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所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调查、14C同位素技术以及全球尺度的整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植物碳输入对不同层次土壤碳稳定性的影响差异。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植物碳输入增加,表层土壤碳稳定性减弱。并且,植物碳输入超过其他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是影响表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然而,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植物碳输入的调控作用逐渐减弱,矿物保护则成为决定深层土壤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基于全球土壤14C数据库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区域尺度上观察到的“不同层次土壤碳稳定性调控因素存在差异”的规律。上述发现拓展了学术界关于土壤碳稳定机制的认识,为提高地球系统模型对土壤碳动态的预测能力提供了实验依据。
该研究结果于3月1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Ecology Letters。植物所陈蕾伊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杨元合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ele.13723
(植被生态实验室供稿)

植物碳输入和矿物保护调控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