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G: 树轮放射性碳揭示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存在11年周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太阳是地球重要的能量来源,虽然人类对太阳活动(太阳黑子)的观测仅有400年历史,但是由宇宙射线产生的宇成核素会被记录在树轮或者冰芯中,可以作为追溯上千年前太阳活动变化的重要线索。14C是一种碳的放射性同位素,是由大气圈上部氮气受宇宙射线轰击而形成。这些14C在大气中被氧化形成14CO2,通过光合作用被树木吸收,记录在当年形成的树木年轮中,并不再与外界进行交换。因此,树木年轮中的14C丰度变化可以恢复古大气中14C的变化,进而记录宇宙射线强度和太阳活动。树木年轮具有定年准确、分辨率高、连续性好的特点,具有重建年际甚至季节尺度太阳活动变化的潜力(Uusitalo et al., 2018)。此外,高分辨率的历史文献资料,如太阳黑子活动历史和古代朝鲜极光年表(SILSO WDC, 2019;魏勇,万卫星,2020),具有年代准确,时间分辨率高的特点,也可用于研究太阳活动。
  日本****Miyake曾通过测量年分辨率的树轮14C记录,发现了公元774-775年、公元992-993年14C丰度显著增加现象,揭示出两次强宇宙射线事件(Miyake et al., 2012, 2013)。这两次事件的发生,极有可能与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有关(Mekhaldi et al., 2015;参见前沿报道《公元774-775年的强太阳活动》)。但上述研究仅利用了片段的树轮14C记录。目前仍然缺乏具有年分辨率且连续千年的树轮14C记录。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Brehm团队近期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了目前最长的、连续的、具有年分辨率的树轮14C记录。该树轮△14C记录了过去1000年中△14C三次快速的增加现象(图1a),而短时间内大气14C快速增加与太阳高能粒子事件有关。第一次发生在公元993年,此次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导致14C产量在一年内增加近三倍。第二次△14C明显增加发生在公元1052年,并可以通过模型在前人发表△14C数据集中得到验证(图2a)。然而,模型并未检测到发生在公元1279年的第三次14C丰度明显增加事件,这可能与所选数据集精度等有关(图2b)。即便如此,这两次疑似事件的发现也说明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更频繁。值得注意的是,三次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发生在公元990-1290年之前,最近700年来一直没有发生,而且公元1052年和公元1279年的事件都发生在太阳活动极小期内。

图1 公元969-1933年△14C变化以及太阳调控 (Brehm et al., 2021)

图2 过去千年发现的两次新的疑似14C丰度增加事件(Brehm et al., 2021)
  太阳活动具有11年周期,上述周期导致的14C变化会被记录到树轮中,但这项研究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太阳11年的周期性活动引起的△14C变化仅为2‰,而△14C的平均分析误差就达1.8± 0.2‰,这必然导致真正的周期信号与噪音混淆。Brehm等对△14C以及太阳黑子记录开展了带通滤波分析并计算了峰间距离(peak-to-peak distance),将振幅小于1.2‰的信号设定为噪音(图3)。结果表明,具有较小振幅的周期很有可能是噪音导致的。这些噪音导致极小期时太阳活动呈现出较小的振幅和较短的周期。这意味着以后观察极小期或者振幅较小时的太阳活动,要考虑噪音的可能影响。

图3 带通滤波△14C记录的频谱分析(Brehm et al., 2021)。b图中蓝色和橙色的叉代表振幅>1.2‰的峰间距离,深蓝色直方图代表振幅>1.2‰周期的周期长度,黑色代表太阳黑子数周期长度分布
  为进一步评估△14C记录中噪音导致的周期和振幅的变化,作者将带通滤波后的△14C周期和振幅与随机生成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图4)。结果发现,当模拟数据选择振幅为0.8‰、周期为10.4年的正弦信号时,在周期和振幅分布上可与实测记录达到最佳匹配。因此,△14C记录中确实记录了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且其平均振幅为0.8‰,这个结果要比前人报道的振幅(2‰)更低一些。这个振幅也并不是常数,而是取决于太阳活动的强弱。在太阳活动极小期时,振幅为0.6‰,而在太阳活动极大期,振幅在0.9‰左右。
  该研究的意义在于利用高分辨率的树轮14C记录发现了新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重建了太阳变化的长趋势和年代际变化,揭示了太阳活动的规律及其导致的14C变化。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高分辨率树轮14C记录揭示太阳活动的变化规律。

图4 振幅和周期分布(Brehm et al., 2021)。橙色代表带通滤波之后的△14C记录,蓝色代表包含10.4yr周期信号以及不同振幅的模拟数据  
  主要参考文献
  魏勇,万卫星.古代朝鲜极光年表.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Brehm N, Bayliss A, Christl M, et al. Eleven-year solar cycles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 revealed by radiocarbon in tree rings[J]. Nature Geoscience, 2021: 1-6.(原文链接
  Mekhaldi F, Muscheler R, Adolphi F, et al. Multiradionuclide evidence for the solar origin of the cosmic-ray events of AD 774/5 and 993/4[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1): 1-8.
  Miyake F, Masuda K, Nakamura T. Another rapid event in the carbon-14 content of tree ring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3, 4(1): 1-6.
  Miyake F, Nagaya K, Masuda K, et al. A signature of cosmic-ray increase in AD 774–775 from tree rings in Japan[J]. Nature, 2012, 486(7402): 240-242.
  Uusitalo J, Arppe L, Hackman T, et al. Solar superstorm of AD 774 recorded subannually by Arctic tree ring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9(1): 1-8.  
  (撰稿:许晨曦,赵卿宇/新生代室)
相关话题/信号 数据 大气 振幅 交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Science:海洋铁汇在调控早期大气氧化中的角色——三铁同位素的限制
    铁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且相比于其他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敏感度,因而沉积物中的铁组分可准确地记录地球历史上大气、海洋和陆地的氧化状态及转变历程 (Raiswell and Canfield, 2012)。众所周知,地球表面的氧化历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进程,经过古元古代大氧化事件(GO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由金星大气-内部演化推测金星经历了“干”的后期增生
    类地行星在形成过程中,经受了大量的撞击。这些撞击包括大量原始星子的轰击(Planetesimal bombardment)和少量火星大小且发生分异的大天体撞击(Giant impact)。目前普遍认为月球就是一颗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后形成的(Giant impact hypothesis),即月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G:地下水-河水交换带——地下水砷的集散地
    砷,元素周期表的第33号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化合物三氧化二砷即为砒霜,毒性很强。无机砷化合物被称为饮用水中的“隐形杀手”,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影响显著。在前不久的Science杂志上,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Joel Podgorski和Michael Berg撰文指出,全球高砷暴露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NC:地幔数据显示可氧化的火山气体的减少可能触发了大氧化事件
    包括人类在内的需氧生物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繁盛兴旺,主要得益于大气中大量O2的存在,但在地球整个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O2含量水平并不高。地质记录中的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特征表明大气中的O2含量在2.4~2.1 Ga大氧化事件期间快速升高,但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的铁、钼等元素的同位素数据却显示在3.2~3.0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SA等:远古时期的大气
    地球远古时期遥远而神秘,好奇驱动着人类的探索。现今,地球大气拥有适宜的气压及N2、O2、CO2、CH4等气体组成;我们生活其中,习以为常。然而,这种生物宜居的大气环境,来之不易,几多起伏(例如O2,图1;Lyons et al., 2014)。同样,认识远古时期地球大气,绝非易事,几多波折(例如O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历史地震数据的建筑物致死性水平研究
    摘要摘要:快速而准确的人员死亡评估结果是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而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众多历史地震数据表明,在建筑物破坏比接近的情况下,人员死亡率却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别,即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破坏后具有不同的致死性水平。本文基于52次历史地震的人员死亡率、建筑物破坏比等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历史地震人员死亡数据的抗致死性水平分级
    摘要摘要:基于历史地震中各个烈度的人员死亡率数据,通过拟合分析,发现这些震例从分烈度人员死亡率的角度具有较明显的差别和分组现象,同组内不同震例死亡率的变化率小于50%。分组特征代表了不同组的震例在各个烈度下均有不同的人员死亡率区间,这种分组特点和组间人员死亡率的不同所指示的是这些震例发生区域的抗致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基于地震数据构造曲率属性预测裂缝
    摘要摘要:为了有效预测岩层裂缝发育与分布,利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霍尔果斯背斜在纵弯变形作用下地震数据构造曲率属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裂缝预测。具体方法是:利用petrel软件分析研究区的地震数据,追踪主要层面和断层并提取目标层面曲率和建立构造模型;考虑层面曲率对裂缝预测的局限性,通过“蚂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孙枢先生:中国科学大数据的倡导者
    摘要PDF全文下载地址:http://www.dzkx.org/data/article/export-pdf?id=geology_1148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
  • 孙枢先生与中亚成矿域大数据研究
    摘要PDF全文下载地址:http://www.dzkx.org/data/article/export-pdf?id=geology_1148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