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立足于间座壳目的科水平上的分类学研究,通过在组织和细胞层面上的宏观病症和病状形态,以及病原菌形态发育等微观形态的分析,建立和规范了该目不同科、属、种的划分依据,并采用多项策略获得该类真菌的不同核糖体基因和编码蛋白基因片段,通过多基因系统发生分析构建间座壳目真菌的系统进化图谱。该研究成果共发表3新科:间座壳座科(Diaporthostomataceae)、假黑盘孢科(Pseudomelanconidaceae)和梗束座孢科(Synnemasporellaceae);4新属以及7个新种,最终认可了间座壳目在全球分布的25个科。同时该研究发表的新属——枝腐壳属(Dendrostoma)在我国是一类新的潜在型病原,能导致海棠、麻栎、蒙古栎和桂花等多种植物的枝枯病。

苹果枝腐壳(Dendrostomamali X.L. Fan & C.M. Tian)
研究成果“Families and genera of diaporthalean fungi associated with canker and dieback of tree hosts”已在生物类Top期刊《Persoonia》(影响因子:8.182,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我校林学院田呈明教授为通讯作者,范鑫磊讲师为第一作者。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资助。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3767/persoonia.2018.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