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振刚研究组在生物质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85:1201-1208)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288:12159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国内外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原位固定稳定化技术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主流技术,相比于其他治理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运行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为了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筛选高效、低廉、无二次污染的固化稳定化材料是该技术的关键所在。生物质是唯一的可再生的碳材料来源,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及可生物降解等特性。目前,生物炭材料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修复中已开始进行工程化应用,但囿于生物炭固有属性以及缺乏生物炭重金属钝化机理研究导致其生态修复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刘振刚研究组开发了废弃生物质通过一步碱式水热法制备水热炭重金属固定稳定化材料的技术路线,制备的水热炭材料具有经济、高效、快速提升土壤肥力等特点。研究发现,水热炭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铅的吸附能力高达92.80 mg/g;水热炭材料对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具有超强的钝化能力,相对于传统生物炭土壤重金属钝化效率分别提升了95.1%(铅)and 64.4%(镉);土壤中重金属铅和镉的生物毒性分别降低了54.0%和27.0%。重金属的钝化机理研究表明:水热炭材料对重金属的固定稳定化主要通过表面含氧官能团配位、表面沉淀及π电子配位作用实现;钝化机理定量分析表明其对重金属钝化贡献占比分别为62.12%,27.14% 和 10.74%。本研究对于生物质基炭材料的定向制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研究制备的水热炭材料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A)
(B)
水热炭材料对于重金属的钝化机理。(A):钝化机理示意图;(B):定量计算结果。
STOTEN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1932861X
BITE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852419308235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
2019年7月1日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刘振刚研究组在生物质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22
相关话题/材料 生物
邓晔研究组在功能微生物类群多样性检测研究上取得进展
在高度复杂的环境微生物群落中,承载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特定功能微生物类群往往也具有高度的多样性,这种功能上的冗余使得微生物群落面对环境剧烈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然而,以单一16S rRNA基因或者以功能基因为主的高通量测序均无法实现特定微生物功能类群的多样性检测。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陈保冬研究组在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保冬研究组近期在丛枝菌根真菌生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Ecology(DOI: 10.1111/1365-2745.13060)和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Reports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刘思金研究组在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组在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与毒理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陆续发表于ACS Nano(Xu, et al. 2018,DOI: 10.1021/acsnano.8b04906), ACS Applied Material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发表综述论文讨论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风险与纳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大量应用, 纳米材料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到环境中,从而通过多种暴露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很大风险(如图1所示)。因此,研究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安全性(EHS)对于促进纳米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近日,刘思金、吕永龙研究员与南开大学陈威教授等合作,针对纳米产业可持续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曲广波等在二维黑磷生物相容性调控方面取得新突破
近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广波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喻学锋团队合作在二维黑磷领域取得新突破,发现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极大地降低了黑磷诱发的炎性反应,相关工作以Chemical modification improves biocompatibility of black phosphorus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魏源送研究组污泥生物干化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通风是污泥生物干化的关键因素,优化的通风策略能够同步实现更好的干化效果和更低的能耗,但目前主要通过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的试验优化,工作量大,难以指导实际应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魏源送研究组多年来致力于污泥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能值时空动态及其对国家生物质能源战略的启示
植被所固定的太阳能既是生态系统运行最重要、最基本的驱动力,同时也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物质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不足1%,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却长期占能源消耗总量的60%以上。中国现有的能源格局会排放大量的CO2,加剧全球暖化效应,并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制约着国家的可持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高扬小组等在鄱阳湖地区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取得进展
基于同位素研究方法揭示流域C-N水文耦合过程是目前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研究亚热带流域生态系统N/O/H的季节性基流变化以及降雨径流变化,揭示酸沉降对流域水体的临界负荷,探讨N素来源与水文分异过程特征,对于揭示亚热带地区C-N循环的水文路径及其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李娜、谢高地等在Sustainability上发表中国生物质资源禀赋的SSCI论文
生物量用于表征植物生物质的积累情况,本文利用生物量作为度量生物质资源现存量的指标,反映我国生物质资源禀赋及分布格局情况,在空间上对我国生物质资源总量及人均量进行了系统地估算。 研究人员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中心(CERN)的样地生物量数据,借助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形等多因子数据,并建立与之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朱晓东、杨芬、韦朝阳发表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地理地带性分异的SCI论文
重金属元素的生态与健康毒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生物可给性含量而非总量。以重金属可给性含量代替总量进行重金属元素生态与健康风险评价更具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然而目前我国尚无全面系统的城郊土壤重金属可给性研究成果。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硕士研究生朱晓东在导师韦朝阳研究员指导下,开展了这方面的初步研究。通过选取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