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重构模式——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9

陶慧1,2,, 刘家明1,, 虞虎1, 朱鹤1,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gion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TAOHui1,2,, LIUJiaming1,, YUHu1, ZHUHe1,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通讯作者:刘家明(1966- ),男,河南光山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地理、旅游度假区研究。 E-mail: liujm@igsnrr.ac.cn
收稿日期:2017-01-15
修回日期:2017-04-7
网络出版日期:2017-06-30
版权声明:2017《地理研究》编辑部《地理研究》编辑部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110)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2015-GM-07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陶慧(1983- ),女,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旅游地理、旅游资源规划研究。E-mail: cgcbleach@163.com



展开

摘要
旅游产业升级刺激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空间的拓展,旅游导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蓬勃生长,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由于缺少科学发展模式指导,旅游城镇化凸显出旅游地产投资过热、空间布局无序、整体乡村风貌受损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现实问题,亟需展开对旅游城镇化空间的综合整治,重构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旅游城镇化地区可以解构为旅游吸引物、小镇与乡村环境三类空间,呈现多元交互关系。根据ATR空间效益权衡组合的五种不同类型,总结出旅游城镇化空间的共同特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ATR视角的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模型,即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该模型强调空间效用适度集中,旅游小镇作为配套产业的集聚中心,可防止分散延展式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景区与乡村聚落实行分类调整,以保护区域整体生境质量。以福建马洋溪为例,在分析破碎化空间现状基础上,进行ATR空间优化重构,结果显示:旅游景区所占空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组团式格局,沿马洋溪河流分为三大组团;南部十里小镇作为旅游区唯一的商业配套核,也是本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乡村居民点分为保留修复型与迁并镇区型两类,以促进整体视觉环境得以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红线区严格控制。ATR单核联动式空间布局模型,不仅为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搭建了空间管理平台,更是为未来新型旅游城镇的空间合理布局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ATR;空间重构;概念模型;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the space of tourism has been expanded and the growth of the tourism-guided New-type Urbanization has been booming.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guidance of a scientific model,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actical issues, including excessive investment on tourism land, disorderly spatial layout, impaired rural style and ecosystem. Thus, it is urgent to apply the comprehensive remediation to the space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reconstruct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patial layout. The area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Attractions [A], Town [T] and Rural area [R], presenting the pluralistic interactive re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five different combination types of ATR space-efficient trade-offs, the authors summarize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ce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through the proposed model of the space restructuring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ATR, which is known as the single-core linkage spatial layout.This model stresses that the space effect should be reasonably concentrated so that the tourism town as the center supporting the industries can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 caused by scattered development and scenic spots and villages can be separated to maintain the quality of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aking Mayangxi,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ATR optimized reconstruction of spa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space fragmentation. As the results reveal, the space taken by tourism attractions presents the united pattern in vast areas, with three main united parts located along the Mayangxi. As the only tourist center with pillar industries, Shili town in the south is also the livelihood space of local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of the one with conservative remediation and the one merged into town, in order to best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the whole environment and strictly control the ecological red-line areas. The ATR single-core linkage spatial layout model not only constructs the space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the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but also provides the practical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spatial layout of a new tourist town in the future.

Keywords:tourism urbanization;ATR;spatial restructuring;conceptual model;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0
PDF (8870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陶慧, 刘家明, 虞虎, 朱鹤. 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重构模式——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J]. , 2017, 36(6): 1123-113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6010
TAO Hui, LIU Jiaming, YU Hu, ZHU He. The conceptual model of the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he region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J]. 地理研究, 2017, 36(6): 1123-113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706010

1 引言

多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旅游产业升级刺激需求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活动空间由传统景区向全域化拓展。在城镇化的刺激下,许多传统旅游目的地延伸出乡村与城镇相互渗透的新服务空间,凸显旅游城镇化空间的新型特性。自Mullins在1991年明确提出“旅游城市化”概念后[1],国外****集中从旅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2]、社区居民反应[3]与规划决策建立[4]等方面展开旅游城镇化的广泛研究,研究多从具体的案例出发[5],提炼出系统理论,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6]。20世纪末,中国开始展开旅游城镇化的研究[7],集中探讨内涵解析[8]、特征判定[9]、动力机制[10]、空间扩张[11]与特殊区域的发展模式[12]等内容。
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相对过去30年旅游经济的增长点一直是城市和乡村这两种分异的终端空间,未来中国旅游业的新支撑点将向小尺度空间的旅游镇域转移。相关****在城镇人口与空间的关系[13]、城市化与社会空间分异[14]、产业的空间力量[15]与区域内部空间重构[16]等相关方面均取得新的研究进展。空间分区方法也有相对丰富的成果,如状态空间法[17]、三维魔方图[18]、空间叠置[19]、统计综合法[20]等成为目前城镇空间管理的核心技术指导。国内****对旅游空间的研究,一般从区域、城市和吸引物三个层面展开,多偏向大中尺度区域[21]。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紧密度指数、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分形指数等空间结构度量指数、地统计和社会网络等[22-24]。针对空间布局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深受Clark游憩机会谱(ROS)理论[25]与GUNN社区吸引物综合体模型的影响[26],中国****更是结合各自学科进行理论创新,如LAC,VERP与CECOS(中国生态旅游机会图谱)等成了小尺度旅游空间的重要管理依据[27-29]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已有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① 传统研究多以城市或乡村的独立单元为对象,忽视了一类由区位、资源和环境等优势转化生长的乡村与城市相互渗透的旅游城镇化新空间;② 微观视角下旅游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研究几乎空白,缺乏对旅游景点、服务社区及乡村环境这三大要素的综合研究,长期偏向某一类空间要素而忽视其他[30]。旅游城镇化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大力支持,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快速推广。而与之相伴的是地产投资过热、各类建设用地混杂、空间布局无序、整体乡村风貌受损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凸显。可见,促使新生的旅游镇域空间有序延展,发挥更有效的生产和服务功能,创造更优美的游憩和居住环境,并兼顾城乡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本文首次关注旅游景点、旅游小镇(社区)以及乡村环境三大旅游城镇化空间组成要素,以福建马洋溪为例,在小尺度空间中探讨和验证三方面的问题:① 空间新特征:旅游吸引物(Attraction,简称A)、小镇(Town,简称T)与乡村环境(Rural,简称R)的空间关系与职能;② 空间权衡(Trade off)组合:旅游吸引物、小镇与乡村的空间效益权衡组合与不同类型的发展条件;③ 基于ATR的空间重构模型(Reconstruction Model):在旅游城镇化空间的ATR差异组合模式的共同特征的提炼上,找到科学的空间重构模式。

2 ATR视角解析

2.1 ATR空间属性

空间利用的多功能性是空间利用的核心属性,空间属性研究重点之一就是理清空间多功能间的互动关系[31]。ATR视角是基于旅游城镇化地区现实空间问题的传统理论嬗变与创新,重点考察“旅游吸引物、旅游小镇(亦指旅游配套服务区)与乡村环境”三大空间载体在旅游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异化与空间关联性。ATR视角关注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环境要素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类空间代表了新型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从而将研究重点由传统旅游目的地向旅游新区转移,而这类空间组织形式的发展正是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或旧城)聚落形态的主要转变途径,有着极高的发展前景与研究价值。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1ATR空间关系及其机理框架
-->Fig. 1The spatial relation and mechanism of ATR
-->

旅游吸引物、旅游小镇、乡村环境三者在地域空间中相对独立又互为依存(图1):① 旅游吸引物(A),或旅游景区,是目的地系统的核心节点,主要空间职能是承载游客的游览活动,创造旅游经济效益,是旅游目的地的生产空间。旅游资源以大分散和小集中为其空间特性。② 社区城镇(T)是目的地系统的服务核,是城镇化进程中由乡村聚落演化而来的旅游小镇,一方面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中转、公共设施与政策管理、商业服务等,满足本地居民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小镇存在已有的和潜在的吸引物,如公园、娱乐场所、展览馆、会议中心以及其他有游憩价值的宾馆、度假村等场所,承担着重要的旅游经济职能,与生产空间有重叠区。③ 乡村(R)是旅游城镇化地区的景观基底,是地方性景观意象的辐射区,与吸引物、社区城镇共同组成目的地景观系统,是旅游资源表现在人地关系特性上的差异性土壤,也是目的地系统的生态空间。核心功能是生态安全体系的建立与生态景观保育,包括乡野农田、林区、草地及水域等范围,还有特殊的生态红线区,如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度假时代的到来,模糊了传统景区的概念,以乡村为中心的全境化旅游,使得乡村旅游生产成为可能。④ 旅游吸引物作为景观节点,是旅游资源的集聚核心;旅游小镇作为景观基底,则外围延展;乡村环境作为服务中心由诸多村庄聚落包围,呈现向心聚合的形态特点。旅游吸引物、旅游小镇、乡村环境空间交叉协同性颇为显著,相对排他又具多元化,共同组成旅游区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系统[32]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2基于ATR的旅游城镇化地区空间重构模式图
-->Fig. 2The pattern diagram of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tourism urbanization area based on the ATR relationship
-->

2.2 ATR空间职能

空间单元的发展潜力与职能判断,随旅游发展模式、类型和尺度的不同而不同[33]。本文研究小尺度目的地,基于ATR视角,从自然程度、交通状况、游客密度以及设施强度四个方面判断旅游城镇化地区差异空间职能特征,如表1所示:
Tab. 1
表1
表1A-T-R空间职能特征判断
Tab. 1The judgment of spatial functions and features of A-T-R
空间类型 标准
自然程度交通状况游客密度设施强度
自然环境状况人工建设状况人文环境道路游径铺装离干道距离到达难度驾车时间载送方式道路系统程度接触人群接触机会规模程度
游憩型A程度较高中度改造比重较大少量硬质,多数自然铺装中等或偏远距离一般较快速方便机动和半机动车辆;畜力或人力乡村公路密度中等偏高游客和团队中等偏高一般中等偏高
城镇型T较少,程度低人工建筑多城镇社区水泥铺装路面多城市交通集散中心容易便捷机动和半机动车辆高等级公路游客集中,密度高团队和居民规模大,满足个体和团队完善
乡村型R绝大部分不明显人工改造乡村聚落自然状态较远偏僻通公路部分1.5小时以上步行不通公路游客少居民数量少


新窗口打开
表1看出,A类空间(游憩型)的空间职能在参与度与抗干扰性上处于中等;T类空间(城镇型)的空间状态抗干扰程度最高,人类活动密度最强;R类空间(乡村型)表现出生态脆弱性,承载力低的空间职能特征。旅游城镇化地区处于半自然半人工状态下的服务系统,介于自然旷野景观与都市人工景观之间,又融合两者基本要素体系,所以空间演变必然需要兼顾乡村、镇区与传统旅游开发中的吸引物三类因素。但如图1所示,ATR空间在小尺度目的地系统中不能被隔离理解为三类完全对立的空间类型,空间的复合型特征随着全域旅游发展更为凸显,在保证各类空间效用最大化基础上,A、T、R之间的空间耦合效应越来越明显。

2.3 ATR空间权衡组合模式

空间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建构、解构、重构,从而具有前所未有的新特性。从ATR视角来关注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要素组合,考虑三类空间效应价值高低的演变过程,以建立起对旅游地空间的再认识,这正是空间权衡视角下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研究核心。
空间权衡是指由于资源有限,特定空间属性间相互作用,即提高一种职能优势的同时,另外的职能优势受其影响随之变化[34]。它为新型空间提供一次重构组合的机会,最终目标在于满足多元需求并实现人类福利,不损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旅游吸引物、旅游小镇、乡村环境空间作为旅游区的三种空间类型,承担着空间差异效益的发展职责,需要权衡三方利益,使得空间效益最大化。因此,在旅游城镇化空间利用决策中权衡ATR三类空间效益的组合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发掘出不同模式下的共同特性与空间需求,成为空间重构的核心。
本文将A-T-R三类要素的优劣效益一一对应,组合成三维空间,划分出8个不同属性的象限[32],代表ATR空间效益权衡组合类型。经过分析,符合旅游城镇化地区特征的组合如表2所示五类空间模式:五个象限代表ATR优劣组合的空间类型分别为:① 第一象限:传统古镇(A优T优R优)。由于核心吸引物位于镇区中心,空间重叠性既要求高度保护,又可能出现环境矛盾。新镇区的出现是未来空间优化的趋势。② 第二象限:主题小镇/资源再造(A弱T优R优)。由于缺乏核心吸引物,居民点发展为生活社区、商业配套较好的中心集镇,周边乡村环境保存良好,适合开展宜居度假小镇式旅游模式。③ 第三象限:旅游新区(A优T弱R优)。资源相对丰富,等级较高;尚无城镇建设基础或居民点分散内生力量不足,且部分区域有生态红线控制,原生态乡村环境保存良好。要求在发展旅游产业,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的同时还保证乡村环境不被破坏,最佳实现方式就是建立生态旅游区,以旅游小镇单核式布局,服务于整体旅游区。④ 第七象限:景点拓展(A优T弱R弱)空间。旅游景区组团式发展,承担着观光、游憩、游乐等活动,周边居民点沿景点分散布局承担配套服务功能,并随着市场不断外扩。由于没有形成集中的旅游配套区,零散布局的外围式拓展导致乡村环境受损。集聚式服务小镇的建设成为区域进一步发展的最优选择。⑤ 第八象限:旅游综合体(A优T优R弱)。多位于城市郊区或乡村边缘区,前期因景区发展需要,集镇与景点周边服务区不断外扩,后多以旅游综合体的模式开发,其旅游项目与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导致城镇化速度加快新型镇区拓展,乡村环境较快消失,主要体现“景镇扩张”机理。
Tab. 2
表2
表2基于ATR的旅游城镇空间权衡组合分析表
Tab. 2The analysis diagram of the spatial trade-off combination of tourism town based on the ATR relationship
象限模式条件空间
吸引物A城镇T乡村背景R空间演化特性空间组合演化适用条件
I传统古镇镇区既是商业服务区又是核心吸引物;随着旅游业发展,旧镇区拓展出新镇区,承担新的生活功能;周边乡村聚落点受产业辐射,不断演化,既有外围乡村景观延展,也出现原有村落不断被城镇融并现象。a.镇区基础好,资源富集区;b.景点丰富集中,资源等级高;c.乡村属于外围区,环境良好;d.外来投资高,内生力强
II主题小镇以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以营利为目的,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的设置方式,集多种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是典型的旅游加地产模式。在发展初期以营造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为主,中后期发展主题旅游与主题地产相结合的综合体。a.居民点相对集聚或已有快速发展的集镇区;b.无原生旅游景点,新吸引物空间与镇区重叠;c.环境基底良好,无生态红线;d.外来投资高,内生力弱
III旅游新区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休闲空间不断向外围延伸,在旅游要素(区位、环境、资源等)相对优越的乡村区域集中成片组建新的行政管辖体系逐渐改变原有的土地利用特征,形成以休闲经济与兼职农业相结合的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城乡互动空间。乡村聚落点减少,新镇区形成,乡村外围景观基地被保护。a.乡村地区,无集镇基础,服务设施弱;b.旅游资源等级高,严格生态红线;c.居民点零散,乡村景观优美;d.外来投资高,内生力弱
VII景区拓展高等级景区主导服务空间延展,随着旅游产业升级,村落服务点无法跟进市场需要,在外围乡村区形成专门的旅游小镇。a.无集镇,服务基础弱;b.景点资源等级高,配套服务需求强;c.居民点分散,离景区距离小,环境受损;d.投资弱,内生力强
VIII旅游综合体一般位于都市边缘区,景区与镇区随着产业发展不断外扩,居民点多次搬迁,出现旅游新镇。旅游吸引物随城镇开发不断增强,休闲度假产业集聚新镇区,原有村落融并现象强。a.城镇化程度高,集镇基础好;b.资源丰富,等级高;c.服务开发多,乡村环境弱质;d.投资高,内生力强

注:“”代表吸引物A;“”代表镇区T;“”代表整体环境或者乡村背景R;“”代表原有村落或居民点。“”表示景区拓展方向;“”表示镇区的拓展方向;“”代表乡村范围拓展;“”表示演变结果。
新窗口打开
ATR优劣空间权衡的三维空间中,其他不适合旅游发展的空间组合是:第五象限(A弱T优R弱),缺乏典型的旅游吸引物,地产开发与城镇建设活动较强,虽然形成丰富的商业区,却因为空间秩序混乱,导致乡村环境受损严重;第四象限(A弱T弱R优)组合的空间由于乡村环境保存良好,物质基础条件差,短期内鼓励以农业为主要活动空间;第六象限空间(A弱T弱R弱)多属于生态环境和乡村文明遭受一定程度破坏的新农村建设区域,缺乏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
表2所示,ATR三要素效益权衡组成的五类空间模式虽各具特质,却有着相同的演化特征:① 旅游吸引物凸显多元及全境化特征。随着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的旅游资源点仅是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充分条件之一。旅游资源逐渐向全境化拓展,新兴资源既包括传统旅游吸引物,还包括优良的乡村环境、丰富的再生活动(资源)和商业服务与景观意象。② 配套服务向小镇集聚,促使乡村聚落的城镇化演变。旅游小镇作为旅游产业集聚中心与景区的配套服务核心,成为旅游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产业集聚的形成,就无法真正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如象限三与象限七所示,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零散居民点式的配套服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最终会在原有居民点或旅游新区附近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区。③ 乡村环境呈现景观意象区,传统乡村效益多元化发展。即便没有独一无二的高品级景点(高品级景点是指按照《旅游规划通则》所示的单体旅游资源评定等级高于三级以上的景点。),优美乡村意象成为休闲度假时代的独特环境资源(如象限二)。随着休闲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耕种、养殖产业均向休闲农业转型,兼职农业成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优良的乡村环境成为旅游城镇发展的景观基底。不同类型乡村聚落的演变成为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的重要研究内容。

3 ATR空间重构模型

针对旅游微观尺度的空间布局,Gunn先后提出国家公园旅游模型(NPTM)与旅游目的地带(TDZ)概念模型,成为旅游区空间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35]。国家公园布局模型被看成小尺度旅游空间的布局典范,提出同心圆式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型,获得国际上一致认可,加拿大国家历史公园管理部门提出五类分区的土地空间模式:特别区域、原野游憩区、自然环境区、一般户外游憩区与密集使用服务区;旅游目的地带(TDZ)则将旅游目的地空间看成由吸引物与服务社区两种功能组团和连接二者的交通构成的聚合体;在此基础上,****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旅游空间布局的有效性研究:如生态旅馆从城市、乡村以及资源聚集区三类对象出发寻求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36];游憩机会谱(ROS)更是加入游客体验为研究新变量,为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以“点—轴”理论为基础,汪德根等构建了“板块旅游”空间结构模式[37],为中小尺度旅游要素集群的空间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旅游城镇化地区作为一类新型旅游空间,需要关注的视角除传统的旅游资源、服务社区、通道之外,更需要将正处于变化中的乡村与小镇纳入空间模型的核心要素加以考虑,这符合了旅游空间涌现性特征[38],是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范式转型的关键。
结合表1所示的ATR三类空间职能的差异性与表2中旅游城镇化空间的ATR权衡组合类型的演化特征,提炼出ATR视角下构建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模型主要目标:① 增强旅游吸引物空间效用的多样性。通过合理分配不同类型游憩功能空间,尽可能满足游客多元化的游憩需求,如休闲、观光、探险、民俗等。推动全域旅游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采用不同的空间布局形式,优质景观资源区域限制商业设施与房地产涉入。② 提高旅游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性。基于交通通廊与服务半径引导居民点聚集,以协调好生活空间与服务中心的关系,提高旅游服务的集聚度与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降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成本,严格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保护生态红线和开敞空间,构建旅游城镇化地区的服务极核。③ 确保乡村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通过对原有村落的分类判断,合理组织乡村环境空间形态:针对视觉破坏显著、位于景区内部或水源地等生态核心区的空心村或衰败村落,应搬迁至旅游小镇;另一类村落是乡村景观基底的重要组成,拥有人文资源或产业优势,应合理修复,科学利用;除村落居民点外的生态景观资源要强化保护与合理开发形式,严格控制开发商与地产进入生态景观区域。分类整治,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构建稳定、协调、可持续的乡村生态环境。
正如Reynolds指出的旅游空间价值取决于“体验的多样性与地方影响”二者兼顾,从ATR新视角出发,提炼出旅游城镇化地区的空间重构模型的核心要义是既要考虑各类空间形态不同利用方式的经济性,又要凸显生长出独立空间的旅游小镇的重要性;既要保证旅游吸引物的全域开发,又要保证乡村景观基底不受破坏。充分考虑交通、吸引物与服务设施的层级性和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对ATR空间的不同要求,得出如图2所示的ATR单核联动式空间重构模型。它以表2所示五类旅游城镇化空间的共同空间演化特征为基础,更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五类空间提出了普适性的布局机制:① A、T、R三类空间层层递进承担着差异的旅游活动类型与对应的空间职能,它们之间由四级交通廊线连接成整体的旅游目的地,乡村聚落点与农业用地也同样被赋予旅游价值属性。② 旅游小镇最大限度的承担了人类的活动干扰,容纳人口(常驻或流动)容量应该遵守《城市人口规模预测规程》中对人口预测的指导办法,运用资源环境承载力预测法,结合不同旅游区发达程度加以限定,原则上既要保证服务设施的有效供应,还要避免过度拥挤降低整体环境质量。小镇承担了旅游区的商业服务与加工制造等功能,创造出最大化的经济价值,除此还创造众多的公共活动空间,既服务于本地居民更是地方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吸引外来游客。③ 旅游景区很好地实现旅游容量分类(遗产保护区、依托自然与人文的传统景点、新生旅游景区)控制,也为游客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空间。④ 对于乡村环境而言,除了充分体现土地、空气、水等景观资源的视觉价值之外,更需要关注不同价值的村落在该区域中的生存状态。传统古村落需要转变为保护区式的旅游景区,而零散分布的居民聚落,尤其是衰败的空心村或影响生态景观环境的村落,更适合迁至小镇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主体之列,以此充分肯定社区居民的产业贡献。对于部分生态脆弱空间尤其强调生态红线的严格控制。

4 实证研究——马洋溪生态旅游区

4.1 研究区概况

马洋溪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地,长泰县东南部,位于117°46′46″E~117°58′04″E、24°54′48″N~25°45′02″N之间,东接厦门市集美区,西连长泰县芗城区,南与漳州市龙文区、龙海市相接,北和同安区毗邻。距漳州市区20 km,距离厦门市海沧大桥39 km,距省会福州300 km。马洋溪生态旅游区2004年10月经漳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全区总面积138 km2,分布有4个行政村,2个林果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水系、盆地穿插其间。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北部群山相拥环抱,最高海拨达963.1 m。地貌形态为低山丘陵、山峰、台地、阶地、谷地、悬崖等,山体面积达76%以上。境内主干河流马洋溪如玉带缠绕从北到南穿越全区,全长30.4 km,河道落差222 m,水流缓急交错,适于漂流及皮划艇运动项目,河流两岸草滩地、村落、生态果园错落分布,风景优美。

4.2 ATR视角下的空间现状

根据表2所示空间模式适用条件分析,马洋溪属于典型的旅游新区(象限三),空间组合现状为 。在2004年前,旅游区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居民点分散无集镇基础。设立独立旅游区之后,凭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已开发马洋溪漂流、泛华生态博览园、天柱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十多项旅游项目,初步形成一批特色旅游品牌,2013年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旅游收入2亿多元。
梳理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旅游核心吸引物、城镇与乡村环境的情况(表3):① 旅游核心吸引物100多处(种),密度约为1.4处/km2。在开发之初主要由天柱山、天成山、马洋溪河流以及古山重村落“两山一水一村”组成,后续加入文化创意产业与运动康体健身项目,吸引物多元化趋势明显。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评价分级,五级资源点1个,四级资源点6处,三级及以下等级吸引物20多处,分散布局于全区。②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进入快速旅游城镇化的轨道,旅游地产遍地渗透,南部十里村由于地势平坦,房地产相对集中,中部天柱山与北部的山重村由于景观基底良好,吸引一批旅游地产的投资。与此同时,马洋溪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旅游配套服务基本处于空白,全区尚未形成旅游产业集聚中心。③ 马洋溪的乡村环境由十里、旺亭、后坊、山重四个行政村、林果场、水库、河流与山体等共同组成。随着旅游开发,在原有居民点区域逐渐兴起农家乐、采摘园、观景带等活动空间。虽然对周边旅游吸引物而言,起到一定的配套服务的功能。但是随着旅游地产的零散开发,加剧了空间无序发展和生态破坏等情况。
Tab. 3
表3
表3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核心资源(A)、城镇(T)与乡村环境(R)情况
Tab. 3The situation of attractions (A), town (community services, T) & rural area (R) in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主类名称性质项目与功能
A马洋溪I漂流、观光、休闲
天柱山观光、娱乐
天成山观光、祈福
龙凤谷拓展运动、观光休闲
寻梦谷观光休闲
古山重民居II观光、体验
中华汉文苑III古建筑群、历代书法石刻书画艺术博物馆陶瓷酿酒造纸等文化展示与体验、住宅
射击射箭基地比赛训练配套服务与住宅区
十里蓝山花海花卉观光、休闲度假
龙人古琴文化村书院、大师纪念馆、万台、音乐厅、藏书阁、制琴学坊、演艺学坊酒店山庄
格林美提子园观光、采摘、度假
联邦调茶局观光、体验、品茶购物
T海西国际IV体育公园、山地公园、温泉度假村
天铜山综合度假区体育公园酒店、温泉度假村、山地养生住宅、湿地景观
发现之旅生态社区生态博览园、温泉酒店、天成山旅游区
原山主人商业会所、生态住宅
十里蓝山社区黄金生态旅游带、休闲度假区、马术俱乐部户外山地休闲及亲水度假
天柱山旅游度假区V休闲、度假、商业
连氏旅游社区五星级农家乐、漂流及配套
天颐桃源VI酒店公寓、山居、滨水住宅
上扬生态园生态住宅及会所
海投生态城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及住宅
亭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科普、文化、培训、住宅
联盛总部决策管理中心联盛纸业配套住宅会所、总部研发中心
富甲桃源生态住宅
R十里、旺亭、后坊、山重行政村
院内、水尾、大社、亭下、桥头仔自然村
武安、亭下林果场

注:I为自然景区,II为人文景区,III为人工景区,IV为综合地产(社区),V为旅游地产(社区),VI为住宅地产。由于马洋溪初期并无集镇基础,表中所列T要素均是以城镇开发形式进行的商业投资,比如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住宅地产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旅游服务设施。表中R仅选取了重要村落。
新窗口打开
图3所示,马洋溪处于旅游城镇化开发建设初期,缺乏科学空间指导,地产建设全区范围内泛滥开展、生态环境受损严重,具体表现在旅游区景区粗放建设。该区分布大大小小的房地产项目达到数十处,绝大多数开发均围绕优质景点资源周边延展。尤以天柱山、天成山、寻梦谷附近最为典型,导致优质景点附近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尚未形成空间有序的景区组团;建设项目的地产化,缺少旅游配套与商业服务,更无法形成旅游产业的集聚中心,导致旅游经济无法良性发展;当地居民点分散,外出务工居民人数众多,旅游开发中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极低。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3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空间现状分析图
-->Fig. 3The analysis diagram of the spatial situation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

4.3 马洋溪空间重构分析

作为旅游新区的旅游城镇化新型空间,马洋溪的空间演变会经历如表2第III象限所示的过程:由原来的景区外围拓展式服务设施布局衍生出小镇式的集聚新空间,以此限制优质景区的建设强度,乡村聚落分类治理。
依据图2所示基于ATR视角的旅游城镇化空间重构模式,结合实际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限制红线以及其他生态功能区划定等专题内容进行微观修正,马洋溪生态旅游区最终形成高效集约的单核联动式发展,得出以下空间整治结果:
旅游核心吸引物(图4a):旅游吸引物分为三大组团沿马洋溪自北向南分散布局。北部山重组团以山重古村为中心,村落核心区纳入修复式设施,控制服务区蔓延,游客数量有一定限制;中部后坊及天柱山区组团,以天柱山森林公园为核心,承担负责任的游憩行为,有严格的生态红线,不允许商业设施及高密度的团队活动。后坊区成为中北部山重古村落与天柱山公园的缓冲游憩区,自然程度较低、创意项目及游览设施较多、游客密度较大、游憩方式多元化,服务设施多布局于原有村落处;南部天成山作为等级较高的吸引物与十里小镇内部游憩项目共同组成高密度游憩活动组团,自然程度低、设施丰富、密度大。旅游吸引物三组团由不同类型、不同品质的景点资源组成,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格局。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4马洋溪生态旅游区ATR空间重构布局图
-->Fig. 4The ATR spatial reconstructing layout diagram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

城镇(图4b):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集中布局,加入交通、坡度以及地质灾害等城市建设因素考虑,马洋溪适合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集中布局于南部十里村区域,以承担居民生活、旅游配套服务以及集散中心等功能,是人为活动最频繁干扰度最强的区域。
乡村环境(图4c):区域内大部分空间界定为生态保育空间,契合生态旅游区的定位。对有生态红线要求的景点周边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如两个林果场、两个水库、一个森林公园核心保护区等均作为区域生态绿心,承担着生态安全屏障的功能,应该强化生态隔离措施。散落的居民点如旺亭、亭下、院内等居民均迁至十里小镇作为本地居民,参与到小镇的商业游憩服务活动。除此之外的乡村区域,进行景观化设计,增添旅游景点的丰度。其中山重古村落既是重要的人文景区,更是乡村生态脆弱区,接纳低密度的遗产式旅游方式。
根据ATR单核联动布局模式,马洋溪最终形成以十里小镇为核心的单核联动布局,三类重构后空间的叠置效果如图5所示:ATR三类空间比例为26.8 4.9 68.3。交通体系分为四级。除厦成高速作为外部主入口之外,区域内布局三级交通,包括国道、县道以及景点观光专用道。交通等级与三类空间呈现出逐步递减的趋势,即小镇的交通等级高,形成便捷的交通网;景点之间有游览专用交通连接,出行较为便利;乡村区域交通等级最低,部分生态核心保护区,仍保留较为原始的自然屏障状态。
显示原图|下载原图ZIP|生成PPT
图5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空间重构图
-->Fig. 5The spatial reconstructing diagram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

5 结论与讨论

旅游空间组织的研究,长期受到地理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等学科的重视[39]。传统的空间理论或是关注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40],或是聚焦服务社区与旅游景点的空间关系[41],均缺乏对旅游、乡村与城镇三者关系的关注。基于ATR的空间理论与实践探索,首次关注了旅游景区、乡村环境以及旅游服务区的空间职能关系,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互为依存。通过对A、T、R三者空间效益的优劣组合提炼出旅游城镇化的五类空间模式,它们虽存在地理分异现象但却有着相同的空间演化特性:旅游吸引物呈现多元化及全境化特征;配套服务向小镇集聚,促使乡村聚落的城镇化演变;乡村环境凸显景观意象,传统乡村效益向复合化发展。
结合ATR三类空间职能差异性与旅游城镇化空间的共同特征,提出旅游城镇化地区的ATR单核联动空间重构模式。这一模式强调空间效用适度集中,发挥产业规模集聚效应,防止分散延展式开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能有效提升乡村环境质量。三类空间层层递进承担着差异的旅游活动类型与对应的空间职能。旅游吸引物空间分类开发,形成低、中、高三等级的游憩密度区,承担差异性旅游活动类型;旅游服务空间集聚到适合城镇开发建设的地区,最终形成旅游小镇,既为本地居民提供公共服务也为外来游客提供集中的配套服务;乡村聚落分类重构,部分保留修复成为旅游村落、部分迁至小镇成为新型城镇居民。
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在分析空间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按照ATR单核空间重构模型,构建了全新的空间布局,结果显示ATR三类空间比例为:26.8 4.9 68.3。其中景区所占空间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组团式格局,沿马洋溪河流分布南北中三大组团;十里小镇作为旅游区唯一的商业配套核,也是分散居民点整合后的主要生活空间;乡村环境受到最大限度保护,天柱山等生态红线区严格控制。南部亭下、旺亭等居民点迁至十里小镇。北部山重古村落作为民俗遗产景区,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基于旅游吸引物与小镇、乡村环境空间交互视角的单核联动式空间重构模型虽然对于旅游城镇化地区具有普适性,然而五类差异性的空间模式可能会经历不同的空间演变过程,在现实操作中必须依据区域分异的实际状况加以微调。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演绎模型的重构过程虽是按图索骥,仅作为旅游新区一种类型,尚无法证实其他类型空间模式的可行性。未来研究应专注于其他类型的验证,加入更多现实变量的综合分析,是未来探索新型旅游城镇化空间优化的理论方向与目标。
ATR单核联动模式能否为空间重构搭建好平台,关键在于这些地区土地整治相关的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主要涉及土地流转与产业配套的机制创新、产城互动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居民融合度提升以及乡村景观资源可视化管理[42]。长远来看,空间管理的内容、任务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相应变化,空间重构模式也应该不断修正[43],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不断转型与空间重构的逐步推进,势必对空间利用与整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需要注重空间重构的区域性和阶段性,因地制宜开展区域空间改造工程技术与模式的创新研究,以及对重构的空间动态监控、预警和科学调控的系统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Mullines P.Tourism urbaniza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a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1, 15(3): 326-342.
[本文引用: 1]
[2]Robert M.A tale of tourism in two cities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2): 336-353.
https://doi.org/10.1016/0160-7383(93)90059-C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n conte du tourisme dans deux villes. L'article discute des perceptions d'une population rurale au sujet du développement du tourisme en comparant les perceptions des habitants de deux villes en Arizona. On examine un modèle hiérarchique mesurant la valeur relative, pour expliquer ces perceptions, des ensembles de variables ayant rapport aux caractéristiques des habitants et à la théorie des échanges sociaux. On trouve d'un intérêt particulier l'ensemble des variables des échanges sociaux représentant la balance des forces. Ensuite on compare le rapport linéaire entre les facteurs significatifs du modèle et les perceptions. On conclut qu'il y a des différences entre les deux villes et que la mesure de l'équilibre des forces est un bon signe indicateur des perceptions.
[3]Allen L R, Long P T, Perdue R R, et al.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life
.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1988, 27(1): 16-21.
https://doi.org/10.1177/004728758802700104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ty life satisfaction vary with the level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ircommunity. Thestudy was conducted in 20 rural communities as part of the 1985 Colorado Rural Recre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 administer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A comprehen siv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ng residents'perceptions of the importance of and their satis faction with seven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life was distributed to one adult member of randomly selected households in each community. The seven dimensions ofcommunity life were public services, economics, environment, medical services, citizen involvement, for m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servic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ich dimensions were most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the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canon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tourism development ratings and community population as the set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seven importance and seven satisfaction...
[4]Carlos C.An emerging tourism planning paradigm?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own and tourism planni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eh, 2001, 3(6): 425-441.
https://doi.org/10.1002/jtr.27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ots and the evolution of tourism and town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t discusses how both fields have intera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provides some clues about the way in which tourism and town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likely to evolve in the future. It is argued that tourism planning theory is still looking for its own identity and ways of evolving in the future. Copyright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5]John S A, Damianah K.Tourism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case study of Mombasa resort in Kenya
. Joum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6): 735-748.
https://doi.org/10.2167/jost543.0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is paper looks at issues surrounding sustainable tourism as a tool for loc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Kenya, using the case study of Mombasa Resort Town. Illustrated by primary data from field interviews and surveys in Mombasa, backed by secondary data, it finds that due to the nature of the Kenyan tourism industry (external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establishments, limited local involvement and high leakage rates), the industry has not played an effective role in loc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ays forward are suggested.
[6]Melanie K S.Seeing a new side to seasides: Culturally regenerating the English saside tow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eh, 2004, 6(1): 17-28.
[本文引用: 1]
[7]陆林, 葛敬炳. 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
. 地理研究, 2006, 25(4): 741-75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6.04.02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内外有关旅游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及其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旅游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一种模式,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指明了一条方向。加强旅游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我国城市化健康、持续的发展。</p>
[Lu Lin, Ge Jingbing.Reflection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4): 741-75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6.04.02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旅游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城市化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在对所能获得的国内外有关旅游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论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类型、特征及其影响等方面对旅游城市化的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旅游城市化作为城市化的一种模式,为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指明了一条方向。加强旅游城市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有利于我国城市化健康、持续的发展。</p>
[8]秦学. 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人文地理, 2001, 16(2): 7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2.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 ,回顾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状况 ,重点论述了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理论和方法。指出了城市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就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Qin Xue.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urban tourism study in China
. Human Geography, 2001, 16(2): 73-7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2.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在简要分析国外城市旅游研究的基础上 ,回顾了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状况 ,重点论述了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理论和方法。指出了城市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并就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9]王兆峰, 余含. 张家界旅游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耦合发展研究
. 经济地理, 2012, 32(7): 165-17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张家界旅游通过聚集机制——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政策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扩散机制——城市生产要素外溢和相对落后产业外迁,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通过产品创新力、设施支持力、消费驱动力和形象引导力来促进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并提出张家界市耦合发展对策:要深化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建设发展;增加要素投入规模,以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旅游业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张家界市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Wang Zhaofeng, Yu Han.Study on conpling development between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in Zhangjiajie city
. Economic Geography, 2012, 32(7): 165-171.]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张家界旅游通过聚集机制——旅游资源禀赋及特色、政策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扩散机制——城市生产要素外溢和相对落后产业外迁,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同时,小城镇建设通过产品创新力、设施支持力、消费驱动力和形象引导力来促进张家界城市旅游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张家界旅游业的发展。研究发现张家界旅游和小城镇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并提出张家界市耦合发展对策:要深化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建设发展;增加要素投入规模,以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促进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旅游业推动城镇建设发展;加强政府主导,促进张家界市城镇化和旅游业协调发展。
[10]李柏文. 国内外城镇旅游研究综述
. 旅游学刊, 2010, 25(6): 88-95.
[本文引用: 1]摘要
自 18 世纪 40 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进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发展.国外对城镇旅游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国外对小城镇旅游依附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获得了独立的研究地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旅游与城镇的关系,规划、经济与管理等.21 世纪初,城镇化和旅游业两大经济浪潮推高了中国城镇旅游,其研究注重旅游对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研究,及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溢出效益,其重心是城镇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近期开始关注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综述表明,城镇旅游及其研究越来越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大事件.
[Li Bowen.A summary research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town tourism
. Tourism Tribune, 2010, 25(6): 88-95.]
[本文引用: 1]摘要
自 18 世纪 40 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进程,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猛,刺激了以定居为目的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以旅居为目的的旅游业发展.国外对城镇旅游的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早期国外对小城镇旅游依附于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获得了独立的研究地位,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旅游与城镇的关系,规划、经济与管理等.21 世纪初,城镇化和旅游业两大经济浪潮推高了中国城镇旅游,其研究注重旅游对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研究,及对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溢出效益,其重心是城镇旅游开发与经营管理,近期开始关注城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综述表明,城镇旅游及其研究越来越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重大事件.
[11]黄震方, 陆林, 苏勤,.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 地理研究, 2015, 34(8): 1409-142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x0201c;三农&#x0201d;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p>
[Huang Zhenfang, Lu Lin, Su Qin, et al.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predicament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 1409-142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1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x0201c;三农&#x0201d;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p>
[12]黄震方, 吴江, 候国林. 关于旅游城市化问题的初步探讨: 以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为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9(2): 160-165.
https://doi.org/10.1007/s11769-000-0008-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政策的导向,旅游业的发展和效能设施的完善等因素。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解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人口管理比较混乱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旅游城
[Huang Zhenfang, Wu Jiang, Hou Guolin.Prelimiary probing into tourism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 Basin, 2000, 9(2): 160-165.]
https://doi.org/10.1007/s11769-000-0008-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带动,城市旅游资源的富集,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扩散,旅游供需关系的结合,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政策的导向,旅游业的发展和效能设施的完善等因素。导致了旅游城市化现象的产生。以长江三解洲都市连绵区为例,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明,破坏旅游景观和生态环境,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人口管理比较混乱用地功能分区不明显,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旅游城
[13]王润, 刘家明, 陈田, . 北京市郊区游憩空间分布规律
. 地理学报, 2010, 65(6): 745-754.
[本文引用: 1]

[Wang Run, Liu Jiaming,Chen Tian, et al.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area in suburban metropoli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6): 745-754.]
[本文引用: 1]
[14]刘昌雪, 汪德根. 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及发展模式: 以苏州市中心城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6, 35(5): 977-99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501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和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发展创意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创意旅游资源是创意旅游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使用者温度计量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结果显示:①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使苏州中心城区整体和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集聚度增大,但各区域增大程度和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变化不同;② 融入创意旅游资源后苏州中心城区整体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呈集中态势,且分布的均衡度降低;③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的发挥,苏州中心城区由以姑苏区为“单核心”的“众星拱月”空间格局转变为以姑苏区—工业园区为“双核心”的“日月同辉”空间格局,从而实现苏州中心城区“双核”旅游空间发展模式。</p>
[Liu Changxue, Wang Degen.Spatial effects and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reative tourism resource: A case study of center city of Suzhou
. Geograhical Research, 2016, 35(5): 977-99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501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和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发展创意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创意旅游资源是创意旅游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使用者温度计量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结果显示:①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使苏州中心城区整体和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集聚度增大,但各区域增大程度和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变化不同;② 融入创意旅游资源后苏州中心城区整体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呈集中态势,且分布的均衡度降低;③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的发挥,苏州中心城区由以姑苏区为“单核心”的“众星拱月”空间格局转变为以姑苏区—工业园区为“双核心”的“日月同辉”空间格局,从而实现苏州中心城区“双核”旅游空间发展模式。</p>
[15]樊杰, 王海. 西藏人口发展的空间解析与可持续城镇化探讨
. 地理科学, 2005, 25(4): 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4.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人口压力 也在不断加大,农村的高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而流动人口成为新时期加速城镇化进程的主体力量.在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对城镇化作用的基 础上,对西藏城镇的"职能-规模-空间"结构变动的综合特征进行了解析,认为经济职能是近年加速城镇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新镇的设立对城镇化贡献显著,使 城镇空间分布逐渐趋于"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口发展、城镇化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冲突,提出可持续的城镇化是西藏人口发展和城镇化 进程中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Fan Jie, Wang Hai.Spatial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discussion of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Tibet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25(4): 3-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4.00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但同时人口压力 也在不断加大,农村的高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化产生一定的负效应,而流动人口成为新时期加速城镇化进程的主体力量.在分析人口增长与人口流动对城镇化作用的基 础上,对西藏城镇的"职能-规模-空间"结构变动的综合特征进行了解析,认为经济职能是近年加速城镇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新镇的设立对城镇化贡献显著,使 城镇空间分布逐渐趋于"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并进一步探讨了人口发展、城镇化同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冲突,提出可持续的城镇化是西藏人口发展和城镇化 进程中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16]方创琳, 鲍超.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模型及应用
. 地理学报, 2004, 59(5): 781-79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05.01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式,建立了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通过动态模拟和综合调试,从众多实验方案中选择生成水-生态保护型发展方案(WEP)、水-经济高效型发展方案(WEH)、水-生态-经济协调型发展方案(WEE)3种有效方案.认为WEE方案耗水量介于WEP和WEH之间,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比较显著,同时兼顾了黑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虽然单纯从经济发展或生态保护角度分析,不是最好的方案,但从流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流域生态经济带的角度分析,却是一个最优化的方案.进而对WEE方案对应的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做了分析.认为未来30年流域需水总量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流域用水结构逐步呈合理化方向演变,流域上、中、下游需水总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不尽一致,农业用地结构、粮-经-草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单方水产值及经济效益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
[Fang Chuanglin, Bao Chao.The coupling model of water-ecology-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Heihe River Basi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5): 781-79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05.017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依据,根据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式,建立了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模型;通过动态模拟和综合调试,从众多实验方案中选择生成水-生态保护型发展方案(WEP)、水-经济高效型发展方案(WEH)、水-生态-经济协调型发展方案(WEE)3种有效方案.认为WEE方案耗水量介于WEP和WEH之间,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都比较显著,同时兼顾了黑河流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虽然单纯从经济发展或生态保护角度分析,不是最好的方案,但从流域可持续发展和建设流域生态经济带的角度分析,却是一个最优化的方案.进而对WEE方案对应的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趋势做了分析.认为未来30年流域需水总量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流域用水结构逐步呈合理化方向演变,流域上、中、下游需水总量和结构的动态变化趋势不尽一致,农业用地结构、粮-经-草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单方水产值及经济效益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
[17]邓羽, 刘盛和, 蔡建明, . 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
. 地理学报, 2014, 69(10): 1473-1486.
[本文引用: 1]

[Deng Yu, Liu Shenghe, Cai Jianming, et al.Spatial pattern and its evolution of Chinese provincial popul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10): 1473-1486.]
[本文引用: 1]
[18]刘新卫, 张定祥, 陈百明.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
. 地理学报, 2008, 63(3): 301-31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3.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主要利用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从城镇土地数量、人均城镇土地、城镇建设占地、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和城镇土地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并将这一阶段的主要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归结为总量失控、粗放利用、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危及社会和谐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失调,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最后从合理引导城镇扩张并加强农地保护、优化区域和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布局、多手段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统筹协调区域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以及防治并举促进城镇土地生态良性化等角度探讨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用地策略.
[Liu Xinwei, Zhang Dingxiang, Chen Baiming.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town-level land use in rapid urbanization stage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3): 301-31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3.008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主要利用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从城镇土地数量、人均城镇土地、城镇建设占地、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和城镇土地空间格局及其时空变化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并将这一阶段的主要城镇土地利用问题归结为总量失控、粗放利用、影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危及社会和谐发展、土地利用结构失调,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最后从合理引导城镇扩张并加强农地保护、优化区域和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布局、多手段节约集约利用城镇土地、统筹协调区域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以及防治并举促进城镇土地生态良性化等角度探讨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用地策略.
[19]Sarkar S, Kanungo D P, Patra A K, et al.GIS based spatial data analysis for landslide susceptibility mapping
.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08, 5(1): 52-62.
https://doi.org/10.1007/s11629-008-0052-9URL [本文引用: 1]
[20]Chen Z, Yaolin L, Alfred S, 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spatial modeling of urban sprawl in the Wuhan metropolitan area, Chin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15, 34(2): 10-24.
https://doi.org/10.1016/j.jag.2014.06.01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Urban sprawl has led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large losses of arable land in China. In this study, we monitor and model urban sprawl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tial statistics. We use time-series data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behind urban sprawl, and spatial model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interactions. The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the city of Wuhan, China, for the period from 1990 to 2013.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uilt-up land has expanded and has dispersed in urban clusters. Population growth, and economic and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are still the main causes of urban sprawl; however, when they have developed to certain levels, the area affected by construction in urban areas (Jian Cheng Qu (JCQ)) and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ACL) tend to be stable. Spatial regression models are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models. The interaction among districts with the same administrative status is stronger than if one of those neighbors is in the city center and the other in the suburban area. The expansion of urban built-up land is driven by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period, and greatly influenced by its spatio-temporal neighbors. We conclude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patial statistics offers an excellent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and interactions among the districts in the sprawling metropolitan areas. Relevant regulations to control the urban sprawl process are suggested accordingly.
[21]李东和, 张捷, 章尚正, . 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 以黄山风景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08, 27(4): 963-972, 97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4.02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黄山风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ArcView GIS技术,揭示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周边地区居民对黄山风景区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一定地域范围内,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度距离衰减,对旅游消极影响感知强度距离递增;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quot;飞地旅游&quot;特征的影响,居民对旅游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感知强度分别呈现&quot;W&quot;型和&quot;M&quot;型的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居民对风景区的了解程度、旅游流作用机制、交通线路、居民的响应程度等因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空间分异的影响。</p>
[Li Donghe, Zhang Jie, Zhang Shangzheng, et al.Study 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 tourism impacts: A case study of Huangshan Scenic Are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4): 963-972, 97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4.024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黄山风景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采用SPSS统计软件和ArcView GIS技术,揭示了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周边地区居民对黄山风景区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一定地域范围内,居民对旅游积极影响感知强度距离衰减,对旅游消极影响感知强度距离递增;在更广泛的地域范围内,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quot;飞地旅游&quot;特征的影响,居民对旅游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感知强度分别呈现&quot;W&quot;型和&quot;M&quot;型的空间分异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居民对风景区的了解程度、旅游流作用机制、交通线路、居民的响应程度等因素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空间分异的影响。</p>
[22]Huang J, Wu B.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tourism system: Its model and optimization: A case study of Xi'an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5, 64(3): 231-242.
https://doi.org/10.1007/BF0072834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l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tourism system, taking Xi'an as an example. Firstly, "the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of Haggett and "destination belt model" of Gunn are evaluated,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model of tourism system is re-constructed, which composes of 6 elements including tourism destination region, tourism district, node, route, gateway and oriented market. Thus, the evolution sha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l in different stages are explained according to the time order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Secondly, it is proved by the positive analysis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egional tourism system in Xi'an tourism district at present is at the radiation model stage, and with the re-organiz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ts spatial structure and tourism routes, the optimal and perfect model in Xi' an tourism district should be extension model.
[23]Qian M, Pu L, Zhang J, et al.Urban spatial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region: A case study of SXC reg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 4(10): 1365-1375.
https://doi.org/10.4236/ijg.2013.410133URL摘要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responses of urbanization acts on the geographical space.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an reveal the process of urban expansion and mechanism which is one of useful methods to find out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strategy balancing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n this paper, two main methods have been deployed in analyzing the spatial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urbanization region. One is the expansion index method and the other is fractal dimension metho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wn-level urban sprawl has increased in a non-linear way since 1985, and even the increments of the urban expansion intensity are fluctuated. Morphology transformation from scatter to concentration is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towns. From the morphology point of view, downtowns are more homogenous than towns with less variation. The concentration is the leading development trend in downtowns. And the more distance from the downtown is, the more spatial pattern morphology will be observed.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macro-scale polic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 use management have great impacts on the 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patterns of urban dynamic patterns.
[24]尹贻梅. 旅游空间竞争合作分析模型的构建
.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 (2): 66-71.
[本文引用: 1]

[Yin Yimei.To construct the tourism spatial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alyzing model
. Journal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03, (2): 66-71.]
[本文引用: 1]
[25]Butler R W, Waldbrook L A.A new planning tool: The 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
. 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 1991, 2(1): 1-14.
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article presents a new planning tool for natural resource-based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Tourism Opportunity Spectrum' (TOS). It is based on Clarke and Stankey's (1979)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and represents a framework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incorporating factors of accessibility (both 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 channels),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infrastructure, degrees of...
[26]Gunn C A.Destination zone fallacies and half-truths
. Tourism Management, 1982, 3(4): 263-269.
https://doi.org/10.1016/0261-5177(82)90048-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he author discusses key issues surrounding the concept of the destination zone, and seeks to identify fallacies and half-truths about the concept which are still current. Material is drawn from recent destination zone analysis methodology work for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Office of Tourism.
[27]肖随丽, 贾黎明, 汪平, . 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构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6): 746-75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13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20 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ldquo;自然环境&rdquo;、&ldquo;社会环境&rdquo;和&ldquo;管理环境&rdquo;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ldquo;自然程度&rdquo;、&ldquo;偏远程度&rdquo;、&ldquo;游客密度&rdquo;和&ldquo;管理强度&rdquo;4 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Xiao Suili, Jia Liming, Wang Ping, et al.Construction of 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in suburban mountain region of Beijing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6): 746-75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6.013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20 世纪中叶,到森林中休闲游憩的人数剧增,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游憩体验,美国林务局的管理者和专家发展了游憩机会谱(ROS)理念和管理框架,其主要以游憩需求为导向,依据&ldquo;自然环境&rdquo;、&ldquo;社会环境&rdquo;和&ldquo;管理环境&rdquo;指标对游憩区进行分类分级,编制游憩机会清单,对资源进行清查、规划和管理。本文在介绍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民森林游憩的需求特征和森林游憩区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筛选出&ldquo;自然程度&rdquo;、&ldquo;偏远程度&rdquo;、&ldquo;游客密度&rdquo;和&ldquo;管理强度&rdquo;4 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北京山地森林游憩机会谱,将北京城郊山地森林游憩区分为城郊开发区域、城郊自然区域、乡村开发区域、乡村自然区域和半原始区域五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结合目前的北京市游憩资源的利用和管理现状,用GIS作图直观展示了各游憩机会的分布,分析比较了各游憩机会的供需状况,为北京城郊森林游憩的规划和管理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8]彭闯, 钟永德. 国内游憩机会谱研究综述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9(5): 50-53, 61.
URL

[Peng Chuang, Zhong Yongde.Perception study on healthy tourism situations based on leisure age
.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2015, 9(5): 50-53, 61.]
URL
[29]黄向, 保继刚, 沃尔·杰弗里. 中国生态旅游机会图谱(CECOS)的构建
. 地理科学, 2006, 26(5): 5629-5634.
[本文引用: 1]

[Huang Xiang, Bao Jigang, Geoffrey W.Chinese ecotourism opportunities spectrum (CECO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26(5): 5629-5634.]
[本文引用: 1]
[30]龙花楼.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 地理学报, 2013, 68(8): 1019-1028.
[本文引用: 1]

[Long Hualou.La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8): 1019-1028.]
[本文引用: 1]
[31]席建超, 赵美风, 葛全胜. 旅游地乡村聚落用地格局演变的微尺度分析: 河北野三坡旅游区苟各庄村的案例实证
. 地理学报, 2011, 66(12): 1707-171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技术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5年来典型旅游村庄苟各庄村土地用地格局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苟各庄村土地利用经历缓慢起步阶段、快速扩展阶段和平稳提升阶段三个时期,实现了从核心到外围,从平面到立体的双重拓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②苟各庄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与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旅游化"过程相伴而生,逐步由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③自然地理环境框定了乡村聚落空间拓展的基本格局走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是村庄功能转化的根本动力,农户行为的理性调整是村庄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因,政府调控是村庄用地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诱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④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研究发现乡村用地格局演变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目前苟各庄村已进入以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升级阶段。对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原有用地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要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旅游型乡村用地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现有乡村聚落旅游用地需求,加强乡村用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并完善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用地模式由传统内生型"人口增长+生活需求"模式驱动,向外向型的"旅游需求+人口增长"驱动模式的转变。
[Xi Jianchao, Zhao Meifeng, Ge Quansheng.The micro-scale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land use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Gouge village of Yesanpo scenic area in Hebei province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12): 1707-1717.]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11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采取参与性农村评估PRA、GIS技术和高清遥感影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5年来典型旅游村庄苟各庄村土地用地格局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①苟各庄村土地利用经历缓慢起步阶段、快速扩展阶段和平稳提升阶段三个时期,实现了从核心到外围,从平面到立体的双重拓展,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②苟各庄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与传统乡村功能解构和村庄"旅游化"过程相伴而生,逐步由从单一的村民居住型用地逐步向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复合型用地转变。③自然地理环境框定了乡村聚落空间拓展的基本格局走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是村庄功能转化的根本动力,农户行为的理性调整是村庄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动因,政府调控是村庄用地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诱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④村庄用地格局的变化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研究发现乡村用地格局演变伴随着乡村城镇化的过程,呈现出周期性特征,目前苟各庄村已进入以特色旅游城镇发展为导向的转型升级阶段。对乡村旅游发展而言,原有用地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要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旅游型乡村用地特点和要求,充分考虑现有乡村聚落旅游用地需求,加强乡村用地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并完善相配套的制度体系,实现乡村旅游用地模式由传统内生型"人口增长+生活需求"模式驱动,向外向型的"旅游需求+人口增长"驱动模式的转变。
[32]陶慧, 刘家明, 朱鹤, . 基于A-T-R的旅游小城镇分类、评价与发展模式研究
. 地理科学, 2015, 35(5): 529-536.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在科学界定旅游小城镇基础上,梳理旅游小城镇的分类标准,确立一类基于核心吸引物(A)—小镇(T)—乡村环境(R)的新分类方法,将旅游小城镇分为AT一体、AT分离、A+T+R联动与ATR创意再造4种类型。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状态,依据A、T、R三类初始条件不同组合情况提炼出六大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为旅游小城镇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推动旅游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Tao Hui, Liu Jiaming, Zhu He, et al.The classification, evalua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models of the tourism town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5): 529-536.]
URL [本文引用: 2]摘要
在科学界定旅游小城镇基础上,梳理旅游小城镇的分类标准,确立一类基于核心吸引物(A)—小镇(T)—乡村环境(R)的新分类方法,将旅游小城镇分为AT一体、AT分离、A+T+R联动与ATR创意再造4种类型。结合旅游小城镇发展中的实际状态,依据A、T、R三类初始条件不同组合情况提炼出六大旅游小城镇的发展模式,为旅游小城镇深层次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进一步推动旅游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33]杨新军, 牛栋, 吴必虎. 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
. 经济地理, 2000, 20(4): 105-108, 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0.04.02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旅游行为的空间模式是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 ,旅游者在空间上的活动行为决定了旅游空间组织与管理措施的拟订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旅游行为空间的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为空间结点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Yang Xinjun, Niu Dong, Wu Bihu.Spatial models and their assessment on regional tourist behavior
. Economic Geography, 2000, 20(4): 105-108, 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0.04.023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旅游行为的空间模式是研究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 ,旅游者在空间上的活动行为决定了旅游空间组织与管理措施的拟订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旅游行为空间的模式进行了总结与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城市为空间结点的区域旅游空间结构。
[34]Reynolds P C, Braithwaite D.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wildlife tourism
. Tourism management, 2001, 22(1): 31-42.
https://doi.org/10.1016/S0261-5177(00)00018-2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Tourism based on interactions with wildlife is increasing in popularity across the worl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s presented which begins to classify the major components of wildlife tourism/recreation and indicates the roles of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ompon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values of conservation, animal welfare, visitor satisfaction, and profitability are often in conflict in wildlife tourism (WT) and trade-offs are necessary. While there is a range of factors involved, the most germane ar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quality of the experience. Sustainable tourism depends on encouraging the desirable and discouraging the undesirable. Such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35]Dredge D.Destination place planning and design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4): 772-791.
https://doi.org/10.1016/S0160-7383(99)00007-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Destination place management requires that land use and development issues be addressed. Despite considerable advancement in the methodological processes, there is still no clear conceptual destination model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Existing models have largely been developed through a fragmented case-study approach and have not yet achieved a sufficiently integrated conceptual basis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estination region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arpen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destination regions by building upon existing models and concepts. The model presented here is a systemic construct and provides for a common platform from which investigations can proceed into the normative and functional aspects of spatial destination design.Planification et conception du lieu de destination. La gestion du lieu de destination exige une consideration des questions de politique agraire et de developpement. Malgre des avances considerables dans les processus methodologiques, il n'existe pas encore de modele conceptuel clair pour ces questions de destination. les modeles existants ont ete developpes surtout par des approches fragmentaires d'etudes de cas et n'ont pas de base conceptuelle suffisamment integree pour bein comprendre les caracteristiques spatiales des regions de destinations. Cet article essaie d'affiner la conceptualisation des elements fondementaux des regions de destinations en batissant sur des modeles et concepts existants. Le modele presente ici est une construction systematique pour une plateforme commune des investigations sur les aspects normatifs et fonctionnels de la conception spatiale de destination.
[36]钟林生, 宋增文. 游客生态旅游认知及其对环境管理措施的态度: 以井冈山风景区为例
. 地理研究, 2010, 29(10): 1814-1821.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9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井冈山风景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游客的生态旅游认知及其对环境管理措施的态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游客对生态旅游&quot;基于自然&quot;、&quot;旅游对象受到保护&quot;、&quot;环境教育&quot;认知率较高,对&quot;社区利益&quot;的认知率尚低,且不同类型游客对生态旅游认知不同。游客对&quot;对环境负责任&quot;、&quot;保护环境资源&quot;、&quot;注意环境影响&quot;、&quot;重视环境教育&quot;、&quot;尊重地方文化&quot;五类旅游环境管理措施持积极态度,但对&quot;加强游客管理&quot;的措施持消极态度。而且生态旅游的认知与某些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态度也直接相关,认识到生态旅游&quot;基于自然&quot;、&quot;旅游对象受到保护&quot;以及&quot;社区利益&quot;的游客更认同&quot;重视环境教育&quot;的环境管理措施。最后,还就提高生态旅游认知和加强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p>
[Zhong Linsheng, Song Zengwen.Study on tourists' ecotourism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towar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case of Jinggangshan Scenic Area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10): 1814-1821.]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9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p>以井冈山风景区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游客的生态旅游认知及其对环境管理措施的态度,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游客对生态旅游&quot;基于自然&quot;、&quot;旅游对象受到保护&quot;、&quot;环境教育&quot;认知率较高,对&quot;社区利益&quot;的认知率尚低,且不同类型游客对生态旅游认知不同。游客对&quot;对环境负责任&quot;、&quot;保护环境资源&quot;、&quot;注意环境影响&quot;、&quot;重视环境教育&quot;、&quot;尊重地方文化&quot;五类旅游环境管理措施持积极态度,但对&quot;加强游客管理&quot;的措施持消极态度。而且生态旅游的认知与某些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态度也直接相关,认识到生态旅游&quot;基于自然&quot;、&quot;旅游对象受到保护&quot;以及&quot;社区利益&quot;的游客更认同&quot;重视环境教育&quot;的环境管理措施。最后,还就提高生态旅游认知和加强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p>
[37]汪德根, 陆林. 基于点轴理论的旅游地系统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以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为例
. 经济地理, 2005, 25(6): 904-9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5.06.03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Wang Degen, Lu Lin.A study on the evolement of resort system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Pole-Axis theory: A case of tourism region of Hulun Buir-Aershan
.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25(6): 904-90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5.06.035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38]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 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
. 旅游学刊, 2012, 27(4): 2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2.04.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对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取决于开发模式,实践主导更应关注社会效能;(2)旅游空间生产问题存在生存论思考,空间的调适需凸显人文关怀;(3)旅游空间优化关键是提高空间质量,包容性发展应成为未来诉求。文章提出以提升空间质量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方向:(1)强化旅游空间生产中居民社会经济保障措施;(2)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能力;(3)提升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包容容量;(4)优化旅游空间生产的居民权能获取层次。当旅游者的凝视和空间生产者的实践使空间原有物质属性更加倾向社会属性时,空间叙事便应该成为旅游空间研究的新方式,把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中将使旅游研究范式发生改变,丰富现有研究理论,拓展传统研究视角,为社会转型背景下周庄古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Guo Wen, Wang Li, Huang Zhenfang.Study on the production of tourism space and residents' experience: A case study of Zhouzhuang ancient water town in the South of Yangze River
. Tourism Tribune, 2012, 27(4): 28-3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2.04.009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对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取决于开发模式,实践主导更应关注社会效能;(2)旅游空间生产问题存在生存论思考,空间的调适需凸显人文关怀;(3)旅游空间优化关键是提高空间质量,包容性发展应成为未来诉求。文章提出以提升空间质量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方向:(1)强化旅游空间生产中居民社会经济保障措施;(2)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能力;(3)提升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包容容量;(4)优化旅游空间生产的居民权能获取层次。当旅游者的凝视和空间生产者的实践使空间原有物质属性更加倾向社会属性时,空间叙事便应该成为旅游空间研究的新方式,把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旅游研究中将使旅游研究范式发生改变,丰富现有研究理论,拓展传统研究视角,为社会转型背景下周庄古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39]谢志华, 吴必虎. 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 地理科学, 2008, 28(6): 748-7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6.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选取国家旅游局评定的4A级景区中的509处资源型景区为样本景区,利用地理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资源型景区的旅游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资源型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很低,省际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为长三角地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古都区。
[Xie Zhihua,Wu Bihu.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of resources-based attractions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28(6): 748-7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6.006URL [本文引用: 1]摘要
选取国家旅游局评定的4A级景区中的509处资源型景区为样本景区,利用地理数学方法的空间分析手段和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分析资源型景区的旅游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资源型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区域分布均衡性很低,省际差异较大;高密度区域为长三角地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和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古都区。
[40]崔凤军, 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及其时空分异特征与利用强度研究
. 地理研究, 1997, 16(4): 47-55.
https://doi.org/10.11821/yj1997040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稀缺性非实物资源具有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规律;文章采取静态的模型研究方法,对泰山主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了系统测算,揭示了其时空分异规律,剖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资源的利用强度,提出了旅游调控策略。
[Cui Fengjun, Yang Yongshen.A study on the time-space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utility intensity of the Tebc resource of Mt. Tai
.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7, 16(4): 47-55.]
https://doi.org/10.11821/yj1997040007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稀缺性非实物资源具有空间分异和时间变化规律;文章采取静态的模型研究方法,对泰山主景区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了系统测算,揭示了其时空分异规律,剖析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资源的利用强度,提出了旅游调控策略。
[41]郭文. 空间的生产与分析:旅游空间实践和研究的新视角
. 旅游学刊, 2016, 31(8): 29-39.
[本文引用: 1]摘要
&#x0201c;空间的生产&#x0201d;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x0201c;空间化&#x0201d;,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x0201c;空间的生产&#x0201d;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会层面批判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旅游空间实践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面对新问题,在研究向度上不能脱离旅游&#x0201c;社会-空间&#x0201d;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x0201c;社会-空间&#x0201d;辩证分析范式;未来国家旅游愿景的实现应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并将空间正义作为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Guo Wen.P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space: A new perspective of tourism spa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 Tourism Tribune, 2016, 31(8): 29-39.]
[本文引用: 1]摘要
&#x0201c;空间的生产&#x0201d;是新马克思主义关于空间研究最重要的理论进展,该理论的主要主张是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辩证法翻转为历史辩证法的&#x0201c;空间化&#x0201d;,因其在认识和分析问题时表现出的整体性、彻底性和说服力成为人们重新认识空间本体的重要转折点。通过对&#x0201c;空间的生产&#x0201d;及延伸理论内涵的挖掘和解析,认为资本、权力和阶层是主要影响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要素,该理论立足于人本主义哲学立场和人道主义价值观,基于空间社会统一体的认识,形成了系统性剖析社会空间问题的空间认识论、生产论、批判论和权利论基本框架,是对资本主义种种异化现象进行文化和社会层面批判的有力工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蓬勃发展,旅游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功能凸显,完成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旅游空间实践也出现了空间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面对新问题,在研究向度上不能脱离旅游&#x0201c;社会-空间&#x0201d;辩证分析的理论视域;在概念体系分类层面,可以将旅游空间的实践(物理-地理空间)、旅游空间的再现(社会-经济空间)和再现的旅游空间(文化-心理空间)作为旅游&#x0201c;社会-空间&#x0201d;辩证分析范式;未来国家旅游愿景的实现应扬弃旅游空间生产带来的异化现象,警觉资本逻辑对旅游空间实践的另类牵引,并将空间正义作为新的发展伦理支撑。
[42]陶慧, 刘家明, 罗奎, . 基于三生空间理念的旅游城镇化地区空间分区研究: 以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为例
. 人文地理, 2016, 31(2): 153-160.
[本文引用: 1]

[Tao Hui, Liu Jiaming, Luo Kui, et al.The study of spatial division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rea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production-living-ecological space: A case study of Mayangxi Ecotourism Area
. Human Geography, 2016, 31(2): 153-160.]
[本文引用: 1]
[43]薛领, 翁瑾. 我国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的微观机理与动态模拟研究
. 旅游学刊, 2010, 25(8): 26-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0.08.009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在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交通成本、消费者多样化偏好以及旅游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两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学演绎模型与基于自主体(agent)的计算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通过对旅游企业、消费者等大量微观自主体的相互作用来"动态地"观察和探讨沿海与内地两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动的微观基础、影响因素和动态过程.本文认为,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理,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与推导→基于agent的地理计算→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技术路线.
[Xue Ling, Weng Jin.Study on microcosmic mechanism and dynamic simulation of China's regional tourism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 Tourism Tribune, 2010, 25(8): 26-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5006.2010.08.009URLMagsci [本文引用: 1]摘要
本文在垄断竞争、规模经济、交通成本、消费者多样化偏好以及旅游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两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学演绎模型与基于自主体(agent)的计算实验相结合的研究路径,通过对旅游企业、消费者等大量微观自主体的相互作用来"动态地"观察和探讨沿海与内地两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动的微观基础、影响因素和动态过程.本文认为,研究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机理,空间经济学演绎模型与推导→基于agent的地理计算→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技术路线.
相关话题/旅游 空间 环境 生态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