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迎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9-11



个人资料:
姓名:刘迎澍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科专业:电气工程
通讯地址: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26教学楼E区530室
电子信箱:liu_ysh@tju.edu.cn
电话/传真:**
主要经历:
(1) 2016.02-2017.02 美国Rutgers(新泽西州立)大学工学院,访问****
(2) 2004.07至今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3) 2002.07-2004.06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副研究员
(4) 2002.01-2002.06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助理研究员
(5) 1999.07-2001.12 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电气工程专业,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1) 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
(2) 自主机器人、机电一体化技术
(3)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主要科研项目:
(1) 2017.07-2020.12 面向深海区域混合结构探测的多关节潜器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参与人
(2) 2018.01-2020.08 基于虚拟现实环境的机器人建模及运动控制研究,横向项目,主要参与人
(3) 2016.06-2018.05 电能路由技术在光伏一体化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项目负责人
(4) 2014.12-2016.06 家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横向项目,项目负责人
(5) 2013.07-2014.12 载重轮胎动平衡机关键性测控技术研发,横向项目,项目负责人
代表性论著、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1) Liu Y, Fang Y, Li J, et al. Interconnecting Microgrids via the Energy Router with Smart Energy Management[J]. Energies, 2017, 10(9). (SCI)
(2) Liu Y, Li J, Wu Y, et al. Coordinated Control of the Energy Router-Based Smart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J]. Applied Sciences, 2017, 7(9):943. (SCI)
(3) Yingshu Liu, Cheng Yang, Shupei Liu. A self–compensation procedure for the IEEE 1588 PTP local cloc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ystem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2014, 6(1): 69-79. (EI)
(4)刘迎澍,尹建华,巫上清.基于复影响系数的载重轮胎动平衡机标定算法[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3, 46(6):565-570.(EI)
(5)刘迎澍,李冰,姜伟峰.基于多主站模式的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层管理协议[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2,32(8):118-123.(EI)
(6)刘迎澍.基于数据变化率的胎面轮廓曲线还原算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9,42(11):975-979.(EI)
(7)刘迎澍.高速磁悬浮机床主轴的离散变结构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2,19(2):204-207,310.
(8)刘迎澍,黄田.磁悬浮机床主轴的自由递阶变结构控制[J].天津大学学报,2001,34(3):346-349.
(9)刘迎澍,黄田.磁悬浮轴承研究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00,36(11):5-9.(EI)
(10) Pan Jiaqiang, Liu Yingshu, Pan Jie.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of active control eardefenders[J].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98, 103(1): 428-433. (SCI, EI)
专利:
(1)一种手机背壳质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已授权)
(2)一种手机外壳质量检测系统,发明专利,申请号:20**(已授权)
(3)一种手机外壳边沿质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已授权)
(4)一种基于无人飞行器的无线充电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申请号:20**(已授权)
(5) Electric power router with multiple power supply modes, United States Patent, Publish Number: US A1(已授权)
(6)一种手机外壳质量检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20**(已授权)
(7)具备多种供电方式的电能路由器,发明专利,专利号:20**(已授权)
(8)一种可实现分布式电源与负载匹配的能量管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30(已授权)
(9)一种电能路由器,发明专利,专利号:86(已授权)
(10)一种用于十字路口的交通违章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87(已授权,已转让)
(11)用于轮胎胎面缠绕的胎面厚度在线测量装置及测控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60(已授权)
(12)基于多主站模式的低压电力线通信网络层管理方法,发明专利,专利号:60(已授权)

主要讲授课程:
(1)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本科生)
(2)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本科生)
(3) 面向工业控制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硕士生)
相关话题/天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