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空间生态水文学》出版发行:生态水文学研究再添新方法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01


近日,由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学首席专家刘世荣研究员主持编著的《空间生态水文学》正式发行。该书系统总结了当今国际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和方法,阐述了我国不同自然地理区的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影响下生态水文响应的规律。该书的出版发行将为我国区域生态建设、森林植被恢复、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论。
《空间生态水文学》以我国不同自然地理区的典型森林大流域为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空间遥感技术以及分布式模型模拟技术等,建立了大尺度生态水文学研究方法,并在实践研究中得以发展和运用。该书涵盖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生产力维持与水文过程等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探索建立了一系列空间生态水文学研究的方法,特别是包含了遥感技术和同位素技术在生态水文中的应用、水碳耦合模拟与效益权衡等系统性研究成果,提出了森林生态水文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地理分异与流域生态水文适应性管理对策。
刘世荣表示,该书的特色是立足于大流域时空尺度,通过对全国不同自然地理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研究,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岷江上游,围绕森林生态系统对区域水文水资源和洪水径流调控、水碳效益权衡等关键科学问题,阐明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水文功能变化规律及驱动机制,深度揭秘了森林调节水的作用受林冠层截持-林内灌草层截持-林地枯枝落叶层和苔藓层拦蓄-森林土壤层含蓄所构成的一个综合复杂过程影响,且90%以上取决于森林长期演替形成的复杂土壤结构。
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森林与水”关系的争论,特别是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以来,森林与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森林与水的关系,更像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两者既有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统一面,同时也有相互权衡,此消彼长的对立面。
正如一方观点认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消洪补枯,减缓旱涝灾害;另外一方观点认为,森林通过蒸散消耗了有限的水资源,造成土壤干化,减少了河川径流,是“抽水机”。特别是2005年,Jackson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提出“森林水碳效益之间权衡”的观点后,关于森林与水关系更像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术界既然存在这样的争论,在生态恢复、人工造林的实践中必然会无所适从。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张新时院士曾认为,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森林植被建设的关键性限制因素,不考虑森林植被的水分稳定性和当地的水分承载力,就难免不造成森林植被建设的决策失误和工程失败。我们在确定一个地区的理想森林覆盖率建设目标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森林植被的耗水与可供给量的平衡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基本而又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沈国舫院士认为,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短期内能够取得成功,也很难保证森林植被建设工程在长时间内能一直达到和保持预期的效益目标,这是气候不稳定、森林植被生命周期长、需水量动态变化等特点决定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冯宗炜院士曾表示,不注重森林水文作用的过程和机制,不注重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所得结果难有较高学术和应用价值。国内发表的有关森林水文论文多是短期和单一水文要素的观测结果,而且很多论文是有关自然背景下的坡面、生态系统和小流域的研究,对森林植被和自然与人类干扰环境条件及其组合的千变万化的情况,只靠有限的简单对比试验或回归统计式的研究结果,显然不够。森林与水的关系研究未来需要加强长期基础数据积累并与多过程机理和生态水文模型有机结合,关注生态过程和水文过程的耦合,等等。
张新时院士曾表示,森林的水文影响或水文功能具有尺度效应,不能忽视森林水文影响的尺度效应,更不能把不同尺度的问题混淆起来进行讨论。当把很多棵树栽在一起成为森林后,它的耗水量决不是树木株数与空旷地单株树木耗水量测定值的乘积,所以,在小面积范围内观测到植物耗水造成土壤干化现象,以此断言或担心大规模造林种草后,也会出现大面积土壤干化,至少是不准确的或缺乏科学基础。
中国林科院蒋有绪院士认为,按照水量平衡的原则,即使森林植被蒸腾耗水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局部土壤干化,但植被蒸腾的水分总要以降水的形式出现在某些地方,此为增雨作用,此外还存在着增加凝结核等其它方面的森林植被增雨机制,如果大规模造林种草恢复植被以后,干化和增雨的两种作用有可能会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如此说来,土壤干化现象也许不复存在,或许还有新的林地水分平衡表现形式和程度。当然,要作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还需要在了解有关大气环流背景和成云致雨机理的基础上,进行森林植被影响区域降水的模型化数值试验研究。森林植被水文影响的尺度效应并不局限在蒸腾耗水方面,同样涉及削减洪峰、调节流量、减少泥沙等方面。
刘世荣说,院士专家们对这一问题的精辟阐述,使得森林与水的问题,就像是一道多项选择题,不同时间、不同区域、不同生物气候区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答案。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近10年,当我们再次提起这个问题时,我们不应当再去追求一个统一的所谓“正确答案”,而更应该运用正确的科学观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为可靠的数据说话。
刘世荣强调,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也越来越客观深入。要看到生态系统在时空上的异质性,以及尺度的分异性所带来的答案多样性,他们是客观存在的。科学争论不能以无限无休止的争论结束,而应在探索-争论-探索中不断发展,当然,应该更注重解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科学认识。
相关话题/水文 生态 土壤 科学 院士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森环森保所探究青藏高原东部当地居民对气候和生态变化的感知
    近日,森环森保所发文探究青藏高原东部当地居民对气候和生态变化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部,当地居民对温度和极端气候变化敏感,遥感反演的春季返青期和居民感知的春季物候一致,都表现为提前;虫草采集起始时间的提前也指示着春季物候的提前,而采集结束时间的推迟则可能标志着虫草分布区在气候变暖下向着高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亚林所专家著作《中国木荷》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近日,由周志春研究员、张蕊副研究员、范辉华教授级高工和楚秀丽助理研究员等著成的《中国木荷》一书在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总计38.8万字,分为10章,主要是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与培育研究团队与福建、江西、湖南和重庆等科研院所和基地单位近20年的木荷育种和培育技术合作研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资昆所在天然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驱动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指出“天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自然界中群落最稳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全面保护天然林,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确保天然林面积逐步增加、质量持续提高和功能稳步提升目标任务的完成,评价天然林恢复与保护的成效,需要对天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森环森保所提出“寄主植物在小蠹虫–真菌生态和进化中起决定性作用”假说
    近期,森环森保所昆虫生态与害虫管理学科组通过林间真菌接种寄主植物、植物代谢产物化学分析、真菌室内生物学测试和小蠹虫林间行为测试等方法,揭示了“落叶松八齿小蠹–富士长喙壳真菌”共生系统与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间复杂的化学信号互作关系,提出了“寄主植物在小蠹虫–真菌生态和进化中起决定性作用”假说,深度揭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高能所温良剑荣获2021年“科学探索奖”
    9月13日,第三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中科院高能所温良剑获“数学物理学”奖项。  温良剑,1983年出生于湖北广水,于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于高能所获得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至2014年访问美国斯坦福大学,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非正常凋落物”对土壤碳的激发效应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桉树被冰雪压断四个树种非正常调凋落物添加后的PE模式试验现场“非正常凋落物”是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吴仲民研究员等科研人员于1994年首次提出,2008年正式定义的生态学新概念,是指极端天气、火灾或地质灾害等外力作用条件下产出的新鲜植物残体。非正常凋落物在成因、节律、组分、地球化学特性和生态影响上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华林中心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微/纳米材料方面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的主要应用采用N-步旋涂法制备纳米薄膜用CVD法制备的不同形貌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微 纳材料制备微纳米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常用的CVD装置近日,华林中心王少丽博士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实验室内模拟与验证试验,以第一作者完成了题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生长方法研究进展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高质量完成中国散裂中子源2021年上半年开放运行任务
    7月20日,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中子科学部圆满完成了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本轮运行任务,按计划停机开始暑期检修工作。本轮运行期间,靶站稳定运行,三台谱仪高质量完成用户实验,首台合作谱仪开始试运行。  本轮运行自2021年3月4日开始,靶站运行于100kW质子束流功率,持续、高效、稳定地输出性能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高能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交流
    5月18日,中科院高能所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科技期刊出版工作交流活动。高能所党委书记魏龙出席会议,文献信息部主任郑文莉、副主任于健,原子能院编辑出版室主任骆淑莉以及高能所学术期刊Chinese Physics C(CPC)、Radi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
  • 高能所组织开展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系列活动
    为切实做好2021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近日,中科院高能所科研计划处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结题系列活动,组织项目负责人提交进展报告和结题报告、组织召开了2021年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布置、培训暨动员会,建立了基金申请专栏,并与科研人员开展座谈和一对一的咨询活动。  1月2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