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那荣先生的讲座聚焦于对写作的看法,以及对个人的创作习惯进行专门介绍。他表示,在声音中寻找灵感对于他的创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哲学与文化也是其运用在作品中的一种方式。随后,他提到自己非常喜欢写人与自然的音乐,认为所有人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并且不断地从大自然和内心中获得灵感将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写作关于人的音乐时,他认为音乐是与人沟通的工具,而清楚观众欣赏音乐时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他认为音乐是历史的一部分,随着岁月流逝,他发现音乐的历史性比表达内心的音乐更为重要,只有创作包含历史意义的音乐才能在多年后使这些作品成为经典,载入史册。
讲座中,庞那荣先生用三部自己的作品《Bhavana for Baritone,Guqin,Cello,and Piano》(4th moment)《endless tears》《absence of time》来讲解他在创作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灵感的寻找和结构布局,强调结构图示的重要性。他认为结构图示是辅助他创作的重心,为避免在创作过程中偏离初心,因此会创作诗词作为媒介丰富情感表达从而辅助音乐。
庞那荣先生的音乐作品每每在最后会出现很多强有力的音调,他表示,这是在与陈怡教授学习时受到的启发,他非常敬佩陈怡教授一直以来保持活力并以活力感染他人。在多种文化融合的今天,庞那荣先生并不想给人留下他只是一位泰国作曲家的印象,而是要做一个多元的、遵从内心遵从大自然的作曲家,为世界带来更多有意义的音乐。



