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林学院科研团队在林木病原分类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5-06

间座壳目真菌分布广泛,其腐生、内生和寄生于多种植物上,并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如枝枯病、叶斑病、炭疽病、腐烂病和板栗疫病等,严重威胁林木健康,造成重大的生态和经济损失。间座壳目真菌的寄主范围广、症状多变且菌体形态复杂,给病原菌的鉴定和相关病理学研究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其种质资源的不清晰、模式种类研究的缺乏,再加上不同类群划分标准的不明确,严重制约相关分类和系统学的研究。
  该研究立足于间座壳目的科水平上的分类学研究,通过在组织和细胞层面上的宏观病症和病状形态,以及病原菌形态发育等微观形态的分析,建立和规范了该目不同科、属、种的划分依据,并采用多项策略获得该类真菌的不同核糖体基因和编码蛋白基因片段,通过多基因系统发生分析构建间座壳目真菌的系统进化图谱。该研究成果共发表3新科:间座壳座科(Diaporthostomataceae)、假黑盘孢科(Pseudomelanconidaceae)和梗束座孢科(Synnemasporellaceae);4新属以及7个新种,最终认可了间座壳目在全球分布的25个科。同时该研究发表的新属——枝腐壳属(Dendrostoma)在我国是一类新的潜在型病原,能导致海棠、麻栎、蒙古栎和桂花等多种植物的枝枯病。
  

苹果枝腐壳(Dendrostomamali X.L. Fan & C.M. Tian)
  
  研究成果“Families and genera of diaporthalean fungi associated with canker and dieback of tree hosts”已在生物类Top期刊《Persoonia》(影响因子:8.182,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林学院田呈明教授为通讯作者,范鑫磊讲师为第一作者。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资助。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767/persoonia.2018.40.05

相关话题/基因 植物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8个杜仲三倍体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绿色新闻网报道近日,由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康向阳教授研究团队培育的‘京仲1号’‘京仲2号’‘京仲3号’‘京仲4号’等4个杜仲三倍体新品种获得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连同2018年授权的‘京仲5号’‘京仲6号’‘京仲7号’‘京仲8号’,目前已有8个杜仲三倍体品种获得国家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6
  • 李娜:基于正则化方法反演植物根系密度分布的时空变化【WRR,2018】
    从水文循环的角度来看,植物根区对水分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水分在大气和地下水之间的转换。在变化的环境中解析植物根系与周围土壤以及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对于明确植物根区生态和水文过程都十分关键,并且有利于降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风险以及减小无效灌溉。宏观根系吸水补偿模型是描述土壤中植物吸水的最常用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团队
    【骨干成员】谢建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强挪威科学与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刘新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背景】发展集成计算材料工程理论与方法,可以实现新材料研发模式由传统的“试错-纠错”实验方法向“理论预测、实验验证”转变,快速建立材料成分-相结构-性能的关系和数据库,显著减少研究投入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大幅提高新材料的研发效率,增强我国在新材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表征及制备团队
    【骨干成员】李向阳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王海舟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云海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教授班晓娟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陆永浩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新材料研发及质量提升对材料表征技术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材料改性和新材料开发过程,大多从实验入手,遵循试错原则,周期长,新材料发现缓慢。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aterialsGenomeEngineering)学科的发展,采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高通量计算与设计平台团队
    【骨干成员】李宁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段文晖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小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徐雅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长期以来,材料研究中面临两大亟需解决的问题:(1)如何认识材料结构、机理及构效关系和(2)在认识不充分的前提下是否可以进行理性设计。实际上,这两大难题也是目前其他新材料研发所具备的共同挑战。本团队将依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分中心的信息特色和研究优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粉体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曲选辉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章林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任淑彬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粉体材料技术可自由设计材料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精确调控材料性能,并能够实现近终形制造,体现了材料设计与材料制备的统一,材料合成与产品加工成形的统一,是高性能特种材料和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粉体合成与成形原理,研发材料高通量制备新技术是材料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目标】围绕高性能特殊材料发展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薄膜材料高通量制备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姜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守国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孙阳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庞晓露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薄膜材料主要包括磁性薄膜、多铁性薄膜、高K电介质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硬质薄膜等。这些薄膜材料在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存储和处理、电子元器件、燃料电池、提升材料耐磨抗蚀性能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在高新技术、先进制造领域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政策倾斜,国内在新材料设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工程材料高通量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沿东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从道永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付华栋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背景】如何揭示、发掘并验证新材料设计原理、新材料强化机制或新的內禀功能行为实现机制,是目前先进材料研发以及相关尖端部件的制造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长期以来,上述问题仅能基于有限的离线实验观察结果,对材料微结构和性能的演化过程进行推测,无法实现原位观察制备加工过程中材料微结构的变化过程的精确描述。依托同步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先进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团队
    【骨干成员】王荣明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在材料科学的诸多领域中,材料的可控合成是材料学研究的基础。在特征尺度上深刻理解纳米结构生长过程是实现材料可控合成的基石。通常人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学和其他原子尺度表征方法配合纳米材料制备方法来推断生长机理,然而纳米结构的这种表征一般是在生长完成以后进行的。这种事后分析技术不能实时反映出所需观测的纳米结构的演化。通过在环境气氛透射电子显微镜(ETEM)中模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材料服役性能大数据技术团队
    【骨干成员】李晓刚北京科技大学教授,973首席科学家杜翠薇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董超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优青张达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研究背景】我国“海洋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对桥梁钢、油轮货油舱钢、岛礁用钢及防护涂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耐蚀性成为制约海洋材料品质提升的关键瓶颈,主要存在耐蚀性评价周期长、缺乏实际环境下的腐蚀数据等两方面问题。伴随着“材料基因工程”(MGE)学科的发展,通过并发式计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