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3
A Survey on Distribution of Copper Contents in Feedstuffs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in China
WANG LiSai1,2, ZHANG LiYang1, SHAO YuXin1, MA XueLian1, WANG LiangZhi1,3, XING GuanZhong2, YANG Liu2, LI SuFen2, Lü Lin1, LIAO XiuDong

2
3
通讯作者:
责任编辑: 林鉴非
收稿日期:2019-03-14接受日期:2019-04-29网络出版日期:2019-06-01
基金资助: |
Received:2019-03-14Accepted:2019-04-29Online:2019-06-01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王丽赛,Tel:18833851121;E-mail:18833851121@163.com。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PDF (411KB)元数据多维度评价相关文章导出EndNote|Ris|Bibtex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王丽赛, 张丽阳, 邵玉新, 马雪莲, 王良治, 邢冠中, 杨柳, 李素芬, 吕林, 廖秀冬, 罗绪刚. 我国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铜含量分布的调查[J].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52(11): 1982-1992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11.013
WANG LiSai, ZHANG LiYang, SHAO YuXin, MA XueLian, WANG LiangZhi, XING GuanZhong, YANG Liu, LI SuFen, Lü Lin, LIAO XiuDong, LUO XuGang.
0 引言
【研究意义】我国是畜牧业生产大国,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畜牧业正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但由于畜禽粪便中铜等元素排放而造成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峻。调查研究不同地区畜禽饲料资源及其铜含量的分布规律,可以为饲料工业解决饲料资源结构性短缺及环保等问题提供依据。【前人研究进展】铜是畜禽生长发育和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体内多种酶、激素的组成成分或激活剂[1],直接参与畜禽机体代谢[2,3,4,5,6],是畜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铜还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7,8]、抗氧化能力[9],参与造血机能等,对畜禽繁殖性能和骨骼发育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畜禽对铜的需要量约为4—10 mg·kg-1 [11,12,13,14],而常用基础饲粮中含铜约为3—8 mg·kg-1。因此,基础饲料中的铜也能提供畜禽部分的铜营养需要量。但在实际生产中多不考虑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而是按照饲养标准的最大量或超量添加,特别是在断奶仔猪阶段[15]。高剂量铜不能被畜禽机体吸收利用,大量铜随粪便排出,在土壤中不断蓄积,还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使环境日益恶化[16]。畜禽饲粮中铜元素来源于饲料原料和添加剂两部分,要达到畜禽铜元素营养的真正平衡必须考虑基础饲粮中铜含量及其利用率,其不足部分再由添加剂来补充[17]。孙娅静[17]研究了11种117个饲料原料中的铜含量,发现蛋白质饲料中的铜含量最高,矿物质饲料次之,能量饲料最低;并根据西北典型蛋鸡产蛋期配方计算出基础饲粮提供的铜含量已超过了NRC(1994)的推荐标准。此外饲料原料中铜含量与品种、土壤类型、生长环境等密切相关。【本研究切入点】我国一直未对畜禽饲料资源中微量元素铜含量分布进行系统、专门的调研,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畜禽饲料资源中铜的有效利用[18]。我国畜禽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情况尚不清楚,饲粮中铜的添加量缺乏科学依据,有待开展进一步调查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全国各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进行测定,以研究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情况和全国各地猪、鸡常用基础饲粮中铜水平,从而为畜禽生产中合理添补铜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1.1.1 采样 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主要畜禽饲料资源的分布情况,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包括东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及西南和华南各地区,采集了37种共3 903个饲料样品,饲料样品均采自于当地生产的粮食和作物或当地饲料加工厂生产的饲料原料。应用GPS定位并拍照,同时标示各饲料原料对应的条形码后,带回实验室备分析铜含量。1.1.2 样品种类 主要包括7大类,共计37种饲料原料,均选择无污染、无霉变等优质样品。其中谷物籽实类共4种,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类共8种,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植物性蛋白饲料共7种,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动物性蛋白饲料共6种,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牧草类饲料共4种,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秸秆类饲料共4种,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矿物质饲料共4种,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
1.2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1.2.1 样品处理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所采饲料样品统一集中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处理分析。将所采集的饲料样品进行混匀并按四分法取一定量试样,使用不锈钢小型高速粉碎机(IL-04BL)粉碎后,装自封袋保存,同时注明饲料样品名称、编号等信息后冷库保存以备分析铜含量。1.2.2 分析方法 称取0.5 g饲料样品于消化管中,加入5 mL硝酸和2 mL双氧水浸泡2 h后用MARS6高通量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进行微波消解,使用IRIS Intrepid 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TE,美国)测定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同时用国家标准样品猪肝粉或黄豆粉作标准,以检查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1.2.3 数据处理 将所有试验数据用SAS 9.4[19]统计软件中GLM过程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显著者,以SAS 9.4[19]中LSD法比较试验数据各平均值间的差异显著性。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各种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
我国不同区域主要畜禽饲料原料中铜含量测定结果列于表1—7中。在同一类别中,不同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谷物籽实(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麦)平均铜含量为3.95 mg·kg-1(范围为2.50—5.34 mg·kg-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包括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玉米胚芽粕、次粉、小麦麸、小麦DDGS、碎米和米糠)平均铜含量为7.16 mg·kg-1(范围为1.62—12.13 mg·kg-1);植物性蛋白饲料(包括膨化大豆、大豆粕、菜籽粕、棉籽粕、花生粕、亚麻粕和葵花粕)平均铜含量为16.37 mg·kg-1(范围为6.4 5—30.40 mg·kg-1);动物性蛋白饲料(包括鱼粉、肉粉、水解羽毛粉、肠膜蛋白粉、血浆蛋白粉和血球蛋白粉)平均铜含量为11.14 mg·kg-1(范围为1.90—20.04 mg·kg-1);牧草类(包括羊草、黑麦草、苜蓿和青贮玉米)平均铜含量为7.85 mg·kg-1(范围为4.31—9.92 mg·kg-1);秸秆类(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秸和甘薯藤)平均铜含量为7.50 mg·kg-1(范围为3.38—13.89 mg·kg-1);矿物质饲料(包括石粉、磷酸氢钙、骨粉和贝壳粉)平均铜含量为6.79 mg·kg-1(范围为3.39—11.45 mg·kg-1)。这37种饲料原料的平均铜含量范围为1.62—30.40 mg·kg-1,而各类饲料原料铜含量分布规律是:植物性蛋白饲料(16.37 mg·kg-1)>动物性蛋白饲料(11.14 mg·kg-1)>牧草类饲料(7.85 mg·kg-1)>秸秆类饲料(7.50 mg·kg-1)>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7.16 mg·kg-1)>矿物质饲料(6.79 mg·kg-1)>谷物籽实(3.95 mg·kg-1)。为了便于比较,以其中谷物籽实类平均铜含量为100相对计算出其他类型的值,矿物质饲料为172,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为181,秸秆类饲料为190,牧草类饲料为199,动物性蛋白饲料为282,植物性蛋白饲料为414。Table 1
表1
表1谷物籽实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1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玉米Corn | 30 | 1191 | 2.50±0.41b | 2.35 | 2.44 |
小麦Wheat | 28 | 251 | 5.09±0.56a | 4.89 | 4.65 |
稻谷Rice | 30 | 207 | 2.85±0.88b | 2.81 | 2.22 |
大麦Barley | 15 | 28 | 5.34±1.39a | 5.47 | 5.67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3.95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2
表2
表2谷物籽实加工副产品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2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玉米蛋白粉 Corn gluten meal | 17 | 90 | 9.04±1.49b | 9.17 | 7.88 |
玉米DDGS Corn DDGS | 13 | 96 | 4.18±0.47d | 4.22 | 4.51 |
玉米胚芽粕 Corn germ meal | 7 | 49 | 4.66±0.36d | 4.59 | 3.98 |
次粉 Wheat middling | 20 | 51 | 7.58±2.60bc | 8.84 | - |
小麦麸 Wheat bran | 24 | 112 | 12.13±1.86a | 12.23 | 13.04 |
小麦DDGS Wheat DDGS | 4 | 16 | 11.53±7.16a | 9.73 | - |
碎米 Broken rice | 20 | 54 | 1.62±0.88e | 1.67 | 1.43 |
米糠 Rice bran | 22 | 122 | 6.55±2.30c | 7.38 | 9.87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7.16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3
表3
表3植物性蛋白饲料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3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膨化大豆 Extruded soybean | 13 | 110 | 12.60±0.69d | 12.54 | 12.97 |
大豆粕 Soybean meal | 23 | 330 | 14.09±1.26cd | 14.15 | 12.54 |
菜籽粕 Rapeseed meal | 21 | 165 | 6.45±2.24e | 5.65 | 5.23 |
棉籽粕 Cottonseed meal | 14 | 106 | 13.54±1.88cd | 13.41 | 13.41 |
花生粕 Peanut meal | 11 | 49 | 16.05±2.67c | 15.13 | 12.91 |
亚麻粕 Linseed meal | 3 | 19 | 21.45±10.71b | 18.55 | - |
葵花粕 Sunflower meal | 3 | 15 | 30.40±7.33a | 27.01 | -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16.37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4
表4
表4动物性蛋白饲料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4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鱼粉 Fish meal | 14 | 57 | 14.46±11.37b | 8.96 | 6.70 |
肉粉 Meat meal | 12 | 24 | 10.11±4.58b | 8.68 | - |
水解羽毛粉 Hydrolyzed feather meal | 16 | 34 | 9.57±2.71b | 9.97 | 7.52 |
肠膜蛋白粉 Dried porcine soluble | 3 | 9 | 10.73±2.30b | 9.23 | - |
血浆蛋白粉 Plasma protein powder | 16 | 32 | 20.04±4.93a | 22.37 | - |
血球蛋白粉 Blood cells protein powder | 16 | 28 | 1.90±0.52c | 2.06 | 1.68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11.14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5
表5
表5牧草类饲料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5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羊草 Leymus chinensis | 7 | 35 | 4.31±1.51b | 3.74 | 2.81 |
黑麦草 Ryegrass | 16 | 72 | 7.97±3.39a | 7.70 | 8.59 |
苜蓿 Alfalfa | 25 | 93 | 9.20±1.88a | 8.96 | 7.12 |
青贮玉米 Corn silage | 23 | 88 | 9.92±2.46a | 8.77 | 7.75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7.85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6
表6
表6秸秆类饲料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6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玉米秸秆 Corn straw | 30 | 84 | 8.93±2.90b | 8.37 | 9.55 |
小麦秸秆 Wheat straw | 24 | 57 | 3.80±1.47c | 3.63 | 5.48 |
稻秸 Rice straw | 29 | 84 | 3.38±1.87c | 2.98 | 4.32 |
甘薯藤 Sweet potato vine | 12 | 21 | 13.89±3.79a | 13.54 | -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7.50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Table 7
表7
表7矿物质饲料中铜含量分布(风干基础)
Table 7
样品名称 Name of samples | 省(市、区)数 No. of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regions) | 样品数 No. of samples | 铜含量Cu contents (mg·kg-1)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石粉 Limestone | 16 | 45 | 3.39±1.95b | 3.45 | 3.50 |
磷酸氢钙 Dicalcium phosphate | 12 | 43 | 11.45±5.96a | 10.73 | 7.55 |
骨粉 Bone meal | 15 | 28 | 6.89±3.64b | 5.79 | 5.46 |
贝壳粉 Oyster shell meal | 5 | 8 | 5.42±3.44b | 7.69 | - |
P值 P-value | <0.001 | ||||
总平均值 Total average | 6.79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2.2 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
我国土地辽阔,气候和环境复杂多样,为明确各地区自然条件对作物铜含量的影响程度,选择了较常见且采样面积广的玉米、小麦和大豆粕3种原料,进行以省(区)为单位的铜含量比较(表8)。Table 8
表8
表8部分省(区)玉米、小麦及大豆粕铜含量分布(mg·kg-1,风干基础)
Table 8
省(区)名 Name of provinces (Regions) | 玉米铜含量Cu contents in corn | 小麦铜含量Cu contents in wheat | 大豆粕铜含量Cu contents in soybean meal | ||||||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平均值±标准差 Mean ± standard deviation | 中位数 Median | 众数 Mode | |
黑龙江 Heilongjiang | 2.32±0.46cdef(78) | 2.32 | 2.45 | 13.75±1.04c(50) | 13.76 | 14.84 | |||
河南 Henan | 2.10±0.50ef(54) | 2.04 | 1.78 | 5.09±1.93ab(27) | 4.61 | 4.38 | 13.72±1.69c(15) | 13.13 | - |
山东 Shandong | 2.72±0.54ab(54) | 2.77 | 2.93 | 4.64±0.45abc(14) | 4.60 | - | 14.45±1.07bc(19) | 14.47 | - |
河北 Hebei | 2.35±0.59cde(55) | 2.25 | 2.05 | 4.02±0.42c(19) | 3.99 | - | 15.29±1.37ab(27) | 15.25 | 15.03 |
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 1.66±0.39g(51) | 1.56 | 1.50 | 11.72±1.32d(30) | 11.42 | 10.73 | |||
吉林 Jilin | 2.05±0.48f(60) | 2.00 | 1.74 | 13.86±1.63c(11) | 13.72 | - | |||
辽宁 Liaoning | 2.28±0.74def(53) | 2.16 | 1.15 | 13.58±1.82c(22) | 13.94 | - | |||
山西 Shanxi | 2.31±0.62cdef(83) | 2.33 | 2.44 | 4.97±1.14abc(14) | 4.80 | - | 14.55±0.50bc(4) | 14.41 | - |
四川 Sichuan | 2.97±0.57a(44) | 2.91 | 2.72 | 5.36±0.44ab(8) | 5.31 | - | 15.74±1.07a(8) | 15.64 | - |
安徽 Anhui | 2.91±0.95a(44) | 2.85 | 2.27 | 4.81±0.58abc(14) | 4.69 | - | 15.10±2.30ab(10) | 15.15 | - |
陕西 Shaanxi | 2.70±0.84ab(41) | 2.66 | - | 4.55±1.04bc(9) | 4.40 | - | |||
云南 Yunnan | 2.35±0.63cde(56) | 2.21 | 2.28 | ||||||
甘肃 Gansu | 2.48±1.03bcd(42) | 2.33 | 2.09 | 5.61±0.90a(9) | 5.51 | - | |||
新疆 Xinjiang | 2.12±0.40ef(48) | 2.03 | 1.95 | 4.87±0.40abc(10) | 4.79 | - | |||
贵州 Guizhou | 2.61±1.03bc(39) | 2.29 | 1.45 | ||||||
湖北 Hubei | 2.78±0.60ab(38) | 2.76 | 2.95 | 5.08±0.43ab(8) | 5.16 | - | 14.35±1.01bc(10) | 14.36 | - |
江苏 Jiangsu | 2.58±0.73bcd(46) | 2.54 | 1.88 | 5.34±0.62ab(16) | 5.37 | 4.65 | 13.36±0.33c(15) | 13.40 | - |
广西 Guangxi | 2.54±0.79bcd(36) | 2.23 | 2.05 | ||||||
P-值 P-value | <0.001 | 0.0079 | <0.001 | ||||||
均值 Average | 2.44 | 4.94 | 14.12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由表8可知,以省(区)为单位进行比较中,18个主要省(区)玉米平均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四川省玉米平均铜含量最高,为2.97 mg·kg-1,内蒙古自治区最低,为1.66 mg·kg-1,相差1.31 mg·kg-1;11个主要省(区)小麦平均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甘肃省小麦平均铜含量最高,为5.61 mg·kg-1,河北省最低,为4.02 mg·kg-1,相差1.59 mg·kg-1;12个主要省(区)大豆粕平均铜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四川省大豆粕平均铜含量最高,为15.74 mg·kg-1,内蒙古自治区最低,为11.72 mg·kg-1,相差4.02 mg·kg-1。
2.3 我国猪、鸡基础饲粮中铜含量状况
参考章世元编写的《动物饲料配方设计》[20]及各地区常用的一些合理的猪和鸡配方,将其分为4种饲粮类型,即以玉米和大豆粕为主配制的玉米-豆粕型;以玉米和各种油籽粕,如大豆、棉籽和菜籽加工后的副产品配制的玉米-油籽粕型;以多种谷物籽实,如玉米、小麦等为能量饲料,大豆粕等为蛋白质饲料配制的多谷-豆粕型;以多种谷物籽实,如玉米、小麦和大豆、棉籽和菜籽等加工的副产品配制的多谷-油籽粕型。在基础饲粮中按各饲料原料的实测值进行铜含量的计算(表9)。Table 9
表9
表9我国猪、鸡基础饲粮中铜含量状况(风干基础)
Table 9
饲粮类型 Type of diet | 鸡 Chickens | 猪 Pigs | |||
---|---|---|---|---|---|
配方数 No. of formulas | 铜含量 Cu contents (mg·kg-1) | 配方数 No. of formulas | 铜含量 Cu contents (mg·kg-1) | ||
玉米-豆粕 Corn-soybean meal | 22 | 6.54±0.40 | 25 | 5.77±0.39 | |
玉米-油籽粕 Corn-oilseed meals | 20 | 5.62±0.68 | 15 | 5.82±0.34 | |
多谷-豆粕 Cereals-soybean meal | 16 | 5.70±0.60 | 23 | 5.59±0.70 | |
多谷-油籽粕 Cereals-oilseed meals | 15 | 5.07±0.47 | 16 | 5.48±0.73 |
新窗口打开|下载CSV
由表9可知,猪、鸡4种饲粮类型基础饲粮中铜含量都较接近,根据全国各地区间常用的152个配方的基础饲粮中铜含量计算得知,鸡4种类型基础饲粮中铜含量水平在5.07—6.54 mg·kg-1范围之间,平均值为5.73 mg·kg-1,猪4种类型基础饲粮中铜含量水平在.48—5.82 mg·kg-1,平均值为5.67 mg·kg-1。按我国饲养标准[11,12]及美国NRC[13,14]中猪、鸡铜营养需要量的要求,猪和鸡铜营养需要量分别主要集中在3—6和8 mg·kg-1,则4种基础饲粮中铜含量基本可满足猪铜需要量,可提供鸡大部分铜营养需要量。
3 讨论
3.1 各种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
本研究调查的我国不同区域主要畜禽7种类型、37种饲料原料中,以植物性蛋白饲料中铜含量最高,其中以葵花粕的铜含量最高;谷物籽实中铜含量最低,其中以玉米的铜含量最低。这与一些文献报道相似,如杨淑芬[21]对湖南省不同来源、加工工艺相同的饲料原料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发现玉米中铜含量缺乏,大豆粕和棉籽粕植物性蛋白质饲料中铜含量较高;袁磊[22]对山东省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不同种类饲料原料中饼粕类饲料铜含量较高,玉米中铜含量最低。谷物籽实进行加工处理的副产品,营养价值较高,能够解决饲料资源短缺和节约饲料成本。本调查研究发现谷物籽实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副产品有很高的铜含量,如玉米蛋白粉、玉米DDGS和玉米胚芽粕比玉米籽实中铜含量分别约高3.6倍、1.7倍和1.9倍,小麦麸和小麦DDGS比小麦籽实中铜含量分别约高2.4倍和2.3倍。对此也有相关报道,许艳芬[23]调查了山东省猪饲料原料中铜元素的含量,发现玉米蛋白粉和玉米胚芽粕中的铜含量是玉米籽实的4.1倍和2.1倍,小麦麸中铜含量是小麦籽实的2.4倍。各种植物的不同部位,如籽实、茎、叶、根等铜含量是不一样的,如王征帆[24]报道了铜在玉米体内的累积规律,发现铜在玉米各部位的迁移累积顺序为:根>茎节>茎>籽实>叶。傅炳森等[25]对山东省临沂市两种不同土壤类型的玉米植株中各部位铜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地玉米植株中铜含量为根>茎>叶>花,而种子中铜含量最低。本调查研究也发现玉米秸秆中铜含量是玉米籽实的3.6倍。因此,在配制饲粮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各种饲料资源,既可以丰富饲粮的种类同时也降低了饲粮成本。3.2 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玉米、小麦和大豆粕间铜含量都有显著差异,其中四川的玉米和大豆粕铜含量最高;内蒙古的玉米和大豆粕铜含量最低;甘肃省的小麦铜含量最高,河北的小麦铜含量最低。这可能与饲料原料的产地不同、气候条件、土壤铜含量和类型和饲料原料品种等密切相关。焦婷[26]报道土壤是决定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土壤中某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剩,将直接影响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与其含量,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土壤形成过程密切相关。王振权等[27]对广西54个县、市的81种常用饲料、牧草778个样品铜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谷物籽实、根茎类和秸秆中铜含量很低,其中玉米铜含量为2.48 mg·kg-1。柏雪等[28]对四川省常用能量饲料和蛋白质饲料中重金属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料饼粕类中铜含量较高,这可能与作物的种类有关,还发现玉米中铜含量为2.57 mg·kg-1。与本研究结果广西和四川玉米中铜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一方面给可能与由于所调查省(区)的采样点不同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近些年铜被作为促生长剂添加到畜禽饲粮中,畜禽对饲粮中铜吸收率很低,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进一步改变了当地土壤中铜含量。王秋菊等[29]对黑龙江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稻铜含量进行测定,发现水稻植株中铜含量和土壤中铜含量规律一致,其相关性极显著;不同土壤类型铜含量依次为白浆土>黑土>石灰性土>草甸土>冲积土,其中白浆土上种植的水稻植株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土上种植的水稻。殷敬峰等[30]研究发现不同品种水稻糙米中二系杂交稻与三系杂交稻糙米铜含量差异显著,不同遗传背景水稻品种糙米铜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本调查研究的饲料样品均采自当地农户、农场或饲料原料加工企业,且饲料原料加工企业的原料也是产自当地。因此,可能是不同土壤类型和品种等差异造成不同地区铜含量的高低不同,所以,在配制饲粮时,应充分考虑饲料原料的来源和品种等因素,以更加合理的利用饲料资源。3.3 我国猪、鸡基础饲粮中铜含量状况
本研究发现,按我国饲养标准[11,12]及美国NRC[13,14]中猪、鸡铜营养需要量的要求,猪和鸡铜营养需要量分别主要集中在3—6和8 mg·kg-1,则4种基础饲粮中铜含量基本可满足猪铜需要量,可提供鸡大部分铜营养需要量。虽然基础饲粮中铜含量已基本满足我国及美国NRC猪铜的推荐需要量和已满足大部分鸡铜的营养需要量,但还需考虑畜禽对不同饲料原料中铜的利用率问题[31,32,33],在实际生产中合理添加部分铜来满足畜禽营养需要。除此之外,铜的需要量还与猪、鸡品种和评价指标有关,如李龙等[34]研究表明以血清CuZnSOD活性为评价指标,获得1—21日龄黄羽肉公鸡葡萄糖-大豆浓缩蛋白纯合饲粮中五水硫酸铜形式铜的营养需要量为13.38 mg·kg-1;张利环等[35]研究表明以生长性能和十二指肠含铜酶活性为评价指标,获得0—4周龄和5—7周龄艾维因肉仔鸡玉米-豆粕型饲粮的铜的营养需要量分别为8和0—8 mg·kg-1。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般直接按照我国饲养标准及美国NRC中猪、鸡推荐铜营养需要量配制饲粮,而不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铜含量,结果导致过度使用铜元素增加了粪便和土壤中铜含量的沉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和危害畜禽和人类的健康。所以,在配制饲粮时应考虑基础饲粮中饲料原料本底铜含量及其利用率,以减少铜的添加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本研究获得的我国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数据,可为实际生产中合理添加利用铜和降低饲养成本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4 结论
对采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7种共3 903个主要畜禽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分布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种类和不同地区饲料原料中铜含量差异较大。全国各地常用配方基础饲粮中铜含量可提供猪、鸡大部分的铜营养需要量。建议在配制饲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基础饲粮中的铜含量及其利用率,精准配制饲粮,以满足畜禽高效生产需要,同时减少铜的添加和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本文引用: 1]
.
[本文引用: 1]
DOI:10.1007/s00424-003-1092-1URL [本文引用: 1]
DOI:10.1016/j.anifeedsci.2018.01.014URL [本文引用: 1]
Magsci [本文引用: 1]

<FONT face=Verdana>选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品种,35日龄断奶的仔猪72头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8个组,其中设添加1%柠檬酸和添加250 mg/kg铜2个对照组,铜与柠檬酸的不同组合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高铜与柠檬酸的不同配比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增重、饲料利用率与降低仔猪腹泻率;②日粮中添加高铜与柠檬酸可以促进高铜的代谢和吸收,有较好的生态效应; ③ 总体上铜与柠檬酸各组合对仔猪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明显,基本上处于正常的生理值范围内;④ 高铜与柠檬酸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本试验以150 mg/kg高铜和1.5%柠檬酸的组合效果最好。<BR></FONT>
Magsci [本文引用: 1]

<FONT face=Verdana>选用杜洛克×长白×大约克三元杂交品种,35日龄断奶的仔猪72头进行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8个组,其中设添加1%柠檬酸和添加250 mg/kg铜2个对照组,铜与柠檬酸的不同组合为6个处理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中添加高铜与柠檬酸的不同配比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日增重、饲料利用率与降低仔猪腹泻率;②日粮中添加高铜与柠檬酸可以促进高铜的代谢和吸收,有较好的生态效应; ③ 总体上铜与柠檬酸各组合对仔猪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不明显,基本上处于正常的生理值范围内;④ 高铜与柠檬酸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本试验以150 mg/kg高铜和1.5%柠檬酸的组合效果最好。<BR></FONT>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OI:10.1093/ps/85.6.999URL [本文引用: 1]
DOI:10.1079/BJN2002558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1.01.022Magsci [本文引用: 1]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铜水平对育成蛋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216只,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试验鸡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5、30.0、60.0、125.0和250.0 mg/kg铜(CuSO4·5H2O)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验42 d。结果表明:Ⅲ组免疫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Ⅵ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16周龄时Ⅰ、Ⅵ组胸腺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Ⅲ组血清铜蓝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Ⅵ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Ⅲ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Ⅰ、Ⅵ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Ⅲ组淋巴细胞转化率OD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Ⅴ和Ⅵ组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新城疫抗体效价Ⅲ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5或P<0.01)。综合本试验结果,30.0 mg/kg铜为育成蛋鸡基础饲粮的最适添加量(基础饲粮中实测含铜量4.85 mg/kg)。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1.01.022Magsci [本文引用: 1]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铜水平对育成蛋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216只,随机分为6组(Ⅰ~Ⅵ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Ⅰ组试验鸡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5、30.0、60.0、125.0和250.0 mg/kg铜(CuSO4·5H2O)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验42 d。结果表明:Ⅲ组免疫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Ⅵ组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16周龄时Ⅰ、Ⅵ组胸腺指数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Ⅲ组血清铜蓝蛋白、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Ⅵ组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Ⅲ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Ⅰ、Ⅵ组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Ⅲ组淋巴细胞转化率OD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Ⅰ、Ⅴ和Ⅵ组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新城疫抗体效价Ⅲ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Ⅴ和Ⅵ组(P<0.05或P<0.01)。综合本试验结果,30.0 mg/kg铜为育成蛋鸡基础饲粮的最适添加量(基础饲粮中实测含铜量4.85 mg/kg)。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本文引用: 3]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OI:10.1016/j.livprodsci.2003.09.011URL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2]
[D].
[本文引用: 2]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2]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D].
[本文引用: 1]
URL [本文引用: 1]

在广西54个县、市采集了81 种常用饲料、牧草778个样本进行铜、锌、铁、锰、钴、钼6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随饲料、牧草种类和地区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广西大多数饲料、牧草缺锌。铜、锰和铁的含量在谷类籽实较低。钴在大多数饲料中含量正常。钼的含量正常并低于中毒量6mg/kg。
URL [本文引用: 1]

在广西54个县、市采集了81 种常用饲料、牧草778个样本进行铜、锌、铁、锰、钴、钼6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随饲料、牧草种类和地区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广西大多数饲料、牧草缺锌。铜、锰和铁的含量在谷类籽实较低。钴在大多数饲料中含量正常。钼的含量正常并低于中毒量6mg/kg。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OI:10.3969/j.issn.1001-7283.2011.06.011URL [本文引用: 1]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铜、锰、铁、锌微量元素 含量与稻米子粒铜、锰、铁、锌微量元素的关系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铜含量顺序为白浆土>黑土>草甸土>盐碱土,锰和铁的含量顺序 与铜一致,锌的含量则是黑土>白浆土>草甸土>盐碱土.土壤中的铜、锰、铁、锌含量与水稻子粒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子粒中铜、锰、铁、锌 含量高,稻米整精米率、长宽比和食味评分降低,蛋白质含量和垩白粒率升高;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一致,子粒中铜、锰、铁含量 高,稻米出糙率高,锌含量与稻米出糙率则相反,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的出糙率影响不大,铜和锌含量低,锰和铁含量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子粒中各微量元 素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间接反映出各类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
DOI:10.3969/j.issn.1001-7283.2011.06.011URL [本文引用: 1]

采用单因素方法研究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铜、锰、铁、锌微量元素 含量与稻米子粒铜、锰、铁、锌微量元素的关系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铜含量顺序为白浆土>黑土>草甸土>盐碱土,锰和铁的含量顺序 与铜一致,锌的含量则是黑土>白浆土>草甸土>盐碱土.土壤中的铜、锰、铁、锌含量与水稻子粒中各微量元素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水稻子粒中铜、锰、铁、锌 含量高,稻米整精米率、长宽比和食味评分降低,蛋白质含量和垩白粒率升高;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不一致,子粒中铜、锰、铁含量 高,稻米出糙率高,锌含量与稻米出糙率则相反,各微量元素对于稻米的出糙率影响不大,铜和锌含量低,锰和铁含量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高,子粒中各微量元 素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间接反映出各类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与稻米品质指标的关系.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本文引用: 1]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5.02.030Magsci [本文引用: 1]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血清铜含量等的影响,以探讨1~21日龄黄羽肉鸡铜的营养需要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 4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组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80 mg/kg铜),组2、3、4、5、6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6、32、64 mg/kg铜.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饲粮添加4和64 mg/kg铜显著提高试鸡平均日采食量(<em>P</em><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em>P</em>>0.05).2)与对照组相比,8 mg/kg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em>P</em><0.05),而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胸腺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em>P</em>>0.05).3)与对照组相比,8、16、32和64 mg/kg组血清和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em>P</em><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差异(<em>P</em>>0.05);添加16、32、64 mg/kg铜显著降低血清铜蓝蛋白活性(<em>P</em><0.05).4)与对照组相比,16、32和64 mg/kg组血清铜含量显著降低(<em>P</em><0.05),铜添加水平对肝脏铜含量和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em>P</em>>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铜适宜添加水平为8 mg/kg,加上基础饲粮铜含量2.80 mg/kg,则该阶段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0.80 mg/kg;以血清CuZnSOD活性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1~21日龄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3.38 mg/kg.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5.02.030Magsci [本文引用: 1]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肝脏和血清铜含量等的影响,以探讨1~21日龄黄羽肉鸡铜的营养需要量.选用1日龄健康、发育良好的快大型岭南黄羽肉公雏鸡1 440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组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80 mg/kg铜),组2、3、4、5、6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4、8、16、32、64 mg/kg铜.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1)饲粮添加4和64 mg/kg铜显著提高试鸡平均日采食量(<em>P</em><0.05),饲粮中铜添加水平对末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em>P</em>>0.05).2)与对照组相比,8 mg/kg组法氏囊指数显著升高(<em>P</em><0.05),而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胸腺和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em>P</em>>0.05).3)与对照组相比,8、16、32和64 mg/kg组血清和肝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显著升高(<em>P</em><0.05),各组间血清和肝脏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差异(<em>P</em>>0.05);添加16、32、64 mg/kg铜显著降低血清铜蓝蛋白活性(<em>P</em><0.05).4)与对照组相比,16、32和64 mg/kg组血清铜含量显著降低(<em>P</em><0.05),铜添加水平对肝脏铜含量和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em>P</em>>0.05).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为获得较好生长性能和免疫器官发育、抗氧化性能,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饲粮铜适宜添加水平为8 mg/kg,加上基础饲粮铜含量2.80 mg/kg,则该阶段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0.80 mg/kg;以血清CuZnSOD活性为依据,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估测得到1~21日龄黄羽肉鸡铜需要量为13.38 mg/kg.
DOI:10.3969/j.issn.0258-7033.2014.23.010 [本文引用: 1]

本试验采用4×2(铜×维生素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铜(0、8、150、225 mg/kg)和维生素A(1 500、5 000 IU/kg)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0~4周龄和5~7周龄)的生长性能及十二指肠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4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只鸡,公、母各半.结果表明:饲粮铜的添加水平对后期十二指肠黏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前期和后期十二指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150 mg/kg Cu组CuZn-SOD活性最高,225 mg/kg Cu组CAT活性最高;饲粮铜水平也极显著影响了前期和后期十二指肠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P<0.01),前期和后期均以225 mg/kg Cu组脂肪酶活性最高,150 mg/kg Cu组淀粉酶活性最高;饲粮中添加5 000 IU/kg维生素A明显提高了十二指肠CuZn-SOD和CAT的活性,但降低了十二指肠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铜和维生素A交互作用对前后期十二指肠CuZn-SOD和CAT的活性、前期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和后期淀粉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
DOI:10.3969/j.issn.0258-7033.2014.23.010 [本文引用: 1]

本试验采用4×2(铜×维生素A)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铜(0、8、150、225 mg/kg)和维生素A(1 500、5 000 IU/kg)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0~4周龄和5~7周龄)的生长性能及十二指肠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448只,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4只鸡,公、母各半.结果表明:饲粮铜的添加水平对后期十二指肠黏膜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前期和后期十二指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150 mg/kg Cu组CuZn-SOD活性最高,225 mg/kg Cu组CAT活性最高;饲粮铜水平也极显著影响了前期和后期十二指肠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P<0.01),前期和后期均以225 mg/kg Cu组脂肪酶活性最高,150 mg/kg Cu组淀粉酶活性最高;饲粮中添加5 000 IU/kg维生素A明显提高了十二指肠CuZn-SOD和CAT的活性,但降低了十二指肠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铜和维生素A交互作用对前后期十二指肠CuZn-SOD和CAT的活性、前期十二指肠脂肪酶活性和后期淀粉酶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