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多模式预估全球变暖下ENSO海温振幅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7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影响全球极端气候的重要因子,因此预估ENSO海温在全球变暖下的变化也是预估未来全球变暖下全球极端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遗憾的是,最近20年来多次的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尽管对气候平均态和ENSO本身的模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未来增暖情形下ENSO海温异常强度的变化都存在显著的模式间差异。最近CMIP5预估的ENSO海温增强或减弱的模式个数基本相当,模式间的标准差远大于多模式集合平均的结果。而多个大气、海洋、及二者之间耦合的多个物理过程都可能影响ENSO的变化,因此揭示导致各模式预估ENSO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的核心过程是未来进一步改进模式、提高模式预估可信度的必要途径。
  近日,我所黄平研究员和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陈大可院士合作团队在著名气候学期刊Journal of Climat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模式中对“热带大气环流对海温异常的响应”这一对ENSO有重要影响过程的模拟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目前的模式预估ENSO海温振幅在全球变暖下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原因。
  当某一个模式中热带大气环流对海温异常响应比较敏感时,这个模式往往预估未来ENSO海温振幅减弱,这一关系在31个模式间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对于观测,目前的模式普遍高估了“热带大气环流对海温异常的响应”的敏感性。因此根据“观测约束”思想,全球变暖下ENSO海温振幅相对于目前多模式集合预估的结果应该有所增强。
  本研究也间接的指出,改进目前模式对热带对流环流过程的模拟,是未来提高ENSO海温振幅变化预估可信度的重要方向。
  黄平研究员受到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文章信息:Ying, J, P. Huang, T. Lian, and D. Chen, 2018: Inter-model uncertainty in the change of ENSO's amplitude under global warming: Role of the response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to SST anomalies. Journal of Climate, 32, 369–383
  文章链接:https://journals.ametsoc.org/doi/abs/10.1175/JCLI-D-18-0456.1

图例:厄尔尼诺发生时大气-海洋耦合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示意图,其中红框所示的赤道中太平洋地区对流对海温异常的响应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的海气耦合模式对此过程的模拟存在较大的模式间差异,这也是造成多模式预估未来ENSO海温振幅变化存在显著模式间差异的重要原因。

附件下载:
相关话题/过程 大气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大气所成里京博士在《Science》撰文:全球海洋变暖了多少?
    自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S. Levitus研究员于2000年在Science撰文正式发布第一条全球上层海洋热含量变化时间序列,发现20世纪下半页全球海洋次表层升温的现象以来,全球海洋到底变暖了多少,一直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2013年发布的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第五期评估报告(IPCC-AR5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全球火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陆地生产力的影响
    火是地球系统的重要扰动因子。每年,全球森林因为火燃烧而损失的碳达到2.0 PgC(20亿吨),相当于人为碳排放总量的20%。此外,火排放会生成大量臭氧和气溶胶(例如PM2.5)等大气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造成影响。这些污染物也会对植物健康和森林生产力造成影响,从而间接改变生态系统碳收支。其中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研究揭示人类活动使中亚地区近五十年夏季降水增加
    中亚地理上位于欧亚大陆内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心区域,但是该地区的干旱性气候使得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属于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当前关于中亚降水长期变化机制的研究较为匮乏。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彭冬冬与其导师周天军研究员、张丽霞副研究员,通过分析台站及多套格点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研究证明对流解析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对东亚夏季降水日循环的模拟能力
    对流参数化是造成天气和气候模式对降水的模拟存在不确定性的重要来源。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气候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不断提高。当水平网格距精细到4km或更高时,模式能够去掉深对流参数化过程从而显示解析深对流,这类模式称为“对流解析模式”(convection-permitting model)。对流解析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华北春季极端“倒春寒”的特征和环流演变过程
    东亚地区冬季寒潮/冷涌通常伴随强烈的西伯利亚高压加强和表面气温下降,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给公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已经有较多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其变化特征和机制。但是,春季的冷事件(俗称“倒春寒”)却鲜有研究涉及。我国华北地区是重要的冬小麦产区,春季是冬小麦返青、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极端“倒春寒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揭示青藏-伊朗高原夏季热力强迫对印度洋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控作用
    青藏-伊朗高原动力和热力强迫作用对亚洲季风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的研究多强调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在对流层低层激发环流异常进而导致亚洲夏季风的异常。然而人们对青藏-伊朗高原热力强迫如何通过影响周边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影响亚洲季风的认识仍旧不足。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是由于青藏-伊朗高原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AAS封面故事:地球静止轨道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将有效改进局地强风暴预报
    《大气科学进展》2018年第10期封面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气象卫星合作研究所、国家环境卫星信息和服务局卫星应用和研究中心及海洋大气研究办公室大西洋海洋和气象实验室的科学家团队撰写的“Value-added Impact of Geostationary Hyperspectral Infrare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从位涡梯度的角度研究北极增暖对大气阻塞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冬季北极显著的增暖,而东亚显著地变冷并且极寒天气频发。已有的研究表明东亚变冷是与乌拉尔阻塞频繁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北极增暖(主要是巴伦支-喀拉海)是如何引起乌拉尔阻塞的变化而影响中纬度极寒天气,这是一个没解决的难题。  近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罗德海研究员与博士研究生陈晓丹、纽约州立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揭示夏季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的季度预测现状
    东亚-太平洋(EAP)遥相关型作为西北太平洋/东亚地区夏季环流异常的最主要模态,显著影响东亚夏季气候。例如,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在这一年,东亚-太平洋地区对应着显著的EAP遥相关型(图a)。然而,如此强的环流信号,现阶段气候系统模式却无法有效预测出相应中高纬度的分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
  • 大气所研究发现气候模式分辨率过低可能低估未来的梅雨降水变化
    气候模式是进行未来气候预估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以“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为代表的多模式预估结果是当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主要资料依据。但是,参加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众多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仍然较粗(~100-200KM),不能够很好地分辨区域尺度的降水系统,比如位于长江流域的梅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