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俊院长代表学院为姜家锵先生颁发了天津音乐学院客座教授证书。
姜嘉锵先生首先概述了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历史,并且结合自身对中国古诗词演唱的实践和见解,阐述了对中国古诗词进行二度创作的思考和感受。紧接着,姜先生从戏曲唱段讲到地方名歌,从艺术歌曲再到古典诗词作品。他表示,要潜心研究古典诗词的演唱,这对创建中国声乐学派,中华文化与音乐的高度结合民族声乐独特审美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演唱“字”要建立在“声”的基础上,两者要完美结合,而两者又必须要服从于乐。
姜先生认为欧洲歌剧或艺术歌曲的演唱之所以有所不同,主要在运用诸如强弱、快慢、显隐、沉浮、虚实、平曲、弯直等对比手法的处理上,并且要多注意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含蓄、写意的特点。姜嘉锵先生说:“唱歌的目的是表达某种情感,而声音只是手段,不能颠倒主次一味追求声音而忽略情感。只有将歌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才能给人留下恒久的印象和值得回忆的意蕴。”讲座现场,姜嘉锵先生进行了示范演唱,已是耄耋之年的姜先生,声音高亢雄浑,吐字清晰,情绪激奋昂扬,充满正气。
讲座下半场,姜嘉锵先生进行了公开示范教学,为我院民族声乐系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了现场教学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姜家锵先生渊博的学识、详细的讲解,科学准确的示范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2zw4l1y7a3.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458ql6c78o.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6hfyklb78o.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846bqlm78o.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2slwsca78p.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4gphy4978p.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6xmfwib78p.jpg)
![](http://www.tjcm.edu.cn/_mediafile/yyxy/2016/12/09/89d4lqk78p.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