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经贸举办2019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 共商京津冀协同治理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1月5日上午,由首经贸主办,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科研处、京津冀大数据研究中心、京津冀研究中心承办的“2019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京津冀协同治理研究”在首经贸举行。

论坛聚焦“京津冀协同治理研究”这一主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我校人口经济研究所所长童玉芬教授主持。科研处处长姚东旭教授在致辞中表示,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已连续举办13届,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以交流凝聚共识,以思想联通三地,以智慧助力发展,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杨开忠教授以“经济进一步南下符合规律”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要平衡南北关系:一是要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南方经济;二是把相对分散的人口在北方近海地区或近南方地区进行集中,改善北方交通,抓住北方别具一格的特点进行发展,依托国际经济走廊,实施边疆增强战略。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所原所长肖金成教授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主题进行了演讲。他提出,京津冀应高标准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与市场一体化。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京津冀北京协同办主任刘伯正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展及下一步重点举措”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理念注重协调思想的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协调南北方的国家战略,要“大中取小,集中发力”建设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柯文进教授以“聚焦全产业链布局、主动作为,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并提出,真正让城市群连接起来的是产业链,应完善区域全产业链布局的政策体系,推动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和延链。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研究员以“以可持续城市理念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城市形成的重要动力在于规模经济或集聚效应,可持续城市的关键要素是空间结构、交通结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历史文脉。


论坛的第二阶段由姚东旭主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校长文魁教授以“首都圈经济体系现代化的理论思考——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两个历史逻辑的交汇”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逻辑一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都市圈;逻辑二是从首都经济到首都经济圈,他认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国民经济的新品性,北京应发展“菜心经济”,首都圈经济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构建首都圈统一的市场经济基础,健全区域治理体系,提升协同治理能力。北京市科委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专班负责人平宇栋以“新形势下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工作思考”为题进行了演讲。他认为,京津冀协同创新应重点关注政策、环境、产业、资金四个方面,工作重点为协同、回流、承接、站位、机制、链条、改革等。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教授以“促进京津冀绿色低碳发展实证分析”为题进行了演讲,并提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京津冀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和能源消耗。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赵作权就“北京能否成为新技术革命圣地?”进行了探讨,对硅谷的网络组织进行分析。他认为,北京想成为新技术革命圣地需要网络组织的作用、知识外溢的通道、合作联盟或集群组织的建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教授以“依托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国际研发集聚区”为题进行了演讲,提出依托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和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打造国际研发集聚区是当务之急,吸引国际知名科技企业在京设立研发中心、集聚充裕研发资金与高端研发人才,是提升北京创新发展能级、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手段。


最后,北京市社科联、社科规划办处长刘军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京津冀三地是合作共赢关系,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需要“规划来统、改革来牵”,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姿态,不断加强深度发展、务实合作。他表示,各位专家****围绕京津冀协同治理研究做了极为丰富的成果展示,希望各位专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政协经济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新华社、新京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新华网、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滨海时报、前线杂志、数据杂志等10余家新闻媒体及我校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财税学院的部分师生出席了本次发布会。

相关话题/经济 城市 北京 创新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