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鱼粉短缺,植物蛋白源替代已在水产饲料中广泛应用,但其含有的抗营养因子能够引发肠黏膜发生急性和慢性炎症,进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因而,食源性肠炎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限制性因素。目前,在水产应用中还缺乏抗肠炎的针对性的药物。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体生物信息学学科组研究人员,基于前期已揭示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可能在鱼类肠组织中发挥作用(Wu, et al., 2018),选用了乙酰胆碱受体的激动剂—青藤碱(sinomenine)作为研发对象,添加入饲料进行抗肠炎添加剂的机理探索。在已发表的斑马鱼肠炎免疫评价体系的基础上(Li, et al., 2021),采用斑马鱼豆粕诱导肠炎(Soybean Meal Induced Enteritis,SBMIE)模型,进行药效评价和胆碱能抗炎通路相关的分子机理探索。目前,已通过饲料添加盐酸青藤碱,采用免疫基因表达分析、免疫细胞成像、多组学分析(转录组和微生物组)等多个层面的方法,揭示了中药成分青藤碱的抗肠炎机理。
基于前期已发表的加兰他敏缓解肠炎机理(Wu, et al., 2020),推测胆碱能抗炎通路中α7nAchR的下游信号可能能更直接激活其抗炎作用。青藤碱在哺乳动物中为α7nAChR的典型激动剂,对鱼类可能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中,利用斑马鱼食源性肠炎模型(SBMIE),对其进行了预防鱼类食源性肠炎的试验。日粮中添加盐酸青藤碱,可在病理水平上缓解肠道炎症,一方面改善了肠绒毛的形态;另一个方面,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如TNF-α和IL-1β),同时上调抗炎相关基因表达(如IL-10、IL-22、Foxp3a)。为了系统揭示青藤碱对食源性肠炎的缓解的分子机理,在斑马鱼SBMIE成鱼模型中进行了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提示其抗炎作用与淋巴细胞/白细胞活化、T细胞增殖的负调控,以及淋巴细胞迁移的调控有关。而从代谢通路来说,糖酵解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参与了青藤碱所激活的α7nAchR介导的抗炎作用。进一步,在SBMIE幼鱼模型中分析了免疫细胞的反应,结果表明加入青藤碱可显著减轻由豆粕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炎性聚集。与此呼应的是,肠组织中CD4+或Foxp3+淋巴细胞在粘膜皱襞底部的比例较高,暗示调节性T细胞参与抗炎。此外,青藤碱组的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肠炎相关的TM7、鞘氨醇单胞菌和志贺菌减少,而与糖代谢相关的醋酸杆菌增加。因此,本研究提示青藤碱可同时通过免疫和微生物水平的调节,对预防鱼类食源性肠炎来起效,并提出了其作用的假设机理,如下图:
以上研究结果提示青藤碱在胆碱能抗炎通路中承担重要角色,能够显著改善鱼类因饲料引发的肠道炎症。本研究为开发绿色无公害的饲料添加剂提供了新的候选成分以及模式动物中的筛选方法,将有助于减少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滥用。
本研究是在吴南副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872592)的资助下,由硕士研究生谢家元、黎明、赵旭阳等人共同完成,夏晓勤研究员和吴南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相关研究成果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immu.2021.766845/full),题为《Sinomenine hydrochloride ameliorates fish foodborne enteritis via α7nAchR mediate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whilst altering microbiota composition》。
参考文献:
Li, M., et al., 2021. Establishing the foodborne-enteritis zebrafish model and imaging the involved immune cells’ response.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https://doi.org/10.7541/2022.2021.104.
Wu, N., et al., 2020. Anti-foodborne enteritis effect of galantamine potentially via acetylcholine anti-inflammatory pathway in fish. Fish Shellfish Immunol. 97, 204-215.https://doi.org/10.1016/j.fsi.2019.12.028.
Wu, N., et al., 2018. Integrative transcriptomic and microRNAomic profiling reveals immune mechanism for the resilience to soybean meal stress in fish gut and liver. Front Physiol. 9, 1154.https://doi.org/10.3389/fphys.2018.01154.
责任编辑:李暄妍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水生所研究揭示中药成分青藤碱的抗肠炎机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相关话题/免疫 细胞 基因 副研究员 信号
动物研究所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研究揭示麂属动物染色体融合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组三维构象的演化
麂属动物是鲸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麂亚科下的一类哺乳动物,因属内各物种间差异巨大的染色体数目而受到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是研究哺乳动物成种机制和染色体演化的绝佳模型。其中,小麂、黑麂是我国特有的物种,黑麂和贡山麂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和贡山麂都有8条(雌性)和9条(雄性)染色体,但是它们的核型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水生所取得跨亚科鱼类基因编辑配子“借腹生殖”的突破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stemcells,SSCs)是成体雄性性腺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一类生殖干细胞。利用精原干细胞移植(Spermatogonialstemcelltransplantation,SSCT)技术,有可能实现跨个体甚至是跨物种的“借腹生殖”,也就是利用个体(或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理化所与北医三院合作利用全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实现前列腺癌PSA灰区的高灵敏临床诊断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患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几率。对于50-60岁的男性患者,PSA检测在PSA灰色区(即PSA值在4-10ngmL-1之间),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常被误诊为前列腺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水生所取得跨亚科鱼类基因编辑配子“借腹生殖”的突破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stemcells,SSCs)是成体雄性性腺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一类生殖干细胞。利用精原干细胞移植(Spermatogonialstemcelltransplantation,SSCT)技术,有可能实现跨个体甚至是跨物种的“借腹生殖”,也就是利用个体(或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国科大博士生导师鲍时来团队揭示肺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
肺肌成纤维细胞(AlveolarMyofibroblast,AMYF)增殖和分化异常通常与肺发育缺陷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等肺脏疾病有关,但调节肺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表观遗传机制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水生所与兰州大学在甲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进化与系统发育的合作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甲壳动物,顾名思义是一类身披几丁质外壳(甲壳)的动物,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亚门(Crustacea)。甲壳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态习性多样化,可大致划分为以下6类:①视觉(visual)甲壳动物,生活在光线好的水域,靠视觉捕获猎物,或者躲避捕食者的追杀;②深海(deepsea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张承才团队在丝状蓝细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间的联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丝状蓝细菌(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多细胞生物之一。很多丝状蓝细菌,如鱼腥蓝细菌Anabaena/NostocPCC7120(Anabaena)可以在培养基中缺乏化合态氮源的情况下,分化出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的、执行固氮作用的特殊细胞,称为异形胞。两个异形胞之间一般间隔10个左右的营养细胞。营养细胞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国科大博士生导师高彩霞研究组建立瞬时表达系统介导的小麦基因组编辑新方法
基因组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往往受到植物遗传转化中对基因型的依赖和再生效率低下的制约。在小麦中过表达GRF4-GIF1蛋白复合体可提高转基因植物再生效率和再生速度。但是通过稳定遗传转化方法,再生出来的植株都是整合了外源基因,需要多代才能把外源基因分离出去,费时费力而且可能带来转基因的潜在风险。 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遗传发育所田志喜研究组发表“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相关综述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饲料作物之一,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全球大豆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进一步提高大豆育种效率是广大大豆****、育种家攻关的重要目标。开展大豆功能基因组研究,阐明大豆种质资源演化规律,解析大豆重要农艺性状调控基因,可为大豆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生命学院汪颖研究组与合作者在植物单细胞再生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不同于高等动物,高等植物细胞命运可塑性高,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可以获得全能性(totipotency),再生出完整可育植株(图1)。植物单细胞再生在农业、园艺上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是遗传转化的常用途径。虽然很多种类的植物均通过单个已分化体细胞的再生获得完整植株,但关于植物单细胞再生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图1 ...中国科学院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