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 IOD)是指印度洋西部和东部海表温度差,通过海气耦合作用,对印度洋盆周围地区气候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简单的类比,可以把IOD看作是印度洋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Saji et al.(1999)发现并定义了IOD事件(图1):当正IOD(positive IOD, pIOD)事件发生时,西印度洋海温偏高,东印度洋海温偏低,会导致印太暖池海温偏低,印度洋沃克环流减弱,引起亚洲、澳洲、非洲气候的变化(例如东非的暴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南部干旱)。有研究指出:pIOD发生时,导致澳大利亚干旱,有助于丛林大火的发生(Cai et al., 2009)。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是pIOD事件,同年澳大利亚的丛林大火持续数月。
图1 6次IOD正相位的海温分布(Saji et al., 1999)
关于IOD事件的变化历史、发生机制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虽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对上述科学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IOD作为一种气候震荡现象,会受到自然气候变率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器测资料表明,自1960年以来,pIOD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其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模式的结果揭示出未来全球增温的场景下会导致pIOD事件的频率增加(Cai et al., 2014)。Abram et al.,(2008)基于印度洋珊瑚重建IOD过去160年的变化历史,揭示出1960年以来pIOD事件的频率显著增加。过去280年云南地区季风降水重建结果表明,自1970年以来干旱事件增多,原因在于pIOD事件的增多(Xu et al., 2019)。上述pIOD事件增多的原因仍有争议,人类活动导致,还是自然变率的结果,还很难说,一方面气候模式会高估pIOD事件的频率和强度(Abram et al., 2020),另一方面现代观测记录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变率的共同影响,很难区分二者的贡献。因此,长序列IOD变化历史的重建,获取其自然变率的变化,对评估其现在和未来的变化尤为重要。
图2 利用印度洋东部珊瑚氧同位素重建了过去千年IOD变化历史(Abram et al., 2020)
Abram et al.(2008)利用印度洋东部和西部珊瑚重建东西印度洋的海表温度,进而获取了IOD在过去160年的变化历史。由于无法在印度洋西部获取千年的珊瑚样品,也就无法基于印度洋东部和西部的海温差重建IOD近千年的变化。Abram et al. (2020) 发现印度洋东部珊瑚氧同位素与IOD关系一致性很好,可用于重建IOD的变化。因此,Abram 团队利用该地的珊瑚氧同位素重建了过去千年IOD变化历史(图2),成果发表于Nature。
研究结果表明:pIOD事件发生的频率确实在1960年以来有显著的增加,但近年来pIOD事件的强度并没有超出过去1000年自然变率的范围。1997年是近年来最强的pIOD事件(图3a),但其强度仍弱于1675年的pIOD事件(近1000年强度最大的pIOD事件,图3b)。1675年气候外强迫因素并没有显著变化,发现该年的pIOD事件与外强迫因素(例如火山活动等)无关,揭示了即使在没有气候外强迫要素的显著影响下,气候系统内部就可以产生极端的pIOD事件。
图3 印度洋东部珊瑚氧同位素记录的1997年(a)和1675年(b)pIOD事件(Abram et al., 2020)
Abram 团队又对IOD的变率(以30年标准差来衡量)进行了分析,发现近50年来IOD的变化幅度增大,但并没有超过过去1000年的自然变率(图4b,蓝线)。17世纪中下叶IOD的变化幅度为近1000年中最大值,高于近50年的变化幅度,而17世纪中下叶全球温度明显低于近50年(图4a)。通过地质记录和气候模式IOD变率与ENSO变率的对比,发现地质记录和气候模式里IOD变率与ENSO变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图4c),揭示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温变化的耦合关系。
图4 不同记录的对比。a.全球温度变化;b.IOD(蓝色)和ENSO(红色)的变率(30年滑动标准差);c.地质记录重建IOD和ENSO的变率关系;d.东西太平洋温度差;e.中太平洋型ENSO与东太平洋型ENSO的比值;f.显著性估计(Abram et al., 2020)
上述研究的开展,首次重建了过去1000年IOD的变化历史,揭示出无明显气候外强迫变化下,气候系统也会产生极端的pIOD事件。
主要参考文献
Abram N J, Gagan M K, Cole J E, et al. Recent intensification of tropical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Indian Ocean[J]. Nature Geoscience, 2008, 1(12): 849-853.(链接)
Abram N J, Wright N M, Ellis B, et al. Coupling of Indo-Pacific climate variability over the last millennium[J]. Nature, 2020, 579: 385–392.(链接)
Cai W, Cowan T, Raupach M. Positive Indian Ocean dipole events precondition southeast Australia bushfire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09, 36(19).(链接)
Cai W, Santoso A, Wang G, et al. Increased frequency of extreme Indian Ocean Dipole events due to greenhouse warming[J]. Nature, 2014, 510(7504): 254-258.(链接)
Saji N H, Goswami B N, Vinayachandran P N, et al. A dipole mode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J]. Nature, 1999, 401(6751): 360-363.(链接)
Xu C, An W, Wang S Y S, et al. Increased drought events in southwest China revealed by tree ring oxygen isotopes and potential role of Indian Ocean Dipole[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9, 661: 645-653.(链接)
(撰稿:许晨曦/新生代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Nature:近千年印度洋偶极子变化规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历史 自然
【前沿报道】Geology:重建火山气体喷发历史的新指标——树轮稳定碳、硫同位素
火山活动喷发的大量H2O、CO2、SO2、H2S等气体对地球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响,研究火山气体喷发历史对了解火山活动规律及预测未来火山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历史观测记录缺乏,火山喷发历史主要依赖地层学证据,但是地层学方法无法获得连续的火山喷发历史的时间序列,也很难研究平静期或喷发前期的火山喷出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火卫一轨道演化揭示火星流变学和热历史
热-轨道耦合是火星与其卫星间潮汐相互作用的结果,最新研究提出利用围绕火星运行的火卫一(福波斯)的轨道演化数据来约束火星的流变性质与热演化历史。 相比火星表面,人类对火星内部结构及演化知之甚少。近期的火山活动证据表明,火星深部仍保持高温和对流冷却状态。以往的研究一般通过参量化对流模型来模拟计算火星热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海洋的漫长记忆——历史上的小冰期仍在太平洋深处上演
已有的大量古气候记录显示,地球地表系统发生了一系列千年-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Dahl-Jensen et al.,1998),比如近一千年来,全球经历了中世纪暖期(公元1000-1500年),随后进入全球小冰期(公元1500-1850年),之后再次进入20世纪全球增温期。受地表温度变化影响,海洋也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许晨曦等-IJC:泰国季风降水的变化历史及其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规律是重要的科学问题,预测未来降水对季风区的农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人以泰国为例指出,ENSO(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对季风降水有重要的影响,但两者关系仍然并不确定,其主要原因是器测记录大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时间跨度不足,无法确定不同气候条件下ENSO-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冀文斌等-JGR:华南晚中生代复式岩基的侵位-折返历史
华南板块东部在晚中生代最引人注目的地质面貌是发育大规模的岩浆岩和众多的白垩-第三纪的地堑-半地堑盆地,并且相邻的盆地与同期或稍早的花岗岩之间经常以正断层的关系耦合在一起,被誉为“华南盆岭省”。这表明华南板块也可能发生了类似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的岩石圈减薄现象。然而与华北克拉通相比,代表地壳强烈伸展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热烈祝贺我所张宏研究团队科研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RNA动态结构及多维相互作用研究”启动会召开
2020年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薛愿超研究员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RNA动态结构及多维相互作用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二处副处长王璞玥、发育生物学与生殖生物学项目主任赵天宇应邀出席会议。项目指导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9软件所四项成果被自然语言处理顶级会议ACL 2019接收
ACL(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国际学术会议列表认定为A类会议。ACL2019将于2019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 在国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8软件所荣获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安全认证协议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荣获2019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包括:冯登国、邓燚、张振峰、徐静、张江。 该项目围绕安全认证协议的若干重要基础问题开展了前沿性和前瞻性研究,取得了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和应用成果。提出原创性的实例依赖密码学原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8软件所与鸿合科技共建“自然人机交互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
7月23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人机交互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软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赵琛所长、操云甫书记、原总工程师戴国忠研究员、所长助理田丰研究员,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树江、董事邢修青、高级副总裁龙旭东、教育BG产品总监曾湘宁、海外暨商用BG商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