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基于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建立的4个6公顷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分析了各样地内的群落beta多样性、生态特异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群落的beta多样性由生境(7.1%-23.5%)和空间过程(15.6%-32.2%)共同决定,但这两个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森林中各不相同(图1);(2)生态特异性是由局域环境因子和群落特征共同决定的(图2);(3)生态特异性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与群落中稀有物种所占的比例相关,当群落中稀有种比例较高时,二者表现为正相关;当群落中稀有种比例较低时,二者表现为负相关(图3)。研究表明物种丰富度越高的地点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态特异性也越高。因此,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言,不仅物种丰富度高的地点应受到重视,那些生态特异性较高、但丰富度低的地点应同样受到关注。



该论文以题目“Ecological uniqueness of species assemblag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forest communities”(DOI: 10.1111/ddi.13205)发表在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权威期刊《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森环森保所博士后姚杰,通讯作者为臧润国研究员。该工作得到了院重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共同资助。(姚杰 许玥/森环森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