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高精尖创新团队在林木数量性状表观遗传作图领域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06

DNA甲基化是动植物中分布最为广泛也是最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类型,在调节植物发育过程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在植物基因中除了存在时空特异性的甲基化位点外,大量基因组甲基化位点不仅可以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得以保持,在减数分裂的世代传递过程中也具有稳定的跨世代遗传特性。因此,基于不同遗传背景群体开发稳定遗传的甲基化位点,建立DNA甲基化的连锁—连锁不平衡作图方法,可阐明影响表型变异的表观遗传结构,将显著提高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精度。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高精尖中心张德强团队在 New Phytologist 上发表了题为“Linkage-linkage disequilibrium dissection of the epigenetic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epiQTLs) underlying growth and wood properties in Populu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以毛白杨F1家系群体(550 F1 progeny)以及优异种质资源群体(435株)为研究材料,利用MSAP技术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首先在2个群体中分别鉴定了11082和14124个甲基化多态性位点。在杂交群体中利用2818个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的甲基化位点构建了杨树首张高密度DNA甲基化遗传图谱,其中19个连锁群上共标注了2463个稳定甲基化标记,平均图距约1.1cM。联合MSAP单标记分析与epiQTL作图方法,鉴定了包含1,043个MSAP位点的163个显著epiQTL和9个显著的epiQTL热点区段;其中141个显著的MSAP单标记关联信号位于epiQTL内,支持了epiQTL定位结果。基于毛白杨种质资源群体MSAP数据库,通过关联作图方法进一步鉴定了控制相同9个生长和木材品质性状的224个显著甲基化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2.80%-28.56%。联合关联信号与epiQTL结果,对定位于epiQTL内的甲基化差异位点进行了大批量克隆测序,鉴定了 Pto-LAC1 、 Pto-LAC7 、 Pto-ARF16 等23个关键候选基因。

  为进一步阐明关键候选基因调控生长与木材品质性状的等位遗传机制,作者利用团队已完成的毛白杨种质群体DNA重测序和甲基化测序数据,发掘并注释了23个候选基因内包含的1144 SMP(Single methylation polymorphism)和2555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通过eQTM 和eQTN 作图策略,鉴定了119 SMP和139 SNP位点显著影响了候选基因的表达,检测到59个显著互作的SMP-SNP组合,并发现SNP-SMP主要通过顺式和反式相互作用模式来调控基因表达,并最终影响表型变异。揭示相邻SMP位点与SNP位点互作关系,为剖析表型变异的独立遗传效应或遗传—表观遗传联合效应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联合利用单标记关联分析、DNA甲基化图谱、epiQTL、GWAS与eQTM—eQTN等系统遗传学研究方法,率先在植物群体水平解析了复杂性状的表观遗传基础,发掘了控制生长与木材品质性状的关键基因,并探究了基因内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异对数量性状的独立与互作调控模式,为解释数量性状“遗传力丢失”现象提供了新的认识思路。
  据悉,张德强教授团队近些年通过创新林木数量性状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方法,解析了纤维素合酶基因家族内SSR标记的等位变异效应(Du et al., New Phytologist , 2013),创立了数量性状加性、显性与上位性联合解析模型(Du et al., DNA Research , 2015),构建了杨树首张高密度基因标记连锁图谱,并以此实现了对QTL区段的精细作图(Du et al., New Phytologist , 2016);随后通过解析毛白杨茎干幼龄期动态生长过程的遗传基础,发掘了控制杨树茎干动态生长过程的特异性和多效性QTLs(Du et al.,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 2019)。本次研究首次将连锁-连锁不平衡作图策略拓宽应用至表观遗传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丰富了林木复杂性状遗传作图体系,为数量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关键理论基础。
  张德强教授和杜庆章副教授为本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卢文杰博士为本论文第一作者,在读博士生肖亮、王情世博士和权明洋博士参与了该实验具体工作,加拿大UBC的Yousry A. El‐Kassaby教授对该研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该研究工作获得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课题的联合支持。
  原文链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6220

相关话题/遗传 基因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校高精尖中心团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基因组信息建立林木应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型
    当前,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深刻影响着森林、草原及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森林是构成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分,森林及树木的寿命很长,其自身适应性转变的速度远远慢于气候变化的速度。气候变化下,森林生态系统安全面临极大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是目前国际林业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国际林联(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6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团队
    【骨干成员】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强挪威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刘新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背景】发展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理论与方法,可以实现新材料研发模式由传统的“试错-纠错”实验方法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转变,快速建立材料成分-相结构-性能的关系和数据库,显著减少研究投入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大幅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增强我国在新材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表征及制备团队
    【骨干成员】李向阳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王海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云海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班晓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陆永浩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新材料研发及质量提升对材料表征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材料改性和新材料开发过程,大多从实验入手,遵循试错原则,周期长,新材料发现缓慢。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aterialsGenomeEngineering)学科的发展,采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计算与设计平台团队
    【骨干成员】李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段文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小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徐雅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材料研究中面临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1)如何认识材料结构、机理及构效关系和(2)在认识不充分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进行理性设计。实际上,这两大难题也是目前其他新材料研发所具备的共同挑战。本团队将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分中心的信息特色和研究优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粉体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曲选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章林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任淑彬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粉体材料技术可自由设计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精确调控材料性能,并能够实现近终形制造,体现了材料设计与材料制备的统一,材料合成与产品加工成形的统一,是高性能特种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粉体合成与成形原理,研发材料高通量制备新技术是材料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目标】围绕高性能特殊材料发展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薄膜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姜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守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孙阳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庞晓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薄膜材料主要包括磁性薄膜、多铁性薄膜、高K电介质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硬质薄膜等。这些薄膜材料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存储和处理、电子元器件、燃料电池、提升材料耐磨抗蚀性能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政策倾斜,国内在新材料设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工程材料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沿东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从道永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付华栋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如何揭示、发掘并验证新材料设计原理、新材料强化机制或新的內禀功能行为实现机制,是目前先进材料研发以及相关尖端部件的制造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长期以来,上述问题仅能基于有限的离线实验观察结果,对材料微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测,无法实现原位观察制备加工过程中材料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的精确描述。依托同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先进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荣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在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中,材料的可控合成是材料学研究的基础。在特征尺度上深刻理解纳米结构生长过程是实现材料可控合成的基石。通常人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和其他原子尺度表征方法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来推断生长机理,然而纳米结构的这种表征一般是在生长完成以后进行的。这种事后分析技术不能实时反映出所需观测的纳米结构的演化。通过在环境气氛透射电子显微镜(ETEM)中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服役性能大数据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李晓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杜翠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董超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张达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我国“海洋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对桥梁钢、油轮货油舱钢、岛礁用钢及防护涂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耐蚀性成为制约海洋材料品质提升的关键瓶颈,主要存在耐蚀性评价周期长、缺乏实际环境下的腐蚀数据等两方面问题。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GE)学科的发展,通过并发式计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环境服役高通量评价团队
    【骨干成员】乔利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高克玮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高磊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背景】材料在服役过中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发生环境失效并导致严重的事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进行材料环境失效(氢脆、应力腐蚀和摩擦磨损等)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材料在环境服役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标】材料环境服役团队围绕工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失效过程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