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植物所研究人员在藓类光系统I-捕光天线I超级复合物结构解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31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中能量的吸收、传递和转化是由光系统I(Photosystem I,PSI)和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两个光系统推动的。研究光系统的结构和不同植物之间的区别,不仅能够阐明光合作用机理,而且对于认识植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苔藓植物是现存最早的陆生植物,代表了植物演化过程中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小立碗藓(Physcomitrella patens)是苔藓植物门藓纲的模式植物,植物所光合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组与清华大学和济南大学合作,采用单颗粒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小立碗藓的光系统I-捕光复合物I(PSI-LHCI)超分子复合物3.23埃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该结构显示,小立碗藓的PSI-LHCI由4个捕光天线蛋白(Lhca)组成,与高等植物豌豆PSI-LHCI超分子复合物中捕光天线蛋白的数量一致,但是种类和组成顺序不同,随着植物进化,豌豆中的Lhca4取代了小立碗藓中Lhca5的位置。但在小立碗藓捕光天线Lhca5/Lhca2与核心亚基PsaF的交界处,存在一个的特殊的叶绿素分子,构成了能量从Lhca5/Lhca2向核心高效传递的路径。
  与生活在水中的绿藻相比,小立碗藓PSI-LHCI结合的捕光蛋白少,减少了捕光截面,但和豌豆相比,具有更高效的能量传递途径,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藓类植物登陆之后多生长在潮湿低光的环境有关,减少捕光截面有助于避免光破坏,快速捕光有利于生存。这项研究揭示了植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过程,以及植物登陆以后进一步适应陆生环境的捕光机制变化。
  该研究于2021年2月1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Cell Discovery。中科院植物所博士研究生闫秋敬、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赵亮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项目、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和青促会、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并得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清华大学冷冻电镜中心的技术支持。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1-00242-9
  (光合实验室供稿)

  小立碗藓PSI-LHCI超大复合物的整体结构

小立碗藓PSI-LHCI超大复合物中能量从LHCI向PSI核心传递的途径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植物 系统 结构 中国科学院 清华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植物所与日本科研人员合作解析紫色光合细菌LH1-RC和电子供体HiPIP超分子复合物晶体结构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化学反应,光合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之一,是研究光合作用机理的理想模式生物。在紫色光合细菌中,光能首先被捕光天线复合物(LH2,LH1)捕获,然后传递到光反应中心复合物(RC,Reaction Center)进行电荷分离,经过一系列的电子转移传递和氧化还原反应,完成光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与浙江大学合作解析绿藻光合状态转换超分子复合体的三维结构
    光合作用作为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光合作用状态转换是光合膜在光环境变化条件下调节激发能在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间均衡分配的一种快速适应机制,是通过PSII主要捕光天线(LHCII)在PSII和PSI之间的迁移和可逆结合,改变两个光系统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中部高程变化及其生态学效应方面取得新进展
    新生代以来,印度次大陆板块向欧亚大陆东南俯冲碰撞导致的青藏高原的隆升事件不仅塑造了当今亚洲的地形、地貌,还改变了高原南、北的气候系统,左右了该区域生物多样性分布和生态系统格局的变化。目前,来自多学科的证据正在逐步揭开高原抬升历史的神秘面纱。青藏高原中部作为高原原型,尽管前人已有众多研究,但是,学术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增温和干旱对高寒草地底层土壤微生物过程的影响
    全球一半以上的土壤有机碳贮存在深度超过30cm的底层土壤中,底层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焦点之一。近期研究表明,高寒草地表层和底层土壤有机质的降解及新碳封存对增温和干旱具有不同响应。然而,增温和干旱对底层土壤微生物碳过程的影响尚不明确。  中科院植物所冯晓娟研究组与合作者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培育的羊草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2月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植物所刘公社研究组选育的‘中科5号’、‘中科7号’羊草品种,这是国家林草局自机构改革成立以来首批审定的国家级草品种。  羊草是欧亚草原区东部广泛分布的多年生禾本科乡土植物。羊草耐盐性和耐碱性强,发达的地下横走根茎有利于固定土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与清华大学合作揭示组装因子Psb27调控光系统II组装修复的结构基础
    光合作用是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光系统II(Photosystem II, PSII)位于放氧光合生物类囊体膜上,是光合水氧化的重要场所,具有光合放氧功能的PSII核心复合体(PSII core complex)是一个由20个蛋白亚基、锰簇、色素分子等多个辅助因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莲子心黄酮碳苷合成的分子机制
    黄酮碳苷是类黄酮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广泛的生理活性、显著的药理活性,近年来受到了****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研究人员已对诸多植物来源的黄酮碳苷进行结构鉴定,然而对黄酮碳苷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  莲(Nelumbo)又称荷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水生植物,其荷叶、藕节、莲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植物叶片氮吸收对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活性氮通过大气沉降进入生态系统,显著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森林生态系统中,40%-80%的沉降氮在到达林下土壤之前已经被森林冠层截留,部分被截留的氮可直接被冠层吸收。目前的研究大多从增加土壤氮供应的角度关注大气氮沉降产生的影响,对森林冠层氮截留过程的认识严重不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生物钟调控水稻耐盐性的机制解析中取得重要进展
    水稻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对盐胁迫敏感,盐渍环境会导致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生物钟是内在的时间维持机制,在调节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目前关于水稻生物钟核心组分是否参与耐盐性调节及其相关机制尚不清楚。  中科院植物所王雷研究组发现,在转录水平,水稻生OsPRR (Oryza sativa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
  • 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植物精细胞发育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被子植物的精细胞发育涉及精细调控的细胞分化与命运决定,在此过程中单倍体的小孢子通过不对称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命运和身份不同的子细胞,即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前者退出细胞周期、在适宜条件下发育成运送精细胞的花粉管;后者则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精细胞,这两个精细胞被花粉管运送到雌蕊的胚囊分别与中央细胞和卵细胞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