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Functional vegetable powd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Selected Publications:
1 Guo, H.H., Li,H. W., Hao,T. Changes of Activ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peel and pulp of winter Jujube during Storage.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Accepted
2 Guo,H.H., Li,H.W., Zhang H.Y.,Chen,B.Z. 2012. Change of quality and respiratory intensity at different part of Winter jujube with and without stems during cold storage.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27 (1):69-72
3 Jin P.H., Li,H.W. 2010. Study on respiratory intensity Change of different part of Winter jujube with and without stems. Journal of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8(2):10-12
4 Kong, Y., Jin P.H., Li,H.W.2009.Effect of Hypobaric Storage on quality of different parts of green asparag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12:126-129
5 Gao Zhe, Li Hongwei, Han Tao.2008. Effect of gas packaging on colour and quality changes in cold stored “Dongzao jujube”(Zizyphus jujube Mill).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4 (2):302-306
6 Li,H.W., Hao,T., Li.L.P.,Feng.S.Q. 2005.Effect of ABA and GA3 treatments on the metabolism of 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cold stored “Brumal Jujube”flesh.Acta Horticulture Scnica.32(5):793-797
7 Li,H.W., Yin.X.H., Feng.S.Q., Zhao.Y.M.2005.Effects of simple controlled atmosphere on the contents of ethanol and organic acid and the activity of related enzymes of “Brumal Jujube”.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1 (4):172-175
8 Li,H.W., Yin.X.H., Feng.S.Q., Zhao.Y.M. 2004.Effects of exogenous ABA and ethephon on the respiration rate,ethylene production and quality changes of “Dongzao Jujube”fruit after harvest.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4(2):74-77
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历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姓 名
赵晓燕
性 别
女
政治面貌
群众
出生年月
1969.6
民 族
汉
职 务
无
籍 贯
黑龙江
职 称
研究员
最高学历
研究生
最高学位
博士
联系方式
139103333306
E-mail
一、学习工作经历
1987年----1991年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农产品加工专业 本科
1991年----1994年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农产品加工专业 硕士
2005年----2009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博士
二、社会职务
农业部 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主任
农业部蔬菜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程咨询中心 注册咨询师
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果蔬加工分会 理事
三、主讲课程
四、研究领域和方向
(限300字)
1.果蔬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开发
研究鲜切蔬菜的生理及微生物的变化规律,建立鲜切蔬菜、瓜类及果品的的加工技术体系;开展脱水蔬菜节能新技术的研究;研究超高压技术在果蔬加工应用。
2.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研究农产品资源中活性成分分布的研究,明确可提供最丰富的活性成分来源的作物品种;研究不同加工方法、贮藏方法对蔬菜活性成的影响;研究花青素抗病毒的机理,研究其热力学及动力学稳定性。
3. 农产品副产物资源的高效利用
研究利用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开发可以食用、可降解并具有特定生物功能的包装材料;针对果蔬加工过程中副产物资源,根据主要成分不同,开展食品化加工、饲料化加工以及肥料化加工。
五、奖励及其他
1. “牵手”果蔬汁的研制与开发,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2. 番茄红素制备的关键技术,2006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排名第一。
3.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2010)
4. 北京市科技新星 (2004)
5. 北京市科普先进工作者 (2006)
六、近五年
科研经历
(含承担研究项目、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得专利、获批品种等情况)
(限500字)
近年来一直从事农产品加工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主持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科委研究项目等各类课题10项,发表文章50篇,其中SCI收录15 篇,获得专利4项,在蔬菜加工领域主持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与德国、加拿大和西班牙建立了深入长久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