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中国政法大学 辅仁网/2017-06-25

刑法学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Study on Criminal Jurisprudence: Western Countries' Experience and China's Reality 周光权; 1:清华大学 北京100084 摘要(Abstract):

我国刑法学面临改造理论体系与增强问题意识的双重使命,为此,进行跨文化的刑法学研究是必要的。西方国家在刑法理论发展上有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包括法官解释刑法,坚持刑法客观主义,刑法学方法多元化,问题思考与体系思考等。与之相对应,我国刑法学发展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我国未来的刑法学理论进行合理化改造有多种可能的路径,即必须以刑法客观主义立场为取向,建构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坚持实质的犯罪论,加强对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KeyWords): 刑法学;;犯罪论体系;;客观主义;;方法论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周光权;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日]山中敬一.刑法各论Ⅰ[M].东京:成文堂,2004.[2][韩]吴昌植,编.韩国侵犯财产罪判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4]周光权.刑法讲义各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德]卡尔.恩吉斯.法律思维导论[M].郑永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6][德]雅科布斯.市民刑法与敌人刑法[A].徐育安,译.许玉秀,编.刑事法之基础与界限[C].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7][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M].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德]H.科殷.法哲学[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0]周光权.无声的中国刑法学[A].清华法治论衡(第5辑)[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曲新久.犯罪论体系片语[J].政法论坛,2003,(6).[12]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13][俄]库兹涅佐娃,佳日科娃,主编.俄罗斯刑法教程(上卷.犯罪论)[M].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4]张明楷.犯罪论体系的思考[J].政法论坛,2003,(6).[15][日]大塚仁.刑法における新.旧两派の理论[M].东京:日本评论社,1957.[16]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7]周光权.犯罪构成理论:关系混淆及其克服[J].政法论坛,2003,(6).[18]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J].环球法律评论,2003,(秋季号).[19]屈学武,主编.刑法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张明楷.刑法学(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相关话题/北京 刑法 刑法学 法律 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