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伊始,孟繁华介绍了我校“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提升学校三个“力”建设,即学术发展影响力、基础教育引领力和社会服务贡献力,以此回应市委市政府对于首都师大姓“师”定位,并源源不断地为北京市基础教育培养优秀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师资。希望主管教师工作的教委领导和师范生用人单位的书记校长、基层教师,以问题为取向,畅所欲言,献言献策,帮助学校做好从招生到人才培养规划再到就业的全流程工作持续提升改进。
随后,西城区、通州区教委领导,结合所在区域基础教育新教师需求走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点及近三年新入职教师毕业高校基本分布等背景信息进行了分析,对师范生职业发展规划、师范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建设及师范生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设计等提出建议。来自西城区、朝阳区、通州区中小学的各位书记校长和相关教师,也结合近三年接收的首师大毕业生新教师岗位胜任力状况,从毕业生师德师风、教育情怀、课程教学、班级管理、自我学习与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交流。总体来讲,我校师范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整体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具有政治素质较高、专业性较强、工作踏实、愿意扎根教育、职业稳定性高的特点;但在知识面拓宽、终身学习、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
会上,臧强就我校师范专业招生、就业情况做介绍,并强调要加强与各区和学校的沟通与合作,在招聘新教师、扩大教育实践基地等方面努力实现双赢。王海燕向到会的各位领导、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谈到:将针对嘉宾们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意见建议,结合学校建设一流教师教育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师范生课程设计,加强师德规范教育,通过课程教学与系列师范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营造育人氛围,深植教育情怀;同时加强师范生的研究力、学习力、沟通力的培养,更好适应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对新任教师的高要求。
今后将进一步密切我校与北京各区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共同搭建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服务首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对话、共享、多赢育人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