态呈“倒三角”态势.③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具有波动性,未来应注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稳定协调发展. . ,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机制,分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相对发展度模型,研究了2008、2010、2012和2014年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总体上处于磨合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②从耦合协调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呈“两头窄、中间宽”的梭型态势;从相对发展度来看,生态文明建设较城市化的相对发展状态呈“倒三角”态势.③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具有波动性,未来应注重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化稳定协调发展. |
[18] | . ,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东高西低的特征,并依据评价结果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东高西低的特征,并依据评价结果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19] | . ,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实证发现,中东部地区的福建、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优质协调发展,而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两者的协调度较低。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绿色化发展的理念、实施新型城镇化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 ,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必须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否则会迟滞双方的共同发展。实证发现,中东部地区的福建、浙江、广东、湖南等省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优质协调发展,而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两者的协调度较低。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绿色化发展的理念、实施新型城镇化资源环境保障战略,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
[20] | . , 路径依赖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令人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我们给出的制度网络结构中,节点制度和连接制度是依据一定的逻辑架构密切连接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网络结构。因此,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纳入网络结构中来,不仅考察制度演进中的依赖因素,还应考察网络结构中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制度因素对变迁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多重路径依赖的特征。本文基于制度网络结构框架剖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多重路径依赖、路径偏离、路径创造三个阶段,进而指出制度变迁具有摆脱单一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的可能性,并肯定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的能动作用。其意义在于,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的主体能动性,努力引导制度变迁的发展方向。 . , 路径依赖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令人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我们给出的制度网络结构中,节点制度和连接制度是依据一定的逻辑架构密切连接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形态的网络结构。因此,对制度变迁的研究可以纳入网络结构中来,不仅考察制度演进中的依赖因素,还应考察网络结构中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制度因素对变迁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多重路径依赖的特征。本文基于制度网络结构框架剖析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多重路径依赖、路径偏离、路径创造三个阶段,进而指出制度变迁具有摆脱单一路径依赖实现路径创造的可能性,并肯定变迁主体对制度变迁的能动作用。其意义在于,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改革开放和制度变迁中的主体能动性,努力引导制度变迁的发展方向。 |
[21] | . , . , |
[22] | . , 王如松先生毕生致力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生态学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导师马世骏先生共同创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开创了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新领域,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率先开展城市生态学与产业生态学研究,为生态学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基础发挥了引领作用。他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建设途径,探索了我国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王如松先生学术思想充满深邃的生态智慧、深厚的文化修养、富于科学远见的学术创新,所洋溢的爱国、爱民、爱科学的情怀,为后辈生态学工作者的楷模。 . , 王如松先生毕生致力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为生态学发展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与导师马世骏先生共同创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开创了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新领域,为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率先开展城市生态学与产业生态学研究,为生态学成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基础发挥了引领作用。他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建设途径,探索了我国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王如松先生学术思想充满深邃的生态智慧、深厚的文化修养、富于科学远见的学术创新,所洋溢的爱国、爱民、爱科学的情怀,为后辈生态学工作者的楷模。 |
[23] | . , . , |
[24] | . , . , |
[25] | . ,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实际应用的趋势。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不同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英国、瑞典、芬兰、德国、美国、瑞士、丹麦及中国等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新西兰玛努卡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西雅图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的云南省、海南省、山东省等省以及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山西交口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云南山区民族行政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发现如果在以西方文明为主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框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评判,那得到的结论本质上是区域现代化或城市化程度的反映,而不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评判。20多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筛选和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人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前沿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已经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向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构建。20多年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从理论探讨走向了实际应用的趋势。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不同尺度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指标体系、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英国、瑞典、芬兰、德国、美国、瑞士、丹麦及中国等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新西兰玛努卡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美国西雅图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国的云南省、海南省、山东省等省以及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山西交口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云南山区民族行政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发现如果在以西方文明为主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框架下进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和评判,那得到的结论本质上是区域现代化或城市化程度的反映,而不是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评判。20多年来,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6] | . , . , |
[2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