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是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结构和构造的矿物集合体,通常含有多种物理力学性质和几何形貌各异的矿物,同时其内部发育有大量的孔隙、缺陷、微裂纹等,形成极不均匀的微观结构。在风化作用下,地表或者接近地表的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最终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岩石风化作用是地球物质循环的重要途经,是驱动地貌演化最重要的地质营力之一,对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岩石的微观结构特征控制着岩石的宏观变形、破坏等力学性质。在风化作用下,岩石矿物间的接触界面会逐渐松动、张开直至被风化产物填充,同时矿物颗粒内部会逐渐产生裂缝而破碎,这种微观结构的劣化会导致岩石的完整性、力学参数等显著降低,从而为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的孕育、形成提供有利条件。
大量实验表明,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岩石的应力-应变响应由近似线性向非线性转变,同时其模量和强度参数逐渐降低,定量刻画该力学过程是当前岩石力学和工程地质领域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然而,当前的主流模型仅能刻画新鲜岩石微观结构特征对其宏观力学性质的影响,不能考虑风化作用的影响。因此,需要建立风化作用下岩石的微观结构劣化—力学参数弱化定量刻画模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院重点实验室黄晓林副研究员、祁生文研究员等人,基于离散元方法提出了一种先进的非线性粘结颗粒模型(Grain-based model)(AGBM)来定量刻画不同风化程度结晶岩的力学行为。以加拿大LdB花岗岩(微风化)、大渡河双江口(SJK)花岗岩(中风化)、理塘毛垭坝(MYB)花岗岩(强风化)三种不同风化程度的花岗岩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矿物组成、颗粒尺寸分布等,利用Voronoi算法生成凸多边形颗粒集合体并赋以颗粒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以模拟花岗岩的矿物颗粒组构(如图1)。AGBM将风化作用下岩石微观结构的劣化处理为矿物颗粒间接触的松动,即接触刚度和强度参数的降低,压缩方向用硬化变形模型刻画,拉伸和剪切方向用线弹性变形模型刻画(如图2)。
图1 三种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的AGBM。(a)微风化LdB花岗岩;(b)中风化SJK花岗岩;(c)强风化MYB花岗岩
图2 不同风化程度结晶岩矿物接触本构和强度模型。(a)拉伸和压缩情况;(b)剪切情况
如图3,对三种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的单轴压缩实验结构进行模拟,发现微风化的LdB花岗岩矿物颗粒接触界面比较紧密且风化裂隙较少,单轴压缩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呈现近似线性特征,常规的线性模型和AGBM均能得到与试验结果相匹配的结果(如图3a);中风化的SJK花岗岩中部分矿物颗粒接触界面发生松动,风化裂隙增多,单轴压缩应力-轴向变形曲线呈现非线性特征,变形模量以及峰值应力等应力阈值较微风化LdB花岗岩降低,常规的线性模型预测结果显著偏离试验结果,而AGBM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如图3b);强风化的MYB花岗岩中较多的矿物颗粒接触界面发生松动甚至填充,风化裂隙明显增多,单轴压缩应力-轴向变形曲线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变形模量、峰值应力等应力阈值与LdB花岗岩、SJK花岗岩相比显著降低,常规的线性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较大,而AGBM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吻合(如图3c)。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传统的纯线性接触模型仅适用于新鲜或微风化岩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提出的AGBM适用于不同风化程度岩石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力学行为影响的定量刻画,具有显著的优势。
图3 三种不同风化程度花岗岩单轴压缩应力-应变响应的预测结果,左侧为AGBM的预测结果,右侧为传统线弹性模型预测结果。(a)微风化LdB花岗岩;(b)中风化SJK花岗岩;(c)强风化MYB花岗岩
同时,研究发现岩石中矿物颗粒接触压缩硬化变形显著影响其裂纹闭合、裂纹起裂、裂纹稳定扩展和裂纹不稳定扩展的应力阈值,且这种效应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而越趋明显。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风化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弱化主要是由于颗粒接触变形刚度的弱化引起的,而颗粒接触强度的弱化只是次要原因。从微风化状态到强风化状态,颗粒间接触强度参数降低一个数量级(如图4a),而刚度参数降低两个数量级(如图4c)。
图4 花岗岩内部矿物颗粒接触参数量值随风化程度的变化。(a)强度参数;(b)最大容许压缩变形;(c)接触刚度参数
研究成果发表于Engineering Geology(黄晓林*, 祁生文*, 郑博文, 梁宁, 李丽慧, 薛雷, 郭松峰等. An advanced grain-based model to characterize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crystalline rocks with different weathering degrees[J]. Engineering Geology, 2021, 280: 105951. DOI: 10.1016/j.enggeo.2020.105951.)。成果受科技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4)、国家****科学基金(41825018)等项目资助。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黄晓林等-EG:风化作用下岩石微观结构劣化—力学参数弱化定量刻画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2
相关话题/岩石 矿物 力学 结构 物理
吴子木等-JGR:伊朗高原东北部-东部岩石圈-软流圈系统横向结构变化及其构造意义
伊朗高原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图1a),形成于特提斯域板块间的长期汇聚作用,特别是新生代新特提斯洋的闭合与紧随其后的阿拉伯-欧亚陆陆碰撞造成高原隆升。相比位于同一构造域、发育更为“成熟”的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具有平均海拔低、初始碰撞晚、汇聚速率慢等特点,因此常被视为认识和探索俯冲-碰撞连续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韩光洁等-EPSL:410-km间断面上覆低速层结构研究
位于地幔过渡带上方的低速层结构是近20年来地球物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发现。对于410-km间断面上覆低速层结构的探测(低速层的空间分布、厚度变化、低速异常值大小等)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是深部地幔结构、物性和动力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理解地幔对流模式、地球内部物质运移、熔体分布以及俯冲板块在地球深部的归宿等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凌媛等-Tectonophysics:云南地壳对青藏高原东扩和新生代印度板块俯冲的结构响应
中国云南地区位于东扩的青藏高原和新生代以来强烈伸展的东南亚之间。根据地表构造和变形观测,通常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向东的块体挤出,或是下地壳通道流是云南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成因。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全面分析了云南地区密集地震台阵的地震记录,通过对地壳结构的地震成像研究,集前人地质、地化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耿智等-EG:人工智能地震信息挖掘——物理机制约束下的大数据智能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地质大数据分析是典型的新兴交叉学科,核心是在物理规律约束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分析和挖掘有价值的核心信息和关键证据,以解决地质学的认知、发现、决策和评价等理论以及地质资源探测中的实际问题。 深地非常规资源钻探地质风险的钻前预测是长期难题,其中钻井井壁失稳是钻探地质与工程风险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刘沛余等-EM:趋磁细菌生物与矿物多样性鉴定及其相关性研究
摘要:微生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种类和数目最多、功能最全的一种生命形式。通过矿化作用,微生物直接参与地球上至少六十余种矿物的形成和转化。研究自然界中能够矿化的微生物及微生物形成的矿物对认识现今和地质历史时期的微生物参与及微化石记录的地球与生命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指示意义。然而,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一般多杂居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解海永等-GRL:白天低纬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特征与起源
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是指赤道电离层F区底部低密度等离子体在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作用下,快速上升到F区顶部,并扩展到低纬甚至中纬度地区而形成的大尺度等离子体密度耗空。它能够对穿越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造成闪烁现象,严重影响卫星通讯质量和导航定位精度。电离层等离子体羽状结构自1976年首次被位于秘鲁Jica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张驰等-APJ:单点卫星方法分析磁绳结构
在宇宙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广泛存在着磁绳结构(magnetic flux ropes)。在磁绳结构中,磁场会绕着某一方向旋转,形成螺旋形的磁力线结构,且常能“裹挟”着粒子和电流,形成“桥梁”,促进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不同区域间物质和能量的传输和交换。比较常见的磁绳结构有太阳日冕物质抛射事件中的大尺度磁通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杨明等-GGR: 中国GSR岩石标准物质Lu、Hf含量及Hf同位素组成
近十多年来,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快速发展,高精度Lu-Hf同位素测试变得简便和快捷,使得176Lu-176Hf同位素体系在地球化学、宇宙化学和环境科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和经典的热电离质谱仪(TIMS)一样,MC-ICP-MS的质谱测试也依赖于化学分离后样品的纯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张金海等-NA:嫦娥四号揭密月球背面浅层精细结构和演化历史
月球很早就停止了大规模构造活动,较完整地保留了天体撞击的痕迹,是研究行星早期演化历史的理想场所。撞击作用会深刻地改造原始的月壳物质,是月面物质大规模运移的重要动力,影响范围可达几百乃至上千公里。探测月球浅层结构是深入认识月球撞击和火山喷发等历史的关键,对于月球环绕探测、着陆巡视探测和采样返回等均具有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李鑫等-EPSL:峨眉山古地幔柱改造岩石圈对青藏高原东南向深部弱物质流阻挡作用的大地电磁证据
作为物质向外逃逸的主要出口,夹持于四川盆地和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之间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既是检验和理解陆内岩石圈变形机制的理想“窗口”,也是探索高原侧向生长过程、研究高原与邻区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区(图1)。GPS和地质研究均表明藏东浅部物质正围绕东构造结作顺时针旋转运动,但人们对高原深部物质的变形和运移机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