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航天器非奇异自适应终端滑模姿轨联合控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5

随着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对航天器功能需求不断提高,航天器的飞行任务也愈加趋于复杂,编队飞行、交会对接、不规则小行星绕飞等飞行任务,都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挑战。这些复杂的飞行任务中,通常都有着姿态和轨道运动的高度耦合,独立地对两者进行控制较难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面对复杂的控制任务,姿轨耦合的控制方式更全面地考虑了姿态与轨道之间的相互影响[1],是一种更好的控制方法。
目前的姿轨耦合控制器通常是在姿[2]。在姿轨耦合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应用的控制方法多种多样,如经典的比例-微分(PD)控制器、滑模控制器、自动调整系统内部参数的自适应控制器、容错控制等。文献[3]针对跟踪问题设计了广义PD控制律与线性滑模控制律;文献[4]基于浸入与不变流行理论设计了无速度反馈情况下的PD跟踪控制;文献[5]将PD控制器与自适应算法相结合来开发控制器,提供对未知参数和干扰的估计等。上述文献中设计的控制方法虽均能完成跟踪控制任务,但都属于渐进收敛控制器,不能做到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并且航天器在空间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干扰、模型不确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故要求其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PD控制的鲁棒性可能不能满足要求。
滑模变结构控制系统的滑模运动与控制对象的参数变化和系统外界干扰无关,其系统的鲁棒性要比一般常规的连续系统强,因此滑模控制器更适合于这种对鲁棒性要求较高的系统。在滑模控制方面,文献[6-7]设计了一种新型终端滑模面,并将滑模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抑制了滑模抖振问题,但文中只对姿态进行了控制,没有考虑姿轨耦合的问题;文献[8]针对姿轨耦合问题开发了终端滑模控制器、快速滑模控制器等;文献[9-10]针对编队飞行问题在终端滑模控制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但均未考虑到终端滑模控制奇异点的问题;文献[11-12]针对航天器滑模控制中的抖振问题,设计了动态滑模控制器与高阶滑模控制器,有效地抑制了抖振效果,但并未考虑有限时间控制方法,且该方法仅针对姿态进行控制。
本文针对航天器的姿轨耦合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非奇异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首先,使用对偶四元数建立了具有质量参数不确定性的姿轨耦合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非奇异的终端滑模面,并给出了滑模控制律,该控制律能够避免终端滑模中奇异点的问题,并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再次,考虑系统中质量参数的不确定性,设计了自适应律来更新参数,进一步改善了控制器的效果;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
1 问题描述 1.1 四元数与对偶四元数 定义四元数为q=[q0??qvT]TQ,其中q0R为标量部分,qv=[q1??q2??q3]TR3代表矢量部分。特别地,三维向量可以看作标量部分为0的四元数。将四元数的共轭定义为q*=[q0??-qvT]T;四元数qp=[p0??pvT]TQ的乘法法则定义为
(1)

式中:a×定义为三维列向量a生成的叉乘矩阵。
定义对偶数为[13]
(2)

式中:arad分别为对偶数的实数部分和对偶部分,下文带下标r、d的变量的含义同此处,不再说明;ε为对偶单位,其有如下性质:ε≠0,而ε2=ε3=…=0。
对偶向量可以看作为实数部分与对偶部分都为向量的对偶数,使用DR3来描述对偶向量的集合。同理,对偶四元数可以看成实数部分与对偶部分都为四元数的对偶数,使用DQ来描述对偶四元数的集合。对偶四元数还可以表示为, , 为对偶标量部分,v为对偶矢量部分。
本文所用到的运算法则如下。
对偶四元数之间的乘法为
(3)

对偶四元数的共轭为
(4)

对偶向量的叉乘为
(5)

对偶向量与标量λ的乘法:
(6)

对偶四元数的向量模为
(7)

在上述运算法则中,可以将对偶四元数看作八维列向量,将对偶矢量看作六维列向量。
对偶四元数可以用来表示空间中2个坐标系的位置与姿态关系,假设空间中有坐标系O与坐标系N,则从坐标系O到坐标系N的转换关系可以用对偶四元数NODQ表示为
(8)

式中:qNO为两坐标系间的姿态四元数;rNOOR3rNONR3分别为从坐标原点O到坐标原点N的矢量在坐标系O和坐标系N中的表示。如在空间中有一对偶矢量,其在坐标系O中表示为O,其在坐标系N中可表示为
(9)

1.2 航天器姿轨耦合模型 航天器本体坐标系FB(OBXBYBZB)与航天器固连,原点OB位于航天器质心,XBYBZB三轴与航天器的惯量主轴基本重合。航天器的目标坐标系FD(ODXDYDZD)为航天器期望到达的坐标系。定义惯性坐标系为FI(OIXIYIZI),当航天器姿态为零时,惯性坐标系的三轴方向与本体系重合。
采用对偶四元数描述的航天器六自由度运动学模型为
(10)

式中:BI为航天器本体坐标系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对偶四元数;为航天器本体坐标系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对偶速度,ωBIBvBIB分别为角速度和线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下的表示。
定义对偶惯量矩阵
(11)

式中:mJ分别为航天器的质量和转动惯量;d/dε为一个算子,其有性质:aR。将对偶惯性算子的逆定义为+εI3×3/m[14]
推导可得到刚体航天器的动力学方程[5]
(12)

式中:B为作用在航天器上的对偶力的总和,可表示为B=cB+eB=fB+εTBcB=fcB+εTcBDR3为航天器的控制对偶力,fcBTcB分别为航天器的控制力与控制力矩,eBDR3为航天器的环境对偶力,fBTB分别为作用在航天器上的总力与总力矩。
航天器的跟踪控制一般使用本体坐标系FB相对于目标坐标系FD的动力学模型。该运动可以使用乘性误差对偶四元数BD描述,即
(13)

式中:DI为目标坐标系相对于惯性坐标系的对偶四元数。对式(13)求导即可得使用误差对偶四元数描述的运动学方程为
(14)

式中:为本体坐标系相对于目标坐标系的对偶速度,ωBDBvBDB分别为本体坐标系相对于目标坐标系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在本体坐标系下的表示。根据式(9)可,将其代入中,并对其求导[5],可得基于误差对偶四元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
(15)

式(14)和式(15)为航天器的姿轨耦合模型。考虑到航天器质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偶惯性算子可表示为=00为标称对偶惯量矩阵,Δ为对偶惯量矩阵不确定部分。
2 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在给出控制器之前,首先给出与控制方法相关的引理。
引理1[8]??设存在定义在原点邻域上的滑函数Δ(x),并且, 0 < α < 1,使得Δ(x)在上正定且上半正定,则Δ(x)=0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收敛时间T满足:
(16)

qr0RqrvR3分别代表BD实数部分的标量与矢量,qd0RqdvR3分别代表BD对偶部分的标量与矢量。定义控制变量为1=[qrvT??qdvT]TR62=。控制目标为:设计控制器使得控制变量(1(t), 2(t))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06×1, 06×1)。
根据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式(14)推导可得
(17)

(18)

式中:矩阵TR6×6PR6×6TP定义为
(19)

(20)

结合式(15)与式(18)可以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21)

式中:
(22)

定义如下滑模面以完成控制任务:
(23)

式中:α1α2为正实数;β(1)=[β(e11), β(e12), …,β(e16)]TR6β(e1i)定义为
(24)

式中:pq为正实数,且p < qp/q>0.5;sgn(·)表示符号函数,当x=[x1, x2, …, xn]TRn时,sgn(x)=[sgn(x1), sgn(x2), …, sgn(xn)]TRnμ为一个正的小量;si=e2i+α1e1i+α2sgn(e1i)|e1i|p/q, i=1, 2,…,6;ι1ι2定义为ι1=(2-p/q)μp/q-1ι2=(p/q-1)μp/q-2
上述滑模面为非奇异滑模面,并且适用于六自由度控制。通过选择p/q>0.5,使得si=0时能够避免奇异;当si≠0且e1i=0时,滑模面切换为一般线性滑模面,从而避免奇异。
对滑模面式(23)求导可得
(25)

式中:α11+α2β(1)的导数,, (e12, e22), …, (e16, e26)]∈R6,其定义为
(26)

基于式(23)与式(25)提出如下终端滑模控制律:
(27)

式中:eqB为等效控制律,nB为切换控制律,二者的具体表达式分别为
(28)

(29)

其中:sig()p/q=[sgn(s1)|(s1)|p/q, sgn(s2)·|s2|p/q], …, sgn(s6)|s6|p/q]Tab为正实数。
上述控制器的稳定性可以由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证明。首先证明滑模控制的可达性,定义李雅普诺夫函数为V1=T/2,对其求导并将式(28)、式(29)代入可得
(30)

可见,dV1/dt < 0,满足可达性条件。
然后证明系统状态到达滑模面后,控制变量的收敛情况。系统到达滑模面时=06×1,即:
(31)

选取李雅普诺夫函数为V2=T11/2,对其求导可得
(32)

观察式(32)可知,要证dV2/dt < 0,只需证明当si≠0, |e1i|≤μ时,e1iβ(e1i)>0。可以分为2种情况证明成立。
证明??1)情况1:0≤e1iμ

2) 情况2:-μe1i < 0。

由上述证明过程证得e1iβ(e1i)>0,因此证得dV2/dt < 0,根据引理1可以得到,当系统状态到达滑模面后,控制变量1(t)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06×1。又根据式(31),当1(t)收敛到06×1时,2(t)也将收敛到06×1
故对于式(14)和式(15)描述的非线性系统,采用控制器可以使得控制变量(1(t), 2(t))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06×1, 06×1)。根据(1(t), 2(t))的定义可知,(1(t), 2(t))的收敛等价于BDBDB分别收敛到单位对偶四元数与06×1,则系统的位姿参数能够收敛到期望值。
3 自适应算法的设计 控制律式(27)显含质量参数,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真实值难以精确测量,甚至其不确定性的范围都难以获得,这必然影响控制律的性能。为了解决此问题,本节将自适应控制与终端滑模控制相结合。假设对偶惯性算子的不确定性无法确定范围,使用的估计值来替代,并用自适应律更新
首先定义算子L()∈R6×7, DR3,其表达式为
(33)

再定义算子θ(),其用来将中的质量与转动惯量线性分离[15],表达式为
(34)

由式(33)和式(34)可得
采用如下自适应控制律更新:
(35)

式中:γ为正常数;B的表达式为
(36)

将式(27)中的替换为使用自适应控制律更新的估计值,则可以得到含自适应控制律的终端滑模控制器。其稳定性可以由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证明。首先定义李雅普诺夫函数为
(37)

对式(37)函数求导可得
(38)

可以求得的值为
(39)

将式(39)代入式(38)并使用L算子可得
(40)

当且仅当=06×1时等号成立。
由上述过程证明了自适应终端滑模面的可达性;系统状态到达滑模面后,控制变量的收敛情况不受系统质量特性的影响,故系统状态到达滑模面后,控制变量(1(t), 2(t))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06×1, 06×1),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的稳定性得证。
4 数值仿真与结果分析 由于小行星体积小、质量小且形状不规则,其附近引力场微弱,引力场不均匀。在这样的力学环境中,航天器姿态与轨道耦合程度高,进行姿轨耦合控制很有必要。因此,本节以航天器绕飞小行星跟踪控制为背景,对本文提出的控制器进行数学仿真验证。
假设小行星的引力常数为μA=5.58×10-8 km3/s2,其二阶引力系数为C20=-3.05×10-3 km2C22=6.64×10-4 km2。仿真的控制目标为:航天器从极轴上空按照规划的轨迹机动到赤道上空,且在动过程中-ZB一直指向小行星质心,在航天器达到赤道上空后,航天器相对于惯性坐标系保持不变。更具体的轨迹规划方式参考文献[16]。
将惯性坐标系FI的坐标原点OI固定在初始时刻的小行星质心处,航天器的初始位姿状态为:qBI(0)=[0.97, 0.08, -0.04, 0.226]TrBIB(0)=[0.022, -0.017, 2.011]T km,ωBIB(0)=[1.23, -1.34, 0.211]T×10-3 rad/s,vBIB(0)=[0.141, 3.452, 0.027]T m/s。
假设刚体航天器的真实质量为9 kg,转动惯量为

假设航天器质量与转动惯量的不确定性为

式中:|ΔJ|表示对ΔJ中每一个元素的绝对值。
4.1 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的仿真 首先不处理航天质量特性的不确定性,对终端滑模控制算法进行仿真。
控制器参数选为α1=0.05,α2=0.001,p=3,q=5,μ=5×10-5a=0.001,b=0.05,并假设控制器输出的控制力能被执行机构精确地、连续地执行。为了对比控制器的优势,设置了经典终端滑模面作为对照组[17]。其滑模面与控制器表示为
(41)

(42)

其控制器参数选为α=-0.000 8,β=-0.95,k=0.33。
对2种控制器进行仿真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图 1图 2为使用上述2种控制器进行跟踪控制所得到的位姿跟踪误差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控制算法可以使姿态四元数在120 s内收敛至10-3量级,位置误差在90 s内收敛到10-2 m量级。对比图 1图 2发现,虽然经典终端滑模能使位置误差更快地收敛,但总体来说时间相差无几。
图 1 终端滑模控制位姿跟踪误差 Fig. 1 Orbit and attitude tracking error of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图选项




图 2 对照组位姿跟踪误差 Fig. 2 Orbit and attitude tracking error in comparison group
图选项




图 3图 4为上述2种控制器控制得到的角速度与线速度的跟踪误差模值。观察图 3可以看出,仿真开始时有一定的跟踪误差,随着仿真的进行,姿态角速度误差||ωBDB||能够在300 s内收敛到10-5 rad/s,线速度误差||vBDB||也能收敛到10-3 m/s量级。对比图 4可以发现,本文所设计的控制算法达到的控制精度更高,且发生大幅度抖振的区间较少。
图 3 终端滑模控制速度与角速度跟踪误差 Fig. 3 Velocity and angular velocity tracking error of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图选项




图 4 对照组速度与角速度跟踪误差 Fig. 4 Velocity and angular velocity tracking error in comparison group
图选项




图 5图 6为使用上述2种控制器完成跟踪任务产生的控制力与力矩的曲线,两者都能做到快速收敛。对比两者发现,本文中设计的控制器产生的控制力较小,超调量降低了50%左右,且对比控制力曲线可以发现,滑模的抖振从10-3量级降到10-5量级,说明本文设计的终端滑模控制器抑制滑模抖振能力强。
图 5 终端滑模控制控制力与力矩 Fig. 5 Control force and torque of terminal sliding mode
图选项




图 6 对照组控制力与力矩
图选项




4.2 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的仿真 通过4.1节对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控制器虽然能很快地将系统状态收敛到期望状态,且控制力数值较小,但是控制过程中,控制力与力矩会出现小幅抖动。
采用与4.1节相同的仿真条件,使用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进行跟踪控制,自适应算法的参数设定为γ=215 0,其仿真结果如图 7~图 9所示。
图 7 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位姿跟踪误差 Fig. 7 Orbit and attitude tracking error of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图选项




图 8 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速度与角速度跟踪误差 Fig. 8 Velocity and angular velocity tracking error of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图选项




图 9 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控制力与力矩 Fig. 9 control force and torque of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图选项




与4.1节不添加自适应控制律的终端滑模控制算法的仿真结果相比,二者的收敛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对比图 3图 8可以发现角速度与线速度的跟踪误差的抖动有了很大的抑制,另外,对比图 5图 9可以发现,添加了自适应算法的控制器,消除了控制过程中的尖峰,使控制更加平滑。综上,自适应控制律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控制器的效果。
5 结论 1) 以对偶四元数为工具建立了航天器姿轨耦合模型,考虑到模型质量特性的不确定性,设计了一种非奇异的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算法对航天器进行姿轨联合控制,并通过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证明了该控制器的稳定性。
2) 以微小卫星绕飞小行星的跟踪控制作为仿真背景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相较于传统形式的终端滑模算法,本文中设计的控制律有如下优势:能够解决终端滑模奇异点的问题,削弱质量参数的不确定性对系统控制的影响,产生的控制力较小,超调量较小,控制力平滑,能较好地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特性。

参考文献
[1] 朱战霞, 史格非, 樊瑞山. 航天器相对运动姿轨耦合动力学建模方法[J]. 飞行力学, 2018, 36(1): 1-6.
ZHU Z X, SHI G F, FAN R S. Dynamic modeling methods of attitude and orbital coupling for spacecraft relative motion[J]. Flight Dynamics, 2018, 36(1): 1-6. (in Chinese)
[2] 武元新.对偶四元数导航算法与非线性高斯滤波研究[D].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WU Y X.Research on dual-quaternion navigation algorithm and nonlinear Gaussian filtering[D].Changsh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2005(in Chinese).
[3] 张洪珠.基于对偶四元数的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建模与控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ZHANG H Z.Integrated dynamics modeling and control for space- craft based on dual quaternion[D].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0(in Chinese).
[4] 党庆庆, 桂海潮, 徐明, 等. 无速度反馈的航天器姿轨耦合跟踪控制[J]. 航空学报, 2018, 39(S1): 722202.
DANG Q Q, GUI H C, XU M, et al. Attitude and position tracking control for spacecraft without velocity measurement[J]. 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 2018, 39(S1): 722202. (in Chinese)
[5] GUI H C, VUKOVICH G. Dual-quaternion-based adaptive motion tracking of spacecraft with reduced control effort[J]. Nonlinear Dynamics, 2016, 83(1-2): 579-614. DOI:10.1007/s11071-015-2348-y
[6] ZOU A M, KUMAR K D, HOU Z G. Finite-time attitude tracking control for spacecraft using terminal sliding mode and Chebyshev neural network[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 2011, 41(4): 950-963. DOI:10.1109/TSMCB.2010.2101592
[7] ZOU A M, KUMAR K D, HOU Z G. Corrections to "finite-time attitude tracking control for spacecraft using terminal sliding model and Chebyshev neural network"[J].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Cybernetics, 2013, 43(2): 803. DOI:10.1109/TSMCB.2012.2215317
[8] 王剑颖.航天器姿轨一体化动力学建模、控制与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WANG J Y.Research on spacecraft integrated orbit and attitude dynamics, control and navigation[D].Har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in Chinese).
[9] DONG H Y, HU Q L, AKELLA M R. Dual-quaternion-based spacecraft autonomous rendezvous and docking under six-degree-of-freedom motion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8, 41(5): 1150-1162.
[10] DONG H, HU Q, MA G. Dual-quaternion based fault-tolerant control for 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with finite-time convergence[J]. ISA Transactions, 2016, 61: 87-94. DOI:10.1016/j.isatra.2015.12.008
[11] 朱庆华, 董瑞琦, 马广富. 基于动态滑模控制的挠性航天器姿态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8, 35(10): 1430-1435.
ZHU Q H, DONG R Q, MA G F. Dynamical sliding mode for flexible spacecraft attitude control[J].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 2018, 35(10): 1430-1435. DOI:10.7641/CTA.2018.70863 (in Chinese)
[12] TIWARI P M, JANARDHANAN S, NABI M. Attitude control using higher order sliding mode[J].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54: 108-113. DOI:10.1016/j.ast.2016.04.012
[13] BRODSKY V, SHOHAM M. Dual numbers representation of rigid body dynamics[J].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1999, 34(5): 693-718. DOI:10.1016/S0094-114X(98)00049-4
[14] WANG J, LIANG H, SUN Z, et al. Finite-time control for spacecraft formation with dual-number-based description[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2, 35(3): 950-962.
[15] AHEMD J, COPPOLA T V, BERNSTEIN S D. Adaptive asymptotic tracking of spacecraft attitude motion with inertia matrix identification[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1998, 21(5): 684-691.
[16] DANG Q Q, GUI H C, WEN H. Dual-duaternion-based spacecraft pose tracking with a global exponential velocity observer[J].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9, 42(9): 2106-2115. DOI:10.2514/1.G004302
[17] LEE D, VUKOVICH G. Robust adaptive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 on SE(3)for autonomous spacecraft rendezvous and docking[J]. Nonlinear Dynamics, 2016, 83: 2263-2279. DOI:10.1007/s11071-015-2479-1


相关话题/控制 系统 设计 质量 文献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基于受限参变率的飞翼无人机舵面阵风减缓控制*
    降低结构质量及采用大展弦比飞翼布局从而提高续航性能和隐身特性成为高空长航时(High-AltitudeLong-Endurance,HALE)无人机的设计趋势[1],然而这些设计特点导致无人机机翼结构动力学模态频率降低,存在与纵向短周期模态发生耦合的潜在风险,加剧了无人机对阵风载荷的敏感程度,恶化飞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可视化模型的可重构航天器概念设计方法*
    可重构航天器是模块化即插即用技术与卫星平台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卫星系统[1]。这种具有标准接口、长期在轨运行的公用平台通过多次发射及在轨组装而形成,能够大大提高在轨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2]。与传统的航天器相比,可重构航天器具有标准化、可重构、面向在轨服务等优势[3],所以在概念设计阶段,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MPC导引律的AUV路径跟踪和避障控制*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在海洋科学、水下勘探、搜索和救援、海底管道跟踪、海底电缆维护和国防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路径跟踪是AUV完成各种作业任务的关键技术。为了简化路径规划和降低计算量,AUV的路径经常基于路径点进行规划,路径点之间用直线进行连接。所以,对直线路径进行跟踪是AUV一项非常基本的控制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MSCMG转子稳定控制*
    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agneticallySuspendedControlMomentGyro,MSCMG)是一种用于卫星姿态机动的关键执行机构,其高速转子采用磁轴承支承,无接触、无摩擦,避免了黏滞力矩、静摩擦等问题,具有长寿命、高精度的优点,可以用于航天器的姿态控制[1-5]。单框架磁悬浮控制力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六自由度压电隔振平台面向控制的模态分析与动力学建模*
    基于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六自由度压电隔振平台能够弥补被动隔振的固有缺陷,有效改进平台的低频隔振性能,提高隔振带宽。采用压电陶瓷、超磁致伸缩材料等智能材料的智能隔振平台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在半导体制造、航空航天精密观测、瞄准等微振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1-5]。振动主动控制首先需要建立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泵控电液伺服系统滑模控制*
    电液伺服系统因具有高功率密度、动态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1-2]。电液伺服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2类:阀控系统和泵控系统。阀控系统具有动态性能好、动态刚度高等特点,但是存在能量效率低、体积庞大、发热严重等问题[3-4]。与阀控系统相比,泵控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通过对泵转速的调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一种基于图论的机场空域无人机流量控制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快递业务量剧增与人力成本的飙升,无人配送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人机配送直线距离最短、运输效率高,对复杂服务场景有较好的适应能力,无人机投递包裹的能力已经在多次实验中得到了证实[1],因此用无人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未来的有效选择[2-3]。美国是无人机物流的先驱阵地,无人机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二阶多智能体系统自抗扰编队跟踪与避撞控制*
    编队控制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重要分支,编队控制的基本问题是队形控制问题,即通过控制使得多个智能体形成和保持期望的相对状态。实际上,很多编队任务不仅要求智能体之间保持期望的队形,还需要考虑编队整体的参考轨迹,即编队跟踪控制。编队整体的参考轨迹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未知的。在环境信息已知的前提下,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运输机多故障容错控制*
    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战略空运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与航空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16年7月6日,代号鲲鹏的国产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在川西某机场冲上云霄,正式完成部队列装工作,这意味着中国空军战略投送能力迈出关键性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成功跻身世界少数能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行列中!对于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
  • 航空电子系统机载网络实时性能评价技术*
    航空电子系统(以下简称航电系统)是飞机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其综合化程度决定了飞机的性能和发展水平,至今已经历4代典型技术发展[1]。机载网络在航空工程领域苛刻的空间限制和功能/性能约束条件下,对信息密集型的航电系统进行信息综合和功能综合,是航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与航电系统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