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丛杭青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4-04

丛杭青的主页
Workshop on Society
summary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工作经历:1976年浙江省桐庐县下乡知青,1979年杭州市革命委员会(半山办事处)就职,1987年浙江大学任教。
就学经历:1980年本科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1984年硕士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2002年博士就读浙江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05年获哲士博士学位,200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
社会任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伦理课程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十三五"学科规划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员。
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首席专家。
微信号:zhedacong,QQ号: 。电子邮件:hqcong@zju.edu.cn


template_id
1
photo
\/attachments\/85\/-.jpg
research_field
1. 社会认知研究:\r具体为知识理论,陈词\/证词、道德专家与道德陈词研究、群体认知、证据理论(认识论方向)。\r\r2.工程伦理研究:\r工程决策、工程社会风险、工程方法、职业制度、职业社团、职业章程研究。\r
status
1
opendate
2009-10-20 14:50:48
access_type":null,"access_count
61765
score":null,"connect

selfintroduction
1958年12月出生,杭州人。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r工作经历:1976年作为知青下乡,1979年杭州市革命委员会(即现杭州市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局)就职,1987年浙江大学任教;
\r就学经历:1980年本科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1984年硕士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2002年博士就读浙江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05年获哲士博士学位,200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
\r社会任职: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员。
\r------------------------------------------------------------------------------------------------------------------------
\r201-14年哲学博士后与博士生招募计划
\r常年接受博士后进站,接受全脱产博后,名额不限。博士阶段所学具体专业不限,但应为人文社会科学,并与本人兴趣相关或相近。具体要求与待遇见学校人事处网站相关文件。二年合作期间,能够大大提升科研能力与水平,发表高水平的论文与争取科研项目,但不承诺出站即能留任浙江大学任教。留校问题涉及的因素太多,不能事先承诺,只能事后视在站情况再定。
\r2014年秋季入学科技哲学专业博士生含直博生招生,不限专业。
\r有关情况可与我联络,hqcong@zju.edu.cn,微信号zhedacong,QQ号 。
\r历届博后表现:三位往届博后,在站二年期间,二位在权威刊物《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其中一人二年期间发表了2篇;三人均独立申请到各类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后资助基金3项。一位出站后当年评上副教授,博士指导教师资格,并获“求是青年”称号。
\r历届博士表现:以往所指导的博士全部在权威刊物《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
\r历届硕士表现: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所指导的三位硕士生获得《浙工省优秀硕士论文》称号;2003年、2005年,2007年,三位硕士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开创并至今保持哲学类硕士生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的记录。
\r
\r
\r------------------------------------------------------------------------------------------------------------------------
\r
\r博士论文冲刺的四个阶段(全文完)
\r作者:丛杭青 2013年03月06日 Wednesday
\r原创作品,引用请注明出处
\r本文为日记式的博文,记载的日期为2013年3月6日至3月28日凌晨。
\r 3月6
\r2010年入学的一位博士。拟今年6月毕业。目前正督促其完成博士论文。本博文纪录她的博士论文冲刺的4个阶段:材料堆积结构调整段落整合形式与语言优化。目前我尚无把握在3月29日大限之前能将一本正规的博士论文弄出来,但与她朝这个方向共同努力。她老公是学计算机的,现在请假在家带该子,同时,为博士论文作一些辅助的资料性的工作。希望1+1+1大于3。背景:她,姓名就不说了,称W吧。英语本科毕业。毕业后一直以英语为职业,未有哲学科研训练,也未发表过哲学论文,也从未发表过其他专业论文,是典型的“一穷二白”。2010年9月哲学专业博士入学。第一年安排:一是9月生儿子(这可不是我的安排的哦,入学时已近临产期,现在她儿子不到二岁半,很可爰);二是把15个学分修了,对成绩不作要求,60分就够了。
\r2011年9月布置任务:第二年安排如下:6个月拿出一篇论文,12个月共完成二篇论文。(第一篇论文在2013年1月的权威刊物上已经发表了。按学校规定:一篇权威刊物论文即满足博士申请学位的所有的业绩要求,所以尽管有二家杂志想用她的第二篇论文,但我不同意发。这证明了我一贯的观点:6个月做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是完全可行的。在2012年研究生评级中,她因一篇权威刊物论文而被评为一等。在2013年年底国家奖学金评比中,因为一言难尽的原因,不细说,她没能评上。)记得2011年9月,听完我的安排,她问道:完不成怎么办?“退学”,我回应道。我只要求她在我指定的方向与选题上,在限定的时间内写出来,并不要求她发表。她这才略松了口气。既然双方就短期目标达成了一致,接下来的要求是:每周须有进展,不得原地踏步,而进展多少则另当别论,但原则上需每周汇报交流一次。
\r第三年安排如下:上半年10万字博士论文初稿完成。目前来看,第一年,第二年任务完成的很好,第三年上半年任命完成的不理想。尽管读了很多材料,作了不少笔记。但始终未能成文。于是,便有了关键时刻的“冲刺说”。
\r研究内容是Autonomy,国内无任何的研究,国外有不少研究。她在第二年第三年上半年阅读了约十几本书,几十篇论文,全是英文的,估计远超100万英文单词了。2012年10月起反复催她动手,她始终拖着,理由是材料没看完。这里她犯了二个错误:并非需要阅读全部材料,对材料的取舍很重要。其次,无论思路是否成熟,先写出来,有一个文本供讨论。2013年1月中下旬,给她下“通牒”:务必尽快“堆”出第一稿。现在看来,这个通牒迟了
\r她来信说材料没看完,我回信说不要再看了。她说思路没理清,我说不要理了。她说没思路没法写,我说,不叫写,叫“堆”,堆材料不需要有思路,只要分类就可以。把读书笔记,估计有10万字,分类“堆”出来。在我的严厉督促下,她放弃原有的写博士论文的方式:一个人,一怀茶,一本书,一支笔,一张纸,慢慢地理思路,慢慢地写。一是现在时间不允许,二是关键时刻,导师该出手就出手:思路线索让学生自己弄,肯定要耗费很多时间,要走不少弯路。导师对博士论文的思路与线索进行总结与概括,这是必须的。但学生首先必须先堆出材料,初步整理,导师才能上手。现在看来,如果12月强令她堆出论文,那么现在也不用冲刺了。
\r重压之下,她年也没过好。应该是过年都在挑灯夜战。每3-5天“堆”一章。2月13日给我第一章。我边看边改,边理思路与线索。至2月底,W全部“堆”完。我也全部改完。以前为女儿陪读过,现在为学生“陪读”了。也的确辛苦。让W先根据我的总体结构整合意见先粗略整合一遍。
\r2012年年中考虑让她正式写,但没告诉她该怎么写。现在看来,这是我的失误。如果当时让她“堆材料”,而不是写博士论文,那么也许不于拖到现在。学生有个通病:面对一大堆材料,有一种征服感,不断地去征服,钻进了细节,跳不出来。绝对不能让学生迷失于材料的“海洋”中,要将她从“大海”中捞出来。怎样捞出来?
\r那就是“堆”。怎样堆?她问我好几次,我说,看的材料涉及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是否是相对独立?如果是,那么就按这几个方面堆。没人天生就会游泳,只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只有堆材料中,才能堆出一篇10万字的论文。记住:博士论文,从堆材料起步。剩下的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这堆材料,做成一桌菜。这需要理念:川菜还是杭帮菜?同样的原材料,加工成不同菜系,这就是手艺了。
\r她初步整合一遍,约了3月6日面谈。6日逐章节讨论结构整合,并分了工,我也得帮她做结构整合工作。于是,有了3月6日给她的结构整合6字原则:精简、压缩、提炼。精简:对没有把握的减,对费时的减,对细技末节减;压缩:不重复,对费时的压缩,对没有把握的压缩,对不重要的压缩。提炼:重在理清思路与线索,抓住主线条,抓住基本框架,抓住论文的“纲”。告诉她,根据面商整合意见,再“整合”一遍。即进入“段落整合”阶段。所里突然安排预答辩。预答辩最关键的是要有思路与线索,思路与线索必须清晰。
\r怎么整合10万字的材料?每读一章,还不是严格的一章,我就要概括这一章的主要问题,线索,思路,论证方法。加班加点全部看完,我大致有了一个总体思路,线索,问题串,方法,对篇章布局有了新的认识。在与她勾通中,交流了我的想法。基本获得她的采纳。学生对整体思路与线索把握不住。与她面谈后,对思路与线索,我提出:一个方法主义,二条叙述线索,三个研究问题,四个角度看问题。根据这样的原则,对篇章结构大刀阔丛斧地进行了调整,这是结构调整。这项思路与线索的提炼与整合工作恐怕必须让导师的参与。
\r什么叫“提炼”?提出来,拎出来,锤炼,锻造,中文的含义还是很准确。学生“提炼”的本领不够。写了一大段的话,表达了几层含义,始终含糊。把问题拎出来,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摔打,锤炼和锻造,看看能锻造成个什么东西。这个很费功夫。
\r3月8
\r今晚预答辩,W的问题是在表述时不自信,毕竟不是哲学科班出身,给人感觉是在读稿子,这是跨专业学生的通病。在内容,思路与线索上,评委们提不出什么的修改。另二位,估计是导师没“提炼”过,一位长蛇阵,虎头蛇尾,而蛇尾正是亮点,等待Ta展于讨论“亮点”时,却说结束了。另一位,天女散花,不知跑题向何方,像断了线的风筝,不知漂浮到哪里去了。估计这二位学生是独立选题与论证,思路与线索也未经导师提炼。我提了不少意见,但愿他们能改好。这是学生自我选题与论证的通病:缺少思路与线索。
\r段落整合:首先做的是,每一段落标出关键词、关键句。一遍完成后,会发现段落的重复、不连贯,歧义、不知所云,段落布局不合理。其次,立足于全文,再次聚焦思路与线索,再次提炼,考虑是否需要增删段落。第三,逐段围绕关键词与句整合这一段落的句子,力求明确,不歧义,准确,同时与前后自然段相呼应。
\r导师与学生:分工与协作的专业合作社。我不允许学生自做一套:自己选题。因为历来的实践证明,现在正在证明,今后也将继续证明:学生没有能力把握选题。两篇发表论文,一篇博士论文,都必须由我确定。放任学生自我选方向与选题,那么导师为什么要招学生呢?接触其他专业的学生,他们普遍认为,博士论文做什么是自己的事,与导师无关。我反问:那还要导师干什么?从以往经验看,博后也无法完全独立,也需关键的时刻协作。科研团队的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r3月9
\r学生不能发表论文谁之过?我一贯认为,学生不能发论文,责任主要在导师而不是学生。(当然,学生不听导师的指导,另起炉灶,这又应另当别论。)然而,这个观点并不被浙大的导师们所接受。一家之言,也无所谓别人接受还是不接受。自由地表达我的观点,这就是自我的体现。
\r时间安排:她恐怕得披星戴月了,事实上,她已连续6个月每天实行12小时工作制了。冲刺阶段最费时间的还是堆材料,整整一个月,1月下旬至2月下旬。当然,这仅是就冲刺阶段而言,之前的阅读与消化均未计算在内。现在看三年非常紧,第一年课程为主,兼顾定方向与选题,第二年发表二篇论文,第三年的前半年10万字博士论文。任何一环节差错都会造成延期。
\r3月10
\r发表论文与博士论文的统一:W的二篇发表的论文就是直接构成了博士论文的组成部分,我发现很多学生发表的论文与博士论文不相关,还有的人先写博士论文再来弄发表论文。前者不说了,后者显然是顺序颠倒了。发表论文,龙其高挡次的论文,证明学术界认可你的研究,认可你继续做下去。相反,先弄博士论文,再弄发表论文,给人感觉是“先生儿子,再办准生证。”儿子(博士论文)已生了,现在想办法办出准生证(发表论文)。这违背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其原因在于,第一年没规划好方向与选题。
\r当初W做autonomy,有人质疑选题的可行性。不久权威刊物传来消息,文章录用了。从此,对选题的质疑销声匿迹了。为什么?论文经过了5位专家审稿,均同意发表,再拿到会议评审通过。可见,一大堆审稿专家们已认可了这个选题。
\r几年前,我为十来位其他导师的博士生办理了这样的“准生证”。典型的一位,跟着另一位导师做认知科学,博士论文写完了,“儿子”生了,却发现没有“准生证”,毕不了业。跑来找我,跟了我三个月发了一篇有关“群体”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可是与她的博士论文没有丝毫关系),才得以毕业。这类人是典型的“游击队”,就为了办准生证而来,但我可不是计生委,谁批准你“生儿子”的,就去找谁索要准生证。自我决定的?那你也继续自我决定吧。这是培养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径。
\r方向与选题:真的很关键,方向选的对不对,怎么判断?那就是发表论文了,当然,主要指权威刊物论文了,权威刊物发了你的论文,你当然可以继续做下去。方向也就确定了。所以发表论文是确定方向的最后标准。当然,方向还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博后二年要去扩展博士阶段的研究。
\r另一学生S,她的导师是北京的Z教授,而我又是北京Z教授的合作教授,算是S的半个指导教师。S是MDC世家出身。S坚持要做与MDC相关的。她的理由是她熟悉MDC。在这一点上,她坚定不移,对我的话,她听不进,并且我也指挥不动。没领准生证,擅自“生儿子”。她的选题方向,框架,内容一变再变,给人的感觉是立足于MDC在夹缝中寻求生存。S同样今年拟毕业,出于无奈,真是无奈,Z与我不得不为她去办理“准生证”。这是学生自我选题的一个典型。这证明了一个道理:熟悉的不是你做的理由;不熟悉的不是你不做的理由。要展开这句话,真的可以说一大堆,不说了。
\r做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参见下文的“四合一”,一言难尽。简单地说,选题必须满足三结合,也叫三合一:前瞻性,可行性与可能性。在方向与选题上,假设学生没有超出导师的“本领”,这个假设可以成立,我坚决地反对学生自弄一套。如果你的本领已超越了导师,那来浙大干什么?仅仅为一个学位?当然,仅仅为了一个学位,也是可以的。在职申请博士学位就可以了,不必脱产三年,一边工作,一边申请学位,工作与学位两不误,岂不更好?话得说回来,在职申请博士学位,非常困难,连浙大的不具博士学位的教授去申请,也很难通过。这是题外话,不说了。
\r没有发表论文勿谈博士论文:这是我对学生的第一个要求。第二年拿出二篇高质量的论文,这是关键之关键。博士论文必须基于这两篇发表论文的基础上写。而发表的论文只有两个档次的杂志可选:权威刊物和一级期刊,我基本不认核心期刊。历史证明,按照我的意见办的,后面毕业、出国都很顺利。不按我的意见办的,毕业时总要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总是不顺。第二个要求是:没有发表论文勿谈出国。几年前,一硕士在权威刊物上发了论文,后来我推荐他去了美国一客座教授那里联合培养,很顺利,博士期间连发几篇论文,又获得全国博士生专业论文的二等奖。一没有发表论文的学生对我提了几次要出国,我明确地予以否定。
\r如何给学生自由?二篇发表论文加一篇博士论文,这必须由我把关审核同意,除此之外,你爱研究什么,发表什么,这是个人的事,我不想知道,也不愿知道,你也别告诉我,这是我对你的最大的希望。主要是没时间与精力关注。这是一项绝对的自由;二篇发表论文加一篇博士论文选题,思路与线索须经我审核,但具体怎么写,这也是个人的自由。这是一项相对受限的自由。为什么要限制?因为对能不能发表论文,能在什么刊物上发表,我要承担主要的责任。同时,也要对博士论文的质量,承担主要的责任。而这之外的东西,归学生全权处理。按官方定义:博士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学生的独立探索的结果。在这个定义中,二个要点:指导与独立
\r导师就是“拆迁工”:结构整合之后,原本计划不再作结构调整,看来不行。W的读书笔记,有时有很大的跳跃性,随意性。只得根据总体思路与线索对这些读书笔记进行拆迁。要拆迁,首先得扔掉一些东西,我砍掉了许多笔记,W含不得。没办法,我是拆迁工。其次,有价值的东西,拆开,抖一抖,露出真面目,敲打敲打,看来是否有再利用的价值。有,再根据总体线索与结构,分门别类搬迁。这让W自已做了。咋日与今日围绕3.3-3.4作了拆迁。W反复告诉我,这二节花了她很多的心血,让我手下留情。思忖许久,3.3就地改造,3.4砍掉,拆迁。
\r上文提到的3月8日预答辩上的那位学生写了13万字,打印了厚厚一大本,放在会议室桌子上。听完他滔滔不绝的汇报,望着摆在桌上厚厚的博士论文打印稿,我告诉他:“推倒重来。”他很激动地为自已作辩护,说自已有思路也有线索。含不得扔掉13万字,这种心情心情可以理解,毕竟是厚厚的一大本了,含不得啊!但在场的教授们都同意我的评价。早些与导师勾通思路与线索,不至于面对今天这种被拆迁的地步。说难听的,如果让我盲审这样的论文,那么我肯定枪毙掉。当然,我至今还没有行使过这样的权力。
\r跨专业学生最大的问题:没有专业背景,对专业词汇不熟,对专业知识不熟,W的论文充满了这样的问题。改起来很累。预答辩时,W讲话也是小心谨慎,怕说露了嘴。给人的感觉结结巴巴。我已告诉W:正式答辩时不准用稿子!
\r博士论文应该使你成为所研究问题的权威。花了三年时间,研究一个问题领域,你当然应当成为这个领域的权威了。成不了权威,你三年的“工时效率”(Time Study,泰勒术语)就太低了。一篇博士论文的准备与写作至少应带动一篇权威刊物论文,一本专著,一个国家项目,一个高级职称,这叫做四合一。成为权威了,答辩还要什么稿子。记得我当年滔滔不绝地谈了近一个小时,最后被赶下台,手上根本就没有稿子。当年做的陈词\/证词(Testimony)研究,至今仍是国内证据学界惟一的研究,五年之后的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仍然给了我一个课题,资助我继续做Testimony后续研究。这是后话。所以,博士论文至少是一个五年规划,影响今后至少五年的职业生涯。学业当然应当为今后的职业做准备。
\r我指导的博后博士硕士的过往业绩(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r历届博后表现:三位往届博后,在站二年期间,二位在权威刊物《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其中一人二年期间发表了2篇;三人均独立申请到各类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博士后资助基金3项。一位出站后当年评上副教授,博士指导教师资格,并获“求是青年”称号。
\r历届博士表现:以往所指导的博士全部在权威刊物《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
\r历届硕士表现:2006年-2008年连续三年,所指导的三位硕士生获得《浙工省优秀硕士论文》称号;2003年、2005年,2007年,三位硕士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开创并至今保持哲学类硕士生在《哲学研究》上发表论文的历史记录。只可惜,在那个年代,如此优秀的学生都没有像现在那样可以得到丰厚的现金奖励,至多我从纵向课题中给予象征性的奖励。
\r创新基本要求:一篇博士论文,需要怎样的创新?今天在制定第五章整合方案时,遇到了这一个问题。完整地提出一套理论?不现实。有新想法?似乎创新意义太小。第五章W提出两个新概念,如何将它们放在整体思路与线索中去把握?至少包装成不大不小的创新点。思索中。我认为,博士论文必须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所推进,这是最低限度的创新要求。至少推进多少,另当别论。这是个多多宜善的问题。
\r3月11
\r谁主导博士论文?学生拿学位,当然学生是主角,主角要有积极性,才能谈及导师的配合。如何理解导师的配合?导师是舵手,学生是船手,划浆的?这么理解对吗?船手不划浆了,船也就不进了。但船手划浆,无人撑舵,船会迷失方向。现在的大船都以机器作为前进的动力,不需摇浆了,只需舵手。对于小船而言,如绍兴的乌篷船,舵手与船手,掌舵与划浆为同一个人。现在许多学生的博士论文,就是这么做的。自已掌舵,自已划浆。导师成了坐在船上或岸上的游客,到了目的地,导师发现,是不是走错地方了?怎么办?一是将错就错,反正没来过,到此一游,未尝不可;二是回去,重新来。这二类导师都有。我则属于第三类:开船之前,领取船舶适航证(适不适合做这个选题),得做航线规划(选题的前瞻性与可行性),中途要停靠检查站,获取“准生(航)证”(发表论文),以证实航线没问题。一切OK,才能继续走。接近终点(博士论文冲刺阶段),盯紧了。当然,这是我对学生的要求。
\r浙大的导师都很牛:十位导师就有10种培养模式,我无权对别的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加以评头论足。别人有别人的特长与优点,而这又是我所缺乏的。师生关系需要调节的,双方逐渐地去适应对方,结成一个专业合作社。每一种类型的师生关系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所以,更不宜去评别人的师生合作类型。当导师们谈他们的学生时,几乎门下的所有的学生都是优秀学生,这叫名师出高徒,尽管其中有不少学生因不具备“准生证”而延期毕业。学生优秀还是不优秀,导师的证词\/陈词当然是证据之一。这又回到了我当年的Testimony研究的问题之一。
\r3月12
\r自己的东西与别人的东西要分清:首先为写作而看过的文献,无论是否用到了,均应放入参考文献中。其次,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必须加上出处。第三,对他人观点的改造,要说清楚,哪些是别人的,哪些是自已的。最后,千万别以为,中文论文,老外看不懂,而忽略注明出处。在国外的中国人遍地都是,语言丝毫不成为障碍。教育部已通知,从今年开始,学位论文出规范性问题,对作者和对指导教师一律严惩不贷。段落整合,务必注意。
\r心中有根弦,逐段整合:心中这根弦就是总体思路与与线索,即上文提到的一、二、三、四。我标黄的句子为核心词与句,要围绕核心词与句整合自各自然段落,相关的留下来,不相关的删除,对剩下句子重新组合。一个自然段落只讲一个意思。
\r指挥有误:12年夏天,让她扩展到工作场所中的自主,她作了3-4万字的笔记。但根据现在的总体思路与线索,这部内容放不进去。当然,以后出书还是可以用的。如果强令她去年夏天“堆材料”写博士论文,而不是扩展到工作场合的自主,那么思路索线细化,结构调整,段落整合的时间就充裕,不会如此紧促。这是我指挥失误,自责中。看来,对三年的时间,要以“月”为单位,精心规划每个月博士论文的写作进度安排,对时间要精打细算。
\r工时效率:时间与产出:应以时间成本为原则,对各章节内容调整所需时间作出判断,遇到该充实的内容,则先预估时间代价,若时间代价不高,则应按我的调整方案作出调整。反之,则简略处理。时间成本摆在第一位。对吃不准的观点与材料,不成熟的东西,思路不清的东西,太琐碎的细节而又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整合的东西,一律砍掉。从现在篇幅看,以做“减法”为主。当然,你的博士论文今后是计划出书的,等你博后进站后,再花6个月时扩展到20-25万字的专著,现在删掉的材料和未用到的料要再捡回来。一本7-8万字,思路清晰,线索明确,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见解的论文就够了。专著与后续论文待进站后再弄吧。
\r3月13
\r提炼的几层含义
\r1、阅读要达到一定的量,根据我的经验,阅读与写作的比例一般是10:1,即为写1万字论文,你得阅读10万字材料。从10万到1万就是一个提炼的过程;
\r2、对思路与线索的提炼,这对博士论文而言更重要。W易钻牛角尖,进入一个情景迷失了方向,经常发现不知所云。这时需要进得去出得来。在更宏观的背景下思忖这个问题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思路是什么,理念是什么。
\r3、去医院拍X光片,得到的是一张人体组织结构的框架图,对博士论文也可以拍X光片,然后仔细地研究这个组织结构图。为什么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这就是提炼。
\r4、解构与重构:将原先的结构拆除,考察与更新零部件,新添置结构件,重新组装。博士论文的写作与修改,心中一定要根弦,这根弦就是思路与线索,从何而来思路与线索?这就是提炼。我帮W做的工作也主要集中在这根弦上。弦要崩紧了,但又不能崩断。
\r3月14
\r要淡定:刚与北京的Z教授通了电话,关于他的学生S的“准生证”问题。临近大限,再来考虑这个问题,令人头痛。更糟糕的是:S已找好一家不错的接收单位,对方要求6月“两证”齐全报到。没有“准生证”,擅自“生儿子”。又拿6月去工作当作实现目标,倒过来安排一切。我不知别的导师是如何处理这类事。我似乎没谱了,发表论文不是说发就能发的,杂志社有杂志社的规矩。过几天再与Z商讨。
\r导师绝不是精通一切的:我反对学生自选题目,如S那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对与MDC相关的领域不熟,这个领域超出了我的兴趣范围。下次预答辩(23-24日)我得对S讲清楚:MDC方向与题目是你自已选的,我仅在能力所及的范围给予帮助。即使我与Z认可这篇博士论文,采取放行的态度,但这也并不表明该博士论文在盲审时就能通过,原因在于我与Z在这一领域是外行。千万别以为:我与Z通过了,后续就能一路绿灯。这也是Z的意思。
\r惜时如金:第一年结束全部课程,同时,定方向与选题,材料收集齐全。第二年第一篇论文6个月,第二篇论文4个月,这样就有了2.5万字。剩余2个月将10万字博士论文“堆”出来。365天,每天平均码300个汉字。如果按一本专著22万字规划,那么每天码600字。这是第二年的要求。(我的情况是:2004年9月-2005年1月23万字博士论文完成。当然,在此之前,论文发了许多篇了,在博士论文的选题上,权威刊物一篇,一级刊物论文有五、六篇了。2005年5月签出版合同,6月答辩,8月份23万字的专著出版面世。)第三年上半年,对博士论文进行加工,即本文所讲的冲刺阶段。这样安排,二篇论文,10万字博士论文全压在第二年,显然第二年偏紧,所以,可以把第二年的部分工作前移到第一年的下半年。(2004级的一位硕士,第一年的下半年就完成了一篇发表在2005年第10月期《哲学研究》上的论文,后来他的硕士论文评为省优秀硕士论文。男壮丁尽管压任务,压不垮,这也是我要求学生身体健壮、精力充沛的原因。)从已阅读内容上看,W的确阅读了大量的外文文献,应该说,平时是刻苦努力的,关键是时间资源没“调配”好,有我的责任,早些“堆”出论文,留出三个月供“冲刺修改”差不多。现在W以及S全乱套了,每天弄到凌晨2、3时。现在说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了。
\r专项修改做几遍?专项修改要做几遍?思路与线索1遍,结构调整1遍,段落整合1遍,目前W处于段落整合中。我对段落整合接近尾声,下周我非常忙,争取今天扫尾。后面还有形式加工1遍,语言处理1遍。粗算下来至少6遍专项修改。合起处理行不行?当然可以,但专项处理效率更高
\r思路与线索是贯穿全文的,内容与结构的安排都要服从思路与线索。如何提炼思路与线索?这依赖于诸如因素,问题的宏观背景,目前的研究现状,主流的观点及他们的论证思路,等等。学生普遍地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从一大堆材料中提练思路与线索。而缺乏思路与线索,论文没法写,即使写了,也常常跑题。对思路与线索的提炼也依赖大量的阅读。有了思路与线索,在接下来的结构调整与段落整合中,还需不断更化与细化思路与线索。结构调整的目的是落实思路与线清,更具体地说,在结构调整中,章节布局要服从于思路与线索。以上三项是宏观层面的整顿。形式处理和语言优化一起构微观层面的整合未完。
\r
\r微信号:zhedacong,QQ号: 。
\r
\r
\r

url

telephone
**
email
hqcong@zju.edu.cn
address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人文社科大楼517室
research":null,"mypage_id
1501
work_title":null,"learn_degree":null,"work_post":null,"research_orientation":null,"handle
chq
main_status
1
access_uid_status
0
theme_id":null,"qrcode_status
1
gmt_qrcode
2021-01-24 23:37:34
content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工作经历:1976年浙江省桐庐县下乡知青,1979年杭州市革命委员会(半山办事处)就职,1987年浙江大学任教。
就学经历:1980年本科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1984年硕士就读厦门大学哲学系逻辑学专业,2002年博士就读浙江大学外国哲学专业,2005年获哲士博士学位,200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高级访问****。
社会任职: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伦理课程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十三五'学科规划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厦门大学等高校兼职研究员。
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首席专家。
微信号:zhedacong,QQ号: 。电子邮件:hqcong@zju.edu.cn


column_name
个人简介
相关话题/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龙彪
    胡龙彪summary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逻辑学硕士,外国哲学博士,兼任中国逻辑学会理事,中国辩证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世纪哲学学会理事,浙江省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现代逻辑与西方逻辑史研究,以及教父哲学与逻辑学的交叉研究。多次访问美国,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美国F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家成
    张家成的个人主页空空如也summary张家成,男,籍贯浙江省浦江县,1965年9月生于安徽宁国。1989年7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同年8月至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任教。1996年晋升为副教授。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兼任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佛教文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建安
    王建安type1description":null,"summary1961年7月15日出生,1979年9月入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学习,1983年6月毕业并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浙江湖州钢铁厂工作3年,任助理工程师,1986年9月入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学习,1989年6月毕业并获哲学硕士学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章雪富
    章雪富的个人主页type1description":null,"summary章雪富,博士,浙江大学教授,从事希腊哲学和早期基督教研究。曾获杭州大学哲学学士学位,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硕士学位,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学位。曾为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访问学生、美国罗耀拉大学访问****、英国牛津大学访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彦君
    wyjsummary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俄语言文学与教育学士,科学技术哲学硕士,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主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批判性思维等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研究、工程师伦理、情报安全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课程。主要从事认识论、社会哲学,俄罗斯科学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金立
    金立感性生活理性思考summary最后学位(2005)年(浙江大学)学校(博士)学位2005至今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副教授2012年至今哲学系教授、博导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逻辑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浙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包利民
    浙江大学哲学系包利民type1description":null,"summary包利民,浙江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哲学与当代政治哲学。代表作有《生命与逻格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现代性价值辩证论:规范伦理的形态学及其资源》(学林出版社,2000年),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立
    张立的个人主页个人主页summary1975年8月生,祖籍湖南浏阳。曾任浙江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现任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1993年9月—1997年7月,在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科技信息专业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9月—2000年7月,在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情报学专业学习,获管理学硕士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淼
    王淼summary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教授,从事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在《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浙江科学技术史·晚清卷》,译著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
  •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磊
    浙江大学李磊type1description":null,"summary李磊,云南大理人,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从事科技哲学方面的研究。template_id1photo":null,"research_field":null,"status1opendate2009-0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