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世界各国能源需求的增加,地热资源开发、水力压裂及废水地下灌注诱发的地震活动正成为全球性的问题(Ellsworth, 2013)。2008年以来,美国中部和东部地震活动数量的增加就与大量废水注入深部地层有关。尽管在地震活动监测和流体注入诱发地震潜在机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要成功量化和预测这种地震危害还需要更多研究工作(Frohlich, 2012;Shirzaei et al., 2016,Goebel et al., 2018)。
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为例,自2008年以来地震频度增加了900倍(图1),其中包括4次5级以上重大地震事件。在俄克拉荷马州中部地区,从1995年就开始高盐废水注入,之后注入量逐年增加,但地震频度却从2008年才开始增大并于2015年达到峰值(图1B)。在俄克拉荷马州西部地区,自2005年开始废水地下注入,地震频度的急剧增加始于2013年,之后地震频度的飙升才与流体注入速率的迅速上升相吻合(图1C)。为应对2015年激增的地震活动并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地方监管机构将2016年地震活跃度较高地区的废水注入总量减少到2014年总量的40%,之后地震活动相对减弱,但在注入区内地震矩释放速率仍在飙升,并在2016年底发生了几个大地震。
图1 1995年至2017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流体注入和地震活动。A.3级以上地震及废水注入井位置。蓝色圆圈表示2008-2017年期间地震,黑色圆圈表示2008年之前地震,三角形代表注入井(根据平均月注入率进行着色和缩放),黑星表示5级以上地震,黑实线是断裂位置,黑色虚线是Nemaha断层带和隆起区,其将俄克拉荷马分为中部(CO,红色框)和西部(WO,蓝色框);B.俄克拉荷马中部地区每月总注入量(红线)与地震活动(黑色直方图);C.俄克拉荷马西部地区每月总注入量(蓝线)与地震活动(黑色直方图)(Zhai et al., 2019)
俄克拉荷马州的例子表明,流体注入与其诱发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总体而言,地壳应力变化决定了地震活动性,而地震灾害的发生与地震活动性成正比。当流体被注入目标地层后,孔隙压力发生扩散,地应力场就会受到扰动,从而降低了断层的抗剪强度并促进了它们的滑动(Shirzaei et al., 2016)。此外,注入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受总注入量、区域构造状态和局部水文地质条件控制,总地震矩主要与注入量和基底深度相关,而中到大等级的诱发地震受背景构造应力和基底断层构造决定。以上证据和研究表明,一个成功的诱发地震预测模型需要全面整合控制多孔弹性介质中流体扩散过程和诱发地震成核过程的物理学机制,而当前预测模型中对此考虑不足(Zhai et al., 2018)。
针对此问题,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Zhai及其合作者通过对俄克拉荷马州诱发地震区的地质地层、水文地质、地震层析成像、地震活动性迁移、和潮汐应变等分析,构建了同时考虑孔隙压力和多孔弹性应力的注入流体诱发地震预测模型,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PNAS上(Zhai et al., 2019)。研究人员利用该模型求解了地壳中孔隙压力和多孔弹性应力的时空演化,并计算了总库仑破坏应力(CFS)(图2)。在模拟情景中假设全部流体注入于2017年4月关闭,模拟的孔隙压力、多孔弹性应力和CFS在此之前都增加了,而关闭之后则逐渐衰减。
图2 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平均库仑应力变化率(CSR)和地震频度随时间的变化,A为俄克拉荷马中部地区,B为俄克拉荷马西部地区。实心蓝色和红色曲线分别是平均CSR和相对地震频度随时间的变化序列,蓝色和红色虚线表示孔隙压力和多孔弹性应力分别对CSR和相对地震频度的影响,黑色实心圆是3级以上地震活动增量分布(Zhai et al., 2019)
由图2可见,平均库仑应力变化率(CSR,Coulomb Stressing Rate)随时间的变化主要受孔隙压力扩散的影响,且为非线性模式。模拟得到的CSR与注入量一致性较好(图1 B、图1C),通过敏感性分析还发现孔隙压力的变化主导着CFS的时空变化。研究人员应用基于速度-状态定律的地震成核模型(Segall and Lu, 2015)对CFS变化导致的地震次数进行模拟分析。该模型仅适于流体注入之前断层系统已经受到了较强压力的情况,而研究区流体注入最多的地层在自然条件下是欠压状态的。因此,在流体注入的早期阶段,流体被用来补偿地层压力缺欠,只有当流体压力足够高以传播到基底时,它才能触发地震作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俄克拉荷马中部和西部的地震活动性分别是在流体注入后13年和8年后才开始剧增的(图1B、图1C)。
该研究认为孔隙压力扩散引起的断层带应力扰动是俄克拉荷马州诱发地震的主要驱动力,而孔隙压力扩散作用又因多孔弹性应力被强化。研究突出了在多孔弹性介质中流体扩散对诱发地震灾害时空演变的关键作用,因此将流体扩散机制与地震成核机制相结合对诱发地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Ellsworth W L. Injection-induced earthquakes[J]. Science, 2013, 341(6142): 1225942.(链接)
Frohlich C. Two-year survey comparing earthquake activity and injection-well locations in the Barnett Shale, Texa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2, 109(35): 13934-13938.(链接)
Goebel T H W, Brodsky E E. The spatial footprint of injection wells in a global compilation of induced earthquake sequences[J]. Science, 2018, 361(6405): 899-904.(链接)
Segall P, Lu S. Injection‐induced seismicity: Poroelastic and earthquake nucleation effects[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2015, 120(7): 5082-5103.(链接)
Shirzaei M, Ellsworth W L, Tiampo K F, et al. Surface uplift and time-dependent seismic hazard due to fluid injection in eastern Texas[J]. Science, 2016, 353(6306): 1416-1419.(链接)
Zhai G, Shirzaei M. Fluid injection and time‐dependent seismic hazard in the Barnett Shale, Texas[J].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018, 45(10): 4743-4753.(链接)
Zhai G, Shirzaei M, Manga M, et al. Pore-pressure diffusion, enhanced by poroelastic stresses, controls induced seismicity in Oklahoma[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9, 116(33): 16228-16233.(链接)
(撰稿:董艳辉/页岩气室)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前沿报道】PNAS:多孔弹性应力强化的孔隙压力扩散控制了俄克拉荷马州的诱发地震活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30
相关话题/地震 控制
【前沿报道】Nature:CaSiO3钙钛矿的地震波速实验测定及其对下地幔LLSVPs的启示
从全球一维地震学模型看地球的下地幔,绝大部分似乎是“平淡无奇”的区域。近年来,随着地震观测与反演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看”到下地幔其实有着不同寻常的精彩。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人们通过不同观测均发现核幔边界以上存在厚达上千公里的结构体,它们集中分布于非洲和太平洋以下,横向分布可达数千公里,这些结构体有较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Romanowicz:地震波形层析成像揭示:地幔柱起源于核幔边界
报告人:Barbara Romanowicz | 整理:宫畅、王旭(岩石圈室) 摘 要:地幔对流模式一直是地球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地幔对流存在与否或具体模式如何,是认识板块运动驱动力、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Romanowi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侏罗纪海洋生态的成功转变——从非生物控制转变为生物控制
本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建立模型,用两个指标ASI和SCORara分别表示环境的变化和生物的演化,借助两者关系发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圈的重要性在1.7亿年前的侏罗纪发生转变,侏罗纪之后环境变化等非生物因素对于生物圈的影响降低,而生物间相互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转变与中生代中期钙质浮游生物的兴起有密切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如何管理地下注水诱发的地震风险——来自韩国浦项地震的启示
2017年11月15日,韩国浦项发生了MW5.5地震,造成约7500万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至少3亿美元的间接经济损失。浦项地震是韩国有地震记录以来最大的破坏性地震,研究认为它与当地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开发直接相关(见前沿报道《Science:韩国最大的Mw5.4破坏性地震可能为诱发地震》)。 增强型地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Geology:地震波衰减性改变——气体驱动型火山喷发的前兆
气体驱动型火山虽然不及岩浆喷发型火山引人关注,但是它活动时产生的岩石碎块、火山气体和水汽具有很强的破坏力,近年来全球发生的几次灾难性气体驱动型火山爆发事件,就凸显了人们目前对这类火山喷发所做的监测预警工作的不足,例如2014年日本的Ontake火山因为仅仅在喷发前约10分钟才被监测到有活动迹象,结果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Nature Geoscience:2018 Mw7.5级帕卢地震——快速与持续超剪切破裂事件
与先前的超剪切地震不同,2018年MW7.5帕卢地震快速达到超剪切速度,并以约4.1 km/s的速度持续稳定破裂,这可能与震中区的断层特征有关。 地震时断层的破裂速度是研究震源物理和地震灾害的重要参数,通常破裂速度小于剪切波的传播速度(Vs),如果破裂速度超过Vs,则被称为超剪切破裂。破超剪切破裂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寻找隐藏的微地震——应用模板匹配技术建立更完整的地震目录
通过模板匹配技术获得的地震数量通常能达到模板地震数量十倍以上,其丰富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直接反映断层的深部结构及物理性质、触发地震的不同机制及地震的破裂过程等地震发育的重要问题。 要研究某一地区的地震发生规律,需要该地区的完整地震目录,尤其是小于一级以下的微地震目录。因为微地震时空分布特征能直接反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报道】Science Advances: 利用地震追踪俯冲带流体从源(板片)到汇(地幔楔)的迁移过程
俯冲带是地球系统水循环的关键场所,水的输入、运移、脱出方式和量级对地球表层环境、深部介质性质和动力过程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一直是地球科学的研究前沿和热点(相关前沿报道见《马里亚纳俯冲带携水量估计》《西北太平洋地区俯冲板片含水量的控制因素》)。俯冲板块将地表水等流体带入地球深部,而深部的水又随着岩浆活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陈晓非:多阶面波成像与地震破裂相图及其物理内涵
报告人:陈晓非∣整理:方媛媛,李超(地球与行星室) 摘要:第一部分关于多阶面波频散曲线提取与结构成像反演,强调了面波反演方法中高阶面波的重要性,提出了频率-矢量波数域变换法(frequency-vector wavenumber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前沿论坛】钮凤林:全波地震层析成像研究东亚上地幔结构
报告人:钮凤林∣编写:蒋梦凡,塔力哈尔·哈帕尔,孙伟家(地球与行星室) 深俯冲岩石圈动力学研究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但完整理解该俯冲过程依然存在困难。地震层析成像显示,一些板块俯冲并停滞在地幔过渡带[1],一些板块则俯冲至下地幔深处[2]。不同俯冲带可表现出迥异的俯冲过程,如海沟后撤或前进;俯冲带的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