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1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2-11


《食品生物化学》  王淼 吕晓玲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年 第一版
《生物化学》       王艳萍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年 第一版
或其他正式出版并包括有上述知识点的生物化学教材均可。


806 植物纤维化学
第一章: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成分及生物结构
植物纤维原料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基本概念及其对造纸的基本影响;本章涉及的基本名词术语的概念; 植物纤维原料少量化学成分的化学组成、含量及其基本性质;针叶材、阔叶材、草类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特点;针叶材、阔叶材和草类纤维原料的生物结构(粗视结构、光显微镜结构和微细结构、细胞种类、形态及含量);纤维形态及其对纸页性质影响。

第二章:木素
木素在细胞壁中的沉积和存在状态;木素生物合成、木素的先驱物质及其结构;硫酸木素、磨木木素和纤维素酶解木素的基本制备过程、化学变化和收获率;针叶材、阔叶材和草类木素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间的连接键;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光谱研究木素结构及含量的基本原理;木素的化学性质(酚型单元和非酚形单元的反应性质、木素结构单元在酸碱介质中的基本变化、及在不同制浆方法中的化学反应);木素在漂白中的基本反应特点;木素的物理性质(粘度、分子量、分子形状、溶解性和玻璃化温度);木素的利用。

第三章:纤维素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生物合成;纤维素的分子量和聚合度;纤维素的物理结构(纤维素分子的构象、聚集态和氢键);纤维素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吸湿与解吸、润涨与溶解及电化学性质);纤维素的化学性质(酸水解、碱性降解、氧化降解、酯醚化);功能化纤维素材料。

第四章: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的概念;针叶木、阔叶木和草类的半纤维素(种类、结构及含量);半纤维素的化学性质(酸水解、酶降解和化学制浆中的变化);半纤维素的物理性质(溶解度、分子量及对纸浆纸张性质的影响);半纤维素的利用。

参考书目:
1、    植物纤维化学(第四版),裴继诚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植物纤维资源化学,李中正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    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测,石淑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807无机化学
原子结构: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特征;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几率密度和电子云等核外电子运动的概念;掌握四个量子数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熟悉s、p、d原子轨道的形状和伸展方向;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理,会由原子序数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和外层电子构型;掌握元素周期系和各区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特征;根据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能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掌握有效核电荷、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的概念;熟悉原子半径、有效核电荷、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周期性变化规律,以了解元素的有关性质。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了解离子键、金属键的形成,熟悉相应的离子特征(离子半径、离子的电子构型),掌握晶格能的概念(不要求计算);由价键理论理解共价键的形成及其特征(方向性、饱和性)及σ键和π键的区别。掌握sp、sp2、sp3 、sp3d、sp3d2杂化及不等性sp3杂化类型及分子的空间构型;掌握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掌握同核双原子分子和异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式及能级图;掌握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氢键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理解离子极化的概念及离子极化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化学热力学初步:初步了解体系、环境、状态、状态函数、内能、热、功、标准生成焓、熵、自由焓的概念;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第三定律的基本内容;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盖斯定律的应用,掌握由标准生成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方法;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熵变及标准自由焓变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ө判断标准状况下等温等压化学反应方向。
化学反应的速率: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表达式和反应级数的概念;熟悉活化能及速率常数的计算;能运用质量作用定律对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进行有关的计算;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Arrhenius经验公式求算反应的活化能及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理解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
化学平衡:重点要求理解平衡常数Kө的意义及其与吉布斯自由能(ΔrGmө)的关系,ΔrGmө=-RTlnKө ;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即范特霍夫方程ΔrG=ΔrGmө +RTlnQ的意义及其相关的计算与应用;利用函数ΔrGmө或ΔrG判断标准态及非标准态下化学反应的方向性;掌握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平衡移动原理。
酸碱解离平衡: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及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的相关计算;掌握弱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弱酸弱碱盐、弱酸酸式盐溶液pH值的计算;理解酸碱质子理论;会进行同离子效应的计算;了解盐效应,了解强电解质溶液;掌握缓冲溶液的原理及计算。
沉淀溶解平衡:掌握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掌握难溶强电解质的溶度积规则及有关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重点要求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电子法配平;了解原电池、电池符号和双电层的概念,熟悉氧化还原电对的概念,掌握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的概念,重点掌握能斯特(Nernst)方程式及其应用,熟练进行有关计算;会应用元素的标准电极电势图判断某一物质能否发生歧化反应,并会计算相应电对的电极电势。
配位化合物: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定义、组成、分类、命名及配位键的本质)。掌握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及相关计算。应用VB法讨论配合物的形成过程,配合物的几何构型与中心原子所采取的杂化轨道类型的关系,内轨型、外轨型配合物形成条件及差别,中心原子价电子排布与配离子稳定性、磁性的关系;掌握配合物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d电子分布和高、低自旋的关系,推测配合物的稳定性、磁性,配合物颜色与d-d跃迁的关系。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