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复习大纲(11)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6-02-11


4.了解常用诱变剂及其诱变机制;掌握诱变育种(如UV诱变)的操作程序,常用的初筛方法,如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主要步骤和方法,抗生素高产突变株及抗性突变株的筛选方法。
5.理解艾姆氏法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6.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
7.理解E.coli F+、F-、Hfr和F’菌株的异同及相互间关系。
8.了解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操作及优点、酿酒酵母有性杂交的育种程序。
9.掌握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掌握应用基因工程构建高产菌株的方法和步骤。
10.理解菌种衰退与防止措施。
11.菌种保藏的原理与常用的保藏方法。
九、微生物的生态
1.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掌握从含菌样品中或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主要环节和纯种分离的方法。
3.理解微生物间及微生物与其它生物间的关系。
4.了解微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污水处理的几种装置及相关名词。
5.理解检验饮用水的质量时,选用大肠菌群数作为主要指标的原因和大肠菌群数的检测方法和国家标准。
十、传染与免疫
1.了解与病原体毒力相关的内容,如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毒素和内毒素的检测等。
2.了解免疫的概念和三大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3.了解抗原、抗体、单克隆抗体和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等内容。
4.了解免疫标记技术在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十一、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1.了解分类单元。
2.掌握学名的国际命名法则——双名法的构成;熟悉常见和重要微生物的学名。
3.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分类鉴定方法,尤其是细菌和真菌的常用鉴定方法。
4.了解三域系统的分类依据,及rRNA等做为分子计时器的原因和实际应用。
5.了解权威性的原核生物分类系统和菌物分类系统。

参考书目:
以下参考书目三选一
《微生物学》  路福平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一版
《微生物学》  沈萍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微生物学教程》  周德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版

805 生物化学
复习大纲:
一、    蛋白质的概念、组成特点;氨基酸的定义与分类、必需氨基酸定义与种类;20种编码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组成分类特点、三字母缩写;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及其应用;氨基酸分离方法及其原理;氨基酸常用检测方法与原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各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的功能。
二、    生物催化剂酶的定义;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定义与功能;活性中心与必需集团;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酶的国际系统分类法;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及其应用;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特点与类型判断;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酶活力与比活力的概念和计算。
三、    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其在代谢中的功能。
四、    高能键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概念与种类;氧化磷酸化偶联学说;呼吸链种类与P/O比关系;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磷酸甘油穿梭体系和苹果酸-草酰乙酸穿梭体系。
五、    EMP与TCA代谢全过程与特点(包括物质代谢过程特点;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TCA代谢回补途径;HMP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乙醛酸循环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糖代谢的应用如柠檬酸发酵。
六、    甘油三酯的水解;甘油分解代谢方式;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经β-氧化)过程、场所、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软脂酸全合成途径、过程、场所、催化酶系特点、关键酶;大于16碳脂肪酸碳链的延长方式、场所;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的生成方式;必需脂肪酸定义与种类。
七、    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等三种共同代谢途径的优缺点;鸟氨酸循环的原料来源、中间产物、代谢场所、意义;氨、二氧化碳与酮酸的代谢去向;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完全氧化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分析;生糖氨基酸与生酮氨基酸的定义;谷氨酸发酵菌株的生化特性及发酵条件控制方式。
八、    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来源;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定义与意义;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的特点;核酸代谢异常与健康的关系;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特点。
九、    核酸的概念、分类与组成特点;DNA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RNA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特点与维持的化学键;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概念与应用;核酸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方法。
十、    DNA复制特点与规律;DNA复制过程要点及参加复制的酶和辅助因子种类与功能。
十一、RNA转录特点与规律;RNA转录过程要点及催化转录的酶及其作用特点;转录产物的转录后修饰。
十二、蛋白质翻译遗传密码种类;遗传密码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氨基酸的活化;起始复合物形成、多肽链的延长与翻译的终止等多肽链合成三个阶段过程与特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类型;蛋白质翻译的能量代谢。
十三、酶活力的快速调节方式及其原理(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酶量调节-操纵子定义、结构特点及对酶合成的诱导型(乳糖操纵子)与阻遏型(色氨酸操纵子)调节方式与原理;分支代谢途径的反馈调节方式与特点。

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       金凤變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 第一版
相关话题/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