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以19世纪西方音乐断代史的写作和编纂为主题。首先交代了论题的学术背景,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其一,在西方学界,自20世纪中叶起音乐史的撰写逐渐从通史转向断代史和专题史,尤其介绍了诺顿断代史、剑桥断代史、牛津断代史等音乐断代史方面的经典著作。其二,国内的西方音乐学界近年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断代史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其三,主讲者刘丹霓老师个人的研究旨趣和教学实践方面的思考。
其次,重点探讨了19世纪断代史的五个基本问题:断代与分期、视角与构架、艺术与社会、伟人与经典、接受与影响。结合众多西方著作的实例,从中看到西方音乐断代史在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和体现出的总体发展态势。最后,对音乐史中的理论与实践、往昔与历史、主观与客观等宏观问题加以反思,提出叙述描述与研辨阐释共存,坚守传统与探索新知并举。
这次讲座是音乐学系教师参加学院中青年教师考核的项目之一,刘丹霓老师的讲座是系教师考核讲座的第一讲。讲座中她除了讲述在翻译个人译著《诺顿音乐断代史丛书:浪漫音乐——十九世纪欧洲音乐风格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年4月)和断代史相关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外,还分享了在音乐学系教学实践中收获的心得体会和思考,在开拓了我们学习视野的同时,也让我们为她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踏实的治学精神深深折服。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6/20/3f8ugvv1f4.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6/20/33n6szf1f5.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7/06/20/6dgxzjx1f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