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首都医科大学国际青年论坛顺利召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1月18日上午,首都医科大学国际青年****论坛开幕式在学术报告厅顺利召开。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副主任卢长江、北京市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校党委书记呼文亮、校长饶毅、副校长王松灵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以及在校的校领导、各学院、各临床医学院、有关职能部处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出席论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来自全球各地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参加论坛。校党委副书记冯喜春主持论坛。

论坛现场
首都医科大学国际青年****论坛旨在为海内外青年才俊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成果展示舞台,论坛聚焦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开拓学术视野,促进交流合作。同时,也希望借助论坛增进广大英才对学校事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进一步了解,诚邀广大英才投身首都医科大学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发展建设中,促进生命科学与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助力人民健康。

校长饶毅致辞
校长饶毅首先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回顾了首医60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历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首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取得了丰硕的医学科研成果,形成了积淀历史精髓、富有时代内涵的首医精神体系,为首都北京和国家的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才资源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已经形成了包括两院院士、国家****、****、国家优青、北京****等在内的师资队伍。学校大力开展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并为引进人才提供了有力稳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骨干力量。他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正在推动高质量的发展,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对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和医学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首都医科大学确立了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面临发展的更好机遇,迎接更大的挑战。我们热切盼望身在海内外的优秀青年人才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能够加入首都医科大学,在这里探寻生命科学的奥秘,培育优秀的医学人才,与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见证首都医科大学新的历史篇章,为国家、为人类的卫生健康事业而奋斗。

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致辞
随后,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致辞。他表示,迎来甲子华诞的首医,以举办学术论坛的方式庆祝60年的辉煌,具有特别的意义。他详细介绍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情况以及北京市人才工程项目和政策举措,将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帮助青年人才更好地创新创业和宜居生活。他指出,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就要更加体系化地创新发展,发挥青年****更大的作用。同时,他还对广大青年****提出希望,要充分发挥“四个方面”生力军的作用:一要更加向前,要勇闯无人区,探索前沿,敢于颠覆式创新,在从0到1的探索过程中,做出青年人敢想、敢试、敢创新的成果;二要更加向上,青年有年龄的优势,希望把这个年龄优势发挥到整个梯队队伍的构建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形成从战略科技人才到青年人才的人才队伍,凝聚成一股力量,实现人才事业的团队发展;三要更加向内,希望青年人才团队能够在具体的科研实践过程中,对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提出各种各样设想,我们将支持这些设想,通过改革来更好地激发科研活力,增强人才内生动力;四要更加向外,青年人才要善于整合北京内部资源,也要善于对接国内和国际资源,实现科研事业的发展。最后,他希望与会青年****积极投身首都医科大学的发展建设中,实现个人价值,创造首都医科大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作报告
在论坛主题报告环节,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邵峰院士作题为《细胞焦亡、炎症和肿瘤免疫》的学术报告。他生动阐释了细胞焦亡和细胞凋亡的区别,分享了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同时,鼓励青年****“创新就是要突破前人的误解”,要敢于尝试,勇于挑战权威。

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作报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作题为《Bedside-Bench-Bedside模式下的脑血管病研究》的学术报告。他分享了通过双向的转化医学方式,结合脑血管病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最后,他同与会的青年****分享四句话:选择好研究方向,心无旁骛,能够经得起诱惑;选择或组建和使用好研究平台,实现合作共赢;扎实的基本功是研究成功的保证;要能经受住挫折和指责的打击,胸怀大志。
1月19日,同步召开5个分论坛,包括基础医学分论坛、药学分论坛、公共卫生分论坛、临床医学分论坛和大数据精准医疗分论坛。
相关话题/人才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 创新 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