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热林中心两项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通过验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4
6月18日,应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委托,热林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凋落物分解、氮矿化和树木生长对减雨的响应”和“珍优乡土树种米老排速生良种选育的研究”进行验收。会议由热林中心副主任贾宏炎主持。
验收专家组由热林所研究员曾杰、森环森保所副研究员王晖,热林中心研究员蔡道雄、教授级高工郭文福、高级工程师贾宏炎、副研究员谌红辉组成,组长由资源所雷相东研究员担任。
验收会上,专家组通过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检查项目执行情况和查阅项目成果,并经过质疑答辩与讨论,一致同意两个项目通过验收。
“凋落物分解、氮矿化和树木生长对减雨的响应” 项目以南亚热带红锥和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减雨控制实验,开展了凋落物分解、土壤氮矿化和树木生长对减雨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在减雨处理下,红锥和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净氨化和矿化速率主要由土壤有效氮控制,而净硝化速率受土壤湿度、无机氮和微生物共同作用,具有创新性。该研究为预测和制定适应降水变化人工林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
“珍优乡土树种米老排速生良种选育的研究” 项目收集了广西、云南和广东的58个米老排家系,营建了40亩的米老排种源家系试验林;初步筛选出3个适合桂西南地区生长的米老排家系QS8、BY4和MD1。该研究为选育米老排优良品种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项目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中心科研处、各研究室全体科研人员32人参加会议。(文:韦菊玲 孙冬婧/热林中心 图:梁永科/热林中心)
相关话题/土壤 副研究员
中国林科院专家在木本植物修复铜污染土壤效率方面获得新进展
铜在杞柳体内长距离运输的机理示意图近期,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生态修复团队首次揭示速生树种杞柳体内铜的长距离运输途径,明确了铜在木本植物体内的木质部运输和韧皮部再分配过程及机制。相关研究成果“Xylem-based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phloem remob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4我所姚卫副研究员等获得美国航空航天学会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2017最佳论文奖
近日,力学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实验室姚卫副研究员等撰写的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Elliptic and Round Scramjet Combustors by Improved Delayed 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Wei Yao, Yu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植物所科研人员在灌丛化草原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灌丛化现象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发生,并深刻影响了区域碳循环。早前研究多关注灌丛化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而忽视了对于土壤无机碳库的影响。同时有研究表明,一些地区草原灌丛化导致土壤酸化,进而影响这些地区的无机碳储量,但灌丛化对土壤无机碳的影响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土壤微生物和组学培训班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举办
12月2日至6日,土壤微生物和组学培训班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络森林网(CForBio)共同主办。来自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16个样地的研究人员及研究生7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班包括土壤微生物和组学两部分。土壤微生物培训由中科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土壤碳激发效应的关键调控因素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大小取决于植物碳输入和微生物碳输出之间的动态平衡。作为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土壤碳激发效应是指植物碳输入导致土壤有机碳分解加速或减慢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碳库的周转速率。因此,阐明土壤碳激发效应的大尺度格局及其调控因素,有助于认识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的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植物所科研人员解析高寒草地底层土壤碳库响应气候变暖的分子机制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储量最大的活跃碳库,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焦点问题。底层(即深度超过30 cm)土壤储存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土壤碳库;然而,以往的增温实验着重分析表层土壤的响应,底层土壤对增温的响应及其机制尚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组与合作者依托青藏高原海北站的长期增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植物所科研人员解析高寒草地土壤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制
土壤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表征土壤碳分解过程对温度的响应程度,通常用Q10来表示,即温度每增加10度土壤呼吸速率增加的倍数。这一参数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暖之间反馈关系的方向与强度,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关键参数。因此,土壤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及其调控机制成为近20年来全球变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植物所科研人员在草地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积累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植物与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二者在土壤中的积累直接影响着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然而,由于分析手段的限制,植物与微生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布格局及积累机制尚不清楚,在近几年引起了较大的学术争议。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组与白永飞研究组围绕这一科学问题展开合作,借助中国-蒙古温带草地样带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3刘振刚研究组在生物质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振刚研究组在生物质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85:1201-1208)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288:121593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土壤分子生态学研究组在环境抗性组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开始,抗生素的使用挽救了世界上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然而近年来,抗生素的环境效应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抗生素滥用导致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环境中累积并威胁公共健康,尤以养殖场、农田、河流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环境最为典型。事实上,在抗生素被人类使用之前,自然界中生物来源的抗生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