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上述问题,中科院大气所研究生林晓珍、李超凡副研究员、陆日宇研究员和英国气象局Adam A. Scaife等利用多个国际先进的气候预测系统,全面研究了夏季EAP遥相关型的季度预测现状。研究指出,EAP遥相关型热带外部分的可预测性较低,与热带部分形成显著差别。这种较低的预测技巧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大气内部变率的影响。
另外,该研究还指出,受EAP遥相关型热带外分量的可预测性影响,俄罗斯东部地区表面温度场的可预测性也较低,二者相互密切联系。与EAP型相联系的这种环流-表面温度的不可预测性还将进一步影响和调制东亚降水雨带的变化。
该研究已被《大气科学进展》接收并预出版。
论文信息:
Lin, X., C. Li, R. Lu, and A. A. Scaife, 2018: Predictable and unpredictable components of the summer East Asia–Pacific teleconnection pattern. Adv. Atmos. Sci., 35, doi: 10.1007/s00376-018-7305-5. http://159.226.119.58/aas/EN/10.1007/s00376-018-7305-5 (in press)

(a)观测和(b)模式预测出的1998年夏季的低层环流分布。其中,“A”和“C”分别表示反气旋和气旋。模式预测的中高纬度环流异常非常弱(如绿框所示)。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