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国家大事多、喜事多,举国上下庆祝国庆70周年。我校要事多、任务重,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经过为期4个月的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得到提升,理论武装得到加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得到提振。
创新实施校、院、支部三级联学机制,研讨形成15个改革发展重点问题解决方案;开展三轮应知应会测试,评选全校100名“学习标兵”;全校立查立改突出问题,广大师生评选出学校层面最满意整改项目20项;制定7项发展改革规划,北林崛起新征程实施路径更加清晰。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222198524.jp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309905929.jpg)
通过主题教育,全校形成共守初心、共担使命强大合力。教育部党组表扬肯定我校特色做法,全校党员教职工好评率达94.7%。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244875682.png)
二、基层党组织获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和样板支部
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党委获批第二批全国党建“标杆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获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我校在建的全国党建“标杆院系”达到2个,“样板支部”达到3个。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506561117.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1723526450.png)
我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影响广泛。受中组部、教育部委托,牵头主编《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全国培训教材;阳光优才工程项目荣获第六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实现我校特等奖零的突破;提前3年完成思政课教师选优配齐任务,教育部翁铁慧副部长专门批示推广我校经验做法;我校党建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20余家主流媒体报道300余次。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529269238.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544874353.png)
三、“雁阵式”学科体系基本形成
稳步推进学科布局结构调整,组建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加快推进草业与草原学院建设。以一流学科和高精尖学科为牵引、聚焦涉林涉草、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雁阵式”学科体系基本建成。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2个交叉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ESI排名前1%的学科从5个增加至7个。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701589492.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722050562.png)
四、成立学校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
12月6日,我校成立了由46位两院院士担纲委员的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汇聚了来自生态、国土、矿山、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力量,形成支持帮助我校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家集团力量。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是推进我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我校在重大科研项目立项、重大决策出台前开展科学论证和咨询把关,同时也为我校进一步加强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促进其快速进步成长提供了大师资源和学习条件。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35857816731.png)
五、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
10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后,10月18日我校迅速在全国率先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引发社会极大关注,新华网新闻点击量近80万次。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124780045.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104423913.png)
研究院成立以来,学校邀请11位两院院士,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科研项目立项攻关进行咨询论证。目前,已在研究院设立8个研究中心、一个领军人才培养基地,成功获批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沿黄河流域10余家地方政府和企事业主动来校寻求合作。
六、12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我校12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获批省级建设点。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北京市级3项。开放47门精品在线课程,获评4项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项目。入选首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8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受聘参与美育教育。新增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2名,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名。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1800972527.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256561498.png)
七、全年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
全年到账科研经费3.31亿元,创历史新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1项,填补该计划十年空缺纪录。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7项,新立项哲学社科类项目17项。承担的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和经费稳居林业高校之首。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1816500661.png)
SCI论文质量创新高,二区以上文章占比由28%提升到45%。《森林生态系统(英文)》《鸟类学研究(英文)》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建设项目。8支科研团队参加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考,与23家单位开展战略合作,全方位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436176545.jp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449853691.png)
八、我校定点帮扶的科右前旗成功脱贫摘帽
我校定点帮扶的科右前旗退出贫困旗县序列,成功脱贫摘帽。2013年以来,王洪元书记、安黎哲校长等校领导多次带队亲赴前旗贫困一线考察调研、指导工作、推进帮扶。学校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超590万元;引入帮扶资金超1400万元,派出挂职干部4人,选派20名教师、40研究生名接力开展支教服务。累计培训当地干部3400余人次,业务骨干2000余人次。我校后勤食堂、工会系统消费采购科右前旗农产品550余万元,通过各种渠道帮助科右前旗销售农产品超过1300万元。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606820793.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620003882.jpg)
九、“国庆志愿服务”“北林榜样”展示北林人风采
我校圆满完成国家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2364人参与国庆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承担群众游行、广场联欢、广场合唱和志愿者四部分任务;组建宣讲团,开展20余场宣讲。100余人担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核心区志愿者。400余人担任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重要活动志愿者。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914084984.jpg)
文化育人成果得到彰显,举行首届“北林榜样”颁奖典礼,9名候选人和团队获此殊荣。编创原创话剧《梁希》,在全国林草系统中引起强烈反响。举办建校67周年成就展,开展北林文化大讲堂、“北林精神大讨论”等活动。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931455082.pn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0944228165.jpg)
十、2019年度民生投入达到6.4亿元
近年来,学校大幅压缩一般性非刚性支出和行政经费,将有限资金重点用于改善民生。2019年在工资、福利、公费医疗、住房补贴、体检经费等方面投入6.44亿元,较上一年增加4000余万元,相比2015年增长了70%。顺利实现校医院搬迁,改变了15年在彩钢板房就医的历史。积极筹措资金,改造学8号楼,新增科研办公用房4601平方米。推进校企改革,解决多年遗留问题,消除学校重大风险。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1004777270.jpg)
![](http://news.bjfu.edu.cn/images/content/2020-04/20200402141017501396.jpg)
编辑:李佳
审核:刘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