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先进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团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3

骨干成员
王荣明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研究背景
在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中,材料的可控合成是材料学研究的基础。在特征尺度上深刻理解纳米结构生长过程是实现材料可控合成的基石。通常人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和其他原子尺度表征方法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来推断生长机理,然而纳米结构的这种表征一般是在生长完成以后进行的。这种事后分析技术不能实时反映出所需观测的纳米结构的演化。通过在环境气氛透射电子显微镜(ETEM)中模拟纳米晶体生长的物理化学过程,结合球差校正技术,可以在原子尺度原位观察晶体生长过程中的动态原子迁移、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演变过程等,为研究晶体生长机制、解释微结构形成机理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研究目标】
本团队旨在建立低维功能材料高通量制备和表征的表面动力学科学仪器簇群以及原子分辨多场耦合效应的原位表征系统与技术,开展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和异质结的高通量制备、原位表征,结合模拟计算,研究其构效关系和性能优化,推进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在电催化(如析氢、析氧)、气体传感(如氢气敏感)、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应用。
【主要研究内容】
1.低维功能材料生长、构性调控与原位表征
2.材料在环境气氛和多场耦合下原子分辨结构演化和缺陷调控
3.材料在模拟环境气氛和使役条件下结构和性能演化的高通量计算
【重要研究进展】
原子分辨、多场耦合条件下材料成核、生长和反应过程的原位表征方法
依托环境气氛球差校正透射电镜(FEI Titan ETEM G2),建立了具有原子空间分辨、毫秒时间分辨的表征材料成核、生长和结构演化的原位表征平台,发展了表征材料原子结构pm精度位移测量的定量电子显微学方法和复杂结构体系材料的三维原子结构表征方法,开展了在温度场、环境气氛(Ar、N2、CO、CO2、H2、CH4等)和电子束辐照等多场耦合条件下材料的控制合成、结构演化和反应过程的原位表征探索研究。观察到Au纳米颗粒在MoS2表面的旋转、表面原子迁移等现象,发现Au颗粒在电子束辐照下的加速择优取向和聚合生长,形成Au枝晶在MoS2表面的外延排列 [Nano Research 12 (2019) Doi://10.1007/s12274-019-2329-4]。

图1 左:基于环境气氛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的原位表征平台;右:Au颗粒在电子束辐照下的加速择优取向和聚合生长


2. 表面动力学科仪簇群高通量材料制备系统与技术
采用科仪簇群理念协同性将前沿表面化学成份与电子结构调控科仪工具跟前沿表面化学与物理表征科仪工具集成结合成为多功能科仪簇群,是科仪发展的创新。初步搭建了集成原子 层沉积(ALD)技术,组合超热粒子束系统以及XPS的表面动力学科仪簇群系统。能开展低维功能材料的高通量制备和原位表征;样品可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下直接转入XPS系统进行原位表征。为过渡金属及其化合物纳米材料的结构与物性关系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信息。也为我国在自主研发的科学仪器设计与建造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2 表面动力学科仪簇群系统



团队成果
1.发表论文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刊物
发表
时间
收录类别
作者

1
Pd–Zn nanocrystals for highly efficient formic acid oxidation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8.01
SCI
Xinran Zhang, Hongsheng Fan, Jinlong Zheng, Sibin Duan, Yunxia Huang, Yimin Cui, Rongming Wang

2
Magnetic field modulated SERS enhancement of CoPt hollow nanoparticles with sizes below 10 nm
Nanoscale
2018.07
SCI
Yinong Wang, Qing Liu, Yinghui Sun and Rongming Wang

3
Probing Evolution of Local Strain at MoS2-Metal Boundaries by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8.11
SCI
Yan Aung Moe, Yinghui Sun, Huanyu Ye, Kai Liu, Rongming Wang

4
Nano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Platinum-Based Nanomaterials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Nanomaterials
2018.11
SCI
Sibin Duan, Zhe Du, Hongsheng Fan, Rongming Wang

5
Low Pt Alloyed Nanostructures for Fuel Cell Catalysts
Catalysts
2018.11
SCI
Shuoyuan Huang, Aixian Shan, Rongming Wang

6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to CO on an electrodeposited Zn porous network
Electro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2018.12
SCI
Yu Lu, Bin Han, Chongchong Tian, Jian Wu, Dongsheng Geng, Dawei Wang

7
Metallic 1T-MoS2 nanosheets and their composite materials: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emerging applications
Materials Today Energy
2018.12
SCI
Subramaniam Jayabal, Jian Wu, Jiaye Chen, Dongsheng Geng, Xiangbo Meng



2.出版专著
序号
专著名称
出版社
出版
时间
作者

1
Progress in Nanoscale Characterization and Manipulation
Springer
2018.08
Rongming Wang, Chen Wang, Hongzhou Zhang, Jing Tao, Xuedong Bai

2
Layered 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019.01
Dongsheng Geng, Yuan Cheng, Gang Zhang

3.科研奖励
序号
奖项名称
颁发单位
等级
获奖成果名称
获奖时间

1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美国科睿唯安
国际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学科领域)
2018

2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美国科睿唯安
国际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交叉学科领域)
2018






相关话题/材料 创新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工程材料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沿东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从道永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付华栋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如何揭示、发掘并验证新材料设计原理、新材料强化机制或新的內禀功能行为实现机制,是目前先进材料研发以及相关尖端部件的制造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长期以来,上述问题仅能基于有限的离线实验观察结果,对材料微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测,无法实现原位观察制备加工过程中材料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的精确描述。依托同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服役性能大数据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李晓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杜翠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董超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张达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我国“海洋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对桥梁钢、油轮货油舱钢、岛礁用钢及防护涂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耐蚀性成为制约海洋材料品质提升的关键瓶颈,主要存在耐蚀性评价周期长、缺乏实际环境下的腐蚀数据等两方面问题。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GE)学科的发展,通过并发式计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环境服役高通量评价团队
    【骨干成员】乔利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高克玮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高磊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背景】材料在服役过中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发生环境失效并导致严重的事故,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进行材料环境失效(氢脆、应力腐蚀和摩擦磨损等)机制的研究对于提高材料在环境服役中的稳定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标】材料环境服役团队围绕工程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失效过程中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团队
    【骨干成员】宿彦京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专家白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钱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是“材料基因工程”三大支撑平台和关键技术之一,它支撑和服务于高通量计算和高通量实验的数据需求,同时通过高通量计算和高通量实验积累数据,与数据挖掘技术融合,服务于新材料设计。目前,材料数据与机器学习的融合已成为材料基因工程领域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本团队将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数据库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尹海清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姜雪北京科技大学工程师【研究背景】材料科学数据是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基础,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资源。材料数据库与材料计算模拟、材料实验表征一起,构成材料研究发展全流程三大基本工具,是加速新材料研发和应用进程的核心关键技术,对于国家安全、工程服役安全、智能制造等方面的重要性在数据时代日益彰显。建设材料基础研究与测试、服役数据的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基因工程数据库开发团队
    【骨干成员】张仰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李永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研究员,温晓东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所研究员王兴芬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材料基因组技术的核心要素包括三个方面,即高通量材料计算方法、高通量材料实验方法以及材料数据库建设与分析方法。材料基因工程专用数据库是材料研制过程中,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些参量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一系列基础数据,是材料的设计与高通量模拟计算的基础,也是高通量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基因工程大数据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隆克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晓彤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张海君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张达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皇甫伟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我国“海洋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对材料科学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关键核心材料进口依赖程度高,材料资源数据库单一、匮乏,新材料研发到应用时间周期长。伴随着云雾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通过设计基于缓存与边缘计算的材料大数据共享网络,建立材料基因工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先进高温合金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冯强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北京市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张国庆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副总工程师李龙飞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郑为为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背景】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与地面燃气轮机中热端部件不可替代的关键核心材料,被誉为“先进发动机基石”。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和重型燃气轮机关键热端部件面临着更为恶劣的服役环境,传统钴基高温合金与现有镍基高温合金难以完全满足使役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先进能源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陈立泉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泓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索鎏敏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禹习谦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优青肖睿娟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范丽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永畅北京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背景】电池材料研究中,“材料基因”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和计算软件来操作各体系中具有共性的实验步骤和计算过程,在同一段时间里进行上万个样品的研究,实现高通量的材料探索,从而快速鉴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性能催化材料团队
    【骨干成员】王戈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舒兴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于吉红吉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董文钧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高鸿毅北京科技大学讲师【研究背景】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挑战,开发新型催化材料能够推进资源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先合成后检验的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对高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