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10)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2-11


实验部分:各院校各专业所使用的实验设备不尽相同,故实验部分的重点应是各项实验的内容、原理和实验的目的。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简介    实验目的
直管阻力实验    以水为工作流体测定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掌握流体流经圆直管时阻力的测定方法。了解流量测量方法
泵性能实验    测定一定转速下离心泵流量与压头、轴功率和效率的关系。    熟悉离心泵构造,掌握泵的特性曲线,了解常用测压仪表
传热实验    以套管换热器饱和蒸汽冷凝加热空气,测定传热系数。    了解常用测温仪表,掌握总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雷诺实验    以水在玻璃管内流动演示层流形态和速度分布。    了解管内流体质点运动方式,掌握判别流型的准则。
吸收实验    通过逆流填料吸收塔以清水吸收空气-氮气混合气体中的氨。    了解填料吸收塔流程和结构,掌握总传质系数的测定。
精馏实验    在全回流条件下测定全塔效率    了解板式塔基本构造,掌握全回流条件下总板效率的测定
干燥实验    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测定干燥曲线和干燥速
率曲线    了解洞道式干燥器的构造和原
理,掌握物料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的测定


参考书目:
《化工原理》 (上、下册) 谭天恩 窦梅等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第四版)
《化工单元操作实验与设计》 张建伟主编  天津大学出版社


804微生物学
复习大纲:
一、绪论
1.了解微生物及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
3.了解微生物发展史上和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
二、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熟悉细菌的形态、大小、结构与功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含物和核质体这些一般构造,芽孢,糖被,鞭毛,菌毛和性毛等特殊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细菌的菌名和用途。
2.掌握G+和G-菌细胞壁的组成、构造及革兰氏染色的机理;溶菌酶与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了解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
3.理解芽孢的特性、耐热机制和实际应用。
4.理解糖被的特性和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5.掌握放线菌的形态构造、繁殖方式、菌落特点和有重要用途放线菌的菌名和用途。
6.了解古生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的主要特点。
三、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及原核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不同。
2.掌握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繁殖方式、生活史、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酵母菌的菌名和用途。
3.掌握霉菌菌丝和菌丝体的类型、特化结构、霉菌的繁殖方式、菌落特征、食品发酵工业中有重要用途霉菌的菌名和用途;熟悉根霉、毛霉、梨头霉、青霉、曲霉的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
四、病毒和亚病毒
1.掌握病毒的特性和分子组成;了解病毒粒的构造、成分、对称机制;病毒核酸的类型。
2.理解病毒的复制周期(烈性噬菌体的裂解性生活史);一步生长曲线3个时期的特点,潜伏期、裂解量的计算;病毒基因组表达与复制的特点;噬菌体效价的测定方法。
4.理解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溶源性细菌的特性和溶源转变的现象和本质。
5.了解噬菌体侵染与异常发酵现象。
6.了解病毒多角体的实际应用;了解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的特征。
五、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1.熟悉微生物所需营养物的种类及功能(六大营养要素;生长因子的种类)。
2.掌握微生物的营养类型(以能源和碳源来划分)。
3.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原则;了解四大类微生物常用的培养基、培养基的分类(根据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分类;根据物理状态分类;根据用途分类: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理解选择性培养基、加富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的应用原理及在特定微生物筛选、鉴别中的应用。
4.掌握特定微生物的筛选方法(选择性培养基,选择性培养条件)和筛选步骤。
5.了解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4种方式的特点。
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理解化能异养微生物产能方式及生物氧化的类型。
2.熟悉微生物的发酵类型,了解相关发酵产物的合成途径。
3.了解生物固氮的微生物种类和固氮条件。
4.理解肽聚糖的生物合成组装过程;青霉素、D-环丝氨酸和杆菌肽的抑菌机制。
5.了解初级代谢(物)与次级代谢(物)。
6.了解微生物代谢调节的两种主要方式。
7.掌握代谢控制发酵的概念及措施。
七、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掌握微生物的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及适用条件。
2.理解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各时期的特点、对数期相关参数的计算、缩短延滞期的常用手段等相关内容。
3.理解恒化连续培养和恒浊连续培养的原理及用途。
4.了解同步培养的目的和方法;
5.理解温度、氧气、pH、水活度和渗透压、辐射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了解微生物与氧的关系(依照氧与微生物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两大类,细分为5类),并理解氧对厌氧菌毒害的机制;了解培养过程中培养基pH变化的原因及调节的方法。理解嗜冷菌,中温菌,嗜热菌;嗜酸微生物,嗜碱微生物等含义。
6.理解灭菌、消毒、防腐、化疗的异同和了解其具体措施,掌握常用的物理和化学的消毒灭菌法的条件和作用原理,如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了解常用消毒剂和防腐剂的种类及作用原理和石炭酸系数的含义。
7.理解抗代谢药物(如磺胺药)和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八、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了解证明核酸是遗传变异物质基础的3个经典实验。
2.了解质粒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3.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基因突变的规律。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