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打开教室的围墙打破学科的藩篱 以开放的格局培养未来创新人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1-15

改变教学环境 改革教学模式
打开教室的围墙打破学科的藩篱
以开放的格局培养未来创新人才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模式开放探索
文/赵晖 摄影/刘延俊


在这里,所有的教室没有围墙,学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可以在空气中自由流动。
在这里,学生可以穿着睡衣看着窗外的风景发呆,也可以衣冠楚楚面对上百人发表演讲。
在这里,课余的时间会响起钢琴声,合唱声,快闪不知什么时候就不期而至。
在这里,每一张书桌都能看到窗外的风景。
这里就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新启用的教学楼——建筑北馆。

新学期,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北馆投入使用,这座教学楼上下两层,一共4000平方米,容纳了建筑学系、城乡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环境艺术系一二三年级大部分教学班。三个年级,几十个班,没有一堵隔墙,一座教学楼就是一间大教室。在这里学习的学生虽分属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却能实现零阻隔交流。教学环境改变的背后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拆掉班级的隔墙
周二上午,阳光从东面和南s面的大窗斜撒进北馆,一层有十几个班在上课。建筑系二年级的学生在上设计课,朱蕾老师逐一把学生叫到面前点评,指着平面图上的过道,朱老师凝眉:“这个过道你设计的是600(60厘米),600有多宽你可能还没有概念,去看看一年级同学的作业,回来再考虑下600的过道能不能过人。”
朱老师提到的作业是建筑学院本科一年级刚刚完成的尺度认知作业。建筑设计除外观设计之外,还要根据人体尺度、行为尺度精准地把握房间尺度、家具尺度。空间尺度认知是建筑学院学生的第一课。一年级学生对北馆的门、窗、楼梯、柱子、走道等基本建筑构件进行了尺寸标注,测量标注的过程中,同学们还把“自己”摆了进去,他们对成年男性、女性、儿童、猫狗等“活物”的尺度进行标注,画在门口、窗前、楼梯、走道,不仅创意地装饰了教室,还能让每个进入教学楼的人可以沉浸式地感受各种空间尺度。
这个同学在教室里四处转了转,发现教学楼大门1.5米宽,工作台70厘米宽,而60厘米只是一块地砖的宽度,虽然也勉强算一人宽,但作为过道确实太狭窄了。回班的路上,隔壁班老师的一句话飘进了他的耳朵:“做设计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建筑超过145平方米收的税就不一样……”听到这话,这个同学脚下一顿,暗暗考虑“看来户型面积还需要合理分隔。”
这样沉浸、多元的教学情景,时刻都在北馆发生着。

“学建筑需要开放的视野,也需要更多元的交流。” 建筑系副系主任郑颖老师是北馆室内空间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她介绍,北馆建筑主体的设计者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优秀校友、建筑学院教授崔愷院士,根据教学需求,学院提出的设计要求是“开放”,所以北馆的教学空间只有廊柱没有围墙。郑老师进一步介绍了室内设计中对教学的考量:“离入口最近处是三年级,低年级的学生要经过高年级的教室才能到自己的班,每天路过耳濡目染,也是学习的过程。例如这两天三年级在评图,一、二年级的同学路过时就会在喜欢的图纸前面停留、学习,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一个二年级的学生一连好几天在他喜欢的图前学习,想不明白的就问旁边的学长和经过的老师。同时,三年级学生要完成最后的成果模型,就去楼上找一年级的学弟学妹帮忙,小朋友们也很开心地参与,因为这也是他们学习的一部分。这正是我们在设计时希望达到的学习状态。对于建筑学专业而言,课堂学习时间、内容都有限,不同专业、年级的朋辈交流能让学习不断扩展宽度与广度。”郑颖说。

教室内的家具设计处处体现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教室没有围墙,我们用家具做区域分割,一层公共通道两旁是1.6米高的储物柜,让每个空间有相对独立的围合感,这是站起来垫个脚就能看到隔壁的高度,但坐下来则是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大空间之中的小分区内的家具高度则只有1.2米,是为了让所有同学坐着的时候也能看到窗外的风景。与一层相比,二层以大一为主,考虑到新生需要更多的交流,特地没有设置高柜。为让同学们抓住随时可能降临的灵感,教学楼四壁还设置了许多可以涂鸦的金属白板,累了、烦了还可以用来解压。”郑颖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落实到每个细节中,做到每一张书桌都能看到窗外的风景,公共区还有一架学院合唱队赢得的钢琴。
就连课桌椅也是老师们精心设计的。“这的书桌比普通的书桌高了5厘米,这5厘米能从行为模式上让学生的身体把教室与宿舍做出区分,坐在这儿不仅能让学生的背挺得更直,还能帮学生提气半口气,一坐在这儿,身体就知道——这里是学习与工作的地方。”建筑学院副院长许蓁操刀设计了课桌设计。
从跨专业到跨学科
“按照我们修订的本科培养方案,学院的初衷是把建筑、规划、风林、环艺四个系,5个年级的学生都放在一起,但测算来,测算去只能放下450个设计位,只有三个年级的大部分班放了进来。”许蓁有些遗憾地说。“建筑跟其它学科不同,它是项目式的,多专业的学习与训练便于项目的完成。”
朱蕾老师是二年级组长,她给各个组送去了老师们合议的设计作业任务书——独立住宅。“这个项目基地选在山村西井峪,特定的环境更强调设计的原创性,不能去简单借鉴地产商独栋别墅。学生需要考虑在有高差的地形上如何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村路如何通车入户?外观是否能与山村风貌和谐统一?山林地如何借景对景和造景?设计虽小但五脏俱全,涉及建筑、规划、风林、环艺等不同专业的知识。以前想请教跨专业的问题可能都不知道去哪,去找谁。现在就是隔个桌子的事,站起来打个招呼就能问,还不明白,那就过去听课。
隔着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墙没有了。

“建筑系学生二到四年级每年要做四个项目,每个项目要进不同的组,跟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同学。8周做一个项目,你可能就画了一张图,跟组看老师评图,你学了十张,再看看别的班的评图,你收获的就是好几十张。不同专业的交流还能打开更广的思路,收获更多。”许蓁说。

没能挤进北馆的毕业班,去了由水利馆改造的“西苑”。这里是天津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旧址。在这里学生能“跨”空间更大了,从跨专业到跨学科。
旧厂房改造的毕设大教室右边是新工科教学平台——建筑构造实验室、数字化建造实验室,左边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
在陈设的斗栱、角梁之间,有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推开这扇门就能走进建筑史的研究世界。与古色古香的想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这个登上国家宝藏舞台,因为深耕“样式雷“图档而出名的研究所充满了现代科技感。
一进门就是VR/AR实验室,带上眼镜就能进入虚拟世界,不仅能穿越千年进入各个时代的历史建筑,还能采集人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种生理数据,为以后设计更舒适或者更威严的建筑空间积累数据。
建筑材料检测实验室中不仅有学建筑的学生,还有学计算机、自动化、材料学的学生,甚至还有学管理的。实验室,一侧是古色古香的各种建筑构件,一侧是现代化的分析仪器,中间一张长桌跨越千年。就像一位参观者的感慨:无现代不历史。
“天津大学工科底蕴深厚,有很多跨学科的合作点,比如我们跟材料学院合作,分析复制古代青砖;与地科院合作,用碳14测年,辅助古建筑断代;与智算学部合作,共同研究古代建筑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现在去材料学院的实验室你能看到一个很魔幻的画面——深空探索,宇航飞船上用的先进陶瓷与五百余年前修城墙的青砖放在一起,新进的材料技术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 天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张龙教授介绍说。
教学楼的另一端,本以为会现代感爆棚的新工科平台,在一堆工业设备中间最抢眼的是新中式木结构建筑模型。在这个平台上生发出的是“可持续建成环境”“韧性城市”“数字化建造与设计”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向。

在开放格局中培养未来人才
建筑系学生王志恒喜欢泡教室。“北馆投入使用后给我的第一体验是舒适。没课也有很多同学穿着睡衣,踢着拖鞋到教室学习。随时可以到天台上仰头盯着天空发呆,可以盯着窗外的红叶椿刷刷掉叶子。大家也愿意花心思‘装修’自己的工位,每个工位都带着个人特色。最大的收获是交流,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思想碰撞随时都能发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 王志恒觉得在这里学习效率提高了不少,更让他惊喜的是,在这里还能看到国内外著名建筑师做公开评图,见识涨了不少。
“天大建筑的学生参加国际、国内重大设计竞赛屡创佳绩,几年来获得了百余项奖项。而且天大建筑的学生很少有转行的。这说明我们的学生爱自己的专业。”天大建筑学院副院长张春彦说。在他的主持下,中法两国间首个以文化遗产与城市为主题的实体机构——中法文化遗产与城市研究中心刚刚落户天大。22门全英文理论课程,2门全英文精品课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英文教材,构建了天大建筑学院国际化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

“环境育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形成和提升、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渗透和传播、有利于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孔宇航解读说,教学环境的改变源于教学理念的改变:引入调研、讨论、小组学习等多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通过积极整合社会、国际优秀教学资源的方式创造开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通过提供国内外多元化的教学平台,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为培养学生的原创性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筑是天津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出了不少大师,作为天大建筑的老师,要为未来培养大师。”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从标准化、知识型教育转向个性化、创新型教育,建筑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被动型、单一化的工匠转变成主动型、综合化的设计人才。这些使传统‘知识导向型’的建筑学教育面临着巨大挑战。即有广博的知识面,又有相当的知识深度的T型人才是未来社会更需要的。打开围墙,是要在一个更大的格局上,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创新人才。”孔宇航说。

(编辑 赵晖 吴梓菲)

相关话题/建筑 设计 空间 环境 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