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组织的部门化与层级化
6) 人力资源计划与绩效评估
7) 组织变革的动因、类型、目标、内容与组织文化
4、 领导与控制
1) 领导的内涵、类型与领导方式
2) 激励原理、激励的内容理论、过程理论与强化理论
3) 沟通原理、冲突管理、有效沟通的障碍及其实现
4) 控制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与控制方法
5、 管理创新
1) 创新的类别、特征、职能与创新过程
2) 企业创新的内涵、源泉
3) 技术创新战略及创新选择
4) 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层级结构创新
5) 企业文化的功能、特点和企业文化创新
(二) 西方经济学考试内容
1、 需求与供给
1)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供给的价格弹性
2) 蛛网模型
2、 效用论
1)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2) 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3)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3、 生产论
1) 各种类型的生产函数
2) 等成本线
3) 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4) 规模报酬
4、 成本论
1) 各类成本概念与成本曲线
5、 市场论
1) 完全竞争市场的各类曲线
2) 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3) 垄断厂商的各类曲线
4)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5) 寡头市场的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
6、 国民收入核算
1)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2) 二、三、四部门的投资恒等式
7、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2) 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决定
3) 乘数理论
8、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1) 投资的决定
2) 利率的决定
3) IS-LM分析
9、 宏观经济政策
1) 财政政策效果
2) 货币政策效果
10、 失业与通货膨胀
1) 通货膨胀的原因与经济效应
2) 菲利普斯曲线
11、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1) IS-LM-BP模型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12、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
1) 新古典增长理论及模型
2) 内生增长理论及模型
3) 乘数-加速数模型
(三) 运筹学考试内容
1、 线线规划与单纯形法
1) 线性规划问题和数学模型
2) 线性规划图解法
3) 线性规划解的概念和单纯行法
4) 单纯行法的一些具体问题
2、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1) 线性规划问题的对偶及其变换
2) 线性规划的对偶定理
3) 对偶单纯行法
4) 线性规划的灵敏度分析
3、 运输问题
1)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
2) 运输问题迭代计算中的具体问题
4、 整数规划
1) 整数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其求解思路
2) 任务分配问题及其求解方法
5、 动态规划
1) 动态规划模型的最优性原理及其算法基本思路
2) 离散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
3) 连续型动态规划模型特点及其求解
6、 图与网络分析
1) 图和网络的基本概念
2) 树图和最小生成树
3) 最短路径问题的求解
4) 网络最大流、最小截集的求解
7、 随机服务理论概述
1) 随机服务系统的基本组成
2) 负指数分布定义和特点
3) 泊松输入定义和特点
4) 生灭过程的概念及其稳态解
8、 生灭服务系统
1) M/M/n 损失制系统特点及其计算
2) M/M/n 等待制系统特点及其计算
9、 存储理论
1) 确定型存储模型求解基本思路和计算
2) 随机存储模型求解基本思路和计算
三、 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 内容比例:管理学约38分,西方经济学约37分,运筹学约75分。
3、 题目类型:概念题、简答题、计算题。
814中西方哲学史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中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主要思想。
二、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两个部分
(一) 西方哲学史考试内容
第一编 古代哲学
第一章早期希腊自然哲学
第一节 伊奥尼亚哲学
第二节 南意大利哲学
第三节 多元论哲学
第二章古典时期的希腊哲学
第一节 智者的启蒙
第二节 苏格拉底的德性论
第三节 小苏格拉底学派
第四节 柏拉图的理念论
第五节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第三章晚期希腊哲学
第一节 伊壁鸠鲁主义
第二节 斯多亚学派
第三节 怀疑主义
第四节 新柏拉图主义
第二编 中古哲学
第四章教父哲学
第五章文艺复兴时期哲学
第三编 近代哲学
第七章经验论和唯理论
第八章法国启蒙哲学
第九章德国古典哲学
第十章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思潮
(二) 中国哲学史考试内容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中国哲学的背景
第三章诸子的由来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对者
第六章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第十一章后期的墨家
第十二章两汉儒学
第十三章魏晋谈玄之风
第十四章南北朝儒释道三教之争
第十五章隋唐佛教之宗派
第十六章韩愈 李翱 柳宗元 刘禹锡
第十七章宋儒之道学
第十八章元明诸儒之继起
第十九章清儒之标榜汉学
三、 试卷结构
1、 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2、 题目类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815法学综合
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法学基本概念与应用原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二、 考试内容
(一)法理学部分
1、 法的基本含义
1) 法的释义
2) 法的本质
3) 法的特征
4) 法的渊源
5) 法律概念
6) 法律规则
7) 法律体系
8) 权利和义务
9) 法律行为
10) 法律关系
11) 法律责任
2、 法律程序
1) 法律发展
2) 法律继承
3) 法律移植
4) 法律改革
3、 法制现代化
1) 法制现代化释义
2) 世界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模式
4、 法律监督、法律方法
1) 法律监督的概念
2) 法律监督的构成
3) 法律监督的功能
4) 法律监督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